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咳嗽用吃抗生素嗎?

成長路上有鵝娘


段醫生講科普☞帶你一起漲知識!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防禦機制,目的是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有害物質。怎麼治療,取決於咳嗽的原因!


抗生素主要對抗細菌的,沒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他的“止咳”作用發揮:將誘發咳嗽的細菌殺滅,再通過咳嗽將其排出呼吸道。

引起咳嗽的原因:

1.最常見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比如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2.肺炎,多有病毒、細菌、真菌、吸入外來物等引起,無論是普通的肺炎還是嚴重的肺炎,咳嗽都是為了清除痰液,因此在給予抗生素的同時建議給予化痰祛痰治療,而不是止咳治療;

3.在有慢性肺病基礎上發生了肺部感染,如慢阻肺急性發作、哮喘合併感染、矽肺合併感染等等

4.咳嗽變異性哮喘,屬於過敏性哮喘,建議尋找過敏源,去除因素可根治;如果找不到,以改善氣道痙攣治療為主;運動性哮喘一方面降低運動強度或運動發作時給予改善氣道痙攣藥物。5.鼻後滴漏綜合徵,咳嗽往往發生在夜間,尤其發生在小孩身上。

6.心功能衰竭,由於肺血流回流受阻導致肺淤血所致,躺下後加重,因此表現為夜間咳嗽加重。

7.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同時伴有食管部位的燒灼感。

8.特殊類型:肺癌、吸入的異物直接刺激、肺栓塞等。
9.某些藥物的刺激,以ACEI降壓藥多見,如卡託普利等;也有阿司匹林誘發的哮喘誘發咳嗽。

哪些情況需要應用抗生素?

咳嗽給予抗生素的目的是改善感染,減少各種微生物對氣道的刺激。

1.明確的因感冒併發肺部感染,建議給予化痰祛痰和抗生素輸液治療,並且不建議給予止咳治療;

2.支氣管炎,高熱並咳痰不暢,或者明確支原體引起,建議給予抗生素並化痰祛痰治療。

3.慢性肺疾病合併了肺部感染,應早期給予抗生素,並建議輸液治療!使用抗生素的原則是“選用敏感抗生素,合理使用”!

不需要抗生素的咳嗽應該如何處理?

1.大部分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不治自愈,如果咳嗽比較頻繁,可給予化痰或止咳治療,嚴重者可給予局部霧化治療。6歲以下不建議給予止咳治療;

2.變異性哮喘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使用也沒有效果,建議給予激素、改善氣道痙攣等治療;

3.鼻後滴漏綜合徵,積極治療鼻部的原發病,可給予縮血管或激素等治療;

4.心衰誘發,給予改善心衰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給予抑酸抗反流治療;藥物影響建議更換藥物或停用藥物;其他的需要對症處理。

不難發現,咳嗽是否應用抗生素取決於引起咳嗽的原因。實際上,明確咳嗽的原因比單純的治療咳嗽更重要!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咳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體衣原體等等。這一普通症狀在平時需不需要應用抗生素呢?常常在臨床中可以見到有的病人只要有身體不適就吃消炎藥,就好比萬能藥一樣。也有的病人在明顯需要消炎藥的時候也堅決不用。即使病情加重也不用。

我們要對抗生素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濫用抗生素,也不要拒它於千里。

我們對抗生素的應用應在全面瞭解患者病情,病原菌,抗生素相互作用的基礎上使患者最小用藥風險而獲得最大效益。

現在我們對抗生素的預防性應用出現過甚,如感冒就是常見的一種。抗生素的濫用不但不能獲得預期效果,還能導致抗生素的耐藥。對於咳嗽來說我們要明確咳嗽的病因是什麼。如果是細菌感染的情況下做藥物敏感試驗,選擇合理抗生素。如果是非細菌感染的情況下就沒必要選擇抗生素了。

所以我們要對抗生素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依賴,也不要拒絕。生病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擇它。


餘千蘭


咳嗽就一定要上抗生素嗎?現在還有很多醫院,一聽說感冒咳嗽,就要上吊瓶輸液,其實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這裡還是要強調一下,抗生素一定要在有明確指徵的情況下才能使用,正確的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

李藥師談健康,點擊右上方紅色按鈕“+關注”,更多用藥科普知識與您分享!

