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殲10只掛載4枚導彈,殲20掛6枚,為何掛彈數量少?

劉屹珺


戰鬥空戰掛載就是這樣,你倒是可以想辦法上四個複合掛架給殲10掛上8枚中距離空空導彈,但是那樣他就只剩下發射導彈的功能了,根本不具備格鬥空戰和機動規避的可能性,飛行的速度也受到限制,爬升率和轉彎半徑性能出現下降,實戰中就是很危險的事情了,為什麼要費那個勁?


殲20更不必說了,主要是為了隱身,所以不能外掛導彈,人家導彈都在機腹內部,如果和四代機一樣掛載大量的外掛導彈,那麼他又怎麼隱身呢?五代機裡倒是有外掛導彈的,蘇57和F35都喜歡外掛彈藥,但是除了讓人笑話以外還剩下什麼呢?所以隱身戰鬥機,能挖大彈倉多容納導彈,都不要輕易去掛載導彈。


再者說,能掛多少導彈,一方面看推重比,一方面看機體強度,一方面也要看需求,現代空戰中,很少有空戰時間超過10分鐘的,除了高強度的激烈爭奪戰外,基本都是碰面5分鐘,法國陣風戰鬥機的掛載就是按照5分鐘空戰標準準備的,因此,殲10可以騰出3個重載點掛副油箱,飛行時先燒副油箱的油,提高飛機的航程和空戰能量儲備,這比多拉兩個永遠用不上的導彈展示要強多了。


戰鬥機何時用極限掛載?對地打擊,奪取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才會這麼用,我們常見西方戰鬥機掛載好多彈藥出擊,仔細一看,其實全是炸彈,都是精確制導炸彈什麼的,空戰導彈只保留自衛用的兩枚,所以在實戰當中,是根本不會有滿掛載的情況出現的,尤其是空戰,因此殲10常見的就是4枚導彈,因為沒必要多掛載。


海事先鋒


殲10不是隻能掛4枚導彈,殲20也不是隻能掛6枚導彈!殲10的11個掛架可以滿掛載彈藥,殲20的10個(12個)掛架也可以滿載彈藥!

殲10戰鬥機掛載

只所以常見的殲10掛2枚霹靂-15和2枚霹靂-10,是在對作戰半徑要求不高的前提下的掛載方案。要知道殲10機身有11個外掛架,只要有需求完全可以滿掛彈藥,只不過這時殲10的作戰半徑,航程,機動性都將大打折扣。除了常見的4枚彈藥掛載,其次就是機翼內側2個副油箱和機腹1個副油箱外加4枚彈藥。再強悍點就是滿掛彈藥和指示吊艙了,這種情況基本不會出現。



殲10戰鬥機掛載少的原因

總所周知,殲10是一型中型戰鬥機,在保證其空戰戰鬥力的同時,就註定掛載能力不如重型戰機。別看殲10擁有11個外掛架,最大載彈量為7噸。但是在正常使用下,根本不會滿掛載的。所以說,我們經常會看到殲10系列戰鬥機掛載4枚空空導彈的圖片。殲10戰鬥機單人內油僅3.6噸,在不外掛副油箱的情況下作戰半徑不過六七百千米,掛載三個副油箱的情況下,作戰半徑才1240千米。所以說,殲10戰鬥機在執行稍遠距離的任務時,就需要掛載副油箱了。還有就是掛載三個副油箱和4枚空空導彈這種情況。



殲20戰鬥機的掛載

目前來說,殲20戰鬥機的內置彈艙也只能掛載4枚霹靂-15中遠距空空導彈和2枚霹靂-10近距格鬥導彈,一共6枚導彈。由於霹靂-15的彈徑還是有點大,以至於殲20比F22還大的彈艙只能攜帶4枚霹靂-15。隨著技術的發展,在彈體直徑進一步變小時殲20的機腹內置彈艙可以攜帶6枚霹靂-15。屆時,殲20可以攜帶8枚空空導彈。


殲20戰鬥機掛載少的原因

殲20作為隱身戰機,自然隱身性能是要第一要位。外掛導彈就容易增大殲20的RCS,所以肯定是要將6枚導彈放置在內置彈艙的。事實上,現階段的殲20一共擁有10個掛架,內置彈艙有6個,機翼還有4個。殲20的機翼上的4個掛架都是重載掛架,其實副油箱的重量可比一般的彈藥大。在不需要執行隱身任務時,殲20的四個重載掛點可掛載精確知道炸彈,內置彈艙掛載導彈,即可攻擊,又可防衛,可謂是攻防兼備。


