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自查:你是否達到了牛逼管理者的標準?五個關鍵習慣助你升級

很多人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沒有機會在更大的舞臺施展自己,但設身處地的評價下自己:我是否具備成為管理者的條件,還欠缺什麼?如何能快速補足?

而管理學界的歷史級大神彼得德魯克的代表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其實已經為我們開出了方子了,就看大家是否願意相信這些方子,並願意去訓練內化為自己的。

自查:你是否達到了牛逼管理者的標準?五個關鍵習慣助你升級

彼得德魯克

以下是自己閱讀後覺得對自己幫助比較大,精選出來的部分:

一、影響管理者效率的四大難題:

1、管理者的時間往往是別人的,每個人似乎都可以隨時找他;

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於“日常事務”,除非他們敢於採取行動改變周圍的一切,因此他需要有一套判斷標準來使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3、管理者本身處於一個“組織”之中,如果不能使組織其他人利用他的貢獻,他就無效率可言;

4、管理者處於“組織”內部,而組織存在的唯一理由則是為外部環境提供良好的服務,外部才是真正的現實。而對於外部情況,真正重要的不是趨勢,而是趨勢的轉變。

二、有效管理者的表現是什麼?

1、評價人具體到任務點: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要說人的能力,就必須具體到能不能完成任務,他們不喜歡籠統地說某人是個“能人”,而只會說某人在完成某項任務方面是個能人。

例子:馬歇爾將軍:一位將軍如果沒有特優的表現,就必須立即調職,而不管有無繼任者。“我們重視的,只是這位主管不能勝任工作,至於如何去物色繼任人選,那是另外一回事”

2、要事優先:

卓有成效如果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善於集中精力。總是要事優先,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3、做減法:

有效的管理者打算做一項新的業務,一定先刪除一項原有的業務,對於控制組織“膨脹”非常必要。擺脫昨天:至少可以把昨天遺留下來的不能產生成果的工作儘量減少。

4、選人用人:

新工作一定要選有經驗的人,最好兩人以上共同承擔:有效的管理者知道創業維艱,新工作不易上手,總會遇到困難。因此,做新工作本身就是賭博,倘若再另聘新人來做,就更是賭上加賭了。

5、一定要有勇氣創新,而非遷就現有的產品線

同理,成功的事業,不是遷就現有產品線來開發新產品的事業,而是創新,如果創新有風險,那麼,化機會為成果,肯定比解決舊問題更有生產性,解決舊問題,只不過是恢復昨天的平衡而已。

總之:一位有效的管理者,會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當前正在進行的工作上,而不會再去兼辦其他工作,完成一件事情後,他會根據情況的變化,再決定下一步的優先。要想集中精力,首先要拿出勇氣,要敢於決定該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做時間的主宰,而非奴隸。

三、成為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在思想上養成的習慣: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

每天記錄時間安排,定期回顧,找出浪費時間的地方並加以改進。

2、重視對外界的貢獻

他們首先會問:“別人期望我做出什麼成果”。他們不會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而工作,他們不會一接到工作就一頭鑽進去,更不會一開頭就探究工作的技術和手段。

接到任務會問對方:你希望我在這個過程中起什麼作用了?

知識工作者只能自己制定工作方向,所以他必須瞭解別人期望他做出的貢獻是什麼,原因是什麼,對必須使用其知識成果的人的工作情況,他也要有足夠的瞭解

3、善於借力

善於利用公司內部每個人的長處,更不會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如何看清別人的長處了? 很簡單,多問一句:這件事情如果他做成了,是因為什麼?

4、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領域

他們會按照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優先次序。堅守比排序重要。

5、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

他們知道有效的決策事關處事的條理和秩序問題,他們知道一項有效的決策,它絕不會是“一致決定”的產物。他們知道快速的決策多為錯誤的決策,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戰略,而不是眼花繚亂的戰術。

要點補充:

一、為什麼要強調對外界的貢獻?

1、強調貢獻的意義?

一個管理者能重視貢獻,是人才發展最大的動力,因為這些人可以隨外部施加的要求調整自己,可以幫助那些與他共事的人將眼線提升。

2、管理者的貢獻包括什麼?

貢獻通常有三方面:(1)直接成果;(2)企業價值觀的樹立及對這些價值觀的重新確認;(3)培訓與開發明天所需要的人才。

3、如何有效貢獻?

(1)常問問自己:“我能貢獻什麼”

管理者如果不自問:“我可以做出什麼貢獻”,他在工作中就不會有遠大的目標,甚至可能把目標搞錯而且特別容易對“貢獻”一詞只有狹義的理解。如果一個人重貢獻,他常問:”我對組織有什麼最大的貢獻?“而這等於是說:我需要怎樣的自我發展,我應該學習什麼知識和技能,才有助於我對組織做出貢獻?我應該將我的哪些優點用在我的工作上?我應為自己設定怎樣的標準?

