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知行合一”才能投資獲利,忘掉“沉默成本”,戰勝“處置效應”

“不讓任何東西荒廢”,會讓你的投資受更大損失

每一個人,只要他曾經在等過公交車,並且遇到過是繼續等待、還是選擇步行或者打的,也許都犯過這樣的錯誤。是什麼阻礙一個人選擇步行呢?當時他可能在想:現在我已經等了這麼久,如果我改為步行的話,一切等待就都白費了。人們不好意思承認等了很久的車是一個錯誤,也就沒有立即改為步行。這流逝的等待時間已經失去,人們想要避免這種損失。所以,我們繼續待在站臺上,等待,等待。


“知行合一”才能投資獲利,忘掉“沉默成本”,戰勝“處置效應”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這種行為方式是錯誤的。如果人們認識到已經犯了一個錯誤,那麼,就應該糾正這個錯誤,而不能顧忌迄今為止已經投資了什麼。


假如你是一家飛機制造公司的總裁,你必須做出決定:投入了1000萬美元,用於研發一種隱形飛機。當項目完成90%時,一個競爭對手已將類似的飛機投放市場,並且比你公司將要研發成果投入生產的飛機性能更好,價格更便宜。那麼,你應該繼續投入最後的10%的項目研發費用,以便完成這個項目呢,還是應該提早結束這個項目?


你如何決定?大多數被提問的測試者都主張還應該投資最後的100萬,把項目完成。從企業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是非常荒謬的。如果你已經知道,這個項目絕對不會有成功的希望,那麼,你就應該立即中止它,不管到目前為止你投資了什麼,投資了多少。


大多數人的思維都是不要讓已經投入的金錢,時間和努力白費,腦子裡有一種“不讓任何東西荒廢”的謬誤。但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中止一項投資或者一個項目的決定,不應該受到目前為止我們投資了什麼的影響。如果你認識到,資金是損失了,項目是失敗了,那麼,你應該毫不猶豫地立即中止項目,而不管已經投資了多少錢。在錯投的基礎上再投入新的資金,只會加大虧損,不會改善收益。


我們到處都可以發現這種效應。研究報告表明,籃球教練或足球教練更傾向於讓薪水高的運動員投入比賽,無論他們是否真的是球隊的得分手,狀態如何。不管怎麼樣,花出去的錢總要有所值,不是嗎?否則,花高價錢買來的明星球員坐冷板凳,主教練就會受到輿論,球迷,甚至球隊管理層,老闆的責問。即使主教練知道讓這個球員在一場比賽或很多場比賽坐板凳是正確的選擇,因為這名球員狀態不佳,與其他球員配合不好,而球隊最終能否獲得勝利才是最重要的。但他還是不得不向董事會和球迷解釋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估計自己不可能成功說服董事會,就會受不了壓力而提早讓薪水高的球員但是仍然沒有融入球隊,狀態不佳的所謂“明星球員”投入比賽,往往這種時候比賽的結果不會令人樂觀。


“知行合一”才能投資獲利,忘掉“沉默成本”,戰勝“處置效應”


與個人付出密切相關的投資更會加大投資人的“沉沒成本”

這個謬誤的另外一個要點就是與個人的相關程度。研究人員發現,與從他人手裡購買一個企業的經營者相比,自己創建一個公司的企業家會更多地對這家企業進行擴建。誰創立了一家企業,他就同這家企業有了個人的聯繫,他就會覺得自己要對此負責,就會對企業給予更多支持。對此,有足夠的事例顯示,以前的所有者重新買回他瀕臨破產的公司。“不讓任何東西荒廢”,特別是如果你個人也被捲入其中的話。


“知行合一”才能投資獲利,忘掉“沉默成本”,戰勝“處置效應”


傳統經濟學認為,人們在做決策時不應該以過去的東西和經驗和導向,而應該只以將來的東西為導向。起決定作用的只能是通過這個決策能改變的東西,而不是不再能夠改變的東西。但大部分人在做決策時往往考慮已經投資了什麼,他們總是抱著錯誤的希望不放。在這方面,投資金融市場的投資者是最容易犯錯誤而不自知的群體:


