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父母年紀越大,脾氣也越大,動不動就生氣?怎麼去安撫他們?

舞寧兒


三分鐘就消氣了。當他們生氣和嘮叨的時候儘量不要說話,就聽就好了,不好聽的自動過濾,有道理的可以給點回應:嗯,哦,好……如果實在忍不住和父母有矛盾吵架了,也不要有隔夜仇,今日事今日畢。自己反省一下或者冷靜一下,然後可以主動和父母道歉,如果來不了口道歉就可以行動表示。春節馬上到了,多陪陪父母聊天,不一定要有多少話題,很多時候他們是缺乏傾聽的人。


柴謎苗


我替我父母回答這個問題吧,我奶奶今年83了,常常因為一點點小事就生氣,在生氣的時候首先要了解他們生氣的原因,所謂的老小老小就是年紀越大就越像小孩一樣,一天我爸餓了去冰箱找吃的,奶奶正在廚房中,關冰箱門的聲音大一點,她就覺得我爸爸故意的發脾氣,有意見覺得她住我家時間長了,無論怎麼解釋都不聽,非要去我小叔家,結果去了兩天(奶奶耳朵不好)小叔和奶奶說話的聲音大點了,就生氣,說小叔吼他,生氣、哭,嚇得大家趕緊開家庭會議,分析問題,就連我們這一輩都參加提意見,最後總結奶奶是缺乏安全感,再者陪伴的時間有點少,大家都去上班就她一個人在家,由於耳朵聽不見看電視她已經沒有多大興趣,更多時候發呆,再者問問題什麼的不要拐彎抹角的表達,直接說出來,愛也要直接表達出來,有空多帶她出去耍感受現在的新事物,陪伴能解決很多問題,一次帶上奶奶去看電影,嘴上肢體上雖然都是拒絕,看回來夠她說一個星期的話題,現在我家,就像對待小朋友一樣對待奶奶


桃子要喝酒


父母年紀大了,脾氣也越來越大,動不動就生氣,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深刻思考的話題。我曾經關注過這類的問題,也深深的思考過,因為在我的老家,現在基本都沒什麼年輕人了,都是父母輩的老人留在家裡,也就是所說的留守老人,其實即便不是留守老人,這個問題其實也普遍存在。這跟老年人心理發展還有所處環境以及子女有很大關係。

我自己就是常年在外,很少回家,一方面是工作太忙,另一方面是父母經常各種嘮叨,有時候聽著覺得挺煩的,所以差不多一年最多也就回去兩次左右,但是經常也會打電話給父母聯繫,家長裡短的聊一下,遇到不想聽得了就跟父母說還有事要忙就掛電話了。

有一次給母親打電話說想吃家鄉味讓她幫我準備些寄過來,以前的每次只要我開口她都會滿口答應然後寄給我,但是這一次出乎我意料的媽媽竟然發火了,她說我不寄,想吃自己回來拿。語氣果斷而堅決,讓我覺得有點不對勁,我輕輕的問她咋了?她說沒事,你要是想吃就自己回來,我有事去忙了。

因為這個電話,我開始思考問題的原因,很明顯母親生氣了,我也感覺到她其實是想讓我回家了,我又想了想,自己確實有陣子沒有回家了,然後我決定回去看看。回到家之後,發現我想吃的母親都做好了,母親看到我回家,顯然很高興,一個一個的拿出我愛吃的,邊拿邊跟我說,快吃吧,這都是你愛吃的,我吃著母親準備的美味,看著母親的動作跟滿足的笑容,突然就感覺心裡一梗,好像被什麼堵住一樣,讓我無法呼吸,眼淚也差點掉下來……這畫面多像我給兒子準備吃的那種畫面啊,簡直就是翻版,給她做好吃,看著他吃著的那種滿足,也許只有經歷過做母親的那種感覺,才能體會吧……

也因為這個插曲,我意識到母親是真的老了,看著母親兩鬢的白髮,我心裡真是很多的後悔跟自責,這麼多年,真的太忽略他們了,因為母親想我了,也不知道怎麼表達,也不想影響到我的工作,所以基本都是不管家裡有沒有什麼事都是告訴我都很好,這次也是剛好我想讓她給我寄吃的,也就就這個機會彆扭的表達了這個意思吧,還好我感覺到了,我很慶幸自己感覺到了。

