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是不是甲狀腺結節都需要穿刺活檢來確定良性還是惡性?

 

是不是甲狀腺結節都需要穿刺活檢來確定良性還是惡性?


是不是甲狀腺結節都需要穿刺活檢來確定良性還是惡性?


是不是甲狀腺結節都需要穿刺活檢來確定良性還是惡性?

甲狀腺結節比較常見,多在體檢或因其它疾病住院查出甲狀腺有結節存在,好多患者由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患者詢問醫生最多的問題是:"甲狀腺結節是腫瘤嗎?""我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我的甲狀腺結節需要穿刺分辨良惡性嗎?""我的甲狀腺結節需要手術嗎?"。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糾結?在此與大家聊一聊甲狀腺結節的穿刺問題,是不是所有的甲狀腺結節都需要穿刺活檢分辨良惡性腫瘤然後再決定治療方案呢?

甲狀腺結節有良惡性的區分,良性的有橋本甲狀腺炎結節、結節性甲狀腺腫或囊腫、甲狀腺腺瘤、亞急性甲狀腺炎、甲狀腺結核等;惡性的就是甲狀腺癌了。目前最重要的輔助檢查就是甲狀腺B超(包括頸部淋巴結)和細針穿刺活檢(FNAB)。雖然甲狀腺B超對於區分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準確率較高,但其不是確診標準,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只能做為臨床的一個參考指標。所以中國巜甲狀腺結節與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及美國甲狀腺學會(ATA)指南均指出細針穿刺抽吸甲狀腺結節活檢是術前評估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敏感度和特異度最高的方法,且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US-FNAB)可提高取材成功率和診斷準確率。FNAB診斷甲狀腺癌的敏感度為83%,特異度為92%,陽性預測率為75%,假陰性率為5%,假陽性率為5%,那麼是不是所有的甲狀腺結節都需要FNAB或US-FNAB來分辨結節的良惡性呢?

現代臨床醫學已經從經驗醫學、循證醫學發展到了今天的精準醫學,而精準醫學的精髓就是因人而異、因病制宜的個體化診療。這也是體現某個醫生診療技術水平高低的客觀評價。那麼哪些甲狀腺結節需要做FNAB或US-FNAB呢?結合我們的臨床經驗,有以下情形之一者需要行FNAB。

一、FNAB穿刺適應症:

1、有甲狀腺癌既往史(以往患過甲狀腺癌)者;

2、有甲狀腺癌家族史者;

3、結節壓迫致聲音嘶啞或飲水嗆咳者;

4、高危人群5-9mm結節具有可疑惡性超聲特徵;

5、不正常的頸部淋巴結腫大;

6、直徑大於0.5cm的結節伴有微鈣化(即俗稱的沙粒樣鈣化);

7、瀰漫性甲狀腺疾病伴局部低迴聲結節;

8、短期內迅速增大的結節;

但FNAB也存在弊端:比如單點穿刺易漏診;不能區分甲狀腺濾泡性癌和濾泡性腺瘤;對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和甲狀腺淋巴瘤鑑別有困難;出血會影響檢查;因為是有創檢查有的患者因懼怕而不接受等。

畢竟甲狀腺結節中良性佔絕大多數,只有極少數為惡性,有下列情形的沒有必要做FNAB,也有些不宜做FNAB。

二、不必要或不宜做FNAB的情形:

1、彩超顯示結節邊界清晰、形態規整、結節周邊無血流、結節無鈣化、小的結節、囊性結節,則大多數為結節性甲狀腺腫,沒有必要做FNAB;

2、彩超徵象高度懷疑惡性,直徑超過1cm的實性低迴聲結節,手術前做FNAB實屬畫蛇添足!因為這樣的腫物必須切除,手術中還要對切除的腫物做一個快速冰凍病理檢查,以決定手術切除的範圍,建議你抓緊時間下決心手術,而不要老是糾結要不要做穿刺。

3、結節位置過深、特別是靠近氣管、血管、喉返神經的結節不宜穿刺,以免造成這些器官的損傷;

4、固定性差、活動度太大的結節穿刺不易成功;

5、結節太小,穿刺不易成功;

6、有出血傾向者;

7、全身衰竭不能耐受穿刺者;

8、頸部穿刺部位有急性紅腫炎症或某些變態反應皮損等;

9、特別懼怕穿刺,心理不能耐受者。所以,具體需不需要穿刺,要根據患者個體情況而定,不可盲目施行,最好的方法是諮詢有經驗的普外科醫生,針對你的個體情形共同決定是否做FNAB。即使有些懷疑為惡性結節的,沒做穿刺,你也不必擔心漏診,因為還有手術中快速病理切片檢查(大約需要30分鐘)這一把關環節。

當然對穿刺過是良性的甲狀腺結節或沒有穿刺過的甲狀腺結節,都要嚴密隨診,每半年~一年做個甲狀腺彩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