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如何突破職場“35歲危機”?

準備跳槽卻發現不少用人單位將求職門檻設置為“年齡在35週歲以下”,讓人不得不重新規劃職業發展;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和學習能力下降不可避免,不少35歲左右的人倍感壓力……身處競爭激烈、節奏快的職場,有這樣“35歲危機”的人不在少數。

如何走好職場下半程?迫切需要“35歲”群體在焦慮中求解。

優勝劣汰向來是職場常態。35歲群體之所以產生職場焦慮,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市場實際用工需求與勞動者能力相對不足的矛盾。一邊是知識、技能以及生產條件更新換代轉型升級速度加快,另一邊是學習能力不斷下降,帶來的本領恐慌和焦慮不難理解。現實中,不少人通過充電學習提升專業技能,突破職業發展瓶頸;一些用人單位也在激勵和培訓上下功夫,幫助紓解職場焦慮。事實證明,發揮好自身優勢、推動終身學習、營造良好職場環境,對於破解“35歲危機”大有裨益。

大家谈征稿 | 如何突破职场“35岁危机”?

您是否也有過類似的職場經歷和感受?突破職場“35歲危機”、走好職場下半場,您有哪些好的做法和建議?從政府和社會角度來看,如何構建更為良好的職場生態,引導終身學習理念落地?本期大家談我們誠邀廣大讀者朋友暢所欲言,談談自身經歷,說說真知灼見,聊聊方式方法。文章夾敘夾議,有感而發即可。

來稿請投:rmrbpl@163.com,稿件即正文,不超過700字。來稿請標明“大家談職場”,並留下真實姓名、聯繫電話、地址及郵編,以便見報後寄送稿費。感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聲音。

截稿時間:12月8日(週日)17: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