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身边那些努力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毕业后过得怎么样了?

手机用户82603980658


我们家就是农村的,并且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为培养我姐和我上学,举全家之力才让我俩得以大学毕业。尽管成绩还好,但压根就没想继续考研深造,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就业来减轻家庭负担。

一、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大都独自打拼。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耗尽了父母的收入,甚至还欠一屁股债。孩子都希望尽快就业,赚钱还债,改善家庭条件。而在城里打拼的农村大学生根本无人脉和资源,只能靠自已独立打拼。有限的工资收入除了开支所剩无几,而又面临谈恋爱,根本就没有积蓄。等过几年要结婚了,连房子都买不起,也别指望家里支持。所以农村孩子在城里扎根很不容易,付出了比城里大学毕业生更多努力,但依然跟他们有差距。


、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更加求稳。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喜欢在一家单位按步就班地认真工作,不敢轻易辞职创业,因为输不起。而城里人不一样,有强大后盾,可以试错。认识一北京人,二零零几年拿二三百万炒股,他的父母告诉他,好好炒,哪怕全赔了回来还有地方住,有饭吃。结果这人在2015年抓住机会,釆用杠杆,资产直接变成了六七千万。估计一般农村孩子不敢冒这个险。


、农村孩子毕业多年后一般过得还好。农村孩子比较踏实、勤劳,工作认真负责,一般经过多年以后大都溶入城市,过着有房有车的中产生活,这大概是农村大学毕业生的一般轨迹。

上是我对农村大学生的了解,你们认同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分享你们的观点。希望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路越走越宽,发展得越来越好。


良心老师


我是农村出来的姑娘,说说身边几个用大学学习扭转乾坤的例子吧。第一个是我爸同事的女儿,小时候她一直是我的偶像。我爸那同事腿有残疾,走路摇晃,他老婆农村妇女无业还卧病在床,家里三个女儿,一家五口靠那同事一人支撑。

他的大女儿,也就是我当时的偶像,一直学习一般,高考复读三年,大家都劝她算了,学个美容美发,早点赚钱补贴家用,她死活不,考了三年,终于考上了本省一个普通大学的韩语专业,呃。。。从此人生开挂。。。

大三的时候,她的学校有去韩国交流的机会,她被选中,虽然有奖学金,但是费用不够数,她家里拿不出一毛钱,她这人很神奇,走到哪里都是一群朋友,她从朋友那里凑够了钱,去了韩国。

去了韩国,学习的同时她也打工,在店里卖东西,她这人际交往能力也实在牛掰,店老板是一对儿老年夫妇,开了不少店,资产不少,不知她怎么弄的,反正最后那对儿夫妇资助她在韩国念了研究生。一个小店的员工,凭着自己的交际能力,让大老板资助自己,我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所知道的关于她的最新消息,就是她在北京一个韩资公司为一把手做秘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后来,就不知道了,因为我爸离职去了别的地方,和那同事联系少了,关于她的消息也少了。

我大学即将毕业那阵儿,我爸怕我找不着工作,还找过那个同事,意思是看我能不能和我的偶像混,哈哈。。。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人生的道路上走着走着,某一刻,你会发现,曾经带着神一样光环的偶像,你再也不用仰视她。

身边还有几个农村娃娃靠上大学逆袭的例子,本来想都写出来,鼓励一下大家,无奈手机打字太累,就不写了。总之,无背景的农村娃娃,还是好好学习上大学吧,不想上,也得趁早学个一技之长,一技之长都不想学,那就安分守己,做好手头上的小工作,安于自己的小幸福,不要过多抱怨社会的不公,毕竟,比来比去都是浮云,幸福快乐最重要。


大嘴吼吼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

我们陕西人,尤其关中人因为自古是京畿之地,所以一直以来是重耕读轻商贾。

我们村子只有220户人,在省政府工作的,市政府工作,水利局工作,公安系统工作,还有各类大学生,教师队伍的,部队中的师长一位,团长一位,乡党委书记两位,有80多位。