首先,咳嗽不是一定要吃抗生素

咳嗽要不要吃抗生素,要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咳嗽,如果是細菌感染引發的咳嗽,應該正確的應用抗生素來進行治療,如果臨床化驗結果顯示,沒有感染,則不應使用抗生素來治療。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抗生素來治療:

  1. 咳嗽,化驗血常規顯示白細胞升高,血液檢驗C-反應蛋白升高,確認有細菌感染的情況,可以考慮服用抗生素來對抗感染。根據感染情況不同,可考慮選擇頭孢類,如頭孢克肟、大環內酯類,如阿奇黴素,喹諾酮類,如莫西沙星等藥物,進行抗菌治療。


  2. 如果咳嗽,還應化驗支原體,如果支原體感染呈陽性,對於支原體感染,首先考慮服用阿奇黴素來對抗支原體感染。還是要強調一點,如果沒有無法進食或無法服藥的情況,還是應首選口服藥物來對抗感染,不推薦採用輸液的方式來給藥,在非緊急情況、非無法口服藥物的情況下,都不推薦輸液。

抗生素的濫用還存在哪些情況?

除了這種不問青紅皂白就應用抗生素的情況,在實際生活中甚至某些醫療機構,濫用抗生素的現象都很嚴重,濫用抗生素,除了不按指徵用藥外,還包括以下情況:

  1. 不按劑量服用,每種藥物都有其起效的劑量,對於抗生素來講,不同的抗菌治療,用量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嚴格遵醫囑,按治療劑量服用是很重要的。

  2. 不按療程服用,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病症有好轉的患者身上,感覺身體好了,本來醫生要求吃5天,3天就把藥停了,殊不知,身體的恢復,不代表感染治療的結束,服用抗生素,應按療程服用。

  3. 選擇最新的抗生素服用,實際上,如果用安全有效的老一代抗生素能夠解決問題,就不要選更新的抗生素,使用最新的抗生素對抗感染,一旦出現耐藥性,就會面臨無藥可用的境地。

  4. 私自更換或頻繁更換抗生素,任何藥物的起效都是有一定的過程的,不要因為吃一兩次無效就換用另一種抗生素,這樣最終可能會解決你的感染問題,但也培養了體內細菌更強的耐藥性。


李藥師談健康


您好,咳嗽和抗生素是不對等的,沒有啥聯繫。
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過敏、鼻涕刺激等問題,如果是細菌感染導致的,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其他的問題,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啊。
並且,細菌感染後使用抗生素也不是能直接止咳的,而是通過殺滅細菌,避免細菌繼續破壞呼吸道的組織,給原來破壞的組織恢復正常的時間,等組織恢復後,才沒有咳嗽,不能立即止咳。
那怎麼看孩子咳嗽是不是細菌感染導致的呢?
1.孩子咳嗽伴隨著發熱,並且發熱不是自行好轉,還有加重的趨勢。不像病毒感染一樣,每日發熱的次數會減少,發熱的峰值會降低。
2.孩子狀態不佳。所有的感染時,發熱的時候會不舒服、比較難受,但是細菌性感染的時候,在孩子不發熱的時候,狀態也不會很好,比如老想睡覺、比較煩躁等。
如果孩子真的有以上兩點,那可能是細菌感染,需要醫生就診,必要時給與抗生素治療。
但是如果孩子狀態特別好,發熱越來越好轉;或者遇到過敏原出現咳嗽表現,那就不要用抗生素啦。

我是孔令凱,具有死磕精神的兒科醫生,喜歡把疾病研究透徹,讓家長明白到底如何處理。目前已經寫了100餘篇兒科長篇科普,在頭條搜索兒科醫生孔令凱就能看到,歡迎大家閱讀。


兒科醫生孔令凱


咳嗽用吃抗生素嗎?從專業角度看,引起咳嗽原因很多,抗生素使用是有嚴格適應症,就是有感染,並且細菌感染,才考慮使用抗生素治療。但由於我國現在醫療環境,抗生素亂用非常嚴重,不管什麼原因引起的咳嗽,估計很多人首先想的就是抗生素吧!大夫有時可能不建議使用,患者就認為這個醫生不怎麼樣。亂用抗生素可以引起耐藥性及菌群失調等等!


