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為企業量“體”裁“衣”促產品飛上天《溫商面對面》之走近胡成中

為企業量“體”裁“衣”促產品飛上天《溫商面對面》之走近胡成中

15歲時,他就跟隨父親學裁縫,他一直記著父親的話:“做裁縫的一定要講道德,德於先、精於後;先德後精;精就是要做得精細,要做到精益求精。”做生意要先講信譽,你不講信譽就給自己過河拆橋!今天做了這筆生意,可能下一筆你就做不成了,信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真正的經營之道!”,他就是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溫州直通車特別開設溫商面對面專題欄目,帶你一起走進溫商、聆聽溫商故事,感受溫商精神。溫商面對面第四期,讓我們一同走近胡成中。

創業源起以誠為本

胡成中出生在樂清柳市鎮上園村,兒時住在百年老屋古磚老瓦里。當時生活清貧,父親胡定餘是當地一位有德、守信的手工藝人。胡成中說:“跟父親學裁縫的時候印象很深,做衣服留下了很多邊角料,剩下來人家也不會向你要,可我父親都還給了人家,結果人家對他很信任。所以生意越來越忙,後來我也懂了這些:做生意要先講信譽,你不講信譽就給自己過河拆橋!今天做了這筆生意,可能下一筆你就做不成了。信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真正的經營之道!”這些道德觀念日積月累地融進了他的骨髓裡。父親傳給他的三件寶,他教導胡成中:百行德為首,一要講誠信,二要精工細做,三要量體裁衣。

胡成中不僅從父親那裡學會了裁剪,而且從父親獨特的裁縫思維中獲取了營養。好多人都問胡成中,你經營企業究竟有什麼訣竅?他說,“除了誠信,一個非常重要的秘密就是——量體裁衣,這是我在父親那裡學來的。”其實,做衣服與做企業也有相似的地方,胡成中認為,做企業沒有一個制度是永遠不變的,它本身就是動態的。好像小孩穿衣服,7歲能穿的衣服10歲你就該換了。你企業規模1個億是這個制度,2個億是這個制度,10個億還是這個制度就肯定不行,你要與時俱進,一定要量“體”裁“衣”。

為企業量“體”裁“衣”促產品飛上天《溫商面對面》之走近胡成中

創業之路腳踏實地

上世紀80年代,柳市鎮假冒偽劣電器開始氾濫,不少人因此發了橫財。巨大的誘惑力吞噬也侵蝕著商人的良心,胡成中決定在家創業,與弟弟及友人共同辦起了樂清縣求精開關廠。當時的柳市電器市場假冒偽劣成風,導致事故頻發。在外多年跑供銷的經驗告訴胡成中,質量是產品的生命,而技術是控制質量的關鍵。當年家庭作坊式的求精開關廠在技術上根本無從談起,胡成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到上海請專家。

那時候,溫州的交通很閉塞,每次到上海要坐24小時的船。他去了三次,最終找到了上海人民電器廠的退休工程師王中江。由於柳市電器名聲不好,工程師都不願來。快要退休的王中江一家都是工薪層、上班族,恰巧孩子在家沒人帶,胡成中靈機一動,主動要求幫他家帶孩子,擦地板,晚上住不起旅館,就睡在王中江家裡的地板上。一連好幾天,他的真誠終於感動了老工程師。

1986年,根據王中江的提議,胡成中向親戚朋友借高利30萬元,辦起了當時國內民營企業第一家熱繼電器檢測室,在溫州地區率先領取了原機械工業部頒發的全國工業品生產許可證。由於質量得到了保障,求精開關廠迅速發展壯大。之後,胡成中把企業取名為德力西,立志“趕超德國西門子”。他對自己說:“絕不造假!失掉信譽和信用,用金錢是買不回的。”於是,他和家人、朋友出資5萬元在柳市鎮創辦了“樂清縣求精開關廠”。取名“求精”的原因就是要在創業初始就樹立起“精益求精”的企業形象。為此,他遠赴上海“三顧茅廬”請來專家,建立了當時同行民企中首個檢測實驗室。此時,一大批電器企業在打假大潮中紛紛倒下,而以誠信質高著稱的求精開關廠卻走上了高速發展的良性軌道。

為企業量“體”裁“衣”促產品飛上天《溫商面對面》之走近胡成中

創業成長初心不變

2002年4月,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低壓電器供應招投標中,經過層層篩選,德力西在二十多家企業參加的競爭中以最高分中標。當時德力西的經銷商只是把它當作一次普通投標。中標後,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的領導和專家先後5次來公司實地考察,有幾次還是“突然襲擊”,這讓胡成中頓時倍感責任重大——我們的產品要上天了!

為企業量“體”裁“衣”促產品飛上天《溫商面對面》之走近胡成中

創業至今,德力西始終用創新探索精神演繹“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過程,奮力拼搏,跨越發展,在整個產業領域彰顯了強大的競爭實力,胡成中敏銳把握“一帶一路”帶來的商機,領導企業加速對接全球市場,全力拓展國際化市場,讓世界看到了溫商的力量,溫商的創新精神!

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也歡迎您寫下自己最喜歡的溫商,一起走進他的故事。

為企業量“體”裁“衣”促產品飛上天《溫商面對面》之走近胡成中

部分資料來源如網絡,侵刪

即刻關注溫州直通車(今日頭條溫州資訊官方賬號),更多精彩資訊每天放送!

為企業量“體”裁“衣”促產品飛上天《溫商面對面》之走近胡成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