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家長,你贊成孩子高考完以後談戀愛嗎?

遠哥談生活


作為一個家長,高考完了,我是支持孩子談戀愛的。

有時候看新聞,看那些公園對親家那些,覺得很搞笑,也很可憐。

我是男生家長,我知道大學的社交圈子,女生數量比出來工作之後多很多。

大學裡面有幾千個同齡的女孩子,談戀愛的難度低很多。如果大學畢業了還是光棍,畢業了出來工作,職場遇到的女孩子就少很多了。

高考完了,成年人了,到了該談戀愛的年紀了。讀書的時候談戀愛,最好的地方,是單純,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喜歡對方,只是單純的喜歡,不帶一點銅臭味。

人活一輩子,能談一次不帶銅臭味的戀愛,很幸福的。


春暖花開003


不贊成孩子高考完以後談戀愛。因為他們還沒有能力去承擔愛的責任。大學戀情要面臨畢業後的去向、異地就業等問題,也不成熟。等大學畢業後定向就業等問題落實到位了,再談戀愛比較恰當和成熟。


曦陽Zzz


我們在探討這個問題時,應該先弄清楚兩方面的事情。

首先什麼是戀愛。我們來看百度百科怎麼理解的?"戀愛是兩個人互相行動的表現。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定義,現代為兩個人基於一定條件和共同戀愛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對對方最真摯的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生伴侶最強烈、最穩定、最專一的感情。"不妨分解一下,一是"戀愛"是男女雙方自願的事情,二是戀愛要基於一定的條件,這個"條件"應該包括外在的因素,如年齡、物質、環境、自身素質等。三是彼此的情感是最真摯的,並且互相仰慕。"仰慕"當是因敬佩之心而形成的愛慕之情。四是目的是成為終身伴侶,且具有排他性特點。

概述一下,戀愛應該是始於仰慕終於婚姻的人類最真摯最忠誠最持久的"合作"行動。中國美學家朱光潛在《談多元宇宙》一文中如此說:"我們可以說,人應該生存,應該綿延種族,所以應該戀愛。但是這番話仍然是站在“道德的宇宙”中說的,在戀愛的宇宙中,戀愛不是這樣機械的東西,它是至上的,神聖的,含有無窮奧秘的。在戀愛的狀態中,兩人脈搏的一起一落,兩人心靈一往一復,都恰能忻合無間。 " 而朱光潛這篇文章是以書信的形式寫給青年人看的。

其次對於孩子的事,父母能否簡化為"贊同"與"反對"。父母與子女之間溝通往往出問題,包括孩子戀愛、婚姻這樣的人生大事。比如提問者就代表了大多數家長在面臨這個問題時的共同困惑。我自己也是家長,以自己個人的經驗教訓來看,親子關係處理不好,任何溝通都是無效的,比如,戀愛這件事,你的贊同或反對,他們若聽不進去,父母縱是愁腸千轉百回,縱使有千萬條計策,都沒有用。親子關係,首先應該合情。即父母親關愛孩子的信號,他們要能接受到,並且信號📶良好。天下父母親不愛孩子的能有幾何,可是又有多少孩子是"不在線"狀態呢?或者屏蔽狀態。親子關係也應是一組合作關係。其次應該合理。合什麼"理"呢?我認為再親近的關係,父母、子女雙方都應該是獨立的,哪些是父母職責權利,哪些是兒女義務權利,應該明晰,彼此不能互相踐越。

基於以上兩點搞明白了,我們再回到"作為家長,你贊成孩子高考完後談戀愛嗎"這個問題上。

首先,家長不用急於去贊成或反對是不是高考後談戀愛,而是想想你們是否在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就配合老師作好"戀愛觀"的引導了呢?首先家庭中父母婚姻關係是潛在引導。其次父母不要總把孩子當孩子,戀愛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幫助孩子認知什麼是戀愛最重要。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有著作《愛情的教育》,教年輕人怎樣去愛。這位教育家在女兒14歲問他什麼是愛情時他的回答是"愛情,它高於上帝。這是人類永恆的美和力量。人們世代交替,我們每個人都不免變成一抔黃土,但愛情卻成為人類種族的生命力永不衰敗的紐帶""從人本身來說,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愛的人,才成為真正的人。如果不善待愛情,便不能提高到人類美這一高度,就是說它不僅僅是能夠成為人、但尚未成為真正的人的一種生物罷了"。

故年輕人在戀愛之前需明白戀愛是什麼,父母告知的不是贊成與否,而是幫他們認識自己的行為是"戀愛"嗎?我們來看看美學家朱光潛的建議,如下: "一般人誤解戀愛,動於一時飄忽的性慾衝動而發生婚姻關係,境過則情遷,色衰則愛弛,這雖是冒名戀愛,實則只是縱慾。我為真正戀愛辯護,我卻不願為縱慾辯護;我願青年應該懂得戀愛神聖,我卻不願青年在血氣未定的時候,去盲目地假戀愛之名尋求洩慾。 "

其次,父母怎麼去說?不從表態入手,又該怎麼說?高考結束,孩子18歲了,已進入成年了。關於戀愛,我在前面說了,當從青春期開始,家長與學校就應坦然地與孩子談情愛的教育。我們中國家庭包括學校只要談到孩子"戀愛"則色變,導致很多人成年後的情感缺少慎重,把性愛當戀愛,架著戀愛的名遊戲情感。人總是要面臨這樣的事情,父母也會遲早面臨孩子的婚戀問題。即使錯過青春期的教育,孩子已18歲了,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就這個尷尬的半大不大的年齡,父母更應該給他們補上這一課。"聖人"書有時放到俗世生活中未免曲高和寡,那是因為我們已成年,被世俗汙染了不少,但孩子們還小,不妨先讓他們去讀讀此類書籍,純化他們的情感,等於是打一針疫苗。而父母可以像朋友一樣,不妨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問孩子幾個通俗的問題,把書上聖人言搬到生活中:一是你們彼此吸引的地方是什麼?二是你們彼此之間能互相幫助、積極影響的地方是什麼?三是能持續多久?四是能不能一直保持忠誠相守?會不會因環境改變而改變?五是僅僅因為性別的吸引嗎?能不能保證雙方不受傷害?

父母能夠給孩子婚戀的教育,首先自己要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儲備、道德修養和溝通能力。畢竟,戀愛是件大事,因神聖而該慎重。從實際出發,十八歲,孩子已成年了,該學會與異性健康相處了,家長做好自己的份內之事,他們會作出正確的選擇的。也不至於不少大學生因父母誤導,先學業後愛情,錯過青春時光的美好經歷,結果到了年齡再刻意去尋找又怎樣那麼容易,也只有成為大齡剩男剩女,然後為婚姻而婚姻。

其實,真正的戀愛,在現實中是件奢侈品。人,大多逃不過世俗,包括愛情。但我們的孩子一定要有愛自己的能力,方能去愛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