06.11 家長們千萬別用你起跑線式的焦慮,去打亂孩子自己的成長節奏!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兒子淏仔八歲半,女兒玥玥六歲。

現在,很多家長比孩子更焦慮,更著急!

  • 昨天看這個小朋友去上鋼琴課了,回家看到連首兒歌都不會唱的自己的孩子,就莫名的著急和煩躁;
  • 今天看到這個小朋友去練跆拳道了,回家看到自己捱打不知道還手、讓他上課他就哭的孩子,特別的恨鐵不成鋼;
  • 明天看到那個小朋友考了個雙百,回來看到自己孩子八九十分的卷子,就覺得火燒眉毛;
  • ……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都有不同的成長速度。

家長即使著急,也沒有任何作用,甚至在對孩子拔苗助長的路上起到了反作用!

不但沒有早早的讓孩子學會什麼特長,卻讓孩子在每次嘗試失敗後,或者在你屢次失望或不滿的批評聲中,極大的影響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越來越不敢做,越來越不會做,甚至自卑。

培養孩子自信心是個很漫長的過程,但要摧毀一個孩子的自信心卻很容易。

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循序漸進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我需要認真考慮的事。

如何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並適當引導?

我用淏仔和玥玥學習騎自行車的事情,作為例子,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啟發。

(一)淏仔一波三折的學騎過程

小區樓下的廣場裡,總是有小朋友騎著兩輪自行車,在轉來轉去。

兩年多以前,淏仔大約六歲,他在小區玩的時候,總是看著騎自行車的小朋友,眼睛裡滿是羨慕。

於是,“貼心”的媽媽——我,就為他買了一輛兩輪自行車。

然後,問題來了!

——淏仔根本不想去嘗試。

他不相信自己能學會騎車,他覺得這輛自行車對他來說有點大,他覺得學著騎自行車太害怕!

家長們千萬別用你起跑線式的焦慮,去打亂孩子自己的成長節奏!

我鼓勵他:沒事,我們先試試,不會也沒關係。

淏仔很在意我的話, 鼓勵幾次以後,就跟著我下樓去試騎。

可是,他一上去,就大喊“我害怕!我害怕!”

我連連說:“別怕,別怕,媽媽在後面扶著呢!”

可是,即使這樣,他依然很緊張,很害怕。

試了兩次,他就直接回家了,再也不試了。

當時,和他同齡的孩子,已經有騎車騎的很好的了!

我雖然有點“恨鐵不成鋼”,但至少知道“不能強迫孩子”

於是,自行車就這樣閒置了。

過了半年多,我又一次對淏仔說:“要不,我們下樓去學學自行車吧!你這段時間長大了很多,沒準很快就會騎了呢!”淏仔一聽,挺高興,跟著我就下去練習騎車。

這一次練習的時間蠻久的,每次大概能有半個小時吧,連續練習了兩三天。

但是,最終他依然沒學會。

他自己不會上車,不會下車,等我扶好了騎起來了,我才能放手,他獨自騎行一小段,然後在他快摔的時候,我趕緊扶住讓他下車。

這樣練了兩三天,淏仔又拒絕再練了。

我也沒再強迫他,尊重了他的想法。

因為騎自行車也算是一種孩子的遊戲,他體會不到樂趣,自然不喜歡,強迫也沒意義。

於是,這自行車,再次閒置了半年多的時間。

在一個月前,我又對淏仔說:“我們去試試自行車吧,去年你都有進步了,今年沒準很快就學會了呢!”

淏仔同意,我們下樓,進行第三階段的學習。

真沒想到,只用了五分鐘,淏仔便學會了騎車!

在接下來的兩天內,他學會了上車、下車、拐彎、停車、下小臺階……

淏仔非常開心,很有成就感!現在,他只要一有時間,就會下去騎車玩!

家長們千萬別用你起跑線式的焦慮,去打亂孩子自己的成長節奏!

(二)玥玥學騎過程

玥玥馬上六歲了,她放學後總是去幼兒園附近的小區廣場玩。

因為在那個廣場裡,有好多個她的同班同學。

在一個月前,天氣轉暖,小朋友們都把自行車拿出來騎著玩。騎著有幾個同學會騎兩輪自行車了。

玥玥看了就嚷嚷著也要學。

於是,借來同學的自行車,在同學的小區裡開始練習。

她只練習了兩天,每次都是放學後,大約半小時。

然後,她就學會了!

這個速度,這個年齡,和淏仔完全不一樣!

即使是一個媽媽生的兩個孩子,差異尚且如此明顯。何況不同的媽媽生的不同的孩子,有差異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養育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成長速度。

兩年前,淏仔不具備騎自行車的能力,如果強行讓他練習,既傷害他的自信心,也不利於親子關係,培養不出他的成就感,更別提有什麼樂趣了!

可是現在,淏仔有這個能力了,自然很快就練會了!會騎了,有成就感了,樂趣自然就隨之而來!

雖然淏仔這個階段來的比玥玥晚,但並不影響以後他們兩個一起騎車出去玩,沒準慢慢的,淏仔的騎車技術超過玥玥也說不準。

不要看到其他孩子怎樣,就盲目焦慮和攀比。

家長們千萬別用你起跑線式的焦慮,去打亂孩子自己的成長節奏!

再舉個看繪本的小例子:

別人的孩子有九個月就開始看繪本的。

我也在九個月引導淏仔看繪本,可是他連一頁都聽不完,就把書搶過來當玩具玩;

又過了一個月,我再拿來兩本繪本,給淏仔讀,結果還是被他搶過來玩;

又過了一個月,我繼續嘗試給他講繪本,繼續被他搶走;

……

就這樣一直試到淏仔一歲半,終於能完整的聽完一個繪本了。

後面就以飛快的速度喜歡上繪本故事,常常讓我一套一套的給他講。

而玥玥,生下來就被我抱在懷裡,看著我給哥哥講故事,但是,她現在對閱讀的興趣,依然不如淏仔濃厚。

所以:

起步晚,不代表什麼都晚。

起步晚,有可能後期發展快!

家長有一顆陪著蝸牛散步的心,有一顆穩穩當當不急不躁的心,有一顆即使鼓勵和支持孩子的心,對孩子來說,是最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