说三个最典型的吧。

第一位,他父母离婚以后他随母亲嫁到了邻村,最后又从邻村搬回我们村子,离他父亲加中间隔了一条村马路按户数算就是有15户左右,他后爸也对他很好他高考之后通知书一直没下来,他亲爹是教师(已经安排他去矿上工作了也是正式工),就在离开学的前三天,他从山坡给牛割草回来,他的通知书书了来,他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学院”,他最后留校了,现在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下面是他现在的身份;

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电信工程系主任、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学科研究生指导教师。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教授,电磁兼容性国防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摩托车检测技术研究所特聘专家。 陕西省电子学会电磁兼容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电磁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微波测量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委员。

他为人和善,孝顺,低调,朴实,每次回到村里,都是从村口走进去,挨个人打招呼。

第二位,和我一个姓氏,他高考考了四次,前三次都是差3~5分,最后他父亲去世以后他高考考了好成绩,(农村人都说是他爸方的他),现如今他是国家一家企业的老总。他哥哥是我初中时期的代数老师,他兄弟二人也极其的和善。

第三位,也和我是一个姓氏,按辈分我叫他叔叔。他读书时家里相当困难,他的卧室就是农村的架子车(平板车)围着玉米杆,废旧的塑料纸打起来的,没有电用点的是煤油灯。初中时期他家没有多余的被子给他带到学校去,他每天晚上放学都要步行3里路回家,经常还要去天不亮还要去山泉挑水(我们那里那个时候缺水吃的水是自家挖的水窖,收集的雨水,他家没有水窖就要去山下下面的山泉去挑水,我们住在山顶所以都叫什么X家原村,用姓氏带头),他每天上学前在家吃点杂粮糊涂,带两个窝窝头或者黑面馒头去学校就是午饭,无论刮风下雨,下雪他周一到周五晚上都要回家住。

他考上了十一中,三年来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熬过来的。当时两个高考状元,那一个是补考的,他是应届的,所以他排第一。他的分数超过了清华大学但是他没敢填写,他填写的是,北京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他被北京政法大学录取了。我们村当时在市人民日报工作的人,就带领记者拜访他的父母,对他的学习经历上报纸,上电视,最后成为了“十一中”应届高一学生必看的录像资料以资鼓励。他毕业以后就去了省政府工作,最后为了考研究生,把西安旅游局局长的女儿都甩了。

很多人说读书无用,这就是谬论。读书非常的重要,就算成绩不好也一定要读书,文凭也许不重要,但是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眼界和思维,不然到用的时候就知道待到用时方恨少的意思了。

读书不是读死书,死读书,把自己读成书呆子。古话说的好,聪明书打底,以后知识越来越重要了,因为中国的阶层越来越稳定,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以前那种只要大胆闯就能赚到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成绩差的就会越来越难成功!

我们很多人忽略了一个现象;背景深厚、资源好的孩子,往往比穷人的孩子更努力,这就是中国逐渐形成的社会精英阶层!知道这是为什么嘛?因为他们从小生活的圈子就是努力,自主,奋斗,前进。因为他们承载着家族的荣誉,家族的繁荣,家族的后继是否继续繁荣昌盛。然而穷人的孩子太过于眼前的满足,更喜欢把芝麻粒大小的成功和成绩作为自己一生吹嘘,和满足虚荣心的资本。

我们发现社会一个现象没有?家境殷实的孩子,小时候父母和爷爷奶奶会教他们,叫左邻右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凡事说谢谢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而一些穷人会教孩子叫左邻右舍人的名字,甚至辱骂,从而笑的合不拢嘴,前仰后翻。

学历代表不了素质,素质也不一定有学历。

学历是说明书,能力代表了一切,你连学历都没有?何来的能力?

这个世界无论怎么发展,怎么拼搏,最后拼的还是知识!!! 这一点谁也改变了不的!!! 知识改变的不光是命运,最重要的是改变未来!!! 别拿一些个例来歪曲事实,更不要用缪论来说读书无用,更不要说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荒诞词汇!!!


