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多少人喜欢老歌的?为什么?

小智随拍


老歌是一种怀念,在那个还没有声卡没有电音的年代,当歌手必须要有一定歌基本功,并且需要有很大的天赋,唱歌唱的是感情,如果没有感情的歌那是不会火的,并且老歌的歌词,比较朗朗上口,很多能触景生情,

这里发一首李宗盛的《问》

谁让你心动

谁让你心痛

谁会让你偶尔想要拥他在怀中

谁又在乎你的梦

谁说你的心思他会懂

谁为你感动

如果女人 总是等到夜深

无悔付出青春 他就会对你真

是否女人 永远不要多问

她最好永远天真 为她所爱的人

每当听起都会触景生情。

对虾过敏


小时候,一盘盗版磁带是10块钱;后来用CD机,一张盗版CD的价格是5块,后来变成3块。而现在,128G的手机内存塞满了几十G的歌,可却找不到想要听得新歌了。

并不是新歌不好听,也并不是老歌有多好听。

只是再也找不到旋律响起,就马上想到某个人的一首歌;再也找不到可以用一首歌,就能记录青春;再也找不到为了一个女孩,能唱很多遍的歌曲。

我想老歌,应该是一种记忆 ,更是一种情绪。

真的,我也曾一盘磁带反复听周杰伦,一遍一遍的唱五月天,学张学友的情书,KTV永远点唱王菲的红豆、爱着一个不爱说话的林夕。


海希安世界


现在有很多人,越来越喜欢老歌,对于有一些现代流行曲,却是不怎么感冒,其实有时候,人往往对自己年少时候或者以前的一些东西,特别的留恋。越是随着时光流逝,这个感觉就会越深。有可能一首歌曲当年会在自己心中留下特殊的印象,会让自己想起某段难忘的时光。那些歌曲早就已经深深刻在自己脑海之中,那美妙的旋律很难轻易忘掉。当初不知道曲中意,再听一是曲中人。也许正是这一首首经典歌曲刻写下了当初懵懂无知的少年,记录荒诞不经的青春。回过头看看当年的自己,不禁会想这才是最好的我们。

我们再说老歌的时候往往会加上经典两个字。许多歌曲就像美酒一样时间越久远越是香醇。经过时间的洗礼,岁月的铅华,方显经典本色。当年可能和现在一样,产生了许多歌曲,但是大部分歌曲可能是垃圾歌曲,不久就被时间淹没,而我们记忆中的歌曲可能就是那个年代大浪淘沙的结果,就是当年歌曲的优胜者。当年最经典的歌曲流传下来自然就成了经典,自然值得人们一遍一遍循环往复地听。而当今正好处于大量歌曲一起迸发,经典歌曲尚未胜出,给人一种泥沙俱下的感觉。

七八九十年代是中国乃至世界歌曲集中爆发期,这一时期中外出现许多经典名曲。这些经典名曲无论在歌曲在曲歌旋律上,还是在歌词填写上都可堪上乘。这时期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比如罗大佑的歌,李宗盛的歌。罗大佑把属于自己的年代刻画地深刻入里,用一个个意象创作我们的《童年》,用自己爱恨交加向爱人展示《你的样子》,用甜蜜朦胧的爱情谱写《恋曲1990》。李宗盛鼓起我们的《勇气》《问》你是否《明明白白我的心》,《漂洋过海来看你》之后原来《当爱已成往事》,才知道《我终于失去了你》。原来自己已经满是《伤痕》,用《给自己的歌》写出我心中的《领悟》,是什么让我《鬼迷心窍》,还想做你的《真心英雄》。

随着那个时代优秀歌曲集中爆发,各个领域、各种风格等歌曲都走向繁盛,进入新世纪以后华语歌曲逐渐走向衰落。现在歌曲的整体质量远远不如那个年代。那个年代有一批静下心来醉心于创作的音乐制作人,他们用自己青春与热情为了我们谱写了生命的赞歌。当然现在也不乏一些优秀的音乐制作人,更多音乐人功利心非常强创造出许多快餐音乐,质量也难以保证,许多歌曲旋律简单、歌词浅显、缺少内容不值得回味。也有一种说法是,七八九十年代歌曲集中爆发,把大部分优美的旋律都写光了,因而现在音乐才缺乏创作力。

那个时代出现了一批才华卓越的歌手。滚石和宝丽金支撑了整个华语乐坛,谭张争霸的盛况点燃了时代的热情,邓丽君把柔美的音乐唱进你的心坎,张学友诉说人生悲凉,刘欢唱出时代的呼喊,韦唯唱出最美的亚洲。此外还有陈淑桦、高胜美、潘美辰、周杰伦、水木年华、齐秦、张宇、伍佰、林忆莲、王菲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歌手。

