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國風經典」《道德經》簡釋直譯(4-8)

《道德經》簡釋直譯(4-8)

《道德經》文意深奧,包涵廣博,版本不一,千家千解,本著“直譯為主、刪繁就簡、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原則對之直譯簡譯,這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儘管有些語句譯的還不夠直簡明瞭,但為拋磚引玉,就正於大家,還是推發出來。歡迎關注!歡迎批評指正!

「國風經典」《道德經》簡釋直譯(4-8)

第四章​

【導讀】本章闡發“道”的屬性,無形無象,無邊無際,無處不在,容納萬物、創造萬物,先於天地,是宇宙的本源。

道衝(道像盅,肚內空虛又對外開口),

而用之或不盈(但使用起來卻可以永無休止沒有窮極)。

淵兮(如淵的深邃不測又浩瀚無邊啊),

似萬物之宗(它是萬物的根源)。

挫其銳(銼掉鋒芒,那麼圓融),

解其紛(解除紛擾,那麼有序);

和其光(調和光耀,那麼和諧),

同其塵(混同塵垢,那麼包容)。

湛兮(深沉幽隱,高深莫測啊),

似若存(似幻而實真,似無而又無處不在)。

吾不知誰之子(我不知它是從哪裡產生出來的),

象帝之先(推測它應該在天帝之前就已經有了)。

「國風經典」《道德經》簡釋直譯(4-8)

第五章​

【導讀】本章承上章對“道衝”作進一步論述,由“天道”推論“人道”,由“自然”推論“社會”,核心是闡述清靜無為。天地本屬自然,人道要順乎自然,保持虛靜。

天地不仁(天地無所謂仁愛),

以萬物為芻狗(對待萬物像對待祭祀用的草扎小狗一樣,任其自生自滅);

聖人不仁(聖人無所謂仁愛),

以百姓為芻狗(對待百姓也像對待草狗一樣,任其自己發展、自作自息)。

天地之間(天和地之間),

其猶橐龠乎(不就像一個大風箱嗎),【橐龠(tuóyuè),風箱】

虛而不淈(裡面虛空而用之不竭),【淈通屈,竭、盡】

動之愈出(越鼓動付出的風量愈多)。

多言數窮(做人做事,話說多了就會影響、羈絆和限制自己的行動,政令多了反而會讓人困惑,難以施行),

不如守中(還不如抱心守一,保持虛靜)。

「國風經典」《道德經》簡釋直譯(4-8)

第六章

【導讀】本章繼續闡發 “道”的特徵,闡明 “穀神不死”。“谷”象其形狀,說明道虛無又廣大;“神”摹其變化,比喻道變幻莫測;“玄牝之門”比喻道是“生產”萬事萬物根源。道是無窮無盡、綿綿不絕、天長地久、無處不在的,是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根源。

穀神不死(道如山谷空虛廣大,神秘莫測,永不停歇),

是謂玄牝(它是生育萬物孕育生命的神秘根源)。

玄牝之門(是微妙的生殖之門、孕育生命的不二法門),

是謂天地根(道就是天地萬物生命生成的總根源)。

綿綿若存(天地萬物生命因此而綿綿不斷,延續不絕),

用之不勤(道的能量真是用之不竭)。

「國風經典」《道德經》簡釋直譯(4-8)

第七章

【導讀】天地萬物皆由“道”生,“道”表現為不同的形式,有自然之道,有養生之道,有處世之道,有耕植收穫之道。此章以天地長久無窮之道來論述為人處世之謙退無私之道,闡發“無私長存”、“後其身而身先”的道理。

天長地久(天地長久存在)。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天地之所以能那麼長久存在),

以其不自生(因為它不是為了自己而生存),

故能長生(所以才能長久存在)。

是以聖人(因此,聖人),

後其身而身先(凡事謙讓不與別人爭先,反而能贏得人民愛戴而身處先進),

外其身而身存(凡事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反而能讓人民依賴他而保全生命),

非以其無私邪(難道不是因為他的謙退無私的精神)?

故能成其私(反而能夠成就他自身)。

「國風經典」《道德經》簡釋直譯(4-8)

第八章

【導讀】聖人之所以能“無尤”,是因為他們“不爭”。聖人的品格就像水那樣,停留在眾人都厭惡的地方,澤被萬物卻不居功自傲。他們的居所、思想、行為、言論、治理天下的理念,無不透著這種如水般的智慧。

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樣)。

水善(水的善表現為):

利萬物而不爭(滋養萬物而不與之爭短長),

處眾人之所惡(甘居眾人不願去的低窪之地),

故幾於道(所以水的品德幾乎接近於“道”)。

居善地(居於不與人爭的平安窪地),

心善淵(心態平靜而深遠博大),

與善仁(與人為善而能仁愛相助),

言善信(言語平和而能誠信可親),

正善治(為政和善而能治理有序),

事善能(處事和善而能施展才能),

動善時(行動不爭而把握時機)。

夫唯不爭(正因為有水這樣不爭的美德),

故無尤(所以才沒有過失怨咎)。

「國風經典」《道德經》簡釋直譯(4-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