隨著霹靂-15彈徑的縮小,殲20機腹的內置彈艙4個掛架也可以增加2個成為6個,從而可以達到12個掛,增加火力的持續性。所以說,殲20之所以掛載6枚導彈就是為了隱身性能考慮。而殲10掛載4枚導彈也是為了機動性和作戰半徑考慮。(圖片來自網絡)


江山何沉


首先要解釋一個誤區,那就是很多人都覺得戰鬥機攜帶的武器越多越好,這其實是一個誤區,真的攜帶多少導彈或者什麼類型的導彈,是根據實際的任務情況而定的!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武器掛載多了,但是能攜帶的燃油就少了,直接導致了戰鬥機的航程短和機動性差等缺點!

當然能夠攜帶更多的導彈或者油料自然是好事,但是現實中很多戰鬥機的載荷幾乎是固定的,比如說殲10戰鬥機空重為884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是18600千克(網上數據),也就是殲10戰鬥機擁有約10噸的重量來攜帶彈藥和油料,這就需要在這兩者之間進行取捨了。

如果殲10戰鬥機執行空中巡邏任務,那麼殲10戰鬥機只需要攜帶四枚空空導彈就可以了,導彈類型可能是兩枚中遠程空空導彈和兩枚近距離的格鬥導彈,也可以全部是同一類型的導彈,然後再攜帶幾個副油箱,提高航程和留空時間,這也是標準的巡航掛彈模式!比如下圖:

那麼殲10戰鬥機能夠攜帶更多的導彈或者武器嘛?答案當然是可以的,這裡就不多說了,直接用真實的圖片來說明,如下圖:這架殲10戰鬥機使用了符合掛架,光導彈就攜帶了6枚,另外還攜帶了兩個火箭巢,機腹位置還攜帶了兩枚普通炸彈。

然後就是殲20戰鬥機了,殲20戰鬥機主要側重的就是空戰,獲得制空權,所以殲20主要使用的是空空導彈作為武器。從航展飛行表演的真實圖片來看,殲20標準配置是機腹彈倉位置掛載4枚中遠程空空導彈,兩側彈倉攜帶兩枚格鬥導彈,一共6枚!

那麼既然是標準模式,那肯定就有非標準的模式,殲20戰鬥機的機腹內置彈倉,即使攜帶了4枚空空導彈,還有足夠的優化空間來攜帶更多的空空導彈,最大可以攜帶6枚空空導彈。

另外殲20戰鬥機還有外置的武器掛點,不過一旦使用了外部掛點,殲20戰鬥機特有的雷達隱身性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在特殊情況下,外部掛點攜帶導彈武器也是可以採用的,比如下圖中殲20戰鬥機為了提高航程,就外掛了副油箱,所以外掛導彈等武器也是可以的。

所以並不是殲10和殲20戰鬥機掛彈少,而是根據任務需要來確定!


資訊所長


在各國空軍的純制空任務中,一般都是兩中兩近,撐死了四中兩近,當然重型機肯定可以比輕、中型機多掛一點。汽車載重多了剎車距離都會變短,何況飛機。帶的太多最終的結果就是導彈夠用但是打不上別人活生生被別人繞死。

一發aim120一百五十kg,aim9x八九十kg,四中兩近加掛架就將近一噸了,為保證航程還得掛副油箱,真的再掛不起了。

當然,數據鏈的發展可能會有前方戰機負責雷達引導,後方戰機只負責發射導彈的打法,這種情況後方戰機自然無所謂掛多少,掛的下就玩命掛唄。

圖1、2:你以為的颱風

圖3、4:實際的颱風

圖5、6:f16

圖7:f15

圖8:陣風

圖九:su35

(隨便找的圖,圖源見水印)











Sukhoii


首先先要明確殲十是第三代戰機,應該是十一個掛載點!

殲-10裝備了一門半埋入式雙管23毫米機炮(俄製GSh-23型機炮的中國版),位置在進氣口下方前起落架左側。 殲-10的機身下設計了11個掛架:六個在機巽下、一個在機腹下中軲線上、其餘四個 為機腹下方兩側半共開工的串聯掛架(與么 影-2000、“陣風”和F-15E的機腹掛架配置類似)!

因此,殲十隻掛載4枚導彈的原因有兩個:

一,導彈的重量、體積過大。

二,飛機的 載荷 是有限的。既要足夠的 載油量來保證飛機的航程,同時載彈量和載油量與飛機的載荷要達到一個整體的 平衡!所以載彈量會減少!

