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出發,搶灘登陸顯身手,有人卻“不服”

遠程奔襲,高速搶灘,裝甲車和海軍陸戰隊員在灘頭迅速開闢登陸點……根據公開報道,近來海軍某登陸艦支隊組織“歐洲野牛”登陸艇開展登陸越障、裝載航渡訓練,檢驗裝備綜合作戰能力。明星登陸艇3325號再次出現在鏡頭中。這樣的場景,令人熱血沸騰。不過,也有人存在疑問:一艘艇攜帶三艘裝甲車,是否力量薄弱了一些,如何能保證搶灘登陸成功?這種說法,您如何看呢?

“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出發,搶灘登陸顯身手,有人卻“不服”

“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艦大名鼎鼎,在我軍服役已經有數年時間。根據公開信息看,相關部隊對其已經能夠嫻熟運用,戰鬥力早已生成。還有消息指出,中國版“野牛”氣墊登陸艇也已於去年造出首艇。

2016年5月份,這支登陸艦支隊組織“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進行搶灘登陸訓練,就曾有公開報道。演習中的明星,正是3325號。當時,軍報還報道說,這支部隊重點組織實施了裝甲裝備快速裝卸載訓練,提高了裝甲裝備裝卸載的速度。

“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出發,搶灘登陸顯身手,有人卻“不服”

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對解放軍來說有著特殊用途和意義。“歐洲野牛”航程約1000公里,最大運輸能力達到150噸,在裝備3輛主戰坦克的情況下還可以攜帶約50名陸戰隊員。與其他搶灘武器裝備相比,“野牛”適應性很強,可以說是全地形。而且,在水面航行時,大部分時間可以脫離水面一些距離,基本不受水雷的威脅。

之所以把歐洲野牛稱為武器裝備,主要是因為它超越了運輸工具的水準。自身配備有大威力火炮、防空導彈和數量眾多的魚雷,包括2座22聯裝140mm多管火箭發射器、兩組雙聯裝MTU-2短程防空導彈發射器。還裝備了一門AK-630型6管30毫米旋轉機炮,射速達3200發。對陸對海對空均可實施作戰,具有獨立作戰的先天稟賦,不需要專門艦艇護航。

“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出發,搶灘登陸顯身手,有人卻“不服”

這樣的能力,超越美軍的氣墊登陸艇LCAC,但在這方面數量上沒法和美軍比,差距在20倍以上。目前,全世界共有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12艘,俄羅斯和烏克蘭各有2艘,中國和希臘各有4艘。2014年底,網友拍攝的一段“歐洲野牛”在某海域進行試驗的視頻。2015年7月下旬,電視新聞中出現了“歐洲野牛”遠程突襲千里之外登陸場的場景。

“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出發,搶灘登陸顯身手,有人卻“不服”

“歐洲野牛”備受關注,人們的期望也很大。在最近一次演習中,有人看到“歐洲野牛”搭載了3輛裝甲車,認為這點力量微不足道,在搶灘登陸戰中難有作為。實際上,這種看法是並不全面。討論這個問題,要放到戰爭的全部場景中去。

“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出發,搶灘登陸顯身手,有人卻“不服”

當然,如果是一次立體化戰役,必然會多種搶灘手段協同作戰。屆時,“歐洲野牛”會成為將主戰坦克送上目標灘頭的第一選擇。在搶灘戰役中,4艘歐洲野牛一次可運輸12輛主戰坦克以及200名左右的海軍陸戰隊員。這樣的規模,可以在一定時間內開闢一個登陸場。如果拋開戰略戰術,僅就戰鬥力來說,12輛坦克在防守一方的反坦克力量打擊下,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但在這樣的戰役中,防守一方很難集中反坦克力量對付在任一地點可能出現的這支坦克部隊。這就是為什麼在大戰中,一個師能夠在幾十萬大軍中穿插迂迴的原因。有了12輛坦克的這樣一個支點,搶灘登陸戰這盤棋就活了。而且,我們還會有國產的野牛登陸艇,還有運載能力小一些的其他國產登陸艇。到時候,以歐洲野牛為箭頭,一次搶灘登陸的肯定不會是12輛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