由於身體各種機能的衰退,社會功能的減弱,讓老年人產生一種無奈,沒用,孤獨的感覺,這個時候的父母特別渴望親人的一些安慰,陪伴,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有價值還有意義而不是一個沒用的老頭。如果這個需求得不到滿足,不同的老人就會採取不同的行為來引起後輩的注意,就跟我們小時候一樣,想要什麼的時候,或者想引起父母注意的時候,我們就會哭鬧,這是孩子的表達方式。為什麼要說老小孩就是這個道理,父母會像我們小時候跟他們尋求關愛一樣,通過發脾氣來表達他們的需求,引起我們的注意。

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三口或者四口之家,很少有跟父母一起住的,即便是有跟父母一起住的,也很少有說花時間去陪伴老人聊聊天的說說話的。

所以如果感覺到父母發脾氣了,生氣了,好好去感受下,這股生氣從何而來?然後再想想自己,多久沒有陪伴過他們了,小時候他們陪我們長大,現在讓我們陪他們變老吧,用小時候他們照顧我們的心態,去照顧他們,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有用,還可以被愛。


看故事說故事


來來來,我有心得,並且處理好了

是我老丈人家的事,老丈人以前做生意,賺了點錢,也挺風光的,後來家裡出了點事,錢也花了不少,打個比方以前抽最次的煙金皖,現在抽白沙,想想他的心情吧,天天在家待著找事,家裡都快讓他逼瘋了,後來我就帶他去釣魚,本來不願意去,覺得沒意思,後來釣著魚了,媽呀上癮了,連這快兩個月了,天天在河邊坐著,天天就想著咋釣著魚,做魚餌,窩子,也不想著吵架找事了,老人啊以前拼命掙錢沒啥愛好,不會玩,你就想著帶他玩很容易上癮的[耶][耶]


Oo朽木生花oO




JJuW小白


父母年紀越來越大. 脾氣也越大,別的不說 . 我就說說我個人親生經歷吧,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 記得那天晚上一家人吃過晚飯聚在客廳,一起看電視. 當時我正在追一部港劇,而母親大人卻喜歡看另外一部連續劇,因此發生了爭吵,說是爭吵,其實是辯論,你一句,我一句。

第二天,我去買多一部電視劇裝二樓客廳.

有句話說“你養我小,我陪你老” 或許我這樣做不一定對,但我們不能對父母親發脾氣.

謝謝



黃叔叔愛拍照


老小孩,老小孩就是這個意思,人老了,好似回到小時候,不聽話,固執己見。最近幾年,我是很少同父母發生爭執,因為明白,爭執也無用,你改變不了。原來不是,總想改變他們不好的習慣,不良的生活態度,後來發現無用,還把他們氣的不行,自己也生氣,索性不多管,看他們心情好說幾句罷了。

年紀大了,脾氣不好,還是缺少溝通,溝通順暢,起碼之間交流比較一致。

我的父母儘管固執己見,發脾氣不太多,還總教導我們心平氣和,我們姊妹經常回家陪同,有時聽他們說話,所以脾氣沒有不好。

假若脾氣不好,我們先就著他們意思,過後娓娓道來說說。


振振菊花開一波


我倒覺得,可能並不需要安撫,最近就火,跟我父親見面就吵兩句嘴的那種狀態的話,我覺得我父親還是蠻有活力的,我父親六十了,說起來父母脾氣越來越大,在武漢了,主要就是找不到能跟你聊的話題了,我父親就是這樣,想跟我聊天,又不知道要聊什麼,老是聊著就吵起來了,而且我跟我父親感情還是很好的,但如果你真的不想讓他脾氣太大的話,就,有時間多陪一陪父母,這樣脾氣再大的人也會好起來的


社會青年158855735


兒女父母年紀大了,脾氣也變了,變得越來越容易生氣。父母無來由地喜歡生氣,有時候會令兒女手足無措,兒女不知道怎麼回事,也不知道怎麼應對。這裡,我就說一說父母生氣的原因,知道原因,子女也就會有應對的辦法了。