而殲二十掛載6枚的原因,殲二十是第四代隱形戰鬥機事實上,殲20不僅可以攜帶空空導彈,還可以攜帶更多種類的導彈款式,為什麼呢?

因為殲20不僅有主彈艙,還有側彈艙,除掉主彈艙攜帶的4枚導彈以外,還可以在內置側彈艙存放兩枚導彈,而且這些還並不是殲20最大極限,別忘了還有外掛式可以選擇。

但是為了保證隱身性能就一般不需要外掛導彈。所以殲二十掛六枚彈!




保易君


都是初始設計決定的。

殲10

殲10的定位是中型戰鬥機,前線機場部署,根據需要緊急升空攔截或是奪取制空權。在設計上更強調緊急出動能力,對於載彈量和航程都沒有特別高的要求。標準搭配就是兩枚中距彈加兩枚格鬥彈,打完了就走。雖然作戰半徑有上千公里的說法,但那都是加上副油箱的。殲10的機內油航程只有1650公里,比F16還少些。說明殲10在設計上就沒有強調過大航程。早期的殲10連對地攻擊能力都省了,直到中後期型號才又具備了投擲精確制導對地彈藥的能力。

殲20

殲20的初始設計中最重要的需求是隱身,否則殲20還是可以多裝一堆導彈的,比如外掛什麼的。但是因為外掛導彈會直接破壞殲20的外形隱身:那些支支稜稜的導彈彈翼與掛架、機翼、機身會構成極好的角反射區,這些反射區使得敵方的雷達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在原來看不到殲20蹤跡的距離上發現殲20。所以,為了保護殲20來之不易的低雷達散射截面,導彈什麼的就必須內置而非外掛。但殲20的彈艙就那麼幾個,而且在機身上開彈艙對機身的結構強度、空機重量、油箱佈局也有不利影響,所以彈艙也不能想開多大就開多大,一切都要商量著來。折衷來折衷去,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中央彈艙一個,側彈艙兩個。中央彈艙可容納四枚中遠距空空彈,側彈艙容納一枚格鬥彈。再要多裝,那就只好勞導彈設計師大駕,設計更小號的導彈了,否則免談。

總之,戰鬥機能帶多少導彈是受初始設計嚴格限制的,不是想多裝點就能多裝的。


asiavikin


其實,戰鬥機掛滿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其他對地打擊精確制導炸彈以及副油箱等,貌似威風凜凜、精神抖擻的模樣,作為軍迷可以負責任地說,那是對外宣傳拍攝視頻或製作宣傳手冊或招貼畫等需求,強調並突出戰鬥機的作戰性能,最佳的視覺效果就是掛滿導彈等。

但實戰狀態下,戰鬥機肯定不可能這般掛載武器了,滿負荷狀態下的戰鬥機,就似一隻笨重的老母雞,肯定影響作戰半徑、最大航程、滯空時間等,以及空戰性能的發揮。由於殲-20是隱形戰機,儘管在犧牲隱形性能的前提下,能夠外掛至少4枚中程空空導彈,從網絡上出現的殲-20外掛4只體積碩大的副油箱,即可從側面印證殲-20具備外掛4枚中距彈的能力。
但殲-20作為空優戰機,一般情況下,不會犧牲隱形性能,珠海航展上作為壓軸大戲上演的殲-20表演中,就打開了平常深藏不露的機腹內置彈倉,有4枚霹靂系列中距空空彈,以及2枚藏在機翼內側的霹靂系列近距格鬥彈,導彈攜帶量由4枚進攻的中距彈+2枚用於自衛近防的格鬥彈,6枚導彈基本上能夠滿足空戰的需要了。

當然,必要時殲-20的機腹彈倉能再增加2枚霹靂系列中距空空彈,達到6枚中距彈+2枚近距彈,總共8枚空空導彈的能力,保持了一定的空戰持續時間。

至於殲-10,本身是單發戰機,機內燃油尚不足4噸,因此,作戰半徑非常有限,空軍平常執行戰巡任務時,殲-10起飛的標配是機翼攜帶2只大油箱,機腹外掛1只小油箱,總共3只副油箱,就是為了有效地延長作戰半徑和滯空時間。對殲-10的作戰而言,在攜帶3只副油箱的前提下,再外掛4枚空空導彈,已經能夠適合空戰之需求了,攜帶的導彈數量過多,顯然影響空戰效果,導致戰機的機動動作失真,航程大幅度銳減,滯空時間也將被大大壓縮。

