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假如劉備一直聽諸葛亮的話,蜀國會不會統一天下?

創造者放映


蜀漢統一天下只能是個美好願景,六個字來形容丞相“知天命,逆天行”。

拿大家所認同皇叔犯的較大過失來講。

關羽死後,劉備親征東吳,被陸遜大敗。

亮:“陛下初登寶位,若欲北討漢賊,以伸大義於天下,方可親統六師;若只欲伐吳,命一上將統軍伐之可也,何必親勞聖駕?”

諸葛亮關於進諫劉備東征的諫言只有說過這個,諸葛亮並不是一定反對東征的,只是不支持劉備親征,這段話的意思說的很清楚,陛下您現在是漢帝,要親征只能親征漢賊(這裡指的曹操),至於東吳,派遣一名上將去即可,哪裡需要您親自去呢?

當時的情況:關羽的死訊剛剛傳到蜀中,上下一片譁然。大部分人還沉浸在關羽水淹七軍的喜報當中,誰又能想到轉瞬之間,關羽竟死於非命。

劉備不可能在結義兄弟關羽被孫權殺了以後還過去講和的。

1.張飛不答應(大哥你不去報仇,我就自己去)

2.孫權不答應(三國志裡面明確記載:“欲圖進蜀”)

3.入川的荊州人士不答應(從此和劉備離心離德,部分荊州人士叛降)

4.劉備自己不答應(烈帝是做不出這種寒心的選擇,因為他是漢昭烈帝!仁德之師 重情重義)

關羽死後東征孫吳是必然的!

再說到東征統帥,是指足夠份量的東征統帥,劉備自己算一個,張飛算一個,馬超算一個,魏延算一個。

出征前夕張飛被部下殺害(原定先鋒出徵)。

馬超和魏延防禦北方曹操 (防止曹軍趁虛而入)

至於為什麼沒有帶上趙雲?趙雲是提出了反對意見的,而且說的也比較直接,但是後來還是安排了趙雲做為接應。

趙雲諫曰:“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願陛下察之。”先主曰:“孫權害了朕弟;又兼傅士仁、糜芳、潘璋、馬忠皆有切齒之仇:啖其肉而滅其族,方雪朕恨!卿何阻耶?”雲曰:“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先主答曰:“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遂不聽趙雲之諫,下令起兵伐吳。

那麼為什麼沒有帶上諸葛亮呢?

1.諸葛亮沒被劉備當做前線謀士,是當作丞相來用的。

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2.諸葛亮自己也沒把自己當做前線謀士。

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往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3.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為了奮鬥半生的基業。進可攻,退可守。

諸葛亮留鎮後方,治理民政,供應軍需。劉備出征不帶諸葛亮,卻將蜀漢政權的大後方全權交付,這就是對諸葛亮能力和忠誠的無上信任。(當時拿下益州也沒多久,平定內部矛盾,肅清反對派,需要有威望的人坐鎮。)

劉備就算聽了諸葛亮的,沒有親征,最好的結果大概率不會病死永安,白帝城託孤。換成現有的其他將領東征,張飛(不打先鋒)馬超,魏延,雖然個個武藝超群,但是遇到了滿肚子壞水的東吳都督陸伯言,哪個能討到好果子吃?也是隻能浪費國力,繼續惡化蜀吳兩國的關係。

東征大敗之後,諸葛亮僅僅數年,又重組了一支十萬人的軍隊。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出師表》

丞相一己之力中興漢室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本就是逆天而行,蜀漢想要統一天下實在太難。


孫仲謀l


我說句實話,其實諸葛亮剛開始是不願出山的,前兩次沒見劉備就可以看出來,第三次因為劉備是冒著大雪,不顧自己身份去見他,這可能感動了諸葛亮,於是見他,劉備說出自己的志向以後,想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真的沒考慮嗎,他確實考慮了,他其實是知道劉備是無法統一天下的,因為此時曹操已經統一北方,孫權又很穩定,想統一天下,簡直是難於上青天,可以說是逆天而行,可是諸葛亮為什麼同意了呢?說實話,被劉備感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才能很高,如果他一直待在南陽,他的才能就無法施展,後人也就不會銘記諸葛亮了,所以他想施展才能。還有,雖然他知道無法統一,但是他還是決定放手一搏,提出隆中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還是存有一絲希望的,當然,確實從諸葛亮出山到夷陵之戰之前所有方針都是按隆中對走的,劉備節節勝利,穩固西川,所以看起來劉備統一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從中也看出來諸葛亮的才能,可是,荊州丟失,火燒連營七百里之後,蜀漢徹底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此時諸葛亮完全明白蜀漢統一天下完全就是不可能,可是他仍舊逆天而行,北伐曹魏,正是應了那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他顧不了那麼多了。最終病逝五丈原,每次看諸葛亮病逝總會流淚,他為了蜀漢真是盡了太多的力,可是天意難違,一切無法挽回!





