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哲學中怎麼證明我是現在的我,而不是過去的我,不是未來的我?

楊陽


我,放大後就不是我而是大我,以窮極天地而思考之中的″我″角度方能證明我就是我,這是哲學角度思考著的過去現在將來的我。好像是無用的循環重複著的,實際是人生哲理和哲學源頭。

迴歸問題本身,以現在的"我″為穩點基點思考過去現在將來的過去和未來的我,就是思考人生自然社會宇宙本身,也就是哲學問題,可訪多多。

中國哲學,入心唯我的,當屬陸九淵、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把″心"作為世界本體本原。陸九淵:″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把心作為宇宙的根本,是真實的,宇宙萬物存在於心中;王陽明:"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學之我是不變的,就是存於心中的天道自然天理良知,而這種變在格物,在探究、在經歷、在成敗,其過程即是過去、現在、將來的我,因我就是宇宙。把″心″作為宇宙本體本原,難怪對當時和後世影響深遠。

唯物辯證法既哲理又具體:整個世界就是一普遍聯繫和運動變化的統一整休,任何事物都和周圍的事物有條件聯繫發展著;聯繫即矛盾,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貫穿於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矛盾著的事物各有其特點。看讀即知,貝體到我與過去現在將來的我,在與週週具體聯繫與自身變化中,我還是我,但過去的我現在與將來的我卻是不同的聯繫和條件,因此有了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運動變化是絕對的,靜止是相的的,靜止相對性因而有我而不是他人,運動絕對性決定我有過去現在將來,並把重要意義放在現在,令我不忘過去、立足踏實現在、追求創新未來。


春江帆影491


我思故我在 ,至高的形而上

唯心主義觀點中,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的哲學命題我思故我在。

意思是:“當我懷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時,我卻不用懷疑我本身的思想,因為此時我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比較權威的解釋是:“我無法否認自己的存在,因為當我否認、懷疑時,我就已經存在!”所以,否認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而否認和懷疑是一種思考活動,所以他說,我思故我在。並非是平時所說的“我思考,故我存在!簡單的說就是:我思考,所以我存在,舉例說,這個理論認為人在思考時才能證明這個人是存在的,很抽象,比如,你在考慮這個問題,這證明你是存在的,活生生的。

通過上面的我們可以知道,現在的我,過去的我,未來的我。

這是一個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關係

換句話說,就是過去的你和現在的你,既是又不是同一個人的自然辯證法矛盾。

現在的我是我,未來的我是我,過去的我也是我,但這些我都彼此不同,我真的是我嗎?後來我相對現在的我主宰著相應時間段,即我是無數個相對的我組成,但這無數個也是有限的,因為我有出生也有死亡,那就是我的端點。

我們都知道我們生活在四維時空,而如果存在這絕對四維生物,那麼它所看到的我除了長,寬,高,還有我沿時間軸的一生。

這又涉及到了時間悖論。只要時間流逝,人就再也回不到過去,所以你不是未來的你。

一個叫做波爾欽斯基的理論物理學家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首先提出的,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難題。這個悖論的內容是,如果我們將一個檯球扔進一個可以幫助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過去的蟲洞,這個檯球通過蟲洞之後沿著自己的軌跡擊打了過去的自己,使得過去的自己因為受到擊打而偏離了路線,而沒能進入蟲洞,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過去的自己根本就沒有進入蟲洞,又如何能夠穿越回來擊打自己呢?你千萬不要想出腦洞大開的動漫情節,比如在擊打的一瞬間,穿越回來的檯球消失了。

這是不可能的,這是現實世界,一切物質都是由基本粒子所構成的,組成一個檯球的無數基本粒子不可能分解,更不可能憑空消失,一個物質存在了就是存在了。穿越回來的檯球沒有消失,而過去的檯球又沒有能夠成功穿越,這就是一個無解的矛盾。於此類似的時間悖論還有很多,比如我們更加熟悉的“殺死自己祖父假說”,我們通過時光機穿越回去,在祖父生出我們的父親之前將其殺死,那麼理論上我們自己就不可能出生了,但是我們又確確實實站在這裡。這說不通。記住,人不會憑空消失,組成人的每一個臟器、每一個細胞都是由無數基本粒子組成的,任何一個基本粒子都不會無故消失。