為什麼到一些醫院或個體診所就輸液?輸液治療,無非就是大劑量抗生素加上抗病毒藥物罷了。很多患者到了診所或小的醫院,有的是醫生要求輸液治療。有很多患者要求給自己輸液,患者認為輸液可以縮短病程,輸液可以減輕不適症狀,輸液治療說明這個醫生比較重視患者自己吧!總得來說,輸液目的就是心理寄託及安慰吧!作為這些醫生,一是可以順著患者心理趨勢,二是可以帶來經濟利益吧,何樂而不為啊!

什麼情況咳嗽不需要抗生素?非細菌感染情況下都不需要抗生素治療,最常見就是過敏引起上氣道反應性增強,引起咳嗽症狀;在就是現在非常多見疾病,胃酸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部及氣管粘膜,引起炎性反應,也不能用抗生素治療;各種異物、物理、化學刺激引起,氣管或支氣管炎症,引起咳嗽,也不提倡用抗生素治療;病毒引起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也不提倡用抗生素治療;在就是一些藥物,它也可以引起藥物性咳嗽,也是不需要抗生素治療。

總得來說,抗生素使用有嚴格要求,首先就是細菌感染引起咳嗽,才考慮使用抗生素治療,但不一定就是輸液治療。有很多其他原因引起咳嗽,如果伴有細菌感染,也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療,但必須醫生檢查後,根據您感染情況,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療。


耳鼻喉科高醫生


咳嗽是一種症狀,並不是一個疾病診斷,因此,咳嗽的原因有很多,治療方案完全不同。我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咳嗽原因和治療方案,供大家參考一下。

1.最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感冒。

病毒性感冒最為常見,出現咳嗽、流鼻涕、全身痠痛、肌肉痛、頭痛、乏力等症狀,記住,如果有全身的痠痛,往往多為病毒性感冒。這個時候是不需要吃抗生素的,多喝水,補充維生素C和吃感冒藥即可。

另外,感冒好了之後,我們的氣道也可以處於敏感狀態差不多大半個月,這就是為什麼感冒症狀消失之後,咳嗽症狀還遲遲不消失的原因。這個時候可以吃一些止咳藥。


2.化膿性扁桃體炎

這也是常見的咳嗽原因,還伴有劇烈的咽喉腫痛,咳大量濃痰,可以看到扁桃體腫大,嚴重者伴有膿點。這種情況需要服用抗生素。一般使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效果就很好。


3.咽炎

有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之分,在治療上也略有不同。急性咽炎往往有細菌感染,通常可以使用抗生素。但是慢性咽炎的引發原因較多,多為去除誘因,可不使用抗生素。


4.肺結核

一種慢性傳染疾病。可以引起發熱、咳嗽、咳膿痰、胸痛、咯血等症狀。需要多種抗生素聯合治療。


5.支氣管擴張

一種嚴重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咯血,也需要抗生素治療


6.哮喘

哮喘變現為接觸過敏原之後出現的咳嗽、流鼻涕、喘、呼吸困難,沒有發燒!並非細菌感染導致,因此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主要使用糖皮質激素等藥物。


7.肺炎

肺炎分為很多類,有可能是細菌引起,也有可能是病毒引起。因此要進行鑑別診斷。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是否為濃痰,如果為濃痰,多半為細菌感染。還要進一步抽血檢查。