陕西憨厚娃


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就出身农村,所以发现身边这样的人还挺多的。

先说我自己家吧。

我是家里的老大,十多年前考到北京来上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在北京工作了,现在一家出版社工作,做着曾经梦想后来发现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轻松惬意的编辑工作。结婚有娃,为在北京买房努力奋斗着。

妹妹考了省内的一个二本学院,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考了国编,现在妹夫家所在镇的镇中心小学教书——最初是在那个镇的一个村小教书,教学成绩挺不错。辅导学生写的作文屡屡获得市内、省内的作文比赛一等奖、二等奖;愣是把成绩在全县排名倒数第一的一个班教到了前几名。

弟弟上的也是省内的大学,后来考了本校的研究生,今年即将毕业,工作定在邻省一个国企。

(曾经住得离单位比较远,很多个秋冬的清晨,就这样一路从黑云压城走到了朗朗晴明。常常会觉得,这或许是很多努力的人一生的预兆。农村上大学出来的孩子,人生轨迹大多也是这样的吧。)


再说我爱人家和妹夫家吧。

爱人家里兄弟姐妹几个,只有他和最小的弟弟上了大学,中间三个妹妹都只初中毕业。

我爱人本科学校一般,但一路读上来,最后在北京一所高校博士毕业,之后进了一家事业单位。他弟弟在省内上的大学,毕业后考了县里的公务员。虽然时不时的需要值班、加班,但他做得还挺开心。

妹夫是家里最小的,也是唯一上了大学的,上面俩姐姐也都只是初中毕业。大学毕业后曾来北京闯荡,后来回家进了县里的事业单位。弟弟一直很羡慕这个二姐夫,说人家每天工作也做了,钱了赚了,家里也顾着了。与在北京的我们相比,在家里的妹妹妹夫他们生活压力确实小很多。

再说说两个师兄吧。

其实是两兄弟,其中的弟弟只比我高一届,中小学成绩一直非常出色。高考稍微有点失误,上了南京一所高校,后保研到北京一所高校,再后来出国读博,现在哈佛读博士后。

他哥哥我好像没见过,其实不认识。听说他上的省内大学,学医,毕业后进了市里最好的医院,已结婚生子。

还有我两个小学同学。

同学甲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唯一一个上了大学的,几个姐姐也都只是初中毕业。小学时,我们算是班里最小的几个孩子,他比我还小。因为年龄小、成绩好,才能参加县里少年班的选拔考试。全镇就十多个符合要求的,我们小学就选出我俩,周末大家一起集中到镇中心小学补课。

那是最后一届选拔考试,全镇只我一个考取了。后来我母亲听他母亲说,他得知自己没有考上时在家里哭了一天。

中考时,他成绩比我好。高考考了上海一所高校,后来听说读研了,去日本留学了。

同学乙并没有上大学,初中毕业后上的是卫校,但是是我小学同学中唯一一个没有上过大学,但通过自己努力在市内找到事业单位工作的,所以也特别想说说她。

小学时,我们俩还有另一个女孩,特别要好,成绩也都特别好。她比我大一岁,没能参加那次的选拔考试。她家四个女孩,她是老二,也是四人中学习成绩最好的。

很多小学同学初中毕业,甚至初中没念完就出去打工。她初中毕业念了卫校,毕业后进了市内一家医院当护士,后就在市内安家了,去年还是前年生了二胎。

最后讲两个我同事的。

同事甲家中三个女孩,她姐姐研究生毕业回老家,在衡水中学教书(当时听了,没多想,过了好些天才后知后觉地想到,就是那全国著名的衡水中学啊),与同事结婚生娃了。她妹妹在北京某高校读到博士,现在北京一高校工作。

农村家里三个女孩,个个都上大学的真的特别少见。她告诉我说她母亲是村里小学老师,有时会出去开会,见识比较多,也比较开明。

同事乙很有文才,自己写过书出版过,发表过不少文章。社里一个畅销加长销的书系就是他策划的。偶然得知他父亲是村里小学老师,可他母亲不太识字。

总有人鼓吹读书无用,但对出身农村的人来说,读书、上大学可算是唯一一条比较好的出路。

我的一个小姑子最近来北京找工作,因为只有初中学历,可选择的工作特别有限,比较适合她的只有超市、家政、餐馆之类的,工资都不太高,有些还没有五险一金。这些工作都是年轻时做可以,但50岁之后就很难有体力做得了的。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谢谢你有耐心读到这里。你有什么好故事,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


斐玉蓝荷


我大舅,为了跳出农门,连续考了5年高考啊!


