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高清紀錄片

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高清紀錄片


100件國寶述說中國古人的創造力,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每集5分鐘以全新視角認識讀懂中華文化。

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高清紀錄片

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

從新石器時代到宋元明清,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目光跨越八千年,攝製組足跡遍佈全國,拍攝了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五十餘處考古遺址,千餘件文物。首次用文物講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

中國有著獨特的審美情趣與文物體系,中華文化有著獨特的創造、發展脈絡和價值理念。古今相通、對話、呼應,尋找,《如果國寶會說話》是我們今天對古人的解讀與致敬。

《如果國寶會說話》是由國家文物局和中央電視臺共同策劃完成的國家涵養工程。共100集,每集5分鐘;分四季播出,每季25集。該片第一季(1-25集)於2018年1月1日晚22:00開始,每天5集在央視紀錄頻道首播。

第一集 人頭壺 – 最初的凝望

人頭壺的形神似在說話,人類的歷史中人是主角,人頭壺是人的造型。那個時候是母系社會,人頭壺體現了母性特徵,蘊育生命。

第二集 賈湖骨笛 – 穿越九千年的笛聲

把仙鶴的翅骨鑿成樂器,這是一次勇敢的嘗試,一支樸素的骨笛由此誕生,它的孔排列上下不一,吹口也還沒有那麼講究,但先人們用神奇的靈感創造了一種樸素的樂器,並延續發展、不斷豐富。

第三集 陶鷹鼎 – 陶,醉了六千年

陶鷹鼎是中國遠古陶器中最特別的一個,它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陶塑。仰韶文化以彩陶為最重要特色,器物多是生活用品,陶鷹鼎是唯一一件以鳥類為造型的。

第四集 龍山蛋殼黑陶杯 – 0.2毫米的精緻

四千多年前,中國黃河中下游龍山文化時期,最質樸的材質邂逅了最巔峰的工藝,出土量極少的薄壁黑色陶杯留下了那個時代的千古絕唱。

第五集 紅山玉龍 – 尋龍玦

在內蒙古翁牛特旗發現了一件神秘玉器,玉器雕刻的動物鼻頭上翹、眼睛微凸、顎下有網格狀的紋理,項背上似鬣毛,有飛騰的動感,造型簡素,玉質溫潤光潔。

第六集 凌家灘玉版玉龜 – 玉中迷藏

凌家灘玉版玉龜——玉中迷藏,有人說它和星象學有關,有人說這是數字起源的數字卦,也有人說它和曆法相關,還有人說這是傳說中的洛書。

第七集 良渚玉琮王 – 神之徽章

它的目光,穿越五千年望向我們,用我們尚未了解的語言,講述著文明起源的秘密,良渚玉琮王,神之徽章。

第八集 鑲嵌綠松石銅牌飾 – 金玉共振

鑲嵌綠松石銅牌飾,出土於二裡頭文化(公元前1750-前1530年),弧形銅胎上鑲嵌許多綠松石片,排列成獸面紋。在烈火中範鑄的貴金屬——青銅,鑲嵌本土崇尚的玉石——綠松石。金玉共振的局面,開啟了東亞的青銅時代。

第九集 殷墟嵌綠松石甲骨 – 刻辭骨柶

這是我國博物館現存的唯一一件文字鑲嵌綠松石的甲骨。田獵好比當時的軍事演習,是重要的儀式。野牛體型巨大,難於捕獲。為了紀念這次田獵,王將此事刻在野牛的肋骨上,並嵌入象徵王權禮器的綠松石,彰顯權威。

第十集 後母戊鼎 – 國之重器

三千九百多年前,殷商國力強盛。工匠們正在鑄造一個巨大的青銅器。這項工程在當時堪稱尖端科技,從採礦,冶煉,運輸,合金,鑄造,修飾成形,過程漫長。它就是我們熟知的後母戊鼎,因鼎身的三字銘文而得名。

第十一集 婦好玉鳳 – 鳳凰傳奇

這件玉鳳線條流暢,風韻迷人,側身回首,轉顧生姿。它屬於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殷墟婦好墓出土多件玉龍,而玉鳳僅此一件。也許婦好是當時最著名的女人,在安陽殷墟出土的1萬餘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內容包括:征戰、生育、疾病,甚至包括詢問她去世後的狀況如何。