8.肺癌

肺癌可以表現為長期的乾咳,由於腫瘤堵塞氣道之後也可以引起肺炎,從而出現咳膿痰的症狀。有長期吸菸史的中年人來說,如果出現了反覆咳嗽一個月以上,那麼趕緊去醫院檢查。


人體探索者


咳嗽是患者就醫最常見的主訴之一。咳嗽是一種症狀,屬於機體的保護機制,但病因繁多,輕重不一,即使預後良好,但劇烈咳嗽引起的體能消耗、不適與煩惱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並且是某些傳染病傳播的重要途徑。分類與病因

咳嗽通常按時間分為3類

急性咳嗽<3周;亞急性咳嗽為3~8周;慢性咳嗽>8周。

咳嗽通常也根據有無咳痰分為咳嗽伴咳痰和無痰乾咳。前者被認為是驅逐痰液的生理性咳嗽,治療重點是氣道高分泌;後者多屬病理性咳嗽,診斷和重點應聚焦在咳嗽本身。慢性咳嗽診斷標準:

1、發作性或持續性咳嗽,以白天咳嗽為主,入睡後較少咳嗽。

2、鼻後滴流和(或)咽後壁黏液附著感。

3、有鼻炎、鼻竇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

4、檢查發現咽後壁有黏液附著,鵝卵石樣觀。

非變應性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全年性鼻炎、普通感冒引起的鼻後滴流綜合徵首選第一代抗組胺藥和減充血劑。

第一帶第一代抗組胺藥代表藥物為馬來酸氯苯那敏,常用減充血劑為鹽酸偽麻黃鹼。大多數患者在初始治療後數天至2周內產生療效。各種抗組胺藥對非變應性鼻炎的治療均有效果,首選無鎮靜作用的第二代抗組胺藥,常用藥物為氯雷他定或阿司咪唑等。

鼻腔吸入糖皮質激素是變應性鼻炎的首選藥物,通常為丙酸倍氯米松(每鼻孔每次50ug)或等效劑量的其他吸入糖皮質激素,每天1~2次。色甘酸鈉吸入對變應性鼻炎亦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應用劑量為每次20mg,每天3~4次。改善環境、避免變應原刺激是控制變應性鼻炎的有效措施。

慢性鼻竇炎的治療為選用對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厭氧菌等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3周;同時口服第一代抗組胺藥和減充血劑3周,用鼻減充血劑1周,鼻吸入糖皮質激素3個月。內科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行負壓引流、穿刺引流或外科手術。

咳嗽變異性哮喘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的臨床表現,無明顯喘息、氣促等症狀或體徵,但有氣道高反應性。

1.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刺激性乾咳,通常咳嗽比較劇烈,夜間咳嗽為其重要特徵。感冒、冷空氣、灰塵、油煙等容易誘發或加重咳嗽。

2.診斷標準

(1)慢性咳嗽常伴有明顯的夜間刺激性咳嗽。

(2)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或最大呼氣流量(PEF)晝夜變異率>20%

(3)支氣管擴張藥、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3.治療原則與哮喘治療相同。大多數患者吸入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加B受體激動藥即可,很少需要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治療時間不少於6~8周。心理性咳嗽或稱習慣性咳嗽、心因性咳嗽。兒童相對常見。典型表現為日間咳嗽,專注於某一事物及夜間休息時咳嗽消失,常伴焦慮症狀。診斷方法為排除性診斷。主要治療為暗示治療,年長兒童或可試用抗焦慮藥。


內科塵先生


小兒咳嗽只是一個症狀,咳嗽輕與重,多與少,並不代表疾病輕重或者是感染的輕重。所以要分析小兒咳嗽是否有感染依據非常重要。從小兒咳嗽病因分析如下:

病毒感染導致咳嗽。

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 都會導致小兒咳嗽伴有喘息,可以發熱或者無熱,雖然有病毒感染,但這些病毒感染導致咳嗽根本沒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否則造成菌群失調。當然特別是小嬰兒,重症肺炎,免疫力低下的需要綜合考慮。

細菌感染的導致咳嗽。

如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克雷伯桿菌等感染導致咳嗽往往伴有痰,同時伴有高熱,血象升高的,有必要使用青黴素類頭孢類等抗生素。

