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三国演义》空城计,司马懿为何不用箭射掉弹琴的诸葛亮?

五金员工陈可为


因为司马懿不能让诸葛亮死。

且不说士兵能否射到身处高高的城墙之上的诸葛亮,倘若能射到,司马懿也不会这么做。因为诸葛亮的“空城计”其实也是司马懿的“空城计”,是司马懿日后发家的资本。

司马懿的仕途是大起大落、充满艰险的。他时常遭人嫉妒,政敌很多,做事往往都会受到多方的牵制。曹操对他存有戒心,曾对人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曹丕、曹睿时他官至骠骑大将军,与诸葛亮对垒,诸葛亮是充分领教过司马懿的厉害。但司马懿受到朝中曹姓和夏侯姓权臣的排挤,被废除官职、夺掉军权。

而诸葛亮出山讨伐魏国,魏军上上下下没有人是诸葛亮的对手,而此时司马懿临危受命为“平西都督”。司马懿心中明白,自己能重获兵权是诸葛亮伐魏的“功劳”。因为满朝文武,只有他一人能与诸葛亮一决高低,只要有诸葛亮在,他司马懿在朝中便有用,政敌奈何不了他。

而当司马懿兵临城下,面对“空城”里虚张声势、势单力薄的诸葛亮之时。倘若马上歼灭诸葛亮,就意味着除掉了蜀国核心的军事指挥,而魏国面临的大敌也就不复存在了,司马懿自己便失去了其在魏国独特的价值,会立刻在激烈的朝廷内斗中被政敌置于死地。精明老道的司马懿不会去步前朝韩信“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悲剧的后尘,而当时司马懿羽翼尚未丰满,如果兵权被夺,会导致自己的全盘计划落空,只有放诸葛亮一马,司马懿才会有日后发家的资本。正是因为司马懿看透了诸葛亮的“空城计”用意,也把这“空城计”为己所用,来铺垫自己的宏图大计,所以不入“空城”。

世人只看到了在“空城计”中诸葛亮的智谋,却没有看到背后司马懿的高瞻远瞩与高深的战略选择。空城计是专属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是两个智者联袂演出的一出假戏。从表面上看,诸葛亮死里逃生,是胜者;但从全局战略上看,放诸葛亮一马,给了司马懿积累资本的时间,司马懿才是胜者。

从小小的“空城计”来看三国全局,整个三国斗争像是司马家族的发家史,只是这位主角一直退居幕后,谋篇布局。三国时期所出现的诸位枭雄,最后却输给了一直没怎么露面的“晋”。仔细想想,真正“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其实是司马懿,他所精明的谋略与深远的战略眼光,最后实现了“三家归晋”,开创后世300年的风流。

因此,司马懿是不可能用一支小小的“箭”射掉自己一统天下的全盘布局的。


呆小啾


空城计是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最为精彩的计谋之一 ,表面看好像司马懿怕中埋伏,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司马懿早看穿了诸葛亮摆的是空城计,他之所以不主动进攻,是因为其它不为人知的原因。

首先三国鼎立期间刚好是互相牵制的局面,如一国过早灭亡,其中两个国家就没有牵制的对象,就发生你死我活的大规模冲突了。

假如诸葛亮一死,蜀国必早先灭亡,如果那样,没有蜀国的牵制,吴国肯定要和魏国争天下,发生直接冲突,所以现在要留着诸葛亮是国家战略需要。

其次如果司马懿灭了蜀国,曹魏当政者肯定要收回他的兵权 ,那时候他已失去利用价值,曹氏家族可能要收拾他,搞不好就落一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所以他也就明知是空城计也不能进攻,留着蜀国牵制吴国,也保住了自己的兵权,以达到他司马氏一家最后统一天下的目的。


历史鉴春秋


空城计,只是为了彰显诸葛亮的智慧,而描写出来的故事情节。在历史上是不存在。



诸葛亮失街亭后,亲自去西城安排撤兵,主要是将西城的粮食运回汉中。各种工作安排完了,他身边的将士都安排执行任务去了。

这时,有人来报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了。诸葛亮来不及撤退。只好安排老弱病残的老兵打开城门,打扫卫生。自己焚香坐在城楼上弹起了琴。

司马懿大军到城下,听的诸葛亮琴声悠扬沉静,没有丝豪的惊慌。儿子劝其进军,他却下令退军了。

首先司马懿比较了解诸葛亮,诸葛亮一生行事谨慎入微,很少冒险。城里没有埋伏,诸葛亮断然不敢打开城门,稳坐城楼谈什么琴的。所以担心中埋伏,直接退兵了,那能还想到用箭射诸葛亮啊?