第十二集 鴞尊 – 一隻貓頭鷹的待遇

鴞尊,身高將近半米,頭微昂,面朝天,雙翅併攏,尾巴垂到地面,和兩隻粗壯的腿,構成了三個支撐點,穩穩地站立,通體遍佈十幾種形狀各異的動物形象。外形從整體上看,有一種後世少見的扶搖直上的動感,被現在的年輕人美譽為最呆萌的青銅器。

第十三集 利簋 – 刻下商周的界碑

西周王朝經常舉行各類賞賜活動,當年作為西周官員的利,也得到了周武王賞賜給他的青銅,很是高興。他用這稀有的青銅鑄成了這件“簋”,故名為“利簋”。利的官職在當時叫“有司”,也就是個部門主管。這件簋,樣貌也稱不上驚豔。卻被認為是鎮國青銅器。

第十四集 何尊 – 這裡有中國

一件記載祖先榮光的青銅器,一個跨越3000年的都城,都源於兩個年輕人不忘初心的熱血。器物內記載的文字更像是寫給數千年後13億中國人的信。當考古學家銘文裡發現“宅茲中國”四個字的時候,無異於看到了埋藏了千年的謎底。

第十五集 玉組佩 – 把世界戴在身上

讓億萬年生命的玉與數十年生命的人,將彼此的生命互相給予,就是人對天地萬物之愛的表達。玉組佩,以毫釐的薄片象徵巔峰,以靜止不動比擬河流,流經了生死與朝代更迭。

第十六集 三星堆青銅人像 – 人性的光輝

在三星堆的祭祀坑中,始終沒有發現用於祭祀的人牲,更不見一件兵器。三星堆文明的掌舵者,展示了超越時代的慈悲之心,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第十七集 三星堆青銅神樹 – 生命之樹

殘高3.96米 ,由基座和主體兩部分組成。樹頂已殘缺,基座彷彿三座山相連,主幹三層,于山頂節節攀升,人們很容易聯想它是一棵大樹。

第十八集 太陽神鳥金箔 – 照耀古今的光芒

古人創造呈現的形象多是一種符號,一種象徵,來指代想要表達的事物。金沙遺址中的目形器、鳥形器,其實都是與太陽有關的象徵性符號,表達出古蜀人對太陽的理解,也是對自然現象的一種認知。

第十九集 大克鼎 – 一本打開的青銅之書

一個家族幾代傳承的榮耀,在沉睡了兩千多年後,重見天光。大克鼎,一本打開的青銅之書,一段帶著體溫的口述歷史。

第二十集 古滇國貯貝器 – 走下神壇的牛虎

從戰國到漢武帝近500年間,在雲南滇池附近存在著一個滇國。關於滇國,文字記載寥寥可數,但通過出土青銅器,可以觸摸到這個神秘的國度。牛虎銅案,是戰國時滇國的一個祭祀中擺放供品的禮器,它表達了古滇人對生死的看法,是對生命的讚美,對繁衍的渴望,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是古滇國的青銅重器。

第二十一集 蓮鶴方壺 – 蓮花怒放,仙鶴欲飛

新與舊在蓮鶴方壺的壺體中融合。這也昭示著,脫胎於老成持重的西周,經歷大變革的東周,正在開始一場盛放,它振翅欲飛,抬頭仰望著此後兩千年中國的天空。

第二十二集 曾侯乙尊盤 – 復刻傳奇

曾侯乙尊盤是失蠟法的標誌作品,如此複雜的外形是如何製造出來的?一名來自湖北的老人給出了答案。。

第二十三集 越王勾踐劍 – 勝者為王

越王劍與吳王劍如今都是無價的國寶,見證著春秋時代的最後絕響。被英雄撫摸過的劍,帶著氣吞山河的豪情,哪怕悄悄靠近,寒氣依然撲面而來。

第二十四集 錯金銀銅板兆域圖 – 戰國黑科技

用金銀片、條鑲嵌出戰國時期中山國國王的陵墓區域內地上各建築平面形狀,以錯金銀陽文註明國王的詔命、各部位名稱、大小、間距。是如今已知最古老的建築平面設計圖,比例尺為1:500 。

第二十五集 虎符 – 執於掌心間的千軍萬馬

戰國時代戰火頻繁,軍情緊急,稍有閃失就可能殃及城池。山高水遠,沒有現代通訊手段,君主就是靠虎符傳達軍令,為了保密,虎符通常設計成小巧隱匿的造型,實現“賬戶“和“密碼”的有效對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