這些悖論都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隻要我們回到過去,我們就可能做出一些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世界是真實的,時間也是真實的,不可能的事情就是不可能,所以,要破解這種時間悖論,只有一個合理的解答,那就是時間無法倒流,時光穿越無法實現,除此之外,你找不到另一個合理的回答來破解這個悖論。沒有人願意相信這個結論,因為這會讓我們對於時間的夢想失去意義,所以人們仍然願意讓這些老式的時間悖論存在在那裡。


童子煊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他以辯證的思維強調事物的運轉,認為所有東西都是動態在變的,只有相對的靜止。所以說當你第二次踏進河裡的時候,這已經不是剛才的那條河了,因為參照物眾多,或者說沒有參照物,甚至連時間也可以做為其參照物,比如上一秒的河,下一秒的河,所以他認為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因為哲學家喜歡用辯證的角度去看問題,所以他們的世界很難存在絕對的結果。可以說剛才打字的我,和現在打字的我並不是一個我,但又是同一個我。因為矛盾是對立統一的。因為題主加了時間變量,也就是讓物體通過時間的運動來辯證自己。


現在的我是客觀存在的,可摸可碰。而過去的我,未來的我,都是主觀認同


唯心與唯物在辯證結果中的權重


①哪種思維更適合現實問題的決定

在哲學思考中分為兩個對立派別,

一個是唯心主義,一個是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比較具有的特點就是“形而上學”,以片面,孤立,靜止的思維方式作為本質。而唯物主義以客觀事實,聽得見,看的到,事物的實際聯繫性作為基礎去揣摩事物的發展。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基本以唯物主義,去客觀地去分析事情。

②未來的存在

比如說我們在生孩子的時候,更願意相信生男生女是以人體染色體而決定的,X染色體與Y染色體的配對決定了男女。男人身體存在X和Y染色體,女人身體只存在X染色體。所以當精子與卵子配對的時候,如果男方Y染色體多就會組成XY受精卵,未來發育成男孩,少則XX配對未來發育成女孩。而唯心主義,更願意相信拜佛求子這一類做法,因為他們中一部分相信人是有靈魂的,靈魂的進入決定了選擇X染色體還是Y染色體。在自然分配中,靈魂是隨機分配的,所以生男生女也是隨機的。但是通過拜佛可以提前通過與造物主的意識傳遞,選擇自己想要的類別。當然這屬於比較極端的形而上學主義,不建議去參考。分析事情儘量選擇我們看的到,有科學意義的方式。

即使未發現的,但是有推理和暢想的意義,這種形而上學是支持的。

③唯心與唯物在地球形狀中的較量

在古代彷彿“天圓地方”已經成為事實,因為這是人們通過生活感受,耳濡目染,實實在在感受到的東西,其實在當時這確實是唯物主義的定論。因為當時未曾見過地球全貌,是眼界限制了事物的結果。但是在公元前六世紀來自古希臘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提出地球是圓的。是的!地面也是圓的!但真正被證實是在1519到1522年葡萄牙的麥哲倫帶著他的船隊進行第一次環球航行,證實了地球是圓的。所以也不可否認唯心主義在社會中存在的價值,因為正確的分析辯證,是有利於客觀存在的發現的,但不要極端地發展為神學。