第二,古代行军打仗,将军对阵,那也是离的有一定距离的。司马懿大军不可能离城有一箭之地那么近,他应该懂得,在城墙上往城下射箭,射的更远,而且力量会更大。

所以,即使司马懿想到了射箭,那也得走近点再射箭吧,这样岂不是被诸葛亮居高临下发现了吗?可能得不偿失了。


路遥lgy


从书中去看,司马懿统领十五万人马来取西城。前军直指兵城下,见蜀军四门大开,百姓洒扫街道。诸葛亮身披鹤氅,头带纶巾,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镇静异常,不敢前进,飞马報于司马懿。司马懿笑而不信,自飞马远远望之。

试想:司马懿远而望之,诸葛亮应不在弓箭的射程之内,岂能射掉诸葛亮。再说,司马懿素知诸葛亮,用兵谨慎,必不涉险,心中大疑。急令三军忙向北山退兵而去。深怕再中孔明伏兵之计,有何心思,去拿诸葛亮。

也如,孔明所言:"此人料我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兵”。

此乃知己知彼,不战而胜之法。有诗证:瑶琴三尺胜雄兵,诸葛西城退兵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净心修道


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不杀诸葛亮?为什么司马懿宁肯自己背上不战而退的坏名声,也不愿意派人伪装成百姓去城中一探究竟呢?

司马懿七十三岁时,生命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他把司马昭叫到身边,除了安排一些必要的身后事以外,还留下了一句话:吾事魏历年,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惊骇。这句话的大意就是:我为魏国尽忠数年,朝廷上下都怀疑我有异心,这让我心里始终惊恐不已。司马昭这才明白父亲当年在西城下为什么撤军。原来,最让司马懿忧心的从来不是诸葛亮而是魏朝上下的猜忌怀疑。

司马懿一生先后扶持曹操,曹丕和曹睿三任魏君,鞠躬尽瘁。但能力越大,就越是让君主忌惮他的权势。如果蜀国被灭,唇亡齿寒,下一个被清除的就是司马懿自己。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假意中计,放过诸葛亮,其实也是放过自己。伴君如伴虎,司马懿对这句话一定深有体会。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耀,也充满了无奈。相比魏君的暗箭难防,也许他最怀念的反而是和诸葛亮的智斗,所以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他才会发出“真乃奇人”的感叹吧!

说到底:狡兔死,走狗烹;鸟兽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还是底唇亡齿寒啊!


棉白


首先不能把三国演义当史书看,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失了街亭后整军后撤时,按易中天的说法当时司马懿在宛城不在阳城,所以他使用空城计这种示敌以虚迷惑吓阻仲达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这种心理战是有可行性且被人实际操作成功过,比如文聘曾用此战术吓退过孙权,罗贯中把这类战例信手拈来给了诸葛亮。

不过可以架空设想一下如果空城计真的被诸葛亮运用以对付司马懿,为什么曹魏方不用小部队做试探性的进攻或者至少射一冷箭呢?我觉得可以用“养寇自重”4个字来解释。司马懿其实一直被曹魏高层所猜忌不放心把兵权给他,他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并持有兵权就一定让边事不断,诸葛亮一日不死曹魏的西部边境就一日不得安宁,所以孔明是不能死的。


江左老张


  空城计这个被人传颂千年的精彩计谋,在我看来只不过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一唱一和演给他人看的一出戏而已。司马懿之所以不用箭射掉诸葛亮,是因为他心里压根儿就不想这样做。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会打破,他和诸葛亮之间的默契。

  事实上这样做的可操作性是否成立都是疑问,有可能因为城下向城上射箭因为距离远,造成射不到或者射偏的情况出现,其实有更简单有效的办法可以验证诸葛亮的空城计的真假,就是司马懿可以派两个士兵进城去查看,即便城中有埋伏,两个士兵损失掉了对大局也无关紧要,司马懿可以率军掉头逃跑,如果没有埋伏,那就是捡着一个大便宜了,两个士兵就可以登上城楼或杀掉或活捉诸葛亮,要知道,诸葛亮本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旁边只有二个伺候的童儿陪伴,两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拿下诸葛亮,那简直是易如反掌。这种办法寻常人都能轻易想出来办法,而作为足智多谋指挥着一方军队的主帅司马懿,不可能想不到,但这些简单的办法司马懿都没有采用,而是采用了看起来一个最蠢的办法,假装中了诸葛亮的计策而被吓跑,这正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