魚染oo


就算是聽了,蜀國還是很快就要滅亡的,因為當時蜀國已無可用之人材。再看吳國和魏國兵強將廣,而且諸葛連當時已老,再去征戰恐怕力不從心了。就算劉嬋聽話了,也不能改變蜀國人少的局面。

當時蜀國以一州之力對抗曹魏九州,只要曹魏不犯錯,慢慢的,力量對比就會越來越有利於曹魏。所以後期曹魏的策略是對的,我只要守住慢慢消耗你。諸葛亮必須採取積極的進攻策略,因為要想統一天下,蜀國不能等,越等越糟,所以只能讓諸葛亮出祁山,去佔取地盤;來擴充人力資源,禪在位時期我認為是庸而不昏,他雖無大才,但至少尚有復漢之心,而人到中年,任用宦官,聽盡饞言,自身卻又軟弱這是其一。

蜀國資源最少,所以容錯空間也最小。所以關羽麥城敗亡、劉備夷陵大敗後,蜀國就幾乎沒有統一天下的能力。後來馬謖失街亭也徹底失去了出川入陝的最後機會了,我感覺丞相六出祁山,這次的機會最大,相反,曹魏先是赤壁大敗,後來定軍山失了夏侯淵,襄樊失了于禁七軍,但還能用司馬懿來牽制諸葛亮,並且隨著荊州之敗,國力大虧不說,隨著五虎亡三,而出師時馬超趙雲相繼再亡,蜀中先鋒盡失,將領缺乏,內政人才雖多,可戰場之上,文弱書生如何撐起一片天,說到底還是沒有人了。

我感覺蜀國這麼快滅亡是因為諸葛亮沒有被養出來一個好的接班人,而且蜀國沒有選擇好一個好的皇帝。






雲飝影視


我來回答:

首先,在歷史上諸葛亮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及戰略家,對於軍事及臨陣指揮方面才能欠佳,而劉備是一個政治投機者且具有一定的軍事指揮才華之人。他們兩個基本上能力方面有互補的屬性,所以在一起是“天作之合”。

諸葛亮出山後,劉備基本上就是按照諸葛亮所設計的方針進行佈局的,如果說沒有聽諸葛亮的話或者唯一與諸葛亮方針有比較大的不一樣的地方,那估計就是在荊州被東吳所侵佔後進行的伐吳行動了。現在暫時不去理會劉備當時伐吳戰略方針正確與否,但是分析下當時的客觀情況來看看有沒有統一天下的可能性。

首先,當時的狀況是曹魏已經完全控制了北方,而當時的北方是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的中心,所佔的各種資源佔整個國家資源的70%甚至更多。蜀漢在失去荊州後偏居四川之地,暫時不說雲南的少數民族有沒有完全臣服於劉備,就國力上來說,蜀漢政權是三個政權裡面最弱小的。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在沒有大的內部矛盾爆發的情況下,國與國之間的競爭關鍵還是綜合實力的競爭,而當時曹魏內部穩定,國力上完全是碾壓蜀漢的。另外在中國歷史上,在四川的軍閥或者說政權很多,但是還沒有任何一個以四川為中心的軍閥最後能統一天下的。

往大了點說,從三國往後幾百年間,不管是東晉,還是南朝的那些國家,在疆域最鼎盛的時候,都是南北平分中國的。東晉控制吳蜀兩地,南朝宋最強的時候與魏是隔黃河為界的,即使是那樣的情況下,最後南方政權也沒能統一天下,而且在與北方的爭鬥中始終處於弱勢。這其實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可以從地形、人員結構、經濟實力、軍事能力等各方面進行研究,但是綜合說到底,綜合國力是最最關鍵的因素。不是南方缺乏優秀的人才與統帥,也不是北方人就一定高明,關鍵在於客觀的因素方面的制約。雖說人定勝天,但是很多時候確實是有力也無處使啊。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像當今的朝鮮,你再有厲害的人物也沒有辦法,受制於先天的侷限性,你只能是配角。如果說偉大人物厲害,那厲害啥,可以說是識時務,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該幹什麼,做什麼才對自己的國家與民族最有利。

劉備與諸葛亮都是當時的人傑,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其實能割據一方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以南勝北,歷史上僅有朱元璋幹到過,但那個時代南方的經濟實力已經遠遠強於北方了,客觀條件有所成熟。而三國時代的蜀漢政權,只能這麼說,亂天下有餘,而要平天下實力不足啊。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阿踏米


劉備與諸葛亮是如魚得水的合作關係。其實劉備一直都很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否則也不一定那麼快拿下西川,並建立蜀國。

關羽被孫權所殺,再加上張飛也被暗殺,這時劉備悲傷過度,不聽葛亮的建議了,非要去攻打孫權,結果在慘夷陵被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而歸,最後把命也搭上了。這件事真應該聽諸葛亮了。

