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被遺忘的樂凱:阻擊柯達被稱民族驕傲,兩次賣身後停業,今轉型印刷

被遺忘的樂凱:阻擊柯達被稱民族驕傲,兩次賣身後停業,今轉型印刷

文 | AI財經社 吳曉宇

編 | 祝同

上世紀90年代,作為與世界品牌同臺競爭的膠捲企業,樂凱獨自抗起民族品牌大旗,與柯達、富士膠捲“三國鼎立”。而近些年來,樂凱撕下標籤,與“膠片”越來越遠。

據6月27日媒體報道,樂凱將與中印南方、中印器材兩家印刷公司重組。據瞭解,此次重組是打造樂凱印刷影像材料業務全產業鏈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鞏固國內印刷行業的龍頭地位。

從膠捲老大,到涉水光伏材料和鋰電材料,十餘年的轉型之路,樂凱經歷了什麼?

年銷5000萬卷,民族品牌抗衡柯達富士

在距離雄安新區只有50餘公里的地方,坐落著“留住美好回憶”的樂凱膠片廠區。其前身是始建於1958年7月1日的新中國第一個膠片廠——保定電影膠片製造廠。彼時,樂凱風光一時無兩,生產的膠片曾一度佔據中國電影膠片市場的大半江山。

上世紀80年代,中國電視業崛起,極大地衝擊了原來的電影市場,與此同時,電影膠片市場出現萎縮。在此背景下,樂凱集團第一次嘗試轉型,主營業務從電影膠片轉向彩色膠捲及彩色相紙。

90年代後期,樂凱彩色膠捲和相紙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已分別達到25%和20%,並出口40多個國家。儘管這個數字距離行業老大柯達在中國50%左右的份額相差甚遠,但樂凱卻成了組織柯達、富士壟斷中國市場的“硬骨頭”。

由於自主研發的技術過硬,1995年,樂凱被國家統計局授予“中國膠捲之王”稱號。同年,膠捲年銷量達到5000萬卷。1997年,國資委出資設立的樂凱膠片股份有限公司登陸資本市場 ,A股上市第二年,其淨利潤就實現7019萬元,1999年達到1.6億元,2000年突破2億元。

此後,數碼技術大浪襲來,2000年前後,全球傳統的影像行業日漸衰萎縮。膠片市場年銷售量遭遇重創。2000年,樂凱集團淨利潤為2.1億元,到2003年,淨利潤下降到8000萬元,膠捲銷量下降至 2500萬卷左右。

被遺忘的樂凱:阻擊柯達被稱民族驕傲,兩次賣身後停業,今轉型印刷

樂凱與柯達4年聯姻

2001年,樂凱處於柯達、富士兩大強敵的夾縫中,技術等方面的差異讓樂凱感受到了來自市場的壓力。

幸運卻眷顧著樂凱,兩大巨頭先後向其伸出橄欖枝。2003年10月,樂凱與柯達聯姻簽訂樂一份為期20年的合作合同,在此過程中,柯達以1億美元現金和其他資產換取樂凱20%股份。同時,在雙方此前的談判下,柯達接受了樂凱“控股、使用自有品牌和保留經營決策權”的三原則,這也是樂凱選擇柯達的重要原因。

對樂凱而言,這無疑是值得稱道的一戰。憑藉這一聯盟,兩者的市場份額合計超過國內膠捲份額的70%以上。同時,樂凱還保住了自己的獨立地位。

但是日後,無論是樂凱還是柯達、富士,等未能預料到影響整個感光行業的變革會迅速席捲全球。在數碼影響衝擊下,傳統膠捲市場日薄西山。2004年樂凱膠捲淨利潤下挫至7804萬元,2005年開始,膠捲年銷量以30%的速度下滑。

另一邊,柯達的情況也不太樂觀,自身難保的柯達忙於痛苦的轉型。隨著柯達對傳統膠捲業務的“切割”,與樂凱的合作陷入了尷尬與僵持的局面之中。2007年11月,柯達最終選擇了以3700萬美元價格轉手樂凱股份。