因此,殲-10戰鬥機,並非攜帶導彈數量越多越好,在保證戰機自身安全的背景下,選擇適當的外掛4枚導彈,能滿足最基本的空戰需求了,才考慮增加空空導彈的攜帶量,當然,導彈的攜帶量與每次執行的任務長短以及重要程度等因素有關。


國平軍史


說點實在的,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能掛多少”和“掛多少合適”的問題。一般來說戰鬥機掛兩枚中距彈+兩枚格鬥彈,是標準巡航掛彈,你們沒事看的掛個七八枚(重型機十來枚)那種,都是展示掛載,而且一般掛的都不是真彈。真正的實彈戰鬥值班,絕大多數都四枚彈,美國也是如此。

接著我們來說說殲-10的掛載,一般你們看到的四枚掛載,也是標準掛載,並不是說這款飛機只能掛這麼多。看看上圖,三四年前的官方老圖了,殲-10使用多聯複合掛架後,至少可以帶4枚中距彈+2枚近距彈+2具火箭發射巢+多枚低阻航彈,如果全部採用空空導彈掛載的話,肯定在6枚以上。殲-20也不是你說的6枚掛彈,按上圖航展上的“掛載模式”顯示,內置彈艙4枚中距彈+兩邊側彈艙各1枚格鬥彈+艙外掛載2枚彈的方式,那也是8枚掛載。
下面我們說說為何戰機一般都掛四枚彈,除了這樣掛載夠用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省錢”+減輕後勤維護壓力。多掛載導彈就要花費更多的後勤準備時間,而空空導彈這種東西並不是你們想像的那樣隨便掛,這貨掛載彈飛機上以後是要通電的,基本上通過幾次電以後,空空導彈的元件就會損壞,大大縮短保存時間,這東西有多貴大家都明白,非戰爭消耗而是用來掛著展示,美國也玩不起。

此外,戰鬥機掛載過多,不僅燃油消耗量大增,機動性也會嚴重受到影響。現在和平時期,戰鬥機驅逐敵方飛機基本都是靠機動、做特技動作,逼離敵方飛機。掛個8枚10枚的彈道,你叫人家怎麼玩花式動作?平常戰鬥值班,至少都是雙機編隊,即使是2中+2近的掛載方式,那也夠用了。即使是在戰時,也極少會有戰鬥機採用極限掛載,畢竟對機動性和航程影響太大,總之一句話,夠用就好。

上圖,美國的F/A-18C/D“大黃蜂”可以掛12枚空空彈,但是人家沒事也不會這麼掛。這是1992年美國海軍第四測試中隊的F/A-18C在飛行測試中掛了10枚AIM-120+2枚AIM-9,這種掛法這麼多年也沒幾次。
12枚空空導彈就很多麼?那你就想太多了,什麼油耗、航程、機動性和費用都不考慮,F-15C/D可以掛16枚,上圖一側就是5枚中距+3枚近距。到這也還不是極限,理論上F-15C/D最多可以掛載18枚空空導彈。

就說這麼多吧,戰鬥機不僅僅光掛空空導彈就夠了,除了前文所說的航程+機動性+費用問題以外,還有副油箱、電子戰吊艙、反輻射導彈等等東西需要掛。總之一句話,別糾結能掛多少,夠用就好。


裝備空間


掛的多不代表性能好!在不犧牲隱身性能情況下,6枚已經不錯了,殲20是負責踹門的,專門是打掉敵方預警機 雷達等的,那如果在殲20上放一隻步槍是不是更好呢?所謂颱風被陣風碾壓,最近的消息還在10年前的狗鬥。鴨翼的耦合方式不同決定戰機的優勢區域不同,陣風的近距耦合本來就特意優化低速段的格鬥能力,取勝有什麼奇怪。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你會發現颱風平臺越來越契合新的現代空戰理論。超音速機動佔位颱風可以把陣風爆至渣。十幾年前陣風還能靠自己的PESA圧颱風一頭,現在大家都換了AESA,T/R單元是差不多兩倍的差距,超音速段這麼難堪,怎麼打BVR。恰巧現在的新五代機強調的都是這個能力。

不太懂為啥還有人質疑殲10不能掛更多的彈?掛點很少嗎?我們又不是沒有複合掛架我真的好奇怪,難道每次戰鬥機出航不都是根據任務性質配備武備的嗎?這不是有方案的嗎?不太明白能掛彈多對於戰鬥機來說有啥意義?又不是轟炸機攻擊結束快速脫離,裝完逼就跑難道不是基操?我其實還有個問題想問問筆者,在一般情況下即將過期(或者使用時長達到零界)的戰鬥機空射導彈是不是很跟陸基導彈(例如紅箭9或者紅箭8還有紅旗系列)一樣要強制銷燬(或者例行打靶直接消耗掉)?