有時候父母生氣,並不是年齡大的原因,如本來就脾氣不好的父母,遇到事情就容易爆發,而溫和且素養很好的父母,一般是不容易生氣的。

脾氣不好的父母,生氣來的快,去得也快,不是個事都會生氣懟子女,這是害怕子女忽略自己。這樣的父母,兒女略施小技,哄哄就好,甚至不需要你哄,他們自己就好了。

而平時脾氣溫和,素養很好的父母生氣,作為子女一定要重視起來。因為這十有八九是父母遇到了堵心的事,而且不好解決或者沒法解決,就只能生悶氣應對。這時的子女,應該瞭解清楚父母生氣的真實原因,然後再想辦法安撫。千萬不要忽略父母為什麼生氣,那樣真正會氣出病來的。

人老了,很多事情都力不從心了,但社會閱歷使他們經驗豐富,見解深刻。否則也就不會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說法了。有時候,年輕人否定老人的見解,就非常令老人生氣。特別是子女要做某一件事,老人認為不可行加以阻止的,子女就不應該粗暴地說你老了,你不懂。然後我行我素地幹下去。這樣特別傷害老人的心。這時子女要做的,是傾聽父母的意見,最好是請父母能給出具體指導意見。然後再把自己的意見想法說給父母聽,分析利弊,給出應對措施。這樣,子女做事情不僅成功率高,父母也覺得子女尊重了自己,不僅不會生氣,而且覺得自己的意見得到了子女的認可,覺得自己還有用,心理會舒暢無比。

父母老了,我們說的孝順,不是給父母錢花,與父母說話語氣不衝就是孝順,而是需要真正地尊重父母,不忽略父母的感受,那樣父母就真正的不會生氣。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子女不僅要孝,還要“順”

,其實這個順很簡單,子女只要一直看著自己的父母順眼,父母就會順心,就不會生氣。


老牛愛遛彎


父母脾氣大,經常是因為“子女不聽話”。

無論我們多大了,在父母眼中,我們都是孩子,所以他們總忍不住的想要“提醒”,“管教”我們。

可是我們畢竟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不順從父母的,在他們眼裡就是“叛逆”,是“翅膀硬了”,他們難免會不服氣,發脾氣。

那時我們就要及時和父母最好溝通,心態平和的主動緩和氣氛。多誠懇的說,“是是是,對對對”。

父母更年期到了。

父母如果到了更年期,身體各方面肯定大不如前,疾病和疼痛有時也會找上門來。有時候因為身體出了狀況,就會直接導致情緒發生變化。

所以我們做子女的要經常提醒父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帶父母去醫院做定期體檢,有了病況及時治療。

我們要做的就是照顧好他們的飲食起居,多陪陪他們,和顏悅色一些。

畢竟父母都是“嘴硬心軟”的。

人都有情緒,父母脾氣大,還可能跟他們遇到的事情有關係。

人們遇到難題,就會莫名煩躁。也許父母遇到了無法解決的難題,但是又不好意思跟子女開口說,一時心煩就發了脾氣。

所以子女要關心父母,及時發現和解決父母的難題。

當然,有時候,子女和父母之間的相處並不會一直都是很融洽的。

偶爾小吵一下,也是無關緊要的。情緒悶在心裡,還不如讓他們叨叨幾句,疏導出來了。

如果父母沒事找事,可能就是閒的。

父母退休後,卻沒有什麼其他的愛好,突然賦閒在家,看啥啥不順眼,在家太無聊,就發脾氣刷存在感。

這時,子女可以幫助父母,鼓勵他們發展良好的業餘愛好。比如跳跳廣場舞、寫寫字、打打拳、養養花等等。

父母如果老是宅在家裡。日子一成不變的,也容易發生心理問題。子女應該抽空帶著父母一起出去旅遊,也可以順便結交驢友,增長見識。

父母和小小孩之間往往隔代親。

父母可能對子女發脾氣,但是對自己的孫子輩都是寵愛有加。

子女可以鼓勵父母多和小孩子待在一起。和自己的孫子孫女在一起,可以無拘無束地玩耍,老小孩小小孩都很天真,可以享受天倫之樂。

平時父母不發脾氣的時候,我們也要哄著父母,沒事多發發紅包,多買點禮物,說點好聽的話。因為他們是我們的至親。

其實父母都是很好哄的,而且最吃孩子那一套,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