现在则缺乏这样优秀的歌手去,许多歌手的专业素养并不高,甚至什么人都可以唱歌。有些人又唱歌、又演戏、又搞综艺,结果演技尴尬、唱功尴尬。专业水准不高的歌手很难唱出经典的歌曲,现在经典歌曲不多,神曲倒不少。老歌曲就像美酒,当我们细细品味的时候方知酒中滋味,方知人生冷暖。老歌曲像时间囊,存封我们美好的回忆,诉写我们青春。老歌曲就像老朋友值得我们细细去理解,值得我们慢慢去交心。



飛翔影音


这确实是我现在所碰到的问题,我是一个喜欢听歌的人,很多好听的老歌都已经听了无数遍,这些年一直想找一些好听的新歌来听。可是,我发现各大音乐排行榜,已经全部被小鲜肉占据了,他们不是因为唱歌好听,只是因为粉丝多。我也尝试着去听他们的歌,可是我觉得完全是一种折磨!根本就听不下去,说一下我听不下去的原因

第一,唱歌完全没有感情。唱歌是需要感情的,先不说歌曲怎么样,现在好多歌手唱歌只是单纯的在炫技,并没有把感情融入进去,这样的歌曲,你唱功再棒也是没有灵魂的,听着完全没有味道

第二,加入了太多没有用的东西。现在这些音乐人写歌,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不在歌曲里加点说唱就难受,不在歌曲里加点英文单词

就不会写歌一样, 再不就是全是嗯啊哦耶这种词,听着就让人难受!

第三,唱功问题,现在好多所谓的歌手,只是长了一个好皮囊而已,实际唱歌水平,低的令人发指!那怎么弥补呢,全是各种修音,电音,声音听起来就特别特别的假,怎么能让人提起听你歌的兴趣。

最后一个就是我自己个人的偏见问题,这些年的小鲜肉经济,以及他们的脑残粉们的脑残表现,让我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的反感。所以,凡是这些所谓的小鲜肉们唱的歌,演的电视演的电影,甚至我不论好坏我都不会去看去听!!


今后的我会怎样


喜欢老歌,比如刀郎还有很多的老歌

现在的歌还有些不知所谓的明星只要有点小名就出专辑,都有些粗制滥造,歌曲没有意义,歌手没有唱功,只是凭脸蛋、包装,后台够硬。做出来的东西肯定不能入耳,听过就忘。老歌那真的是歌坛老辈们用灵魂做出来的,投入感情唱出来的。

生命的长度等于你现在的时间点加上你对未来生命的好奇加上你对过去时间的惦念。

所以小孩子不会怀旧,只会盼望未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去的时间越来越多,于是人就会开始怀旧。那些歌,那些书,那些电影,其实是证明你的过去存在的证据,那你如何能不爱?叔本华说怀旧是人的本能,大概是这个意思。

如果到了你生命的最后一天,再好的新歌你还会喜欢吗?那时候新事物已经与你无关了,你已经走到了生命直尺的尽头,你只想再唱唱老歌,因为那些老家伙才是你生命的刻度。



爱的视界


我是一位90后的中年大叔,我就比较喜欢听老歌,以前还是懵懂少年的时候听一首歌听着听着就笑了,现在听一首年轻时听的歌听着听着眼泪就不自觉的挂在眼角。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都喜欢自我的代入感,听着熟悉的旋律,自己仿佛就成了故事的主人翁,也许是因为歌曲诉说的故事与自己的经历有那么一丝的相似,也许是听着这些老歌的时候让你想起了当初听这些歌的那些情景那些人,此时你心头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歌曲也是时代的产物,现在时代变了,节奏太快了,在这些老歌里能找到一丝宁静和喘气机会,。作为一名资深的老歌业余爱好者,我希望能有更多人的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稍微放缓一下脚步静静感受一下老歌的魅力,感受一下当时的那些人、那些事…





励志大胡子


老歌,一首老歌,就像一个人的过去一样。我们的童年时代,我们的少年时代,所学习的歌曲,接触的歌曲都是伴随着自己的成长过程的,有父母伴着,有儿时童稚的伙伴,有少年真挚的同窗,一路成长,那些老歌无不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当然,那些老歌的歌词写得也好,能表达我们的心境。怎么说呢,反正,我这个人是特别爱听老歌曲的,我总觉得,老歌嘛,总有一种那时候人们纯净的灵魂与情感的体现,每当我听到我所喜欢的老歌曲的时候,我就像是回到了我儿时的时光,那,用黄泥大砖砌的高瓦房,那瓦粱上的燕子窝,那下雨天滴答叮咚铿锵的房子漏雨的声音,那一堆小屁孩挤在我们家看黑白电视中的西游记.....

