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地图|诸葛亮建议攻刘琮,刘备为何不听?

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三国志 · 先主传》

在撤至襄阳时,诸葛亮劝说刘备“攻琮”以取荆州,刘备拒绝。他真的是不忍吗?就当时局势而言,“攻琮”不是没有可行性,而是完全没有时间让刘备选择。

首先,襄阳非理想防御据点

曹操到达南阳时,刘备的部队还在樊城,根本没法再抵挡曹操大军逼近,这也是荆州官员举州投降的原因之一。

三国地图|诸葛亮建议攻刘琮,刘备为何不听?

地图作于发现中国 ( ageeye.cn )

荆州对北防御最理想的战略布局是将主力放在襄阳,有一支军队占据新野或宛城,形成第一道屏障,而荆州和豫州的边境成为了真空地带,还有相持的余地。

但襄阳如单独作为战略防御据点,刘备即使能够轻易攻取,也没法守住。

南阳三面环山,北面是秦岭、伏牛山,西面有武当山,东部有桐柏山、大别山,可谓形胜之都,刘表和刘备主要防备东面的来敌即可,昔年刘秀兄弟在南阳起兵,西出关中,北进颍川,终行帝王之业。

《宋史卷三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七·李纲·上》载:有诏欲幸东南避敌,纲极论其不可,言:"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起于东南,则不能以复中原而有西北。盖天下精兵健马皆在西北,一旦委中原而弃之,岂惟金人将乘间以扰内地;盗贼亦将蜂起为乱,跨州连邑,陛下虽欲还阙,不可得矣,况欲治兵胜敌以归二圣哉?夫南阳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距三都,可以遣救援。
暂议驻跸,乃还汴都,策无出于此者。今乘舟顺流而适东南,固甚安便,第恐一失中原,则东南不能必其无事,虽欲退保一隅,不易得也。况尝降诏许留中原,人心悦服,奈何诏墨未干,遽失大信于天下!"

所以,襄阳的战略意义要和南阳连起来看才能体现出来。刘表和刘备的布局就是如此,在建安六年曹操北平袁氏时,刘表、刘备趁机夺走南阳,完成对北方的防御布局。

刘备甚至大胆走出荆州,进犯叶县,夏侯惇的部队前来之后,被刘备诱到博望,以火攻击败之。

同时根据《杜袭传》的记载,刘表有步骑一万在刘备军侧面,曹操军由北面进入,很容易遭到刘表、刘备多面迎头夹击。

却也不是说南阳很好防守,当年刘表利用张绣和曹操打,双方各有胜负,主要是这个地带很适合相持作战,谁跨过荆豫边界作战都处于不利状态。

但是曹操南下时行动太快,而当时刘表正好病重,刘备不知道怎么的就跑到了樊城,等曹操军抵达宛城之后,刘备才得到消息,这时他就已经知道守不住襄阳了。

其次,江陵及各郡县未收

从地势环境来看,襄阳和樊城确实也能作为战略防御据点。只是刘备没时间来整体做调整和布置。

南宋对襄阳的布防是将江陵、汉阳(江夏)、峡州(夷陵)连成防线,以公安为总部。吕蒙给孙权献计也是以襄阳为前线,潘璋驻守三峡,蒋钦率领万人游兵策应,加上孙权主力在江夏,形成一道战略布局。

刘备要防御襄阳的前提是以江陵为总部,并且能够控制江夏、江陵的部队,能够走汉水对襄阳战区进行支援,不然就只是独守两座空城,迟早全军覆没。

三国地图|诸葛亮建议攻刘琮,刘备为何不听?

地图作于发现中国 ( ageeye.cn )

在夺回徐州之后,刘备早就有过立即和曹操开战的惨痛经历。接纳刘表偌大一个荆州,他凭什么在几天之内使荆州所有郡县归心,一致助他作战?

当时的荆州,士族都是什么态度,我们来随便算一算就看得出来。

诸葛亮的好友石韬、孟建、崔钧、庞山民等都仕官于北,唯有徐庶比较确定是因为家人的原因而非个人所愿。

蒯祺娶了诸葛亮姐姐没错,但他作为房陵太守,被蜀将孟达所杀。蔡瑁与诸葛亮有亲戚关系没错,但蔡瑁自少年时就跟曹操是好友。

蒯越、傅巽、韩嵩、王璨皆是有名有望的亲曹派,假使曹操不南侵,刘备能够控制整个荆州的可能性都不高。

赵俨、裴潜、和洽、韩暨、司马芝等北方名士更是连刘表都懒得搭理,刘备在当时举兵最多就只能控制襄阳,跟雄踞荆州的目的相差甚远。

刘表大将文聘和“大国师”王威坚决拥护刘琮。王威不认同投降曹操,想替刘琮袭杀曹操。文聘让刘琮招来向曹操请降,这两人对刘琮的忠诚没问题。怎见得刘备能在短时间内轻易击败文聘、王威?

据此就说《隆中对》流产?

拒绝“攻琮”,刘备也不是因为爱民,担心荆州之民遭殃。因为曹军追击他同样会大肆祸害沿途百姓。如果曹军名声够好,就不会有如此多百姓南逃了。

至于刘备不听诸葛亮之言导致《隆中对》流产这种观点,只能是强行黑刘备一波。

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所说的荆州,怎么会没把南阳包括在内?倘若刘备真的有时间进行战略部署,别说退到襄阳,他在宛城、博望就跟曹操干起来了。

战争虽然是一门艺术,但是把战略、地理、形势、军力无视掉,战争就艺术不起来了。

三国地图|诸葛亮建议攻刘琮,刘备为何不听?

