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从(3月1日)起到8月31日,需要重签合作、改变“玩法”

对于中国数千万“按揭族”来说,一个重要的时刻来了!按照央行此前的公告,个人房贷利率大变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9〕第30号公告,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自2020年3月1日如期启动。目前,主要银行已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并通过其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了公告,贷款客户可根据承贷银行公告,与银行协商办理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存量贷款如何转向LPR定价?


从(3月1日)起到8月31日,需要重签合作、改变“玩法”


从(3月1日)起到8月31日,“存量房贷”正式进入切换期,需要重签合作、改变“玩法”。


从(3月1日)起到8月31日,需要重签合作、改变“玩法”


种种迹象显示,“抗击疫情+房贷规则变化”将开启一个新阶段,对于刚需、改善型需求的客户来说,最佳的购房时机到了!之所以要“按揭族”重签房贷合同,是因为从去年10月开始,房贷利率的“锚”改变了。


以前,按揭利率的“锚”是“5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后来基准利率被废,央行推出了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5年期利率,就是房贷利率新的“锚”。


在新的“玩法”下,你的按揭利率构成方式是:LPR+加点。而之前是“基准利率±浮动部分”。在重签合同时,你有两种选择,第一利率固定不变,第二隔一段时间重新定价一次。


如果选固定,那么未来你的房贷利率一成不变,哪怕几年之后利率上升到8%还是降低到4%,都跟你无关。


从(3月1日)起到8月31日,需要重签合作、改变“玩法”


如果选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定价一次,最短周期是1年。如果选1年重新定价一次,那么明年到期日之后,就可以按照此前一次的LPR利率(每月20日有一次最新报价)重新给你定价。


很明显,基本都会选择1年重新定价1次,而不是固定利率。


原因很简单:从全球看,过去几十年利率是不断走低。而从中国看,过去20年房贷利率也是一路下行。换言之,一年定价一次,未来的按揭会越来越轻。


下图就是过去20年,中国房贷基准利率的走势(数据来源于央行):

从(3月1日)起到8月31日,需要重签合作、改变“玩法”


那么LPR和基准利率有啥区别:基准利率是央行决定的政策利率,而LPR是商业银行竞价产生的市场利率。


从(3月1日)起到8月31日,需要重签合作、改变“玩法”


基准利率不定期调整,央行上一次调整基准利率还是2015年,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房贷利率)至今仍为4.9%,而LPR利率每月调整一次。


LPR是由18家商业银行共同报价产生,计算方法是去掉一个最高价和一个最低价,然后算术平均得出,每月20日重新报价计算,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是4.75%。


哪些贷款需要转换:看贷款合同,如果当初和银行约定的利率是按照基准利率定价(上浮或者折扣),就需要转换。


如果约定的是固定利率,就不能转换。


二套房、公寓、商铺、写字楼……只要是跟基准利率挂钩浮动的个人贷款,都需要转换。


划重点,公积金贷款、不良贷款不能转换。


什么渠道可以转换:具体操作要以贷款银行的解释为准,不过,综合多家银行的公告看,8月30日之前,房贷客户基本都可以在贷款行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智慧柜员机、短信银行、任一网点等渠道完成定价基准转换。


换锚之后,存量房贷利率如何计算:等价转换,不升不降,保持原合同约定的利率到年底,直到明年再调整。也就是说,虽然LPR利率接连下降,但今年的房贷利率保持不变。


利率的具体算法是“LPR+固定点差”,这里的LPR值,选取的是上一年12月的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4.8%,而固定点差的算法比较关键,是由“原合同约定利率-2019年12月的LPR”。


从(3月1日)起到8月31日,需要重签合作、改变“玩法”


举个例子,张三有一笔存量房贷,利率约定的是基准利率上浮10%,那就是4.9%×(1+10%)=5.39%,2020年仍然是这个利率不变,他的“固定点差”则是5.39%-4.8%=0.59%。


再举个例子,李四有一笔存量房贷,利率约定的是基准利率的9折,也就是4.9%×90%=4.41%,2020年仍然是这个利率不变,他的“固定点差”则是4.41%-4.8%=-0.39%。


也就说,这个固定点差可以是正数,也可以负数,如果之前约定的利率是基准利率上浮,这个点差就是正数,如果约定的是下浮,这个点差就可能是负数。


划重点来了,这个点差一旦确定,就一直固定不变了。


举个例子,如果2020年12月的LPR(5年以上贷款利率)变成了4.5%,那2021年,上述张三的房贷利率就变成了4.5%+0.59%=5.09%,而李四的利率就变成了4.5%-0.39%=4.11%。