(2)將‘貢獻’當做產品推銷出去

如果一個人想成為管理者,願以貢獻為目標,那貢獻就是其產品,必須將產品推銷出去,即他的知識能力為別人所用。所以必須考慮到自己的產出供什麼人使用,也必須瞭解用戶應該知道什麼才能有效使用產出。又因為每個人都有想把工作乾的更好的心理動力,所以他們會向內部機構人員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便於你為機構做出的貢獻,你需要我做些什麼貢獻?需要我在什麼時候,以哪種形式,用什麼方式提供這些貢獻?”

(3)以‘貢獻’對待下屬

一個重貢獻的管理者常常問他的下屬:“我們的組織和我,應該期望你有怎樣的貢獻呢?我們該期望你做些什麼?如何才能使你的知識和能力得到最大的發揮?”下屬經過思考提出他認為可以做出的貢獻後,主管才有權利和責任對他所提出的建議是否可行做判斷。

二、如何做決策?

1、如何判斷決策是否可行?

判斷一項決策是否可行,很簡單,只要兩項原則:1、如果利益大於成本及風險,就該行動;2、行動,或不行動,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2、有效決策的六點特點:

(1)瞭解問題的性質

如果問題是經常性的,那就只能通過建立一套規則來解決,而一位有效的管理者碰到問題,總是假定該問題為”經常性質“。一個管理者如果需要天天做決策,時時要做決策,那恰恰說明他是個疏懶和無效的人:

(2)要確實找出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也就是找出問題的“邊界條件”:決策的目標是什麼,最低限度應該實現什麼目的;

(3)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在考慮必要的妥協、適應及讓步事項,以期該決策能被接受。

而不是一開始就研究可被接受的決策是什麼?如果老是考慮如何才能被人接受,又怕他人會反對,那就完全是在浪費時間,不會有任何結果,如果一開頭就問:”這樣做恐怕別人不肯接受吧“,那你永遠不會有結果;

(4)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

一項決策如果沒有列舉一條條的行動步驟,並指派為某某人的工作和責任,那便不能算是一項決策,最多隻是一種意願而已。而若要化為行動,則必須回答以下幾個問題:決策會影響到的人是誰,誰應該被告知;應該採取什麼行動;誰來執行;如何使執行的人有所遵循。行動責任必須明確執行、執行人員的能力、績效的衡量標準、激勵制度等也都需配合,否則工作人員就會困於情緒的衝突之中。

(5)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及有效性:我們看到許多早就該修改的措施始終沒有修改,其原因主要就是管理者不肯親自去了解情況。我們需要數字,同樣也需要報告,如果反饋不能反映情況,我們又不去親自查看,那麼我們缺乏有效性也就不該怨誰了。

(6)做好決策的第一原則:應以互相沖突的意見為基礎,從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判斷中選擇。除非有不同的見解,否則就不可能有決策。

因為:1、惟有反面意見才能保證決策者聽到的不是恭從;2、反面意見正是決策需要的“另一方案”,決策如果只有一個選擇,那與賭博何異;3、反面意見能激發想象力,而這是全新角度看問題的源頭。

3、做出有效決策之前,我們要先問問自己:

(1)“要驗證某一假設是否為真,我們應該知道些什麼?”;

(2)“相關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3)“我們是不是真需要一項決策?”——確定後,堅持執行到底。

4、決策的注意事項:

(1)決策通常不是在”是“與”非“的選擇,而是在任何一項方案均不一定優於其他方案時的選擇。否則哪需要選擇。

(2)卓越成效的決策者都知道,決策的過程往往不是從蒐集事實開始,而是先從其本人的見解開始,所謂見解乃是”尚待證實的假設“;見解如果不能獲得證實,就毫意義無。但要確定什麼才是事實,必須先確定相關的衡量標準

例子:對物理學家來說,物體的味、色均非實時,但對廚師則是;對畫家來說,色是其重視的事實。他們各人見解不同,故其認定的事實各有不同。因此:人總是從自己的見解開始,所以要求其他人從蒐集事實開始,是不符合實際的,因為結果是蒐集的事實必是以他既有的結論為根據,他既然有結論必能蒐集到許多事實。統計人員最清楚。因此唯一嚴謹的方法應該說明確承認“見解為先”。

(3)我們都知道:假設是不必辯論的,卻必須經得起驗證,經得起驗證的假設才值得我們重視,經不起驗證著,就只有放棄了。

(4)決策後,遇到困難,仍要堅持下去:

  • 我們不敢說,所有的決策都會讓人覺得痛苦,但實際上有效的決策執行起來往往會讓人產生不愉快的感覺。

  • 只要決策是正確的,就沒有理由因其執行困難、因其可怕,或因其麻煩而退卻。

  • 決策如果真有困難,十有八九是出在不必要的細節上,至於第十次也許是決策前的思考步驟。

(5)決策過程一定要快

有效的管理者,不會等太久,也許一兩天,最多一兩個星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