在股票市場,對買入以後虧損的股票加碼買進有一個術語,叫做“增持”,或者“補倉”。其過程大概是這樣的:你以100元的價格買入1萬股一家B2B網絡科技公司的股票。在短暫的上漲後,這家公司的股票價格下滑到了80元,真是讓人憤怒。實際上現在你的虧損是20萬,但是你當然不願意承認。還是這種情況,即人們不願意承認錯誤和損失。


現在,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你把這股票賣掉,承認20萬的損失,併發誓在今後再也不碰這類股票。第二種可能是增持。你是這樣想的:如果這家B2B網絡科技公司的股票從80元重新上升到了90元,那你還是有10萬元的損失。如果你現在以80元的價格繼續購買(1萬股)這家公司的股票,當這家公司的股票價格上升到90元的時候,你第一次購買的股票儘管虧損10萬元,但第二次購買的股票有10萬元的盈利,這樣綜合起來你就可以不賺不虧的退出這筆交易。增持,聽起來不錯,不是嗎?


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在多大程度上肯定這隻股票將會重新上漲到90元呢?完全肯定?確定是這樣嗎?或者,你在這裡只是滿心疑慮地想通過投入更多的資金,來嘗試著挽救已經失去的資金?如果你第二次購買的動機只是因為已經擁有第一次購買的股票的話,那你就又上了“不讓任何東西荒廢”的謬誤的當了!

面對這種情況,你需要問的唯一正確的問題是:如果你現在沒有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你也會購買它的股票嗎?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話,那你就不應該這樣做。並且,你還應該把你還擁有的股票也賣掉,避免更大的損失。你為什麼要擁有這樣一隻你如果沒有就不會購買的股票呢?


“知行合一”才能投資獲利,忘掉“沉默成本”,戰勝“處置效應”


總的來說,正是我們對於損失的恐懼,加上對於一致性的渴望,使得我們追加投資。因為,只要我們還這麼做,我們就不必承認損失,我們就不用被迫面對損失給我們帶來的痛苦。在心理學家的研究中我們發現,這種損失帶來的痛苦可比盈利帶來的喜悅要強一倍。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在有疑慮的情況下讓錯誤繼續發展的原因。心理學家稱之為:處置效應。這聽起來很科學,也很複雜,但實際上很簡單,並且昂貴。


處置效應讓投資者做出錯誤選擇

讓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問題:

你擁有兩隻股票,股票A是你花100元買的,現在市價5000元,股票B也是100元買的,現在市價15000元。可惜現在你必須支付你的5000元孩子下學期學費,你需要錢,但現金又不足,你不得不賣其中一隻股票籌集現金來支付學費,你會賣哪隻股票呢?


如果你本能的回答,你會出售盈利的股票B,那麼,你就同大多數人一樣。通過進一步觀察,我們發現這是不合理的:你出售的是你正在盈利的股票,卻保留了虧損的股票。為什麼?估計還是因為對虧損的恐懼和對盈利落袋為安的心理。一旦你出售股票A,你就會直面一個損失,這是你最不想面對的。所以你出售股票B,而不是股票A。


科學家舍夫林和斯塔特曼把這種效應命名為“處置效應”。投資者大多傾向於“售贏持虧”。基於損失厭惡,當存在著避免損失的前景時,投資者願意承擔更大的風險。想到會把賬面損失變成實際損失,想到要向稅務局、自己和家人,最糟糕的是向合作伙伴承認這種損失,就會使投資者變得更願意承擔風險,因而緊緊抓住虧損的股票。


“知行合一”才能投資獲利,忘掉“沉默成本”,戰勝“處置效應”


均價迴歸謬誤讓人堅守虧損股票希望回本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人們持有虧損的股票,是因為他們期望,在未來這些下跌虧損股票能夠擊敗獲利的股票,是因為他們期望,在未來這些股票能夠擊敗獲利的股票。這種想法被稱之為“迴歸到平均”。根據這種觀點,現在下跌的股票在將來的某一天肯定會重新上升,而現在上漲的股票會重新回落到股市現實的地面上。