不典型菌感染導致咳嗽

如肺炎支原體(MP),肺炎衣原體,軍團菌,百日咳桿菌,往往咳嗽嚴重,痙攣樣咳嗽乾咳沒痰,可以發熱也可能沒有發熱,需要大環內酯類(阿奇黴素、紅黴素,克拉黴素)抗生素治療。

(肺炎支原體感染以學齡兒童為主)

過敏性導致咳嗽

臨床如感染後咳嗽,上氣道咳嗽綜合徵,牛奶過敏,胃食道返流會出現經常性咳嗽,但沒有感染的依據,所以根本沒有必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只要對症治療即可。否則濫用抗生素也會造成孩子過敏性體質表現加重。


總之,在小兒中除了細菌感染和不典型菌感染導致咳嗽的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其他過敏性和病毒感染誘發的咳嗽沒有使用抗生素必要。

這位提問者,可能還停留在前幾年前對醫院認識,現在醫院都在控制輸液治療,很多三甲醫院甚至關閉了門診輸液廳,而不是一到醫院看病就大輸液治療。(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很多人患感冒出現咳嗽後喜歡服用一些高檔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羅紅黴素等。有些患者在門診時主動要求開抗生素,還要求注射或輸液,其實這是不必要的。

  許多人錯誤地認為抗生素等同於消炎藥,誤以為抗生素可以治療一切炎症。其實,濫用抗生素,會使腸道內某些合成維生素B和維生素E的正常菌株受到影響,甚至導致雙重感染。另外,有人認為抗生素可預防感染,這就更不對了。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等於給細菌打預防針,誘導細菌的抗藥性,無形中給以後的治療增加了難度。從細菌的耐藥發展史可以看出,在某種新的抗生素出現後,就有一批耐藥菌株出現,臨床上很多嚴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為耐藥菌感染,抗生素無效。

  感冒咳嗽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而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感染,一般來說,抗生素對普通感冒並沒有效果。當然,“感冒”定義比較寬泛,像流行性感冒就並不在平常所說的感冒之列。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併發細菌感染,此時,才可適當選用抗生素,而此時的抗生素才會對感冒產生效果。

  感冒早期,可根據症狀,服用板藍根、維C銀翹、感冒清等,由病毒引起的感冒,可選用抗病毒口服液。當症狀比較複雜時,該選用泰諾、感康等複方藥,一般這些複方藥都添加了多種藥物成分,效果更全面。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應用抗生素時常常容易陷入種種誤區,導致抗生素的濫用。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咳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但是如果不及時治療並加以重視,也可能造成呼吸道疾病等,帶來嚴重的後果。引起咳嗽常見原因是感冒引起的感染,這裡有病毒感染或者是過敏等引起的炎症反應。

而咳嗽用吃抗生素嗎?從專業的角度分析,抗生素是抗細菌藥,其作用是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抗生素使用是有嚴格適應症,即就是要有感染,並且是細菌感染,才可以考慮使用抗生素治療。但由於我國現在醫療環境,抗生素亂用的現象屢見不鮮,不管什麼原因引起的咳嗽,估計有很多人立馬想到的就是用抗生素,也很多家庭把抗生素當成常備藥物。這是存在誤區的,也沒有做到對症下藥,而且,很多醫生也不建議咳嗽就立馬用抗生素,亂用抗生素會引起耐藥性及菌群失調。

同時,應該瞭解什麼情況咳嗽不需要抗生素?非細菌感染情況下都不需要抗生素治療,最常見的是過敏引起上氣道反應性增強,從而引起咳嗽症狀;刺激咽喉部及氣管粘膜引起炎性反應,也不能用抗生素治療;還有各種異物、物理、化學刺激引起,氣管或支氣管炎症,引起咳嗽,也不提倡用抗生素治療。

總的來說,抗生素使用是有嚴格要求的,首先應該是細菌感染引起咳嗽,才考慮使用抗生素治療,最好是經過的醫生檢查後,根感染的情況,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療。

從事呼吸科臨床工作26年,擅長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炎,肺栓塞,肺膿腫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