不同的我


①現實中的我

從宏觀角度來分析不同時期的“我”確實是不一樣的,但可以肯定我還是那個我。這是以自我為對比目標,包含了人的一生,你的身份證,你的姓名,你在朋友眼中的認知,世界上只有一個客觀存在的你。雖然人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變化。從身體角度來說,人有衰老,細菌的變動會帶來面容的改變,平均每個成人所攜帶2公斤的細菌,數量在幾億,不同的細菌甚至可以改變人的性格。比如愛吃甜食的人,不一定是自己想吃,因為有些細菌是喜歡糖的,所以它會分泌一些物質來刺激人的需求。讓你越來越喜歡吃甜食,所以就越吃越胖,自己也很難控制。還有就是為什麼兩個結了婚的人會越來越有夫妻相。因為一次接吻會產生8000萬個細菌的交換,時間長了,你們就會擁有一樣的菌群,所以在生活中,好多需求變得相似,所得到的生長變換也變得更為相同,最終就形成了夫妻相。不過不用擔心,因為細菌不是全都有害的,人需要在細菌的陪同下一起生存。


比如乳酸桿菌,它生存在人的腸胃中,會幫助人體消化,讓人體更健康。而更為神奇的是還有一種病毒叫做“噬菌體”這種病毒目前是與人類共存的神奇病毒,因為它已經與人體細胞融合,會消除一些人體中的病菌。運動也會發生身體機制的改變,甚至形態。所以人的一生無時無刻都在變換,過去的我,現在的我從身體內部來講是有改變的,但是你還是你,因為DNA序列是每個人獨有的,沒有第二個你存在。也就是無論身體怎麼變化,甚至面容的改變,你依然是你,DNA會作為你的身份證,永遠存在。對於“未來的我”只是一種預期,根據目前所掌握的所有身體證據及事物發展進程,自我社會認知,而達到的結果或者說目標。


②哲學上的我

“為什麼現在的我,而不是過去的我,不是未來的我”這是個空間與時間的變動,從三維過度到四維空間。時間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它只是個事物發展的尺子。因為人的成長是縱向的,這把標尺記錄了一切。包括曾經的我,與未來的我。“過去的我”是真實存在併發生了的,但他卻只存在我們的意識裡,印象裡,記憶裡。從客觀角度來說,他並不真實地存在這個世界上,因為現在的我已經替換掉了曾經的我。而“未來的我”也會替換掉現在的我。但真實存在的只有現在的我,因為只有我是看得到摸得到。過去的我只是曾經存在過,但現在已經無處可尋,僅僅是一些照片的記載,所成就的結果,其實已經都成歷史,並不存在了。


重要是在時間這把尺子裡他已經定格,是靜態的。而現在的我卻在時間尺子上運動,永遠不會停止,每走過的尺度都會成為曾經的我,一個個地排列在那裡,而又不存在與時間以外。所以他只存在與時間裡。而未來的我也是不存在的,因為他還沒有出現在尺子上,即使出現也是模糊的,因為他沒有具體的概念在時間尺子上表現出來。因為他既不運動也不靜止甚至永遠不會出現在尺子上。這樣的話“未來的我”其實只是一種意識的暢想,他是個形而上學的我,而不是現在的我,也不是曾經的我。“現在的我”會永遠存在,只有時間的尺子停止那一刻,也就是我的生命結束的時候,既變成了過去的我,也沒有了未來的我。


哲學更多的是追求事物的辯證,所以會有很多角度。但在現實生活裡,看我所看,察我所察,無論過去還是未來,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糕仁宜等


雲中答題,相互學習。

看到你這個問題,突然想起了電影《達摩祖師》裡的一句話: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

這句話先不論,首先你得命題就陷入了一個誤區。你說怎麼證明我是現在的我,而不是過去未來的我。那麼請問,你是如何知道你就是現在的你呢?你如果知道你就是現在的你,那麼關於你的過去與未來,自然就不會有疑問了。

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對芮小丹說了一句鬼話: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看似一句鬼話卻蘊涵著深刻的哲理。這就好比日常生活中有時候一些單位,讓人出具你活著的證明。看似奇葩不可理解,但上升到哲學的高度也就不難想象了。

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一旦知道你就是現在的你,一切就水落石出了。也就是開頭說的生我之後我是誰。

