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1間工廠,2個國度丨徐和誼頭疼的是:北京奔馳變奔馳北京

1間工廠,2個國度丨徐和誼頭疼的是:北京奔馳變奔馳北京

汽車搖滾寫下《A柱斷裂的帕薩特銷量翻倍:國人溺愛德系車,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綜合各大平臺數近百條反饋看。有人說我是車黑,有人堅持認為,德國車的質量就是比日本車好,防撞。這些人類無視中保研的實驗結果,其實也驗證了我的觀點,在他們心中,德國品牌那就是信仰。

汽車搖滾翻看國家質量監督管理總局的召回頁面。從下圖看,奔馳絕對是召回界的王者!寶馬、保時捷也沒能免俗,奧迪大眾居然沒有出現在首頁!如此看來,說我“車黑”也不算不對,呵呵。既然已是“車黑”,我就再接再厲,說說奔馳。

1間工廠,2個國度丨徐和誼頭疼的是:北京奔馳變奔馳北京

話說世紀初,BJC發動機分廠凸輪軸連桿工段的不少同事,都從位於北京東三環外的北京吉普轉崗去了亦莊的北京奔馳。箇中原因在於,1998年,戴姆勒即與克萊斯勒合併,大切諾基與奔馳G,算是一個集團的堂兄堂弟。KD工段的同事趙斌,從BJC發動機分廠走了出去,成就為北汽集團、北京奔馳首席技師。

1間工廠,2個國度丨徐和誼頭疼的是:北京奔馳變奔馳北京

汽車搖滾沒有選擇去北京奔馳打卡上班,Smell like teen sprit,做我的搖滾記者去。大老美一貫無法拯救Jeep品牌的轟然下墜,北京汽車扔掉了吉普品牌的包袱,在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仍然是枚燙手山芋(不對啊,我怎麼又黑起美國車來了?)。再看北京吉普變身的北京奔馳,不但開花,也成為世界車市的傳奇。

1間工廠,2個國度丨徐和誼頭疼的是:北京奔馳變奔馳北京

踹流不息的車市風雲,沒有一絲淡定,乃是驚奇!前一天,還是徐和誼董事長壯志在我胸,志在獲取戴姆勒集團10%股權,超越吉利阿福成為第一大股東。後一天,就變成戴姆勒意在將北京奔馳持股從49%提升至75%,霸佔利潤奶牛。

1間工廠,2個國度丨徐和誼頭疼的是:北京奔馳變奔馳北京

顯然,當北京汽車的股權被稀釋為25%,北京奔馳不過是懸掛在雨後晴空的壯闊彩虹,只肖片刻的燦爛,它的下一站該叫奔馳北京。奔馳董事會里的白麵孔,怕的或是阿福+北汽,獲得近20%投票權,將斯圖加特變成中國戴姆勒。

1間工廠,2個國度丨徐和誼頭疼的是:北京奔馳變奔馳北京

2018年,北京奔馳實現營業收入1354.2億元,同比增長16%;2019上半年,北京奔馳成交了525890筆,穩穩增長5%。中國消費者買走了全球28%的奔馳車!北汽、李書福、戴姆勒都在為下一個20年做準備。這個時候,控股最重要,但又何止意在奔馳?

1間工廠,2個國度丨徐和誼頭疼的是:北京奔馳變奔馳北京

李書福的吉利民企,拿到9.69%戴姆勒股份;國企北京汽車只佔戴姆勒2.48%,加上2.52%股份的投票權,也不過湊到5%。北京汽車無力避免奔馳與吉利的升溫合作,雖然吉利和奔馳也僅在出行領域,與SMART品牌喚醒方面試操作,誰又知道Next?

1間工廠,2個國度丨徐和誼頭疼的是:北京奔馳變奔馳北京

奔馳是德國現代工業第一品牌。它紮根中國首都後,比早到數十年的大眾錄得更加顯赫的利潤,無論品牌號召力,還是單車利潤都非大眾旗下的奧迪可比,在中國消費者的“德系多巴胺分泌綜合症”沒有轉向之前,必是兵家必爭之地。

1間工廠,2個國度丨徐和誼頭疼的是:北京奔馳變奔馳北京

戰斧樂隊主唱牛子,也是汽車搖滾在北京奔馳前身BJC的同事一枚。浪子燕青是搖滾北京重金屬音樂的領袖名至如歸,他帶出的孩兒們也成為各大搖滾音樂節的寵兒。

1間工廠,2個國度丨徐和誼頭疼的是:北京奔馳變奔馳北京

2018年,成軍25年的戰斧樂隊簽約了滾石唱片,發行了單曲《逆行》。北京奔馳欲增持戴姆勒股份,戴姆勒欲增持北京奔馳股份,究竟是誰在逆行。

1間工廠,2個國度丨徐和誼頭疼的是:北京奔馳變奔馳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