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騰訊是否真的失去了創造性?

騰訊和阿里整體上股價的走勢是一致的;他們的表現一直在你追我趕,而這一次肯定不是兩家股票背離之後一去不回頭了。

騰訊是否真的失去了創造性?

週末,一篇批評騰訊通過投資而不是原始創新推動增長的文章引發了網絡上激烈的爭論。這篇文章把本來就在二級市場表現不佳的騰訊,推倒了風口浪尖。騰訊真的失去了創新嗎?恐怕並不會像文章作者想象的那麼簡單。

5 月 5 日,潘亂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發送了一篇題為《騰訊沒有夢想》的文章, 這篇文章單單在週末就被閱讀了超過 100 萬次。潘亂在文中寫道,2011 年3Q 大戰後,騰訊以投行思維主導科技公司發展,強項變成了投資財技,產品能力和創業精神正在喪失;賽馬機制下騰訊內部在爭搶同一塊蛋糕而不是共同把蛋糕做大,騰訊在搜索、微博、電商、信息流、短視頻、雲等核心戰場不斷潰敗——騰訊沒有了夢想。

騰訊是否真的失去了創造性?

騰訊產品仍佔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騰訊沒有夢想》稱,“騰訊正在成為一家投資公司......它的實力不在於開發產品,而在於投資技巧”。 “騰訊在搜索,電子商務,信息流,短視頻和雲等核心領域的產品並不多。

但是首先,騰訊的產品目前在國內互聯網和媒體領域佔據絕對主導地位,比如即時通訊軟件服務 QQ 和社交媒體平臺微信 (WeChat)。微信最近每月活躍用戶數量高達 10 億。同時,騰訊已經將公司業務擴展到了電子商務和汽車等等各種截然不同行業;分析師稱,正是因為騰訊這種投資策略,從而使得自 2011 年以來騰訊的市場估值提高了 10 倍。

騰訊是否真的失去了創造性?

國內的一些 CEO 以及高管們對此文章發表了看法與站隊。“這個文章寫得很好;人們的擔憂和懷疑會讓世界變得更好,“ 58 同城的 CEO 姚勁波說。

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兼 CEO 張一鳴,則通過轉發一篇駁斥潘亂的文章來為騰訊辯護。“騰訊在各方面都在不斷提高,我希望騰訊能夠推動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 “騰訊是一家極其優秀的公司。Pony 也是我最敬佩的 CEO。“張一鳴在他今日頭條裡的微頭條上替他的投資老大搖旗吶喊。

騰訊是否真的失去了創造性?

這篇文章也引起了前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騰訊電商控股公司 CEO 吳宵光的反對,他認為騰訊未來能做好微信(開放生態,OS化)、遊戲、內容、支付,已經很不錯的了,加上外面還投了一堆牛逼公司,其實沒想象那麼糟糕。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微信上表示,“騰訊是一個比作者想象中更大的組織和生態,每一個部分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發揮自己的力量。把騰訊簡化成一個產品的得失,一種戰略的部署,一個人的意志,都是太狹隘了,是忽視了騰訊無數產品團隊的努力和成績。”

騰訊是否真的失去了創造性?

劉熾平認為,騰訊在一些產品上確實有做的還不夠好的地方,那我們就再迎難而上,不斷學習,不斷糾錯,做的更好。支付、視頻都是從落後到領先的長期奮鬥的鮮活例子。“我相信這種彎路超車的產品還會不會湧現。”

騰訊日前重大投資一覽

騰訊高級管理層在 2017 年年度業績收益電話會議上發表的評論中也反映出對投資越來越依賴。公司總裁劉熾平表示,今年騰訊將積極加大對視頻,數字支付,雲服務,人工智能和智能零售業務的投資,儘管這些短期內可能會損害公司的盈利能力。“我們認為這些投資可能會對我們的近期盈利產生負面影響,但會為未來創造長期價值和新的增長機會,”他說。

彭博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騰訊已經完成了 66 筆涉及直接投資和併購的交易。上週,騰訊以 8.2 億美元領投了總部位於深圳的 UBTECH 機器人公司,這使得這家初創企業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人工智能產品公司,目前市場估值為50 億美元。

騰訊是否真的失去了創造性?

在視頻內容領域,騰訊分別在 3 月份的同一天在中國遊戲流媒體平臺鬥魚和虎牙投資 6.32 億美元和 4.616 億美元。它又在接下來短短一個月,為一個在線短視頻平臺梨視頻,投資了 6.17 億元人民幣;梨視頻的大股東為人民日報。

騰訊計劃於 5 月 16 日公佈其 2018 年第一季度財報。根據彭博社對分析師的調查共識估計,其收入預計將從去年同期的 496 億元增長 42.4% 至約 705 億元人民幣(111 億美元)。市場預計該公司預計截至 3 月 31 日的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 29.1% 至 183 億元。

騰訊是否真的失去了創造性?

騰訊市值被阿里超越,股價不容樂觀

然而,據 Bloomberg Intelligence 高級互聯網分析師 Ling Vey-sern 稱,隨著手機遊戲業務“進入利潤的空白來源期”,騰訊的表現可能會讓市場失望。Ling Vey-sern 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騰訊的遊戲鉅作《王者榮耀》正在成熟,而包括“《絕地求生》手機版在內的 新款遊戲仍處於剛開始帶來利潤的階段。

騰訊是否真的失去了創造性?

在考慮到 2014 年股票分拆後,騰訊在 2004 年以 3.7 港元的價格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其股價在今年 1 月 29 日達到 476.6 港元的高位後增加了 640 倍。自那時起,目前它已跌至 20%,週一收市價 380 港元,市值 3.6 萬億美元(4.6 億美元)。

騰訊與競爭對手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在移動支付,在線視頻內容和實體零售等領域展開競爭。在紐約上市的阿里巴巴在美國時間週五收盤時的市值為 4.67 億美元,市值已經超越了騰訊。

騰訊是否真的失去了創造性?

騰訊和阿里整體上股價的走勢是一致的。看一下一年內的表現,騰訊阿里在一年內股價的表現基本上呈現幾個月長週期的互相超越。2017 年 6 月阿里股價增長超過騰訊,而11月騰訊又反超越阿里,到今天阿里再次反過來超過騰訊。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兩極,他們的表現一直在你追我趕,而這一次肯定不是兩家股票背離之後一去不回頭了。短期內的低迷,說不定就是你進入的好機會。要相信大環境下,阿里騰訊趨勢是會一致的。至於騰訊跌倒什麼時候你該入手,這要看你短期虧損的承受能力與持股計劃的長度很有關係。

騰訊是否真的失去了創造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