哲學有兩個門派,一個是唯物主義,一個是唯心主義。用前者解釋的話,你活著這個世上你就是你,因為你確實存在。而用後者解釋的話,即使你存在也可以認為不存在。這是兩種門派的不同看法與觀點。

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是承認世界的本質是物質。是先有的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而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你生存在世上就是本質的存在,先是有了現在的你,你才會對過去與未來產生疑問。而過去與未來就是意識,這個意識是由現在你所決定的。通過現在存在的你,才能產生過去與未來的意識。也就是說,如果不存在於現在,那麼就不可能滋生出過去與未來存在與否的想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輛汽車,需要加油也需要維護。但首先要有這一輛車,有了車你才會意識到需要加油與維護。這個車就好比現在的你,加油是過去,維護是未來,是車的存在決定了需要加油與維護。

所以,你既然是現在的你,就說明你存在於現在,是個活生生存在的物質。過去也好未來也罷,皆是因現在存在的你而起。於是就證明了你確實就是現在的你,而不是過去與未來的你。

我們都是歷史和唯物主義者,故唯心主義的理論在這裡就不解釋了。如果用唯心主義來說,你可以是現在的你,也可以是過去的你,也可以是未來的你。

最後說一下丁元英的那句話鬼話,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這句話的大體意思是,眾生在認知自我的時候,大多會自覺的沾染世俗的名利價值,以及在意他人與社會對自我的看法等等,而不是一塵不染純粹的聆聽自我內心的聲音。

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不知道自己。常說自己把自己弄丟了,其實也不是弄丟了,前行的過程中也是清楚的,只是過分的在意了社會與他人的看法,而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是這樣的明知故犯呢?

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如果你沒有忽視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不在乎世俗的觀點與看法,前行中一直堅持自我,那樣就不會弄丟自己,會一直清楚的知道你就是你。不是說知道了你就不是你了,是你知道了你就不會是現在的你。

大家好,我是雲中之筆。歡迎朋友們留言點評,一起交流學習。我在頭條等你,不見不散!


雲中之筆


題主的問題是把科學抽象假設和哲學整混了。

自然科學中的時間軸概念

物理上的空間的概念指的是物質的長寬高,再加上物質的連續變化發展過程即時間軸,合起來稱為四維空間,這都是思維抽象概念。從同一時間起點,也就是物質的同一形態的時刻,發展出不同的連續變化過程,稱為不同的時間軸。相對於物質此刻的狀態,向後為過去,向前是未來。這和科幻片裡的多維宇宙,平時時空等等是不一樣的。

哲學裡的時空概念

哲學裡的空間概念是描述運動著的物質的伸張性,和廣延性。哲學裡的時間概念是描述物質運動過程的連續性,間隔性和持續性。那麼我這個概念就是你的意識的自我認知,意識是物質發展到高級階段的衍生,意識依託於物質,產生“我”這個意識的物質是物質相對靜止的情況夏產生的,所以“我”就是我,你意識到了我就是現在的我,過去的“我”,未來的“我”,都是你意識中的記憶與預測,不是客觀現實。

以上是辯證唯物主義,也是現在為止最可靠的說法。唯心主義的說法不建議採信,因為怎麼證明都行,反正都是想象。


盛京楊員外


哲學中怎麼證明我是現在的我,而不是過去的我,也不是未來的我?

如果用空洞的語言來回答這個問題,估計要把人繞暈,因此,按照哲學的思想,通過我下面的敘述,您一定可以真切的感知到我是現在的我,不是過去的我,也不是未來的我。

正文如下:

近些年,我痴迷於端詳老照片,林蔭道兩側低矮的木板門市青瓦房、街道上藍身圓頂拖著長長辮子的電車、影劇院門口手繪的巨幅宣傳畫、菜市裡汗衫布裙編著麻花辮的顧客,還有行色匆匆騎自行車的男女老少……不要小看這些老照片,這是烙在我們這一代人心中一幅幅生動的圖畫。就像故去的親人,鮮活而虛幻,鑲在心坎。那時候,我也是照片裡的一員,能感受到菜市喧囂的熱,能感觸到屋簷滴水的涼,還有對廣告牌上電影的期待,甚至能嗅到身邊過往公交車的油氣味兒……這些所有的體膚感受,現在都轉化成了心裡的酸澀,目睹照片的色彩在一天天消退……