  假如作为魏国心腹大患的蜀国宰相诸葛亮被擒获,那么蜀国将再无能人,被攻灭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剩下的东吴也不足为虑,既然天下将定,那作为开国功臣的司马懿是被加官进爵呢,还是被兔死狗烹的除掉呢?,答案很显然,作为本来疑心甚重的魏武帝曹操必然是第二个刘邦,铲除功臣,以绝后患,为后代子孙江山社稷铺平道路。司马懿是不想看到这种结果出现,于是就假装中计退兵,来拖延战局已保全性命。由此是否错过擒获诸葛亮的最佳机会了吗?对此司马懿一点儿也不担心,虽然诸葛亮率兵屡出祁山多次攻击蜀国,但是基于蜀国地域狭窄国力薄弱,诸葛亮本人也年岁已高,这些攻势已经是强弩之末维持不了多长时间,蜀国势必会因为诸葛亮的离世而灭亡,既然蜀国已是囊中之物,放诸葛亮逃脱又如何呢?

  其实诸葛亮更是棋高一招,他知道空城计是骗不了司马懿的,但是他也知道司马懿也必定会“中计”,因为他已经看穿了司马懿的心思,如果此时不摆下空城计的话,那就是逼着司马懿引兵追击,此时身侧已无一兵一卒,必然给自身带来威胁。诸葛亮为什么带兵屡出祁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蜀国地域狭隘,国力薄弱,如果要是坐以待毙的话,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拼死一搏,尚有一丝希望,这样还可以上报先帝厚恩,下以扬自己忠义之名,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所以说不管是用箭射掉诸葛亮还是其他简单有效的办法,司马懿都不会采用,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心知肚明,这只不过是演给自家君主和兵卒的一出戏而已,好在二人的表演功力都十分了得,这才为世人留下传颂千古的传奇计谋:空城计。


轻吟古风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里空城计这一段,心里觉得诸葛亮足智多谋,善于临场发挥,让败局化险为宜。随着后来对看问题的成熟,觉得这是司马懿的精明所在。

司马懿何许人也?他在赤壁之战后被曹操发现他有军师天才之时,已在基层蛰伏多年,他为何不象有的人急功近利,攀附君王迅速发迹呢?善于应变的司马懿看到了曹操身边有许多谋士,荀彧、荀攸、程昱正在受宠,自己过早参与进来,不出名肯定受同行排挤,若喧宾夺主出名?曹操是何许人也,伴君如伴虎,枪打出头鸟。进一步解释,曹操是喜爱人才,但又怕超过自己智商的人才,所以司马懿釆用的是冷处理“耗时间,等机遇”。

司马父子的第二次复出是曹丕已逝之后,曹真领兵打了几次败仗之时,前线军情告急,此时的曹氏集团才想到了司马懿。此时的司马懿知道可以展露锋芒了,很快就解决了“孟达兵变”,挫败了诸葛亮计袭魏国长安大营的预谋。

“空城计”是诸葛亮一生的败笔,街亭兵败,马谡被诛,并不能挽救蜀兵一败涂地的局面,诸葛亮在兵马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只得收拢区区三千伤兵败卒玩起这雕虫小技。

时司马懿有精兵强将十五万人马,军前大将张郃有万夫不当之勇,还有郭淮、曹遵都是一流战将,司马懿只要一声令下,别说用箭射死诸葛亮,就是冲进城门,捉拿诸葛亮还不如同缚鸡抓鸟一样容易。

为何司马懿选择了退兵,其考虑有二:

第一,军人无私仇,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何必要将人家赶尽杀绝,司马、诸葛虽有仇怨,但不至于私下致对方于死地。

第二,双方都有利用价值,司马懿更懂“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 没有了诸葛亮,他和谁去玩猫猫?他如果真的灭了诸葛亮大不了能提高身价,可他存在感的价值就低了,司马懿可能会第二次遭到弹骇,孰轻孰重?司马懿心中比谁都清楚,聪明人处事之举就在这里。


文都杨稼


空城计中,司马懿为什么没有直接用一支箭结束诸葛亮而是选择退兵?这从现实的角度看,不符合现实。古代行军打仗,两军对垒,相距在一箭之地以外。那么远的距离,你想用一支箭射杀对方的主帅,明显不符合现实。而且,当时诸葛亮在城楼之上,司马懿在城下。司马懿真的想要挑战,那射箭的力度,司马懿完全不是诸葛亮所能比的。如果诸葛亮兵精粮足的话,那么司马懿就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而且,哪一个统帅的身边,没有几个能征惯战的将军呢?作为一个统帅,他不可能连这点基本常识都没有的。所以,从实际的操作来看,用射箭的方式来击杀诸葛亮几乎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选择使用空城计,其实也是迫不得已。街亭失守之后,他亲自去西城安排撤兵。当时,它的主要任务是把储存的粮食运回汉中。工作安排完了,将士们也都执行任务去了。这时,司马懿突然带着大军杀到。猝不及防之间,撤退来不及了,迎敌又不现实,无奈之下,诸葛亮选择了这个计策。

