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在武漢》:總有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1月23日,疫情蔓延後,武漢關閉了離漢通道。然而,特殊時期的江城中,武漢人正過著怎樣的生活?

紀錄片《在武漢》:總有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2月26日,國內首部深度呈現武漢“戰疫”系列紀錄片《在武漢》上線,聚焦非常時期下武漢各類人群的生活和故事,展現從老百姓到各崗位工作人員,從病患到醫護工作者在這場疫情中的愛與痛、得與失、悵惘與期望。《在武漢》中,沒有多的旁白鋪設,更多的是細小片段。雖然來往的人要刻意保持距離,但相互之間也暗藏著陣陣暖流。

首集《車輪上的生命線》將視角對準武漢封城下的“擺渡人”——出租車志願者的故事,儘管一集只有17分鐘,卻是團隊歷經半個月週期的創作。找到的第一個拍攝對象,是曾在紀錄片《生活萬歲》中擔任主角之一的武漢女司機李少雲,她也是周迅主演的蘋果公司2020年度微電影《女兒》的原型人物。李少雲和小女兒依依在出租車上相依為命,或許是因為帶著孩子,雖然李少雲也申請加入出租車志願者車隊,但一直沒給她安排任務。然而,她還是會每晚守著手機,關注每一個志願者群和每一條求助信息。

紀錄片《在武漢》:總有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出租車司機陳杰也參加了志願者車隊,他們有一個聯繫群,群裡隨時加有需要的人進來,有需要他就會及時響應,他接過剛下班的護士,也接過叫不到車去醫院的救護車司機。整個武漢市的服務都全部停了,真的是這些司機們撐起了“車輪上的生命線”。駕駛時陳杰全副武裝,客人下車後他也會舉起消毒設備將後座消毒,他說,“不害怕那是假的”

探險隊隊長大象曾經支援汶川,而這一次,他身後是家人、鄉親,是養育他的城市,因此他義無反顧。大象直接在武漢進行物資的運輸和人員的接送,成為戰疫第一線的冒險者,有時候等待醫護人員上下班要等到凌晨一點多,相當於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我想總得有一束光,照亮大家前行的路。”而由於早期防護物資短缺和防護意識不足,志願者當中出現疑似感染情況,大象開始轉向幫助志願者運送物資。

丹丹也是志願者之一,當他與大象熟識後才告訴大象,她自己也出現了頭疼、胸悶、咳嗽等症狀。大象拿著菜和物資去看望丹丹,他把物資送到目的地,放在一個長椅上,在車裡遠遠地等她來拿。丹丹有氣無力地走來,跟大象遙遙相望。看著她遠去的背影,大象哭了。“我們不認識,從來沒有走近過,有些工作是她聯繫的。

她下樓一趟像80歲的老奶奶。”

紀錄片《在武漢》:總有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除了幫助運送物資和接送醫護人員的志願者車隊,還有很多人也在默默地做著貢獻。從武漢封城到現在,外賣騎手徐晶晶一直在工作。為了幫顧客買齊清單上的藥品,她常常需要跑好幾個藥店。有一次有個老大爺拜託她幫忙買胰島素,徐晶晶要一邊跑單找藥,一邊安慰焦急的大爺。但是在跑了三、四次之後,她還是沒有買到藥。

紀錄片《在武漢》:總有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因為封城,很多人在外地回不到武漢,家中養的寵物的吃喝也成了問題。易松山是名鎖匠,他在接到別人的請求後,就會上門幫忙開鎖,並且給貓貓狗狗們添糧食和水,保證它們的存活。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到2月12日,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共收到4200多個上門餵養伴侶動物的求助,也正是有很多像易松山這樣的幫忙的人,才挽救了一個個小生命。

紀錄片《在武漢》:總有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在武漢》總導演張悅說,“武漢人是很有韌性的,他們不會輕易被病毒征服。他們中很多人願意為這座城市付出所有,在這座城市最危急的時刻挺身而出,去和那些遭遇病痛、比他們更脆弱的人一起承受苦難。這種精神很了不起。”

作為一名曾經供職於《南方週末》《看天下》《人物》雜誌的媒體人,職業生涯中的那些重大突發事件:地震、水災、冰災、爆炸,張悅幾乎沒有缺席過。“23號那天,我的第一反應是,想去武漢。”決定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武漢,張悅在工作群發起討論,“因為特別危險,難度很大,我不會強迫員工去,有意願參與的人進群,大家都主動請纓。”作為紀錄片從業者,他想深入風暴中心,用鏡頭記錄那裡正在發生的一切。他相信,影像能夠提供比文字更多的信息、更真切的視角,給觀眾更強烈的情感共鳴。

這是首檔實地拍攝的抗疫題材紀錄片,它記錄在武漢的普通人面對這場疫情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他們的愛與痛、掙扎與堅持、悲傷與得失。作為《在武漢》總導演,張悅說,“我們不是拍武漢的標誌性人物,不是那些高大上的英雄,我們就是呈現每一個值得被記錄的普通人,值得被記錄的故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