真按《隆中对》那样,刘备占据了益州、荆州全境,也不过是有了跟曹操抗衡的资本,跟“一统天下”这词还相差甚远。

诸葛亮自成为刘备部下,地位直追关、张。只因为限于形势否定一次诸葛亮的策略,就断言刘备轻视诸葛亮,那么恐怕历史上的君主都曾轻视过自己的重臣。

刘备身经百战而还能再度崛起靠的就是看准局势能跑,而诸葛亮当时还年轻,他的思路会更大胆,敢于放手一搏,这也很合理。

为了抬高诸葛亮就把刘备多年的经验贬得一无是处,纯粹是不懂古代军事。

真实的刘备是怎样的存在

有人说“60 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我真的有这种感觉。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觉得曹操、司马懿、诸葛亮都很厉害。偶然有一天再读《蜀书·先主传》,我不禁流泪了。

首先说出身和刘姓。论历史,刘备出身布衣,也从未被封过皇叔。但他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不会假,他所在一县之人均为刘胜之后。因此献帝衣带诏他榜上有名。但仅凭刘姓度日,曹操何称其为英雄?

三国地图|诸葛亮建议攻刘琮,刘备为何不听?

是运气使然?刘虞与公孙瓒决战兵败,乃是不习军事;刘表北不能制曹操,西不能战孙权,南不能平交州,是力不所及;刘璋统治下先后有张鲁、甘宁、赵韪为乱,乃是治国无能;刘岱、刘繇、刘宠皆兵穷败亡,无百战之能。与运气何干?

刘备出身微贫,却不是不识书的人,他师傅是卢植,卢植又是马融的弟子。少年时即豪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关羽、张飞、简雍都是十七八岁就追随刘备。

从华北破黄巾,却被张纯贼兵大败,几乎身死;刚得徐州既为吕布所袭;复得徐州为曹操所败;聚旧部于豫州与曹操再战复败,再就是弃新野,走当阳……

很奇怪刘备早年均在逃亡,但他所到之处无不得人心。在公孙瓒麾下时就得田豫、赵云,在徐州得糜竺、孙乾、陈登,在豫州又得刘琰、袁涣。更多随刘备一生逃亡的自不必说。

从刘备到诸葛亮时代,蜀汉施政一直很好,国内未曾发生过下层阶级的剧变。刘备入蜀后重订刑法科制,以“训章明法”、“劝善黜恶”治国,大大改善了刘璋所在时地方土豪叛乱不绝的弊病。

三国开国皇帝中,唯刘备没屠城过。曹操军的程昱利用百姓发明了“粮食”。刘备被吕布偷袭,部队逃到广陵失去了粮草供应,他制定官吏相食的规定,而没有残害百姓和士兵。

赤壁之战时,刘备已48岁;汉中之战,刘备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击败曹操时,已59岁。

三国地图|诸葛亮建议攻刘琮,刘备为何不听?

只有经历过一手创业再经历彻底失败的人能明白刘备的强大。尽管曹操也有濮阳之败,家业几乎尽丧,但相比刘备这一生实不算什么。

我并不崇拜刘备,在我看来古今名人和普通人一样,有私欲、迷茫、堕落、卑鄙、虚伪的种种特性。绝大多数人只看到古人风光时,曾经的失败和无能看上去就变得微不足道。

我也不倡导心灵鸡汤。需要心灵鸡汤的是阿Q那种精神不败,失败者需要的只是承认失败,面对失败,克服失败,也就是知耻而后勇。

赵俨字伯然,颍川阳翟人也。避乱荆州,与杜袭、繁钦通财同计,合为一家。太祖始迎献帝都许,俨谓钦曰:“曹镇东应期命世,必能匡济华夏,吾知归矣。”建安二年,年二十七,遂扶持老弱诣太祖。

裴潜字文行,河东闻喜人也。潜少不脩细行,由此为父所不礼。避乱荆州,刘表待以宾礼。潜私谓所亲王粲、司马芝曰:“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遂南適长沙。——太祖问潜曰:“卿前与刘备俱在荆州,卿以备才略何如?”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

《杜袭传》:袭避乱荆州,刘表待以宾礼。同郡繁钦数见奇於表,袭喻之曰:“吾所以与子俱来者,徒欲龙蟠幽薮,待时凤翔。岂谓刘牧当为拨乱之主,而规长者委身哉?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吾其与子绝矣!”钦慨然曰:“请敬受命。”袭遂南適长沙。

《韩暨传》:避袁术命召,徙居山都之山。荆州牧刘表礼辟,遂遁逃,南居孱陵界,所在见敬爱,而表深恨之。暨惧,应命,除宜城长。

《王璨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范《书·灵帝纪》:中平四年,渔阳人张纯与同郡张举举兵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后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

* 发现中国推出“三国地图”系列,每三天左右更新一期,敬请持续关注。

三国地图|诸葛亮建议攻刘琮,刘备为何不听?

“发现中国”,看其他精彩知识地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