新增房贷利率如何计算:计算方法也是“LPR+基点”,这里的LPR是最新的5年以上LPR贷款利率,而加多少基点由各地政府决定,每个基点等于万分之一。


又要划重点了,加多少“基点”,地方政府可以灵活调整,楼市较热的地区,基点可能就高,楼市较冷的地区,基点可能就低。例如南宁、苏州、郑州等热点城市的基点都超过100,首套房利率超过6%。


从(3月1日)起到8月31日,需要重签合作、改变“玩法”


举个例子,假如某人今年现在买房,当地首套房利率的加点如果是100个基点,那么它的房贷利率就是4.75%(2月LPR利率)+1%(加点)=5.75%。


发现没,LPR利率虽然市场化了,各行各业终于可以享受到LPR降息的快感了,但房贷利率被排除在外,因为地方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基点。


所以,单就楼市而已,无论搞不搞LPR,差别不大,换汤不换药而已。房地产原本就是最不市场化的一个行业,别指望这么快就能在利率上享受市场化了。


转换之后,银行和房奴谁是赢家:单就2020年来看,银行肯定是赢家,LPR虽然在降,但房奴的利息没有因此减少,因为转换原则是“保持原合同最近利率不变进行等价转换”。


解释一下,去年12月的5年以上LPR贷款利率是4.8%,相比2015年的基准利率已经下降了10个基点,如果按照过去的算法,只要基准利率下降,房奴的利息也会跟着减。但今年要求利率不变,这意味着房奴错失了10个基点的降息利好。根据财经作家刘晓博的测算,各大银行至少可以占到280亿元的便宜。


从(3月1日)起到8月31日,需要重签合作、改变“玩法”


2020年之后,由于“固定加点”不变,算法有一点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但一般来说,如果2021年LPR利率继续走低,那些原本享受基准利率折扣的人,会比以前的算法交的利息更少,而那些原本按照基准利率上浮的人,会比以前的算法交的利息稍多。如果LPR走高的话,情况刚好反过来。


你只有一次选择机会,当选哪个:央行提供了两个选择,且选择机会只有一次,一是固定利率,二是浮动利率。


举个例子,倘若上述张三选择的是固定利率,那么他的房贷利率就一直是5.39%,而且以后不管LPR如何变化,都是按照这个利率还款。


倘若张三选择的是浮动利率,那么他的房贷利率会随着LPR的变化,每年调整一次。


所以,哪一种选择更划算?关键看你如何判断今后的LPR走势,如果你认为LPR长期看涨,就选固定利率,如果你认为LPR利率长期看跌,就选浮动利率。


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当前正处在全球货币宽松周期,中国的低利率将是大势所趋,此时选择浮动利率更划算。


低利率大势所趋,楼市会不会跟着爽:首先,LPR并非完全市场化的利率,表面上它虽然由18家商业银行竞价产生,不受政府干预,但实际上仍然受制于央行的MLF操作(中期借贷便利),LPR不会真正飞出宏观调控的手掌心。


从(3月1日)起到8月31日,需要重签合作、改变“玩法”


简单来说,MLF可以理解为央行借钱给银行的参考利率,而LPR是银行借钱给客户的参考利率。在很大程度上,MLF是LPR的锚,对其影响很大。例如,2月份,央行通过降低MLF利率,间接促成LPR利率的下调。


其次,房贷利率和LPR不能划等号,前文说过,地方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在LPR的基础上加点,楼市过热,加点就多,楼市过冷,加点就少。所以,即使利率市场化了,房贷利率仍然是政府严格管制的。


接下来,你可能会看到随着政府刺激经济,市场利率不断走低,各行各业享受LPR走低的红利,唯独房地产被排除在外。“房住不炒”仍然是总基调,至少在央妈目前的口径里,房贷利率丝毫没有放水的迹象。


总结:受疫情影响,楼市已经进入调整期,房价正处在洼地,楼市赢来了松绑和转机,各种利好纷至沓来。


从(3月1日)起到8月31日,需要重签合作、改变“玩法”


截止到目前,在中央默许下,包括河北、天津、重庆、浙江、上海、西安、无锡、南昌、杭州、济南、南京、南昌、驻马店、马鞍山、南宁、苏州等20多个省市发布了楼市政策,开始救市。


国内疫情形势逐渐好转,拐点虽然还不明确,但根据2003年非典时期的楼市走势来看,一旦出现便是楼市反弹之时。


最关键的是,对市场最为敏感的房企,已闻风而动,一波波优惠打折春雨袭来,滋润了沉寂在疫情中的楼市。 对于即将购房的人来说,利率下行趋势已成,此时买房可谓是最佳时间点。


从(3月1日)起到8月31日,需要重签合作、改变“玩法”


一个愿意帮你拿到最低房价的微信公众号,如果你准备买房、换房,相关购房咨询事宜或是关心楼市,入买房群,获得更多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