那時候我置身其中,恍惚於自己的行跡,惘然無他!現在我置身於外,看不見了自己,卻始終在心裡努力的搜尋與那些時光相關聯的人、事和他們的蛛絲馬跡……

王羲之在《蘭亭序》裡感慨系之的“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這令我遐想:故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故人……有一天,我會與我現在懷念、想念的人,伴著皎潔的月光、一起俯瞰故園故景、一起體察來時冷暖。




Linda40591594


這個問題有點頭大,還有點繞口。但是要多讀幾遍,我們可以從佛學 道家 等等學派中得到答案。

其實也不難,結論是什麼呢?我們先來理清楚這幾句話。

我是現在的我

我現在可以開車,可以睡覺,可以吃飯,可以哭,可以笑,這些感知都是即時的,立即有反饋的,比如你用頭撞牆上,你能感受到馬上肉疼。這不就是 我是現在的我嗎?

而不是過去的我

過去的我丟過200塊錢,現在的我還能找回同樣的200塊錢嗎?從價值上說你可以在拿200出來,但是物質上去講它不是同樣的200。你的每一分鐘過去,都不會再成為過去的你,所以說不是過去的我。

不是未來的我

未來是一個謎,未來是不確定,未來的我是否還是會現在的我呢?肯定不是。現在的我僅僅是當前一秒鐘的我,下一秒的我會發生什麼呢?未知

總結這句話意思就是 活在當下,即使有輪迴重複的人生軌跡,但是當下的認知感受是現在的感受,如果你感受不到當下的你不妨撞下牆來感受當下的痛。

古言古語 2020.2.28 18:45


古言古語


哲學中怎麼證明我是現在的我,而不是過去的我,也不是未來的我?

哲學中的我,是自我認知的意識。也是意識對自我本體的認知。如何判定我是現在的我而不是過去的我,因為我的所有的感覺和認知是來源於當前的世界萬物對我的感官刺激。不是來源於過去,也不是來源於未來。就是來源於當前和現在。所以,我是現在的我,既不是過去的我,更不是未來的我。

但是,我,是意識的積累,也是對過去歷史的認知。對過去歷史事件有理解能力而成為印象。能夠用過去的觀點看待世界和事物。所以,我即是現在的我,我又是過去的我。這是泛泛意義上的我,而不是個體生命意義上的過去的我。

未來還沒有到來,現在的我可以根據我的現在的經驗和過去積累的知識,預測未來的大概,但無法預測未來的每個細節和偶發因素。不可能預測未來的真實發展。所以我,永遠不可能成為未來的我。

生活在真實的四維空間裡的人,玩什麼“時間壓縮”、“時間倒流”、“時間穿越”是毫無意義的。那都是在搞惡作劇和玩惡作劇。


淡淡一掬水


過去的已經過去 ,未來的還沒有來,現在的即刻已經過去,未來的即是當下即刻也過去,只有一個知道現在 過去 未來的這個覺知她一直在,也就現一個在。謂之現在.[流淚][捂臉][可愛][玫瑰][玫瑰][玫瑰]需要超逾時間空間吧……



御華香山


我看你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我”這個字先吧,只有等你弄明白了這個“我”字之後,再去關心和思考過去、現在、未來這個屬於時空的問題吧!……所以佛說: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個問題也……。你明白了這四個相了嗎?等你知道了這四相之後,你就可以知道一切了,你就知道什麼是世界及世界是什麼東西了……。這樣你的問題就可以自己去解決了……,自己去找答案和尋找吧___俗話說得好,正所謂“真理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所以佛家才有參禪這一著,這一門路、門道及道道了……[呲牙][呲牙],真想知道的話,就去金剛經裡面去好好的找一找吧……[祈禱][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