而證券公司的那些賬戶數據證明了這種觀點是不可靠的。至少在一到兩年的時間段內,被出售的獲利股票的業績明顯好於仍然被持有的虧損股票。粗略估算,如果考慮出售虧損股票的稅收好處,這種處置效應給投資者造成了至少4.4%的利潤損失。


“知行合一”才能投資獲利,忘掉“沉默成本”,戰勝“處置效應”


損失憎惡讓投資者抱住“破船”不放,卻放跑了能盈利的“航母”

回到我們的話題,對損失的恐懼使得我們賣掉了盈利的股票,保留了虧損的股票,這種交易行為大約使我們損失了4.4的利潤。這就是我們為損失憎惡所付出的代價。

所以,我們不是擴大利潤,限制損失,而是限制利潤,擴大了損失。


心理學家托馬斯.季洛維奇用一個生動的比喻詮釋了這一點。設想一下,你的投資是一些船,你駕駛著這些船馳往退休的彼岸。但在這些船到達退休彼岸之前,你放棄了那些被證明適於航行的船隻,而把希望寄託在修復那些不穩的破船身上。


沒有水手會這麼做,但相反,投資者會這麼做。還是處於同樣的原因:對損失的恐懼。損失憎惡也許解釋了,為什麼被稱為“保本產品”的金融產品大受歡迎。


“知行合一”才能投資獲利,忘掉“沉默成本”,戰勝“處置效應”


“斬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斬斷虧損,讓利潤奔跑”是華爾街操盤手們百年之經典結論,國內後來也有“坐漲不坐跌”的說法,其意思是一樣的,是說,盈利的股票一路持有,賺20%了,賺50%了或是翻番了,都不是你賣出股票的理由,而下跌的股票則一刻也不留。

其實這條策略根本就不是指導短線操作的,斬斷虧損,讓利潤奔跑其實是一個牛熊的概念,牛市中,不輕易賣股,熊市手中股票一個也不留全部殺出。在同一個大盤背景下,不可能手中兩支股一個長期走牛一個長期走熊,除了會退市的股票,幾乎所有的股票都是和大盤步調一致的一起上下運動。所以前提是你處於一個上升週期的股市,只要你買對了行業和個股,並且擁有指數走牛和個股必牛的信心,耐心持有,不要輕易出局,就一定可以做到讓利潤奔跑!


“知行合一”才能投資獲利,忘掉“沉默成本”,戰勝“處置效應”


既要敢於止損,更要勇敢持盈,重倉持有上漲週期的股票

如果你做不到持有盈利股票,那麼嚴格止損也就沒有了意義。在股市中長期獲勝的基石就是,既要在行情不利時敢於止損,也要在行情大漲時敢於重倉持有,這是矛盾的心態,也是看上去非常對立和分裂的操作行為,但都是成功投資者所共同具有的“知行合一”的最大優點。

我不禁想起一箇中國古代成功者的故事。漢高祖劉邦跟項羽大戰十戰九不勝,但依然對自己的交易體系充滿信心,連續九次止損後,依然在垓下做出了彪炳史冊的光輝一戰。雙方長期在滎陽對峙,面對震盪上下,勝負難分的局面,割地求和止損觀望。對於這樣的平倉虧損,劉邦深知盈虧同源的道理,認為無傷大雅,卻換來了項羽對他暫時放鬆警惕。鴻溝之約簽訂後,劉邦繼續採用離間計削弱項羽的左膀右臂范增和鍾離眜,當鍾離眜被冷落,范增氣得告老還鄉病死以後,劉邦團隊認為力量對比出現了有益自己的重大變化,於是馬上重倉,甚至以類似配資的方式拉來更多的同盟軍力量,從而一舉擊潰項羽,墊定了王朝霸業!這就是古人主動認輸和敢於去贏的經典案例。


“知行合一”才能投資獲利,忘掉“沉默成本”,戰勝“處置效應”


反人性的投資市場,跟滅絕人性的戰爭類似,只有敢於做出反人性思考和行動的勇敢者和聰明者,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