雖然經歷兩次“賣身”,但樂凱對於柯達當年的入主仍存感激。“儘管我們雙方合作的時間不長,對樂凱的發展是有益的,和柯達的合作中,我們學到了很多,包括柯達對樂凱員工、高層的培訓,對樂凱的發展都是有長遠影響的。”樂凱時任總經理張建恆如此回顧這段經歷。

被遺忘的樂凱:阻擊柯達被稱民族驕傲,兩次賣身後停業,今轉型印刷

轉型:從膠片領導者到鋰電隔膜新銳

如人所知,膠捲業務不久便退出了歷史舞臺。2011年,膠捲業務只佔到樂凱整體營業收入的1%,同年公司經淨利虧損5593萬元。2012年9月,樂凱膠捲發佈公告稱,停止彩色膠捲生產。

“樂凱的歷史已經過去了,我們現在更關注如何轉型。”早在2009年,不少樂凱內部人士在媒體中表態。但對很多人來說,樂凱已成了一種民族情結。這家與共和國共同成長、幾經風雨的老字號國企的下一個路口在何方,仍是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

轉型階段,樂凱曾嘗試過數碼相機、MP3等消費產品,然而效果讓人不甚滿意。隨後,樂凱將目光放到了轉向中高檔平板顯示用光學薄膜及其帶塗層的深加工產品上。

據說,某一日,張建恆在日本的一個新技術展覽會上,看到了一種出自世界知名公司的光學薄膜產品,頗為慨嘆。他判斷,TFT-LCD(一種中低端的液晶顯示屏)產業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發展最快的顯示產業,產品廣泛應用於電腦、電視等各種顯示產品上。而這種產品,正是樂凱原有影響技術的拓展——電影膠片光學材料技術和微粒塗層技術的結合,對於其來說,不失為一個可行的轉型突破口。

“我們轉型的方向,不可能是憑空進入到一個新的領域,而是在原來塗層、成膜、微粒三大核心技術基礎上的演變。”

樂凱由此拍板落定轉型方向。2007年3月,在合肥工業園的荒地上,樂凱的光學薄膜生產基地打下了第一根樁,隨後的一年,一期項目年產2.5萬噸的平板顯示器用光學級聚酯薄膜生產線在此地順利建成,這意味著樂凱的產業結構轉型之戰正式拉開了帷幕。當年10月,樂凱集團第一條光學薄膜生產線在保定開工建設。

樂凱集團提供的數字是,光學膜材料的收入2010年已經佔到公司營業收入的19%,利潤則佔到了42%的比例。但受到新能源市場低靡的牽連,2011年公司淨利虧損5593萬元。

2011年,樂凱集團併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成為其全資子公司。兩者合作正是基於光學薄膜產業,按照合併計劃,中航科技將推動樂凱集團成為高端膜材料及裝備的製造商、出版與印刷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商、高端基礎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的供應商。

進軍光伏行業成功後,樂凱再次看到了新能源行業的巨大前景,隨即進軍鋰電隔膜行業。這也意味著,樂凱逐漸從傳統的膠片生產商轉向影像材料、光伏材料和鋰電材料三塊業務佈局。公司於2012年扭虧為盈。

樂凱的決定並不是盲目的。根據隔膜國內消費量數據顯示,雖然國內溼法隔膜的出貨量年均已達到3億平米以上,但中高端溼法隔膜大多仍然依賴進口,60%以上中高端市場被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外隔膜廠商所佔有。

2015年,樂凱共募集資金6億元,將全部用於高性能鋰電池隔膜項目建設和現有太陽能電池背板項目的擴建。兩年後,樂凱發明的專利“一種漿料組合物及包含該漿料組合物的鋰離子電池隔膜”獲日本授權,這標誌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鋰離子電池隔膜海外專利佈局戰略首戰告捷。

最近的樂凱表現得還不錯。根據樂凱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4.7億元,同比增長3.36%,淨利潤為0.18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