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一道數學題難住了,你該如何向身邊的同學請教?

手機用戶51831322744


被一道數學題難住了,該如何向周邊同學請教?這太常見,太平常了。包括學霸在內,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和別的同學一起交流溝通,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從這種建立在自願基礎上的交流中,往往可以得到啟發,從而促進自己的學業。

對數學習題而言,有一個關鍵點要特別注意。就是數學的方法和技巧。在基礎知識已經掌握的情況下,方法和技巧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因為不會做題,不是自己不知道基礎知識,而是不掌握方法和技巧。此時此刻,只要掌握了方法和技巧,所有的困難都迎刃而解。方法和技巧掌握得多了,解體能力就會大幅度提升,數學能力就會大大提高。或許,這也算一個學數學的訣竅吧。你可以去試試。嚐到甜頭了,學習的信心就增強了。數學成績就提高了。

有些人很主張學數學要刷題。我覺得,刷題最大的收穫之一,應該是儘可能多地掌握數學的方法和技巧。


老王頭兒


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可能題主不太擅長表達自己的需求,或者不太擅長請求他人的幫助。

為了避免被拒絕受打擊,題主首先態度要友好、有禮貌,真誠求助。

其次,題主可以選擇那些看上去不反感你、喜歡你的人請求幫助,這樣容易成功。也可以選擇那些脾氣好、人緣好的人尋求幫助,他們一般不會拒絕幫助別人。

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建立,離不開互相需要、互相麻煩。勇敢地去求助吧!沒準兒你會收穫很多朋友。


教育中人臧亞歐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句話選自於《論語?公冶長》,意思就是說“勤奮好學,不以向比自己不如的人請教為恥。”我想,這句至理名言應是我們當代學生乃至全社會所應具備的。

在這個超長假期裡,一些孩子已經早早迫不及待要重返學校了!但有不少孩子習慣了宅家學習的舒適,不捨家長的悉心照料;也有孩子還沒從對疫情的恐慌中走出來,害怕回到學校......,

在家學習,有些同學聽完線上課,有一些知識沒有吃透,但由於和老師溝通不及時,一些問題就此留下了。有些同學在家中自學了一些新內容,也可能會留下一些沒搞懂的“坑”。

復課之前,請孩子花點時間溫習一遍這個假期學過的內容,排查留下的沒學明白的“坑”,將他們列成一張問題清單。在復課之後,及時找老師和同學們請教,儘快解決掉這些難題。在和老師、同學們的溝通中,也能儘快找回在校學習的狀態,拉近和他們的距離。


首先要克服要面子,怕丟醜的毛病

有多少人?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問題,這可不僅僅是好不好學的問題,而且牽涉到自尊心、虛榮心的問題在內。

人的天性往往不可思議。有的人位卑才低,求教於位尊者,才高者,那似乎沒什麼,不以為恥;一旦反過來,以位卑求教於位卑,以才高者求教於才低。往往會覺得彆扭,也許會感覺不光彩,恥於開口了。

這種感覺多半來自於心理壓力,我們當然要克服它。你可以進行自我暗示:“問個問題有什麼嘛?”“他也許比我強呢!”“別人才不會這麼在乎我呢,何難堪之有在自我暗示下,可以儘快地調整自己的心態。

在德國,有一名叫安格拉的小姑娘,從小身體協調性就很差,學走路、跑步都比同齡的孩子晚得多。5歲的時候,她下坡還會經常摔倒,甚至一度對下樓梯都有恐懼心理,根本沒有生活的自信。

上小學後,安格拉最怕上體育課了,她總擔心自己笨拙的動作會被同學譏笑,於是經常逃課。老師發現後,對她說:“你這樣長期逃避,只會導致你更差啊!”

安格拉沒法,只好硬著頭皮練習,可是她總是拖延到快下課的時候再練。因為她認為,這個時間來練,同學們就很少有機會看她的笑話了。

12歲那年,體育老師教跳水。老師講完跳水的動作要領後,同學們都急不可耐地衝上跳板,往泳池裡跳。安格拉眼看著同學們一個個完美入池,心裡越發惶恐。身旁不斷有同學擦肩而過,他們已往返跳板數次。

有同學嘲諷她:“你怎麼還不跳?準是被跳板嚇破了膽吧!”安格拉故作平靜地回答:“我正在努力領悟。”她足足站了45分鐘,大家都以為她要放棄時,她徑直衝上跳板,果敢地躍起,縱身跳入泳池深處。她的動作雖然算不上十分優美,但她的壓軸一跳,還是吸引了眾人,贏得了喝彩。

這一跳,讓安格拉找回了自信。後來,安格拉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從政,後來竟然成了德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總理——安格拉·默克爾總理。

默克爾接受媒體採訪,回憶起這個童年小插曲時說:“我就在那一刻有了勇氣,後來遇到什麼事都沒有畏縮過。”

默克爾的經歷證明了:內心的膽怯是每個人都有的障礙,鼓足勇氣,突破自我,你的人生就會大放異彩。我們以為的困難可能只是紙老虎,一擊就破。

我們以為自己無能為力,可能只是太自卑而看不到自己的閃光點。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勇敢踏上跳板,你終將收穫不一樣的自己!

要盡力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後才去問

上學的時候,就被教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那些經常向老師提問、請教的學生總是能受到表揚,而有些學生不管要問的問題是不是能在書中找到答案,一定要問老師和同學,因為這樣才能證明我熱愛學習。

這個方式不但能騙得了老師,甚至可以感動自己。

殊不知這本質上不過是在掩蓋自己缺乏學習能力的真相、掩飾自己不思進取的現狀而已。

「不懂就問」的問題主要在「就」上,強調了「馬上」、「立即」,而想要從一次提問中獲得好的學習成果,在「不懂」和「問」之間,且先慢「就」,先來緩衝三個步驟:

❶能夠提出一個高質量的問題。

❷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問題。

❸能夠讓人願意回答你的問題。

為了提升雙方的效率,且不說你的語言簡練、條理,至少對自己的問題至少進行「兩個自檢」:

▶ 自檢一:背景交代清楚了嗎?

沒有背景交代的情況下,你向別人提出的問題基本就是無效問題,浪費雙方的時間和精力。

▶ 自檢二:雙方的定義一致嗎?

在問題中要簡要說明自己的定義看法,會更容易被理解,被問者有方向性的進行具體解答。

怎麼提問能夠讓別人感到舒服呢?請儘量做到:

▶ 選對一:選擇對的人

▶選對二:選擇對的分寸

所謂分寸,就是提問的時候不要讓被問者感覺被冒犯或者不尊重。

▶選對三:選擇對的方式

要有禮貌,誠意

總結反思

學習應該是學生自己主動思考的結果,別人直接把學習方法灌輸給學生的話,有效果但是並沒有那麼好。建議學生要樣成自學的習慣,不要有依賴心理,等著老師講,等著問別人,自己主動預習,儘量憑藉自己的能力學會更多的知識,實在搞不懂的再記下來,聽老師上課講或者下課去請教老師弄懂。

同樣一道數學題,自己花一個小時做出來,和花五分鐘從老師同學那裡問來,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自己思考過,總結過經驗,下次再碰到,就可以很快地解決問題。

某種程度上,學習成績=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問別人,可能你很快就能完成作業,而且表面上對這道題吃得很透,但下次再碰到,可能還是不會。更重要的是,沒有人是有義務幫助你的,所以求人不如求己,與其寄望成績好的同學來幫助你,不如自己努力。所以被一道數學題難住了,請教身邊同學會了,有可能還是沒有真正會,這時就需要多找幾個這樣問題加強深化理解及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