人,漂泊他乡,独在异地,

偶尔听一曲老歌,看一部老电影

那时,我相信,你也会像我一下,泪流满面


小small七seven


人们不只喜欢老歌,还会喜欢老电影,喜欢旧书等等旧东西,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这是因为怀旧可以帮助人增加生命的长度。

其实人的生命本质上是无数个一瞬间,每个人能拥有的,也是像电影一样一帧一帧的生命,那么为何我们能够感觉到生命的长度呢?

生命的长度等于你现在的时间点加上你对未来生命的好奇加上你对过去时间的惦念。

所以小孩子不会怀旧,只会盼望未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去的时间越来越多,于是人就会开始怀旧。那些歌,那些书,那些电影,其实是证明你的过去存在的证据,那你如何能不爱?叔本华说怀旧是人的本能,大概是这个意思。

如果到了你生命的最后一天,再好的新歌你还会喜欢吗?那时候新事物已经与你无关了,你已经走到了生命直尺的尽头,你只想再唱唱老歌,因为那些老家伙才是你生命的刻度。


蚍蜉之言


因为很多老歌就像是酒—— 经久弥香!那个年代歌手都是实力派的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品歌的过程也是我们回忆往事的过程,它能不自主的引领你的思绪

而新歌如我们所知大多引领的是一时潮流很快就被人们抛之脑后,因为不能给人以震撼,感觉,因为现在的歌手歌曲太多了(选秀节目),还有些不知所谓的明星只要有点小名就出专辑,都有些粗制滥造,歌曲没有意义,歌手没有唱功,只是凭脸蛋、包装,后台够硬。做出来的东西肯定不能入耳,听过就忘。老歌那真的是歌坛老辈们用灵魂做出来的,投入感情唱出来的。能触动内心心深处

我们听歌其实不限于新老的,而在于它的价值!

老歌是歌手用心长出来的 那才能给我们以感觉





店小二娱乐


应该有80%的人喜欢听老歌吧!在所有老旧的事物中,老歌似乎拥有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你去到哪里、搬过几次家,那些老歌总躺在播放列表里,它们一直在,足以概述你的过去。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老歌?要想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喜欢听老歌”这一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怀旧心理——是什么。

怀旧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这种心理机制的庇护下我们得以暂时躲进生活的B面,忘记冷酷现实带来的阵痛感。

此外,与当今年轻人自拍时追求的“照亮你的美”不同,父辈们保存至今的老照片其作用更多地体现为“身份确认”。经历了世代变迁,怀旧心理所起到的自我感知作用尤为明显。

那些劝你生活要向前看的人,可能只是说说而已。

 

毕竟谁都会忍不住回首往事,老旧的音乐又总是能让人瞬间高潮。

说音乐是有力量的,莫如说音乐是“有刺激的”。在音乐的刺激下,大脑会产生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够向我们的身体传达令人兴奋的暗语。伤心的人别听慢歌,大概是劝你听些旋律欢快的歌曲来增加你脑海中的多巴胺,赶走脑海中的致郁情绪。

据说直到25岁我们的大脑才能够发育完全,在这段包含了青春期的时光里,我们听过的歌会和脑叶发生永久性关联,产生独特又强烈的记忆痕迹。以至于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们听到当年那首歌时脑海里分泌的多巴胺只多不少。

所以,在怀旧心理的怂恿下,多巴胺究竟让人们体会到了什么?

老歌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生命的长度。

越是追逐新潮,越是无惧岁月漫长,未来还无限广远。越是追忆过去,越是对该来的那一天感到惶恐,生命就像块橡皮糖,被无限拉长后又恢复原状。

我们小时候总是追着听新潮的歌,然而随着我们慢慢长大,开始回去听一些之前被我们忽视的老歌,对新歌的追逐似乎和我们的新陈代谢能力一同放慢了脚步。

而老人呢?他们听的歌就更富年代感了,广场上大爷大妈听过的最新潮的歌莫过于《最炫民族风》之类的了,我敢打赌你一辈子都没见过成天把耳机挂在耳朵上听cxk的老人家。

和我们谈了很多次恋爱回头发现原来还是初恋最美好一样,我们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时间帮我们留下了最值得珍惜的东西,老歌可能就是这样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