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簡體字“國”首先由中國簡化還是日本簡化?

別人手牽手-我牽我的狗


當然是中國。

我們用「國」字,建立文明國家的時候,日本人基本上等同於猴子的狀態。

我們將「國」簡化為「國」字的時候,日本人進步了一點,剛從樹上下來,有點人的摸樣。能看懂漢字的恐怕都沒幾個人,簡化什麼?

我真不是自大,我可以證明:

有些人罵日本人是猴子,我是證明日本人是猴子。

逼格要高那麼一點。

-----------------------------------------------------------

「或」是「國」「域」的初文,像「持戈守城、守土」之形,假借為連詞「或者」之「或」。

我們用訓詁學【遞訓】的方法來解其意,也就是邏輯推理——【或】=【邦】=【國】:

《說文》:或,邦也。從囗從戈,以守一。一,地也。《說文》:邦,國也。從邑,豐聲。

演變過程:

目前最早見到「中國」的二字的文獻,也就是西周青銅器《何尊》「宅茲中或(國)」。

武王伐商以後,就病死了,叔叔周公輔佐武王的兒子成王繼位,當時都認為周公要廢掉成王,所以有【周公恐懼流言日】之詩句。

《何尊》就鑄造於成王五年,成王姬誦初臨天下。周公攝政,總覽大權。

我在另一個回答專門講《何尊》的回答中說過:【中「或(國)」】的「中」後來成為中國郵政的logo,

青銅器的銘文,簡直太逆天了,逆天在哪裡?

華夏最最古老的傳世文獻都記載過這事,武王伐商以後幾年就去世了,周公輔佐成王治國,平定叛亂,製作禮樂、分封諸姬,營建洛邑........比如《尚書》、《詩經》《逸周書》,記載得非常詳細。

別說近代以來的歷史學家,都普遍懷疑這不是真的,就是漢代司馬遷也只「疑則傳疑」,而《何尊》銘文毫無疑問證明這是靠譜的。

《尚書》《詩經》的地位相當於古希臘的《荷馬史詩》,猶太人的《摩西五經》。

如果有出土文物上的名字、地點、時間與這些西方經書完全吻合,毫無疑問的證明了真實性,我相信在西方這是不得了的大事件。

但其實,土耳其的特洛伊和猶太人的大衛城考古,其實都沒有《利簋》《何尊》這麼有力的證據。

(武王伐商的爭議主要在斷代上面,就裡《利簋》上那段天文記載是否靠譜。)

所以,殷商時代我們就用【或(國)】字,【或(國)】的造字本義就是「人人保護守衛的地方」,這反應了「文明國家」建立最重要的標誌:「文化共同體」或者「信仰共同體」的概念形成。

對中國人來說,「文化共同體」產生的凝聚力,比疆域、血緣、人種更重要。只要我們的文化不滅,我們就隨時有可能「復興」。古埃及人、古蘇美爾人血緣並沒有消失,而是文化(語言、文字)沒有傳承下來。

殷商先民有複雜的文字體系和信仰、禮儀體系,玩青銅器、戰車、精美象牙器等等高端產品。光一個女人婦好就統率一萬三千人,以此類推商王的常備軍隊最少五萬人吧?

日本土著是繩文人,那時候的日本人基本處於野蠻未開化狀態。別談國家,恐怕像樣一點的部落都沒有,繩文人外形真的跟猴子差不多,毛非常多(下圖左邊),那時候日本的「工匠精神」,恐怕也就是能用「泥巴捏幾個罐子」而已。

繩文人(Jomon people),是日本繩文文化時代的人,繩文時代是日本舊石器時代後期,約公元前12000年到公元前300年的時期。這一時期在日本列島生活的人由於製作繩文圖案的陶器,因此被稱為繩文人。繩文人的特徵是,成年男性身高不到160釐米,成年女性不到150釐米,面龐輪廓清晰,眉間(前額中央)突出,鼻根凹陷,眉毛濃重,大眼睛,雙眼皮,嘴唇稍厚,顎骨發達。————————引自百度百科

我們再來看簡體的「國」字,有兩種簡體,一種從【王】,一種從【玉】,來源也不一樣:

一、從「玉」的「國」:是繁體字「國」的草書楷化,也可說是音符替換:「玉」換「或」。

章草和今草都有:

(引自:李樂毅,簡化字源,頁95

章草的出土文獻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的《居延漢簡》:

引自:張書巖,《簡化字溯源》,頁131

《書法大字典》,頁404

二、從「王」的「國」

這種字形最早可見西漢印章:張國私印

新編金石大字典,頁143

敦煌俗字典:頁142

宋代的瓷枕: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玉】還是從【王】的「國」,都是漢代古人的簡化。跟日本漢字沒有半分錢的關係。

