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國平安一週回購40億,格力電器融資180億

​今天下午,中國平安發佈兩個公告,員工長期服務計劃買了40億,核心人員持股計劃買了6億多。2020年的購買額度和買股價和2019年長期計劃買入價格和額度差不多,有興趣的可以翻翻更早幾年的。公司業績不錯,拉長時間,這幫人基本都是大賺。

中國平安一週回購40億,格力電器融資180億


中國平安一週回購40億,格力電器融資180億

《祖魯法則》當中,講到其中一個買入時機,就是看公司回購和高管增持、買入時點。現在平安股價回到半年前,離高點回撤了15%左右,作為最瞭解公司質地的員工、核心人員,這個時候買入,說明這個點位估值肯定不貴,非常有投資價值。

上週美的剛融資200億計劃,今天格力電器發佈180億融資計劃,面對苦日子,手裡有錢才不慌。針對美的200億融資,很多人解讀收購飛利浦家電什麼的,這次又說格力是不是去競爭,沒有揭底之前,純屬猜測。

格力,在融資公告裡面說的很清楚:主要用於公司及下屬公司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支持項目建設等符合國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的生產經營活動。

前段時間,有人說,大冬天、疫情期間一個月賣的空調,可能還不如之前一天的空調,這不是誇張,實時基本如此。我就問一句,從過春節,到現在你們家裝空調了嗎?朋友們!

中國平安一週回購40億,格力電器融資180億

融資都是有成本的,家電空調賣的不好,除了買材料,各項經營開支可是一樣不能少。關於定製家居行業的朋友可能有留意,企業不斷授信給經銷商,幫助渡過難關。難道格力、美的的經銷商都錢多的要命嗎?說白點,這種庫存產品,經銷商的錢都壓在倉庫產品裡面,剛變現一點,又讓廠家銷售給壓貨,倉庫“肚子”從來就沒有小過!

這點,很好理解,很多公司經營多個品牌、品種,誰把代理商的資金給佔用了,他就得主推誰的,只有賣了才能變現,流動週轉!定製產品因為需要賣了才能下單,以銷定產,這方面比庫存產品要好點。

中國平安一週回購40億,格力電器融資180億

格力融資,寫的很清楚,註冊超短期融資券的規模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含),擬註冊短期融資券的規模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含),擬註冊發行中期票據的規模不超過人民幣50億元(含),都是短期融資,不太可能是很多人說的去收購公司。

按照格力的成長邏輯和佈局邏輯,對外投資基本是圍繞消費+工業兩個產業板塊的產業鏈進行入股參股形式。投資銀隆屬於例外跨行,還被中小股東給否了。

還有人抬槓,說賬上那麼多資金趴著,還融資,這個很好理解。假如你就是個公司,你財務狀況好的時候才好融資,你現金流有問題,誰還借給你錢啊?再說,現在各方面融資政策還好,為何不利用政策發展自己,渡過難關呢?

跌了一週,已經夠酸爽了,外圍疫情持續,外盤可能短期好不了,但離起穩也不遠了,疫情再嚴重,總的有個底不是。

現在這種形勢下,上市公司、大老闆、董高監、內部員工,都是明眼人,只要是公司是行業頭部公司或者細分龍頭,他們買入、回購,就是相對合理買點。

好公司每一次調整都是上車機會,很遺憾很多人和我一樣把子彈打光了,沒有加倉機會了,好的策略就是滿倉臥倒吧。

歸根結底,主要還是收入來源少、金額小,不然還可以加倉,接下來好好努力工作幹活吧,讓自己成為好公司股權收藏家!

也別整天想著高拋低吸超短線,做好公司的長期主義者。

PS: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只要涉及到個股的帖子,多空雙方就開始對掐。《信立泰利潤腰斬 , 下一個會是華東醫藥嗎?!》。怎麼理解都很正常,時間最終會證明誰是對的。

個人淺見,難免偏頗,還望指教。

這周炒雞忙碌的一週,工作了六天半,文章就早點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