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人才“帽子”何時不再滿天飛 科技界熱議創新人才評價機制

“要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形成並實施有利於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評價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在5月28日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在科技界引發熱烈反響,特別是圍繞人才評價機制的一系列話語令廣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奮和溫暖。那麼,如何加快人才評價機制創新,充分釋放科技人才創新活力,大會內外,科技界人士紛紛建言獻策,為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出“真招”“實招”。

分類細化讓人才評價更多元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侯建國看來,要創新人才評價機制,首先要分類評價科研人員及其科研成果。例如,對於基礎研究成果可以引入同行評價機制,而應用研究成果則可以用戶和市場評價為主,由此形成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科技評價制度。

“分類評價要細,要根據不同職業、不同崗位、不同層次的人才特點和職責實行分類評價。”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華俊建議,應堅持共通性與特殊性、水平業績與發展潛力、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分類建立評價方法。特別是對於從事應用研究、社會服務和技術轉移的科技人才,可引入第三方評價,由用戶、市場和專家等相關第三方(例如行業協會)參與評價。

對此,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院長錢德沛深表贊同。他指出,科研人員將發表論文作為主要追求,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動力來瞄準產業需求的基礎技術做研究,這使得科研人才與高科技產業發展嚴重脫節。因此,人才評價多元化的改革非常迫切。

“在具體評價方式上,我贊成推行同行評議制度,建立國際化的學術評價機制。”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本忠認為,當前我國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各學科力量日益增強,已經具備了建立同行評議制度的基礎。在具體評議過程中,可將同行評議專家隊伍向國際科技界拓展,這對於保證人才評價工作的高質量和公平公正性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張永振也建議,在國家層面的重大基礎研究評價中,應採用國際評價體系,聘請國際頂尖科學家匿名進行同行評議。同時,對於基礎研究也不能完全按預定指標評價,以免限制其發現意想不到的“金礦”。

動態評價打破人才“永久牌”

近年來,各級各類人才工程和人才計劃所造成的人才“帽子”滿天飛的問題備受詬病,同時,靜態評價結果給人才貼上“永久牌”標籤的問題也很突出。

唐本忠認為,“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合理設置的人才工程、計劃對廣大科技工作者而言是一種培養和激勵,對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有其重要作用。但目前的人才工程、計劃走入了一個過多、過濫的誤區。同時,這些人才工程、計劃的申請過程往往煩瑣複雜,也間接影響了科研人才正常的科研工作。

因此,唐本忠建議,科技界有關部門應當系統、整體梳理相應的人才工程、計劃的情況,“重複、不合理、質量不高的人才工程予以精減”。同時,一些口碑好、質量高的人才工程應予以保留,對其數量進行總量控制,讓人才工程、計劃迴歸其激勵人才的本質。

“我們確實應當對科技界普遍關注的‘帽子’問題作出實質性的改進。”侯建國認為,對榮譽性的人才“帽子”要與實際的科研活動掛鉤,對項目型、任務型、崗位型的人才“帽子”應與責任和科研效益掛鉤,並且有時間和適用範圍的限制,更不能搞終身制。

唐華俊則認為,要改變以靜態評價結果給人才貼上“永久牌”標籤的做法,關鍵是要堅持“唯才是舉”,不拘一格地選拔和使用人才。在人才評價上,既要看“帽子”,更要看“裡子”,這個“裡子”就是人才當前的創新能力和未來的創新潛力,要堅持德才兼備,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人才,在支持和待遇保障上不偏向人才“帽子”,同時建立動態評估週期,讓人才根據研究類型的不同選擇符合自身實際的任務目標體系,採取累進年限評價,實行優勝劣汰、能進能出的動態考核管理機制。

“對於人才也不應該按出身分‘海龜’與‘土鱉’,要一視同仁,按實際科研能力與對國家對社會的貢獻大小進行評價。”張永振指出,應該加大對本土培養且學術水平已經做到國際前沿的科研人員的支持力度。

關注青年人才的培養和激勵

青年是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創新的未來。在討論中,不少專家提到,人才評價機制具有“指揮棒”的作用,創新人才評價機制,也要關注到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和激勵,同時在科技界乃至全社會營造熱愛科學、鼓勵創新的社會氛圍和文化。

張永振認為,創新人才評價體系,要兼顧到現在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等青年人才,他們不但是我國科研的主力軍,也是生力軍。“人才評價體系的改革應當要為青年人才成才鋪路搭橋,讓更多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同時,要通過制度設計,讓科研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進而能夠吸引最優秀的年輕人從事科研。”

“從國內外經驗來看,科研人員的青年期是創新成果產出最多的一個時期。因此,科研評價體系要積極引導和激勵青年科研人員在這一階段加油鼓勁兒幹,由此將人才潛力充分激發出來,釋放創新活力。”唐本忠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劍平認為,科學文化是培養科學思維和科學家的土壤。中國能否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強國,關鍵在於能否建立一流的科學文化,營造鼓勵創新的社會氛圍,科研評價體系在這過程中也要發揮“指揮棒”的作用。“因此,我們的科研評價體系創新設計上應當有利於培養出具有‘紅色基因、專業基因、國際基因’的科學家來。”

“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但我們必須有‘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豪情。”這是兩院院士大會上讓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山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句話。“創新是第一動力,而人才創新就在於要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因此,我認為,在科技界乃至全社會要建立一種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這點也應當體現在人才評價機制上,以鼓勵科研人員自由探索,推動創新,讓人才根系更加發達,一茬接一茬地茁壯成長。”(記者 楊舒 金振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