中國歷史上的戰國到西漢這一切時期,是日本彌生時代,繩文人和彌生人混血雜交,文化有所提高,彌生人大概是大陸上的人,把大陸上的一些新技術帶到日本島上,比如:稻作文化,冶煉等等。但日本還沒有形成國家,也就是猴子開始變得有點人模人樣。

當時的日本人來中國朝貢,據說帶了幾個【三寸丁人牲】和一些奇形怪狀的土特產,華夏古人一向是薄來厚往,光武帝給了【倭奴國金印】,倭國人很高興,屁顛屁顛抱著這枚金印回去了。

這枚金印在18世紀被發現,現在是日本的國寶。

應該說【委、奴】在當時不算貶義,「委」就是「矮、倭」的本字,日本人本來就矮小,漢代先民認為你就是矮小的人,是我的奴才,對漢代人來說,根本不存在貶低,【事實判斷】而已。

從秦始皇開始華夏君主叫「皇帝」,「國王」肯定是低於「皇帝」一個等級。不是有些人說的對等關係。說這種話的人不瞭解?中國先秦兩漢人的世界觀。

當時的中國人認為我就是唯一存在文明和國家,天下的中心,其他人都是蠻夷,賜給你國王的名稱是我承認你跟著我混,跟著我們學。不是今天意義上國家。


小漢字見大歷史


本來不打算回答這個提問的,但看了些網友的回答後實在忍不住了。看來國人對我們的簡化字誤會很深啊。

之前回答過一個關於簡體與繁體的問題,今天單就中日之間的文字稍寫幾個字。

現代漢語中,有很大量日源詞彙,誇張一點說,離開了日源詞彙,我們甚至很難進行哪怕日常的溝通。

但文字輸出,中日之間是單向的。

日本當初從中國引入漢字之時,為了顯示與中國的區別——既彰顯日本不是中國的屬國,刻意用了一些中國民間應用較少的異體字,當然,也有一部分改造字。並且,日語相較於漢語,差異非常巨大,以至於漢字不足以滿足日語的行文需要,這就有了他們的片假名和平假名。日本人將漢字與假名組合在一起,以日語的發音習慣行文,這就是日文。

這一點,日本和朝鮮、越南是有著本質區別的。作為中國的屬國,朝鮮和越南在引入漢字的時候是全盤照搬的,連行文都是依照中國的樣式。當然,行文和語言的不統一,這也是後來這兩國先後廢除漢字的原因之一。

回到正題,繼續中日。日源詞彙在漢語裡無處不在,但日源漢字在中文裡一個也沒有!“國”是“國”的異體字,僅僅因為日本用的也是“國”,以至於很多中國人誤以為中國在漢字簡化的過程中參考了日本漢字。而事實是,“國”和“國”一樣,古已有之。類似的情況還有“體”之於“體”。但這個例子和前者又稍有不同——前者兩個異體字的造字法是相同的,後者不同。

最後說說中國漢字一簡的簡化依據以正視聽。漢字一簡主要有四種簡化方式——異體簡化,如“國”之於“國”;借字簡化,如“雲”之於“雲”;書法簡化(主要依據行書),如“戀”之於“戀”;造字簡化(有一部分是依據草書,但完全看不出來原形),如飽受詬病的“又”部。

再說一次,中日語言詞彙的交流是雙向的,中日文字交流是單向的!


止0X


是首先由日本簡化的。

中國的這個簡化字,實際上還是從日本那裡直接借鑑的。

國,城廓,典型城邦概念之象形,秦開郡縣,故國便成了方位,南國北國,中國則僅指中原,五胡亂中華者,亂中原也。後來武后覺的國不過癮,創了“圀”字,同理,太平天國洪天王創“囯‘’字,民國有人創“囻”字……大抵國人對“國”的見地從來都是一方圍城舊瓶新酒。

而且。

由於漢字使用的限制,不少的漢字也整體被更簡便的寫法所替代。

自1945年以後,繁體字逐漸被淘汰,日本的漢字本身便是受中國的影響,所以漢字字形大致相同。但二十世紀過後,各自向簡體轉化,所以有了一些差異。

看完

點一下關注(確信)

謝謝😏😏😏😏😏😏


回形針行動


國的繁體字“國”,外面是個“口”,表示圍起來,裡面是一個“或”,後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曰:“或者,邦也,從口從戈,一以戈,一為守,其義尚不明。蓋口為國土意,若以兵器之戈而衛之,則其一為表示領土之境界意,一為有時如亙之有二線,亦猶表示田地境界之畺字。”

宋元時出現了我們今天通用的簡化“國”,“囗”裡從“玉”,表示我國地大物博,寶藏豐富,1956年6月1日,中央頒行的簡化字中,郭沫若先生將口內“王”字加一點“國”簡化為“國”,既避開了帝王的封建思想,說明我國“玉”文化有著悠久歷史,玉是珍寶,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徵,其意思是讓我們愛護寶物一樣珍愛自己的國家。

所以這個“國”不是從日本簡化而來的,日本現在用的漢字“國”仍然是繁體的“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