大开城门,让老弱病残的老兵去打扫卫生。而他自己焚香静坐,在城楼上弹起了琴。司马懿来到城下,静静地聆听。他听到诸葛亮的琴声丝毫不乱,沉静而悠扬。尽管儿子劝其进军,他还是选择了退兵。谨慎多疑的他对儿子给出的理由是,诸葛亮一生谨慎,他不可能把自己突然之间置身于如此危险的境地的。城门大开,只有老兵在洒扫,那只可能有一种情况,就是疑兵之计,请君入瓮,我能上这样的当吗?

从当时的场景来看,司马懿都担心诸葛亮设计了埋伏,他那里还有什么心思想着去射杀诸葛亮呢?当然,这只是在《三国演义》里看到的场景,其实,从兵力的悬殊(三千对十五万)对比来看,真的在战场交战,还可以有多种其他的选择:派一支军队突入城中,分兵左右进攻,或者直接攻城……哪一个方案都比直接退兵要来得干脆利落,那么聪明的司马懿怎么选择最让人鄙视的退兵呢?

司马懿选择退兵更多的还是从自己所处的政治考量的。司马懿一生的仕途大起大落,充满了艰难。他在曹魏的政权下,经常被人嫉妒,政敌很多,做什么事都会被掣肘,更不要说得到多少的重用了。曹操还在世的时候,就有人说他“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曹丕、曹睿的时候,司马懿官至骠骑大将军,让诸葛亮吃尽了苦头,但是,在曹魏的内部,他被曹姓和夏侯家族的权臣排挤,甚至是罢去了官职,夺掉了军权。这样的一种境况,稍有不慎,就会朝不保夕。

这次,诸葛亮来犯,曹魏上下没有人是诸葛亮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启用司马懿,任命他为“平西都督”。这一次,职位有了,军队有了,怎么来的呢?就是因为诸葛亮在,他司马懿的价值才体现了出来。

因此,兵临西城,看到城门洞开,他选择撤退,一方面是疑心,不愿意轻易涉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不想一举而灭了诸葛亮。诸葛亮死了,蜀国的劲敌就不存在了。这时候,他司马懿对曹魏还有什么价值呢?老道的司马懿当时羽翼未丰,自然不愿意步韩信“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后尘。韬光养晦始终是司马懿应对外界风云变幻的法宝,这一次,他依然选择了藏锋。

总而言之,司马懿没有一箭射死诸葛亮,既是战场现实的不允许,又是为司马氏家族长远的布局做准备。这一场空城计,可以说是司马氏家族政治命运的转折点,为后来司马氏取代曹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司马懿精明的谋略与深远的眼光,才实现了“三家归晋”,开创司马氏后世300年的风流。


蝴蝶花雨


空城计这个故事出自于《三国演义》,大概说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因为马谡丢失街亭,导致诸葛亮的北伐满盘皆输。当时诸葛亮所在的西城驻军非常少,只有一两千老弱残兵,而司马懿带着15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了西城,把诸葛亮逼入了绝境。

《三国演义》给出的说法

当时如果司马懿下令进攻西城,那么诸葛亮的结局不是被俘就是被杀,或者自杀,反正就是没戏。当然,有主角光环的诸葛亮也不会因为这个事情翘辫子,便上演了一出空城计。他故作镇定坐在城头弹琴,身边只有两名书童陪伴左右,西城城门大开,几个士兵在城下扫地,仿佛司马懿的十多万大军不存在似的。

▲诸葛亮表面镇定,实际上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

司马懿带着大军来到西城门前,对眼前的这个情况唬住了,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生性多疑的司马懿认为城中有伏兵便撤军了。

以上是《三国演义》对于空城计的说法,意思就是司马懿生性多疑,认为诸葛亮一生行事谨慎,不可能会打开城门让自己攻进去,城里必然有诈,周边必然有蜀国大军埋伏,才最终放弃拿下西城撤军而走。