小时候我跟外婆的感情最好,外婆一直生活在农村,我的大舅属于农村人中的另类……不会干农活,也不想干农活,一门心思要考上大学跳出农门!用我外婆的话说:他是想把手,伸进公家装馒头的那个笼笼里。


连续四年没考上……在他住的房间里,四面的墙上都是贴着大大的白纸,纸上写着各种各样的公式,每天就是埋头苦读。


第五年(大概是1984年)也是他参加高考资格的最后一年(当年是有年龄限制的),就在那一年……他考上了西安交大。


在我初中刚毕业时,他从交大也毕业……分配到了上海梅山的一家冶金钢铁公司,并成为了工程师,娶了一个上海当地的女孩做了我的舅母。


在我高中毕业时,他已经移民加拿大了……现在加拿大生活了快30年了。每年我们也都会打电话或者视频一下,毕竟当年他移民的时候,我妈(几个子女中的老大)负责了他移民的费用。


知识改变命运……我相信,我绝对相信!包括今天的我,我都会非常惋惜,如果当年我更加努力一些,我的今天只会更好!


越夜越激情


可以说在这个寒门难出贵子的今天,那些寒门出来的大学生更加的不容易,而这些人往往被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不仅是全家人的骄傲,也是全村人的骄傲。像刘强东考上大学之后全村人都来送行,可见农村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对大学生的重视。

而只有高考才能够改变现有的人生,哪怕毕业之后工资待遇并不高,那也比没上学出来的孩子工作轻松。而农村人讲究的是工作要轻松,整天在办公室,这样的话基本上就知足了。而其实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很少能够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改变,好多都是很早在外面打拼的一些人,这些人混得更好一些。而大学生的话,工资待遇一般也就五六千的样子,不过工作的工种不同,所以每年回家也会被人家羡慕。



但农村人对大学生的期待还是很大的,他们以为工作是学校分配的,工资待遇基本上都是上万。但实际大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大学生,很难能够达到这个要求。也有一些大学生被骗到了传销中,之后家里人花了好多钱才救回来。也有一些大学生学的专业并不是太理想,所以这些人一般都会选择在培训班深造一下,然后再出去找工作。也有有一些大学生毕业之后就回到家乡,因为本身学习的就是农业方面,所以毕业后直接回来搞创业。


不管怎么说,上大学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工作的选择上面。就算在大城市混得不怎么样,那也可以到自家的家乡再创辉煌,因为学历就意味着机会,没有学历那你就只能等待运气。大家怎么看呢?


三农圈子


说起读书,作为山东农村一个普通80后感慨颇深。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只有相对公平!——致努力的学子以及想改变人生的战士!

就以我们村我们胡同我身边的人说起吧。

我们胡同不一共七户人家,三个博士三个硕士。我不说我们家了,因为毕竟这属于我们教育下一代孩子时的春节必修课。。。哈哈 骄傲一下,最重要是我混的最差。就说下我一个发小,同年的人,并且也不是五福内的。我认为他做的是不错的。

不可否认,我们那个胡同是没有学霸的人的,高考竟然没有一个直接考上本科的,在这里先不说山东高考的残酷,估计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一样。言归正传,我这发小,专升本,然后考复旦研究生没考上,其实有调剂,但是他不去。08年我都工作了(算来已经十多年了),他给我借了一千来上海了,当时他爸爸在北京打工,腿摔断了,母亲天生残疾。。。家里还是土房子。。。走之前我们谈了一次,他说如果回县城,编制都没有的,其他的都是笑谈。。。。不论当时想法如何,人家反正来了。

去饭店当服务员了,我当时不能理解,说为什么要做这个?他后来说,第一 那只是体力劳累,咱们农村人不怕,第二 我会记得我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而来的。后来第二年他硕博连读在复旦了。。。第三,饭店包吃住,虽然辛苦,相对社会,他只要多干活,就不会有人欺负他。。。当然这里面还有复试面试之类的,每天饭店下班后12了,他怕影响同事,在楼道看书到4点。天热蚊子多,天冷就不说了,关键是楼道里还是声控灯!一边看书还一边练习肺活量了。⊙﹏⊙

再后来,他顺利录取,他酒量太差,自己买了一箱啤酒,在楼道里一边喝一边哭。他说苦我还真不怕,但是快乐没人分享时确实悲哀。。。后他饭店的老板还提前打烊了。给他饯行,说,我可以继续开饭店,但是我更希望我身边的人有出息!(❁´ω`❁)多给了一个多的工资。其实他说辞职时老板是震惊的?!