其實對手只有比我們強的美國和俄國,和這兩個國家開戰,需要空中格鬥,其他小國家,比如印度,多飛幾次,飛機自動都掉下來了,根本不用打。只要掛的導彈可以百分之八十命中,兩個就夠了!!!奸20去突襲,打掉機場和導彈庫,在用殲十等戰機出擊,必勝!

美國航母阻攔索配套能允許50000磅(22.5噸)的飛機著艦,大黃蜂C/D的設計允許15.4噸著艦,所以不會拉斷阻攔索,在這個重量下C/D型還能帶7100磅(3.2噸)負荷著艦。以前艦載機著艦是要拋離所有武器的,不是阻攔索會拉斷,而是著艦是“可控性墜機”,非常粗暴,翼下的炸彈搞不好會震落,夠損管吃一壺的。所以海灣戰爭以前大多數艦載機著艦前會把武器全扔掉。但是現代的武器大多是高精尖的,扔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為了錢美國佬承受了風險,允許帶彈著陸,但也儘量避免帶彈著陸,除了必要的防空巡邏,幾乎不會掛實彈出擊。

我覺得10B換裝矢量發動機進行表演,只是一種技術驗證並且展示實力。10號到底裝不裝矢量發動機還是另一說,可以裝,但是沒有必要。有那功夫先給殲-20、殲-15、16整上。當然也有可能裝備一些,畢竟這個飛-推交聯的飛控寫起來挺費勁的,如果一點都不裝備就浪費了。成飛一號交付中心已經投入使用了,個人認為會在近年就停產殲-10了。除非成飛將殲-10交給貴航發展,否則個人認為殲-10矢量版可能不會量產。

個人認為殲10還是要以空優為主,應當把殲10發展成最優秀的3.9代機,為什麼是3.9代機,也就是除了不能隱身外,應該具備四代機的所有特徵。空優,格鬥和前線支援才是殲10的重中之重。如果非要對地攻擊的話,最好和空優能三七開。1,低成本,費效比高,技術成熟,便於裝備。2,我們跟美國面臨的情況不一樣,不需要全球去打仗。空優和善於格鬥的目的就是要打掉周邊一眾三代半機。3,空優和格鬥的目的就是要爭奪制空權,無論陸戰還是海戰,沒有制空權就打不贏。

至於殲十,剛出來時說相當於F16早期型號。我覺得是比較中肯的評價。好多消息說很多國家對十有興趣,結果沒一個單子落實。包括巴基斯坦伊朗。巴基斯坦一直想要16,美國不給,沒辦法,還是沒要十。中國一口氣裝備了300架,C型到現在也裝備了200架,還在生產,說明中國覺得雖然不是很先進,起碼及格。否則可以買蘇30蘇27,沒必要造這麼多。光輝戰鬥機現在在改造升級,其中一個方向是,機體放大,加個鴨翼。哈哈,和十就一樣一樣的了。颱風陣風鷹獅都用鴨翼,中國在十後,殲十五,甚至殲20都用鴨翼,美國22和35都沒用,說明鴨翼是個好東西,中國吃透了,玩遛了。現在說的比較多的,C型是三代半。我覺得比較合乎實際。雖然單機比較不是最先進的,中國軍事裝備會越來越好的。


歷史深度揭秘


殲10不是隻能掛4枚導彈,只是一艘情況下,才掛4枚,實際擁有9個掛點,最多可以掛9枚導彈,所謂的俟有4枚之說到底是誰的印象呢?

別以為掛彈少了,在評價一款戰機的性能如何時,一般不過多的強調掛彈量多少。尤其是制空型戰機,對於殲10這樣的戰機來說,執行對地攻擊的時候,講究載彈量多少還有點意義,但是在我軍當中主要擔負的是制空作戰,主要任務也是制空作戰,沒有人會把載彈多少作為一個主要的指標,或者說不作為決定勝負的關鍵來看待。對於空戰來說,誰的彈藥多不是決定性的,不直接影響著戰鬥的結果,在所有導彈發射之前,通常空戰已經有結果。

殲20掛6枚,也只是一個印象了,侷限於目前的內置方式,還可以採用外掛方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