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街头巷尾说历史,茶余饭后话三国。

今天我们《史话三国》系列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集团利益会受怎样的影响?三大集团又会做出何种调整?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表的突然病逝,导致了荆州局势的突然变化

事发突然,曹、孙、刘三大集团反应迅速,各自对先前的荆州战略作出了调整。

刘备这时候的实力其实称不上集团,如果把曹、孙集团的实力比作成世界500强的话,那么刘备集团现在的实力只能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创业公司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为了方便阐述分析,我们暂且也叫刘备的创业团队为集团。

我们先来看曹、孙、刘集团在刘表去世之前对荆州地区分别做了什么样的战略部署,再通过相关的历史实例,来一一分析荆州突变对曹、孙、刘三家战略部署的各自影响。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曹操集团对荆州地区的战略部署,及所受影响和战略战术调整:

《三国志-魏书》记,【曹操云,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

由此条史料可见,曹操根本没把刘表当回事。认为刘表没什么能耐,是自守之贼,语气中还带有怨恨,意思是我打吕布和袁绍的时候,你刘表不帮助我,好,等着吧,等我腾出手来再收拾你。宜为后图就是这个意思。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三国志》记,【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计划中,官渡之战干掉了袁绍以后,想来个剪草除根,对袁绍的儿子实行千里追杀,进行赶尽杀绝,以防后患。当时曹操部下有人担心刘表会趁此机会偷袭许昌,郭嘉及时给曹操吃了颗定心丸,放心去弄袁绍那俩小崽子,刘表座谈客耳,不足为虑。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

也说明曹操的确没把刘表看在眼里。

这些足以说明在曹操的想法里,荆州早晚都是他的。因此他先前对于荆州地区的战略就是志在必得,不管荆州的主人是谁,外界的干扰势力是什么,一概不考虑,平定完北方就攻打荆州,这是他的战略部署。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曹操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稳定了北方的局势后,开始执行他向南发展的战略,攻打荆州的计划正式提上了日程。

《三国志》记,【建安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

曹操开始挖玄武池,造大船,进行水兵军事演习。这一切都是真对荆州所做的计划,而且在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实施。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后汉书》记,

【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三国志》记,【曹公南征表,会表卒。】

两条史料显示时间差不多,更加有力地说明,刘表的去世所导致的荆州局势突变,对曹操集团本来设定的,对荆州之地志在必得的战略,没有丝毫影响。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刘表死后,俩儿子刘琦、刘琮争权不和,抵抗力分散减弱,反而导致了曹操集团微调战略,加快了攻打荆州的进程。

孙权集团对荆州地区的战略部署及所受影响和战略战术调整:

《三国志》记,【权即见肃,……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以上是鲁肃版的隆中对,鲁肃给孙权规划的战略是趁着北方还在混乱,吕布、曹操、袁绍、公孙瓒之流,狗咬狗一嘴毛,正打的不可开交,咱们先据守江东,壮大自己,然后看看天下的形势。

现在天下的形势是曹操壮大了,汉王朝已经没有恢复的可能了,咱们要图帝王之业,就先干掉刘表,然后占据整个长江,凭借长江之险,再来对抗曹操。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鲁肃所谋划的这个孙权集团的战略部署是一个吞并天下的长期战略部署,针对荆州地区的战略部署只是其中的一环,里包含了一个斩首行动,就是干掉刘表。结果刘表没等到孙权来干他,就死翘翘了。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刘表的死翘翘对孙权集团的整体战略部署影响不大,无非稍作下调整

,就是取消斩首刘表的行动,谁来抢荆州,就跟谁对抗就完了。

因此孙权集团对荆州地区的战略部署是垂涎已久,战术上没有规划,具体到哪天拿下荆州,随缘,不急。有实力的时候就主动点,没实力的时候就在旁边看着,有变化就调整,随时应对。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因此他针对荆州突变的局势所做的战略调整是

从容应对。刘表之死,对孙权集团来说就是触发他启动斩首行动,无首可斩,就调整成对抗来抢荆州之敌,因此影响不大

《三国志》记,【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权即遣肃行。】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孙权集团从容应对此次突发事件,派鲁肃先去侦查情况,然后因情施计。

刘备集团对荆州地区的战略部署及所受影响和战略战术调整:

蜀汉版的隆中对来了:

《三国志》记,【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诸葛亮的这版隆中对,历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他不仅准确地分析了当今天下大势,更是简明扼要地依据刘备目前的情况,做出了切合实际的,可以立即着手去干的战略规划。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诸葛亮认为目前的情况,刘备得先弄块安身之地,就是荆州。《英雄记》、《魏书》和《三国演义》虽然对刘表要把荆州让给刘备这件事都有描述,刘备假谦虚说不要。但是笔者认为完全没那么回事。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英雄记曰:表病,上备领荆州刺史

。魏书曰: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三国志》记【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这条史料记载刘表对刘备时时有提防之心比较可信。

因此刘备集团对于荆州地区的战略意图是觊觎良久,苦于没机会下手。战术上是默默地等待机会,结果荆州突变,机会没等来,等到了曹操的大军南下,刘琮率众投降,曹军如入无人之境,势如破竹。刘备刘琦无力抵抗,仓皇逃窜,被逼无奈只能求救孙权集团。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可以说刘表之死,荆州的突变对刘备集团的

影响是巨大的,打击是致命的。因为事发突然,刘备集团的默默等待时机图谋荆州的计划,突遭变故,完全失灵,瞬间化为泡影。刘备的应付战术是疲于招架,狼狈逃窜,走投无路求救于孙权。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总结

从三大集团对荆州地区的战略部署上来看,荆州的局势突变对曹操集团几乎没有影响;

对孙权集团影响不大,对刘备集团影响极大,打击致命。 

曹操集团因为战略部署得当,则依照先前的既制定方案,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加快拿下荆州的进度。

孙权集团受此事件影响,则首先触发先前的战略部署,并依据当前变化,稍作调整,从容应对。

刘备集团则因战略失效,措手不及疲于应付,最后不得不求救于孙权集团。

史话三国:刘表病逝,荆州突变,曹操、孙权、刘备将作何战略调整

尽管刘备被曹操打的丢妻弃子,逃跑地如此狼狈。《三国演义》为了美化刘皇叔,还是塑造了两个非常精彩的故事,赵子龙单骑救主,张飞呵断当阳桥。但故事就是故事,不能当史实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