到现在,他没有出国,搞得癌症的一个抗生药。不是做广告哈,毕竟这个课题他只是很薄弱的缓解了。你信或者不信,就是这样的。另外,83年的,单身。有需要的我可以介绍😊

其他的我堂弟,也属于一带一路的项目吧,春节时我们在家族群唯一的评价就是,哪怕其他人都不认可,我们始终认为你是家族荣耀。

其他的就不细说了,就像我爸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做的很优秀,很厉害,很抓面子,但是不能忘记我们不过是从同一个村里出来的,都是一家人。虽然狭隘,但是确实实在!

也同时倔强的父亲致敬吧😄!从乡村教师到现在。幸亏不忘国家的政策。


开裆裤大王


给大家分享一下网上的故事;

说说我和我老公吧!我们都是农村出来的,是初中同学,大学又在一所学校,武汉的211财经类大学,我们是2012年大学毕业,快毕业时确定恋爱关系。之后他在杭州上班,我到上海读研,2014年我研究生毕业回到武汉,他也辞去工作回到武汉,我们2016年4月领证,9月办酒,我现在怀孕8个多月。我老公现在年薪30万左右,长期各地出差,我年薪12万左右,工作较为稳定轻松,所以怀孕八个月还在上班中。我们在武汉买了一套房,总价100万,首付20万,车子还没有,这周准备去买。总体来说对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

说说我们两个的家庭情况。我老公家里在山里,三个小孩,他还有一姐一弟,他十二岁时爸爸车祸去世,三年后继父到他家里。继父是建筑工人,弟弟高中没读完也到工地打工一直到现在,姐姐初中没毕业出去打工后来20岁不到就嫁到了重庆,跟家里基本不联系。我去过他山里的家,破的不能再破的瓦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我们买房子之前,我老公帮家里在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总价40万左右,首付13万多,写在他弟弟名下,我老公前后一共拿了10万给家里。他弟弟今年正月结婚了。我家里也是农村的,不过比老公家里情况好一点。我兄妹四个,我是最小的,我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已结婚,哥哥公费到国外读了博士刚毕业回国。我爸妈很早留到武汉打工做生意谋生,前面在武汉买了一套商品房,首付20多万。

我们两个结婚,买房,买车两边家里没有提供任何经济支持,而且我老公还一直在反哺家里,平时也经常给他妈妈钱。我和老公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特别是由于一切都是我们两个自己创造的,就觉得很有成就感!而且总觉得未来会越来越好!

02

说说我小姨子和他对象。我小姨子纯山村孩子,高中就是我市的前三名,高考发挥不好,考的北师大英语专业,研究生是北大法律专业,毕业在北京海淀区法院,那个法院的同事很多都是她的师哥师姐。工作8年,去年跳槽到私企做法律工作,税后年薪30万

小姨子对象,清华硕士,老家安徽农村,现在国务院新闻办做行政工作,工资不高,年薪10万左右。俩人还没在北京买房,压力也挺大。但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将要实现梦想了。

我小姨子的堂弟,就是它姑姑家的孩子,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现从事传媒工作,外企,2016年在北京四环买了套房子,60平,首付150万,去年挣了60万。

说说我本人,济南普通二本毕业,现在定居济南,买房买车,娶妻生子,年薪10万左右,但是一分钱也剩不下,抗风险能力很差。

以上就是我身边的农村出来的上过大学的孩子的状况。我看的很透,用功学习过得,一般混的都不差,学习那么难都行,工作也不会差。我是混的最差的。学习不行,工作也不行。

其实我身边很多没上过大学的农村孩子,提早步入社会,很多都是自己做生意,未必挣得有我们上班族多。我楼下的邻居,夫妻俩做门窗生意,一年纯利10万左右,夫妻很知足,也很幸福。诈一听不少,但是两个人啊,不交五险一金啊。我身边没上过大学的混的最好的,初中毕业,做钢筋发财了,后来做地产,也很好。

