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大PK

情景回放

伴隨著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某縣又一所私立學校榮耀登場。縣級領導親自到場祝賀,真是風光無限。

再看另一個場景:某私立學校門前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繳費的人絡繹不絕,爭先恐後。沒交上的心急如焚,眼珠子睜得老大,額頭青筋暴出;而那些把大把大把鈔票交上的人如釋重負,長長出了口氣。

再有一個場景:一些並不富裕的家庭,為了給孩子籌集動輒上萬的學費,能借的借了,能賣的賣了,苦海無邊,不少家長低下了頭,一聲長嘆,兩行清淚。

這樣的場景並不少見。

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大PK

兩兩角逐,誰主沉浮?

公平地接受良好教育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教育具有普遍性、公益性,尤其是義務教育實行“兩免一補”,國家還有貧困生補助,寄宿生還有生活補助,可謂無微不至,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為孩子的教育撐起了一片天。

公立學校、私立學校,誰是主角,誰是配角,應該是不言而喻的。兩種體制相生相伴,相互促進,私立學校應該是公立學校的有益補充。

令人尷尬的是,在一些地方一些公立中小學卻因生源不足,日趨沒落,門可羅雀,冷冷清清,個別學校甚至停止招生。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私立學校大行其道,紅紅火火,甚至在個別地方私立學校已經形成規模,大有一家獨大之勢。

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大PK

私立學校迅速崛起,原因何在?

根據教育部官網公佈的歷年教育統計數據發現:2010年到2017年民辦學校小學招生增幅超過39%,民辦初中招生增幅超過51%。並且還在不斷增加。

私立學校在快速崛起,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私立學校的高工資吸引著一些優秀教師的加入。

一些民辦學校為了吸引一些優秀教師,不惜重金。一些優秀教師轉到民辦學校後,工資會增加一兩倍甚至更多,所以對年輕的優秀教師是不小的吸引力。即使一些中年教師迫於生活壓力和體制內優勢的淡化,有的也會投身民辦教育中去。

2. “掐尖”,讓私立學校生源上存在一定優勢。

公立學校一般會嚴格按照國家招生政策,劃片免試招生,學生基礎參差不齊。而一些私立學校不受招生範圍限制,隨意招生、處處“掐尖”,為其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好的生源給其帶來好的升學業績,好的升學成績,又促其擴大招生數量,提高招生質量。再加上其靈活的機制,不惜重金挖走一些尖子生,都為其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大PK

3.民辦學校在管理體制上,有其自身優勢。

職責分明,避免出現一些推諉、扯皮。另外多勞多得,有利於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4.私立學校受非教學事務的影響較小。

現在一些形式主義氾濫,校園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和衝擊。一些公立學校忙於各種檢查、各種評比,各種各樣的進校園活動,不可避免的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個別地方出現了停課搞活動的情況。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私立學校的迅速崛起給人們帶來多種教育資源,給人們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 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應該引起高度注意。

1.私立學校具有逐利性

高昂的學費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接受的,為家長增加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現在一些家長和學生攀比心理較重,一味地盲目崇拜私立學校,使一些本來家庭條件一般或者較差的家庭因為孩子學費問題,陷入困境。

2.公退民進意味著教育貴族化

民辦學校的高收費把家庭條件差的學生拒之門外,可能影響階層流動和社會活力,危害巨大。

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大PK

3.一些私立學校師資不達標,主要靠延長學生學習時間,提高學生學習的強度,其實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未必有利。

4.私立學校辦學水平、辦學條件參差不齊,存在諸多問題。

私立學校辦學條件參差不齊,在農村甚至存在一些沒辦學資質的“黑”學校。隨便找幾個人,弄幾間屋子就是一所學校。師資沒保障、校舍安全沒保障,儀器設備一無所有,安保設施沒有。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1.嚴格私立學校監管,把那些不達標的限期整改,整改仍不達標的該關就關,教育涉及千家萬戶,涉及孩子一生,馬虎不得

2.出臺措施,規範民辦學校招生秩序,統一政策,同步招生,防止私立學校招生過程中出現“掐尖”現象。

教育部曾發文《關於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其中規定: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都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各地要規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管理,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堅決防止對義務教育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衝擊。

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大PK

3.辦好公立教育是政府的責任底線,政府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時,要加大公立學校的管理改革力度。

公立學校在管理體制、機制上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完善和改進。

比如,進一步擴大學校自主權,激發學校活力,讓學校煥發出強大的生機與活力。

再比如,建立教師激勵制度,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摒除老師幹好幹壞一個樣的思想陋習,讓幹實事、出實績、講奉獻、見實效的老師真正受益。讓那些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老師,受到懲戒,感到怕,覺得疼,有行動。

4.破除一些制度的弊端,興利除弊。

在公立學校中,績效工資、職稱制度是比較敏感和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完善好就能很好的發揮其積極的推動作用,而相反則對老師的積極性打擊很大。所以要廣泛發動老師,集思廣益,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最後達成共識,共謀發展 ,讓制度激勵人、鼓舞人、鞭策人。

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大PK

結語:教育是一件民生工程,公平地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讓我們處理好私立學校、公立學校的關係,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為學生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成才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