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路面塌陷“坑”了百姓,敢问安全的路在何方?难道只有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唤起重视?

1月13日,西宁市红十字公交站地面坍塌突发事件,致使正在行驶的一辆17路公交车(青A60015)陷入坑内,造成10人失联,截至发稿时已发现9名遇难群众遗体。随着大众关注目光的迅速聚焦,西宁路面坍塌事故上了热搜,有人为遇难者默哀,有人为失联者祈福,还有人为“死神来了”的遭遇惶恐。

路面塌陷“坑”了百姓,敢问安全的路在何方?难道只有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唤起重视?


走着走着,路塌了,人掉进去了,失联了,遇难了,这种突如其来的横祸,确实是防不胜防,谁能想到一次平常的出门、一次正常的乘车,却遭遇了一场生死之旅,谁都难以接受,面对这种未知的始料不及的夺命之事产生恐慌情绪是难免的,毕竟不可防范的风险带来的不安全感总是更加强烈,它给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影响亦不容忽视,看似发生在千里之外,但想一想自己的脚下之路,又有谁能保证自己可以永远脚踏实地地安全。因此,大家高度关注的背后,除了有对这次事故中遇难者的同情,更多的是带入了自己“行走的焦虑”——唯恐有一天,这样的不知该定义为天灾还是人祸的事故发生在自己身上,但除了“自求多福”,怕是无力做什么来保障自己的安全。

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路,每天顺顺利利地出行,平平安安地回家,这么朴素的愿望本不该难以实现,但这需仰仗职能部门的尽职履责来实现。可事实是,老百姓将脚下的安全全权交给政府去保障,却没能换来等值的安全指数,修建时的“不踏实”、管理时的“不走心”、排查时的“不认真”,都为路面塌陷埋下了安全隐患,而这些“不踏实”、“不走心”、“不认真”无疑是将人民群众的安全视为儿戏。从这次事故的情况来看,西宁有关部门保障措施确实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据参与救人的亲历者孙万红回忆,自己因为救人掉进坑后,“看到上面的电缆线在呲呲打火,电线、路灯、管道横七竖八倒着,随后便听见爆炸声,上面的土不停往下掉,水很大,整个大坑像一只巨大的漏斗,水流将人冲走。”请问这个“食人”的大漏斗是“偶然”形成的吗?横七竖八的管道之前有人管过吗?电路、水路、各种管道有没有进行日常的检修?

目前事故还在紧张救援中,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有待调查,但透过媒体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问题——新京报记者检索公开资料发现,西宁市区近年来发生至少14起路面塌陷事故,值得注意的是,有4起发生在公交车站附近,分别位于共和路东侧省医院公交车站、昆仑西路西山一巷巷口公交车站右侧、果洛路公交车站以及青海大学路的岔路口公交车站处。公开报道显示,上述事件中,相关部门回复塌陷原因各不相同,包括地下水管破裂、降水影响等。南方周末在报道中特别强调,排水、供水管道渗漏后,水流不断冲刷路基下的沙砾易造成路面下空洞,这是常见的路面坍塌“元凶”。

查阅媒体的报道不难发现,近年来全国各地道路塌陷事故多次发生:2018年2月7日,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季华西路一环桥底东往西方向路面发生路面塌陷,确认11人死亡,8人受伤,1人失联;2018年10月7日下午2时30分左右,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东环南路103号人行道发生垮塌,所幸无人员伤亡;2018年11月11日晚18点左右,在兰州市城关区瑞德大道北向南公交车站附近,一处人行道突然发生塌陷事故,一名路过女子瞬间掉入深坑;2019年12月1日在广州大道与禺东西路交界处发生的道路坍塌事故中,有3人坠入塌陷区;2019年12月21日晚7点多,南宁市大沙田先锋街东三里一段路面突然塌陷,导致出现一个大坑,4名行人先后坠入了坑里……曾有媒体梳理过,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间,中国内地发生过的、有公开报道的路面塌陷事件,一共55起,这意味平均每个月至少会发生1起。更有甚者,兰州市在2016年8月23日那天,一天发生4起坍塌事故……

确实,每一个路面塌陷都是偶然事件,但是这些“偶然”事件为何在西宁接连发生?背后是否有其必然性?难道只有通过生命的代价,才能唤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西宁的悲剧再一次敲响警钟,脚下的路关乎你我他,莫让“坑”人的遭遇再次上演,莫让百姓出行也提心吊胆地祈福祷问“安全的路在何方”。

王利民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华商报】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