人啊,怎么样都能过一辈子。看你如何选择了。

03

聊聊我们研究生宿舍的四个人的现状吧。我们寝室四个人两个来自城市两个来自农村。我是属于来自农村的那个。我们四个平时关系很好,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贫富家庭,但是四个人性格都很随和,也没有任何的三观不同。

我们四个去年一起毕业,大家学业成绩都差不多,我去了京东上班,另外一个农村的去了微软上班,工资都在年薪25万左右吧。一个城市的去了杭州网易,工资年薪19万,一个和我们一样就在了北京去了中国移动,拿到了北京户口,工资在17万左右。从就业来看,其实大家都差不多,并没有说谁就比谁牛很多。不过去杭州的同学在父母的支持下已经买房,而另外一个城里的同学也在筹划让父母支持在北京买房。

而我和另外一个农村来的同学,虽然没有输在找工作的起跑线上,不过买房这样的思想我们就不敢有了。如果论生活状况,我俩来自农村的同学相比之下还是要苦逼点,如果接下来我们没法创业五年内基本上没有买房生孩子的想法,毕竟住是个很大的问题。

我想很多从农村上来的人应该都有类似的经历,我看回答里面有很多励志故事,但是刚毕业的状况确实要苦逼一些。不过这些都不是啥大问题,有利有弊,买房的要还房贷,而我们要轻松一点,可以用余钱去做点业余的投资,挣点闲钱。而且在没有房贷压力的情况下,我更有一颗去闯去创业的心,希望自己未来能够成为富一代。

04

首先说说我吧,大专毕业两年了。我是地道农村人,我们村还是贫困村,我家还是村里贫困户,高中由于各种原因只考了个大专,当时不想读了。但是女孩子又不想那么早入社会,就咬牙拿着我妈给的1万入学校了,交完学费等各种费后,基本不剩了。刚进去学校,又不熟,学校又特别偏僻,出去兼职都不方便。后来慢慢认识了一些师兄师姐后,他们介绍去酒店做服务员,端菜,6点到10点才28块钱,学校吃顿饭5块,去一晚也能够吃几天。其中各种累只有自己知道,但是那个时候觉得生活还有盼头。现在毕业了,在一家公司做两年多,快三年了,身边的人换了又换,工资没有见长,生活没有希望。真的不如本科生,没有关系,没有学历,没有背景,努力都他妈没有方向。

05

我和我老公都是农村考学出来的,现在在一个省会城市落了脚,我们俩都是农村人,一穷二白,我老公家那真叫穷得叮当响,毕业2年挣了几万块钱回家盖房子,因为房子快塌了!现在大家混的还行吧,吃喝不愁,房子有几套。关键是,我老公的姊妹兄弟全靠他罩着。有6个哥哥姐姐,每个人孩子都给从农村里扒拉到省会,安排工作。所以全家都把我老公当神一样供着。

我想说的是,一穷二白的农村孩子,又没有任何靠山,那么,读书是你翻身的唯一途径!

06

村里有几个例子,本人河南豫北农村,村里有很多个考上三本的大专的,除了在本地当老师,就是自己干,有的养殖的,有做小生意的,有几个考上省一本的,基本上都在大城市的公司里上班,郑州上海都有,收入不详。村里还有十多个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现在过的都不错。村里有几个考上西交大,武大,华科大的,表弟87年的大连理工毕业,哈工业读的研,现在哈尔滨工作,听姑姑说,年收入在20一30万左右。

07

本人妹子,家在农村,以前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那仅有的几亩麦子和玉米,小学到高中的学费都是一路借过来的,以前家里穷得连辆上学骑的自行车都买不起。家里姐弟两人,我和弟弟同一年考上了大学,没发挥好,弟211,我普通二本,大学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的助学贷款和学校的助学金。说说现在吧,毕业五年了,我在某私企基层工作,年薪20W+,福利待遇基本满足需求,

