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消費降級”不是真相,只是幻覺

舉一反三

如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沒有不謝的花兒一樣,經濟飛速增長,也終會告一段落。當下,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增長態勢之中。這種局勢之下,有人驚呼,消費降級了。

吃泡麵榨菜不等於消費降級

數據似乎可以證明這一點。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發佈以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下降的情況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4、5、6月份的增速都在10%以下。

除了數據,市場似乎也反映了這一點,二鍋頭、方便麵成為熱銷品。相關數據顯示,牛欄山去年銷量43萬噸,其中主打低價品類的二鍋頭銷量依然保持快速上漲。除了二鍋頭,另一引人關注的低價消費品榨菜,同樣因為公司業績大漲而備受關注。此外,方便麵也快速增長。

輿論給出的解釋是,消費降級了,因為沒有錢點價格更高的外賣,所以改吃方便麵、榨菜,喝的酒也降級為了二鍋頭。於是,這些品類銷量上漲。那麼,錢到哪裡去呢?最主要的解釋有幾個,第一,買房去了,所以縮減其他消費;第二,對未來預期不好,所以縮減開支,準備過冬;第三,行業不好,收入降低。

這些說法似是而非。首先,數據並不支持這個說法。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的數據,2018年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達到28.26億人次,同比增長了11.4%。國內旅遊收入2.45萬億元,增長12.5%。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320.3億元,觀影人次達到9.01億,分別增長17.8%和15.3%。即便電影可以視為“口紅效應”,但旅遊,即便是國內遊,顯然也屬於大額支出。

數據還顯示,一些消費升級類的商品增速加快,服務消費升級勢頭也很明顯。上半年化妝品類商品增長了14.2%,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整體增速。全國居民人均體育健身活動、旅館住宿支出分別增長了39.3%和37.8%,代表居民消費升級方向的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銷售同比增長了9.7%,增速比基本型的乘用車(轎車)高了4.2個百分點。

那麼,榨菜、二鍋頭是消費降級的話,為何人們在看電影、出門旅遊、美容、健身上花的錢也多了,這難道也是降級?

一小部分人對真實中國缺乏認識

而且,有趣的是,大腦會修飾、美化、扭曲所接受的信息,於是,人會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或者更客觀的說,發現那些原本被忽略的東西。

涪陵榨菜證券代表告訴記者,“儘管有的媒體在說吃榨菜是消費降級,但是忽略了‘烏江牌’榨菜是榨菜行業的佼佼者,更多的消費者自願選擇更安全更放心的大品牌,不再去吃其他雜牌的榨菜產品。”

同樣的,我們知道市面上存在很多仿冒品牌,比如方便麵中的康帥傅,那麼,一個人從買“康帥傅”變為買“康師傅”,對他而言,這是消費升級,不是消費降級。同樣的,現在市面上的很多所謂廉價的廚房用紙,看起來是降級,但實際上從抹布到廚房用紙,這是升級而不是降級。

這個錯誤的判斷,源於一小部分人對真實中國缺乏認識,並由此產生的傲慢與偏見。說消費降級,本質上是一箇中產概念。那麼,中國的中產是怎麼樣的?中國的中等收入人群是怎麼樣的?是年薪50萬,京滬1套房嗎?

真實情況是,即便在美國,家庭年收入4萬美元,也就是28萬人民幣,也能算作中產了。中國的標準當然應該更低,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在中國月薪2000多元便能進入中等收入群體。這個群體有多少人呢?不超過4億。這就意味著還有更多的中國人還達不到這個水準。所以,當下網上流傳的,一小部分城市中產口中的消費降級,對於很多人來說,其實是升級。

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一個記者去貧困山區採訪,看到一個小姑娘在吃方便麵,很心痛地問,是不是爸爸媽媽出門打工,爺爺奶奶照顧不好你才天天吃方便麵?小姑娘回答她:不是,方便麵這麼好吃,這麼貴,哪裡能天天吃呢?

所以,認為榨菜、方便麵、二鍋頭銷量上升是消費降級,不過是部分人的錯覺——他們以為自己的消費觀代表主流,卻沒看到更全面的社會消費能力圖景,也沒看到去掉濾鏡後複雜的市場面向。

□劉遠舉(專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