根据《三国演义》推演出来的解释

当然这个故事是《演义》虚构的,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空城计的故事。早年我还是孩童的时候也只是听了表面的故事,后来长大一些就流传出了空城计的真相:其实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当时手上没兵了,自己带着大军冲进去肯定能消灭诸葛亮(诸葛亮被杀、自杀或是被俘),但是他之所以不这样做,是因为一旦消灭了诸葛亮,那么蜀汉对魏国就没有了任何威胁,蜀国对魏国没了威胁,他司马懿对于魏国来说就没有用了。一个没有用的大臣自然就容易遭到朝廷的冷落,甚至会遭到政治打压。他司马懿能够成为魏国的朝中忠臣、封疆大吏,完全是因为有诸葛亮这个魏国重大威胁的存在,也只有他司马懿能够对抗诸葛亮(按照《演义》的说法),魏国方面其他人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所以只要有诸葛亮在,魏国就必须重用司马懿。说白了,诸葛亮与司马懿是一对矛盾体,两人既是对手也是知己,诸葛亮虽然是司马懿最大的敌人,但也是他存在的理由。诸葛亮不存在了,司马懿也就不会存在。

对于这个说法,在近年拍摄的电视剧《军师联盟》中就给出了精彩至极的解释。尤其是他们之间的神交,更是把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心理描述到了极致。

▲《军师联盟》中诸葛亮与司马懿的这段神交将人物真实想法演绎地淋漓尽致

司马懿先是跟诸葛亮说,琴声就听出,背后的城池是座空城。诸葛亮反问司马懿,即便是空城,你司马懿敢进去吗?司马懿说到,怎么不敢呢?进去了我就立了天大的功劳。诸葛亮说到,我既然敢开空城,就是要和你讨论下魏国的形势。魏国少主多疑,宗亲嫉才,自古功高盖主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你今天消灭我诸葛亮不在话下,但是未央宫的罗网就为你司马懿而开了。外患若平,就鸟尽弓藏了。听了这话,司马懿激动了起来,司马懿说,我司马懿一样是忠臣,可以为魏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百世。诸葛亮又反问,那你儿子呢?司马懿听了更加激动,怒吼道,我毕其一生,为的就是荣耀,为的是千古的功名,为了这千古的功名,哪管那么多?此时司马懿挥剑指向了诸葛亮,正要砍去,诸葛亮言,谬也,之后司马懿冷静了下来,才想明白,时间很漫长,功名不应该急于一时。

《军师联盟》当中的这段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神交,完美地演绎了后来流传的《三国演义》空城计背后的真正原因。

从空城计的虚构来看中国传统模式下的君臣关系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虽然是虚构的,但非常符合我们中国的思维模式,即功高震主,鸟尽弓藏,一般来说,功劳非常大的功臣都没有什么好的下场。

原因就在于我国古代社会高度集权的皇权模式下,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他们一旦走到了这一步,一般来说都会走向这个结局,即功臣被杀。

作为帝王来说,他需要能够掌控一切,如果失去了权力,那么就不只是失去权力那么简单,他的全家都会因此遭殃,毕竟古代社会诛杀三族、九族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历朝历代,被人夺去大权的皇帝通常也下场不好。那么作为帝王来说他能怎么做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出现能够对他权力造成威胁的势力。而功臣,尤其是功劳极大的功臣对于帝王来说本身就是他权力的威胁,这样的功臣不仅能力出众,还往往拥有相当高的地位和相当大的权力,具备了挑战皇权的能力。作为帝王来说,要想不让这种威胁存在,那就只有杀了这个功臣,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才能坐稳。

▲韩信是功高震主最终被皇帝所杀的典型

对于功臣来说,他们为一个王朝建功立业,一开始的想法往往只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但是到了后来,当地位高了,权力大了,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确实想夺权自己当皇帝的,有些成功有些失败,如司马懿、刘裕这样的就成功了,然后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自己当了皇帝以后又会循环皇帝与功臣之间的不可解的问题,只是换了角色,自己当皇帝,别人当大臣而已;第二种情况是不想夺权,只想当好大臣,但是这个时候往往皇帝不会这样想,往往皇帝会觉得这个大臣是威胁,便除之而后快,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如韩信、李擅长、蓝玉等人。

历史上真正皇帝只想当好皇帝,大臣只想当好大臣的例子不多,赵匡胤是个宽容的典型,只可惜在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少。

所以在古代高度集权的皇权社会下,帝王与功臣之间的这种关系是不可解的死循环,作为大臣来说,当时的司马懿能做的选择只有放了诸葛亮,他才能保证自己的周全。虽然他放跑了诸葛亮,但是魏国也不好处罚他,一旦处罚了司马懿,那么诸葛亮再打过来还能找谁呢?也还是要找司马懿。

说了这么多,关于问题,司马懿为什么不用箭射诸葛亮?因为司马懿根本不想拿下诸葛亮。

综合以上来说,《三国演义》的空城计虽然是虚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编排地非常精彩,也非常符合我国古代的思维模式,也正因为此,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了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