前景还可以,也有奋斗目标,有稳定交往对象,正在攒钱这两年准备买房结婚,比较知足。弟是一名空军军官,工资就不提了,但也不低,福利待遇很好,有稳定交往对象,女朋友是高中同学,北大医科博士在读。说到主题,很感谢一路靠自己的努力走到了现在,虽然跟那些拼爹的没法比,也可能混的不如一些人,但是跟父辈和那些没上大学出来的小学初中高中同学相比,生活环境好了很多。没有看不起的意思,他们也很幸福,只是自己很庆幸能靠自己的努力换来小时候所向往的生活。很想感谢爷爷是农民,爸爸是农民,才有了自己成为拼一代的机会,很辛苦可也自认为很有成就感。因为吃过别人不曾吃过的苦,所以没有什么再怕的,困难只是暂时,苦心人天不负。


镜头里青春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表哥,他是我们的“家族之光”。是我们家族学历最高的那一个。

表哥是我姨妈的儿子,姨妈算是那个年代学历比较高的了,她上到了初中毕业成绩也不错,但是家里没钱也就没读了。我表哥4岁就开始读书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管的这么严)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小完全跟不上,但是我姨妈特别耐心的辅导他也从来没打骂过他,后来到了五六年级成绩慢慢拔尖到了读初中的时候已经是年纪前一二名了,我们那边考高中要填志愿(因为只有县城才有高中)第一志愿毫不犹豫填的是我们的县一中(我们县最好的高中)我们那个农村初中要想考到县一中是很难的,除非你是全校前几名才有可能。所有人都认为他考去一中是绝对没问题的,结果出乎意料的竟然落榜了考了他填的志愿的最后一个学校。姨妈想用钱帮表哥买进一中,即使他家是卖菜为生姨妈也想能供表哥出人头地,但我哥不想姨妈他们那么辛苦,他说他就不相信不是一中难道他就不能考上好的大学。3年间我表哥奋发图强,一直保持在全校前几名,还参加了一个奥数比赛获得了第二名这为他高考也加了10分。最后我哥不负众望的考入了北京重点大学(名字就不说了,是911,285这种非一般的大学)关键是这个时候他才15岁啊。大学期间他从来就不需要家里寄一分钱,他的学费生活费全部是靠奖学金得来的,他不讲究吃穿,甚至还可以给家里寄钱回来(他就是爸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后来又顺利考上本校的研究生,全校就四个出国的名额他就是其中一个,但是我姨妈家没钱所以他就放弃了这个机会。然后又一路开挂的考上了博士,最后还拿到了博士后学位。也就是说他25岁的时候就把书读完了。后来学校安排他们去一个通信总公司工作,他实习期的工资都有5、6千而且天天住酒店都是公司出钱(那个时候我还在读高中)后来他做了经理月薪也上万了还娶了一个本科研究生的老婆,嫂子家还挺有钱的,我觉得如果不是我哥努力读了这么多的书成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估计我哥家的情况女方家要答应估计会有点难度。

我是从我哥身上第一次感觉到读书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那个时候最穷的就是我这个哥哥家,但现在发展的最好的就是他。


初墨鱼


我同学,家里穷,不是一般的穷,可就是学习成绩好,考高中的时候,他爸爸怕他考上重点高中,给他一个鸡蛋吃,意思就是让他打零分,可能吗?没花一分钱,进了重点高中,爸妈省吃俭用供了三年高中,考大学的时候更逗,他爸把他锁屋里了,不让去考试,结果还是旁边家的小媳妇偷偷去给砸的锁头,第一场考试晚了半小时,班主任求了半天才进的考场,结果不用想,当然考上了,他爸愁的快哭了,村里人也过来心里安慰,村长负责了去时候的火车票,都凑西凑,攒了一万块钱去了北京。他脑子好,也有出息,在校期间一直给外国人家教,没让家里掏过一分钱,直到毕业。毕业了就业就是大问题,他知道自己进不了大公司,其实慢慢找也能找好的,可是金钱不允许他慢慢找,选择了销售,脑子好别人羡慕不过来,在加读校期间与外国人接触经验,很快当上了销售部经理,再经几年奋斗,小有成就,现在过得非常幸福,他就是我老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