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孔子说要“既往不咎”,那为什么责备宰予,嫌弃管仲?


先搞清楚“既往不咎”的意思。

“既往不咎”出自《论语·八佾》。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这段话的意思是:

鲁哀公向宰予询问“社树的事情”。宰予回答说:“夏王植松树,商人植柏树,周人植栗树,意思是‘让老百姓战栗’。”孔子听说后说:“完成了的事就不要再说三道四,办完了的事就不要再劝阻,已经过去的错误就不要再追究了。”

既往不咎,已经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咎,音jiù,怪罪,处分,追究。 这里“不咎”的对象是周天子。孔子主张“非礼勿言”(《颜渊》第1章),不赞成揭天子的短。

《论语》中记载的孔子责备宰予有两次。一次记录在《论语·公冶长》中的“宰予昼寝”,引发孔子生气,这是孔子针对的“当前”之事对宰予的批评。一次出现在《论语·阳货》,孔子针对宰予“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否定儿子为父母服“三年之丧”的言论而发出的,也是孔子针对宰予“当前”之问的发出的斥责。责备的对象是弟子。

至于“嫌弃管仲”之说纯居无稽之谈。

在《论语》中,孔子对管仲是有褒有贬。为了维护周礼,孔子是不遗余力的,他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的“大节”。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却没有死;不仅如此,他还归服了杀死他所护持的主子的人,担任了齐桓公的宰相,有人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对他所护持的主子不忠。孔子赞许管仲的通达,不认为管仲是不忠。孔子还肯定管仲有功,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认为,对待管仲这样有大仁德的人,不必像对待匹夫匹妇那样,看问题斤斤计较所谓的节操。 这能算“嫌弃管仲”吗!


陈广逵


没有责备宰我啊

原文出自论语《八佾篇》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翻译过来就是说:有一天,鲁哀公派人把孔子的学生宰我找来,问道:做土地神主的牌位用什么木材最好呢?宰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板栗木。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对宰我说:已经做了的事,不用再解释了;已经做完的事,也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要再责怪了。

整个语境来看,就是对宰我乱说话表示不满,但是已经造成了既成事实,那也不责备你宰我了,言下之意以后说话要谨慎。没有去哀公那里纠正宰我的错误,感觉满满的护犊子有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