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清朝道光皇帝能登基有多幸运?父亲嘉庆帝突然死亡打断易储进程

清朝道光皇帝能登基有多幸运?父亲嘉庆帝突然死亡打断易储进程

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清朝一位很特殊的皇帝,是清朝十二帝中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幸运儿,他的一生既见证了清朝的繁荣鼎盛,又看到了清朝走向衰落动荡,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跨古代和近代的皇帝,就连当年他继承皇位都有很多说道,不是靠的所谓乾隆、嘉庆两代帝王对他的看好。

清朝道光皇帝能登基有多幸运?父亲嘉庆帝突然死亡打断易储进程

乾隆剧照

清朝皇帝从乾隆开始,为了显示继位的正统性,总爱标榜自己有多么受到父祖喜爱重视,比如对于乾隆就有记载说康熙六十年,康熙帝第一次见到乾隆就非常喜欢,将其接到宫中养育,亲自教导,但这种说法真的代表康熙将乾隆当做皇位继承人了么?实际上康熙孙子辈中受到特殊对待的不止乾隆一人。

比如康熙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晳,他是康熙的长孙,自幼受爷爷钟爱,养在宫中,亲自教导。即使后来胤礽被圈禁,弘晳的地位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甚至于在康熙晚年出现了直接立皇孙弘晳为帝的说法;再比如康熙帝三子诚亲王胤祉的儿子弘晟,康熙亲封弘晟为世子,俸禄和贝子一样,还让弘晟为代表去盛京祭拜祖先。说白了这些只是长辈对于出色子孙的看好、培养,不代表就当他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了,道光也是一样。

清朝道光皇帝能登基有多幸运?父亲嘉庆帝突然死亡打断易储进程

道光皇帝

关于道光登基之前的记载中,最重要的就是两条,一是1796年(嘉庆元年),太上皇乾隆和嘉庆皇帝亲自于宫内操办道光的婚礼,并特赐已经大婚的道光继续在皇宫内居住;二是大婚后的道光被允许参与朝政,培植势力。这些确实是对于道光的特殊对待,但有一个前提,从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到1805年(嘉庆十年),道光是嘉庆皇帝唯一活到成年的儿子,所以不是乾隆和嘉庆都认为继承皇位非道光不可,而是没得选。

因此出于现实考虑,1799年(嘉庆四年)时道光的名字被写入立储密诏,密诏一式两份放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和嘉庆皇帝身边。但事情到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时有了变化,随着嘉庆其他儿子的出生、长大,特别是与皇四子绵忻相比,道光在才能上过于平庸了。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朝鲜来华使臣朴绮寿记载下了对于几位皇子的印象,道光是面貌凉薄,人且凡庸;皇三子绵恺广颊丰耳,人亦宽弘;皇四子绵忻最为颖悟,有文艺,年虽少而颇练达事务,皇帝最喜欢他。

清朝道光皇帝能登基有多幸运?父亲嘉庆帝突然死亡打断易储进程

嘉庆皇帝

连外国使臣都知道道光才能平庸,他的父亲能不知道么,嘉庆晚年就有了易储的打算,将写有道光名字的立储密诏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撤了出来,新的人选就是皇四子绵忻。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嘉庆开始为易储做准备,破格封年仅十四岁、没有什么大功劳的皇四子绵忻为瑞亲王,让其爵位一举超过他的哥哥们。道光幸运的地方是父亲嘉庆还没有为易储做出更多事情的时候就死了。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前往热河避暑,因为年事已高、身体肥胖、再加上中暑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突然死亡。按照雍正确立的秘密立储制度,继位程序应该是皇帝临死前立马派人取回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的密诏,与皇帝身边的密诏相互对照,召集王公大臣和诸位皇子,当众公布继承人,以示公正权威。但嘉庆已经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的密诏撤出了,新的还没放进去,就出了问题。

清朝道光皇帝能登基有多幸运?父亲嘉庆帝突然死亡打断易储进程

孝和睿皇后剧照

关于道光继位的记载,在《清史稿》和《清宣宗实录》中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总结起来就是嘉庆死的太突然,什么话都没留下,道光继位有点公推的意思,得到了宗室的建议和认同,军机大臣翻出了嘉庆四年写的立储密诏,而最终一锤定音的是嘉庆的孝和睿皇后发出懿旨“今哀遘升遐,嗣位尤为重大。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现随行在,自当上膺付托,抚驭黎元。但恐仓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素所深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

道光为什么能获得大家的认同,就连皇四子绵忻的亲妈孝和睿皇后都支持他?首先清朝当时已经陷入颓势,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嘉庆十八年的时候甚至有天理教徒攻进紫禁城,有句话叫“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相比于十几、二十几岁的其他皇子,39岁的道光足够担当大事;其次道光和他的父亲嘉庆很像,都是因循守旧、缺乏魄力的人,这避免了朝局大变动,符合王公大臣们的利益;最后虽然嘉庆生前属意皇四子绵忻,但他当时只有十五岁,在朝中根基浅,难以获得普遍拥戴,再加上生母孝和睿皇后没什么政治野心,为了避免争议,也支持道光继位。

清朝道光皇帝能登基有多幸运?父亲嘉庆帝突然死亡打断易储进程

道光皇帝剧照

嘉庆死后可能发生的政治危机,在孝和睿皇后大公无私的表态后消弭了,道光顺利登基。这事其实还有余波,嘉庆留下的军机大臣年龄都很大,比如托津66岁、戴均元75岁,这些人自视资历老、还有拥立道光的功劳,经常倚老卖老,对新君不恭敬,道光登基大典后第十天,以“遗诏事件”大做文章,撤换了军机大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