劉也夠倒黴的,也許是上天的安排,命該如此,本來一直都聽諸葛亮的,就是最後一次沒聽要了老命了,那麼諸葛亮為啥沒有跟著劉備去打報仇呢? 那是因為還有曹操呢!都走了估計連蜀國都得賠進去。
劉備死後諸葛亮其實就是蜀國的實際掌控者。但是後期蜀國五虎上將死的死老的老,沒有新一代接替。 而吳國有陸遜,曹魏有司馬懿。就在這種情況下,六出祁山都沒能打敗曹魏。甚至都沒佔幾座城池。所以劉備聽不聽諸葛亮的結局都一樣,不能統一天下。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蜀國一方。所以諸葛亮死後蜀國也就滅亡了。司馬家得了天下。

謝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的評論。


夢想努力樂觀


關羽被殺之後,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東征,想要奪回荊州,最終卻失敗了,間接的搭上了自己和張飛的性命。如果劉備沒有討伐孫權,結局會是如何呢?

首先劉備打孫權並不一定是因為關羽被殺,畢竟劉備東征距離關羽被殺已經快兩年了,而諸葛亮阻止劉備東征也很可能是演義中杜撰的。

當時蜀漢的情況是這樣的,經過數年的經營,劉備認為自己可以有和孫權一戰的實力了,打算奪回荊州,因此才出兵東征。畢竟在軍閥混戰的時候,弱肉強食,有實力了就要去攻打別人,才能奪取更多的資源。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回到題目中的假設,如果劉備沒有討伐東吳,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劉備和張飛不用死這麼早,劉備在西蜀積攢的部隊也不會什麼有損失。

那麼劉備就只剩下北伐或者繼續臥薪嚐膽這兩條路了。這裡有個很關鍵的地方,就是如果劉備不討伐東吳,孫權會不會歸還荊州?荊州對劉備的重要性是很大的,有了荊州,劉備就可以兩路大軍北伐。

當時曹操已經死了,如果孫劉兩家可以像之前一樣共同討伐曹丕,完全有可能贏得最終的勝利,再趕上司馬懿被曹魏的內部打壓,曹丕手下拿不出什麼領兵的將軍,而劉備這邊還有張飛、黃忠、趙雲,再加上諸葛亮,基本上還是劉備巔峰時期的陣容。

再看孫權。當時孫權手下和曹丕一樣,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大將,黃蓋、程普、甘寧、淩統都先後病死。打下荊州的呂蒙也英年早逝,周瑜,魯肅等人也不在了,唯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陸遜還是孫權和呂蒙在打荊州之前發掘出來的。

所以說,當時的劉備看見這種局面有點膨脹也是正常的。不過當時的吳蜀聯盟已經破裂,不可能再次合作。事實上當時的劉備似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不打等過兩年趙雲、黃忠老了,蜀漢的戰鬥力就會直線下降。所以如果不打孫權,那麼一定會打曹丕,而且還是劉備獨自對抗曹丕。

結果顯而易見,就算前期有優勢,北方兵多地廣,完全能耗死劉備,劉備也沒有那麼大的胃口(當時最好的選擇就是持重兵一口吞下荊州)。而且就算之前打下來的地盤,劉備也守不住,最後只能退回漢中。

如果非要改變三國的重要轉折點來改變蜀漢的結局,我認為應該是孫權不打荊州才對。

如果孫權不打荊州,一方面吳蜀聯盟可以繼續保持,雙方不會產生巨大內耗。另一方面荊州在劉備手中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別的不說,如果諸葛亮北伐是從荊州出發,歷史的結局是不是會發生變化?

綜上所述,劉備和他手下的諸葛亮都是聰明人,當時最好的選擇就是攻打孫權,奪回荊州。其他選擇在當時的背景下都不是最明智的,所以如果不打孫權,結局依然不會改變。


古往今來幾多愁


可能會!

如果他從一開始就聽諸葛亮的,劉備集團的發展就不會那麼慢了。

劉備不聽諸葛亮的話辭荊州(原因不忍奪同宗基業),後來艱難的從曹操手裡取得荊州,這就浪費了很多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失去百姓的民心,因為百姓只要有飯吃,時間長了對什麼復興漢室是沒有任何興趣的。同理,取西川也是如此!更重要一點,取西川不聽龐統的話,逼得龐統弄死自己!失去一個奇才!最後他又不聽諸葛亮的話出兵伐吳,大敗而歸!

我想按諸葛亮的隆中三策,是可以一統天下的


小蛋仔h


這個問題想回答一波

從小就一直很喜歡三國演義,很喜歡裡面的劉關張。被他們的兄弟情義,劉備的仁德,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的忠勇。其實劉備是最窮困的時候去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而劉備的仁義打動了他,在隆中對,未出山而知三分天下。

而出師之後幫劉備奪荊州,取益州,在西川而三分天下,但是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開始了衰敗之意,隨著劉備執意攻打孫權,被陸遜火燒七十里後元氣大傷,在白帝城逝去了。

假如劉備聽諸葛亮的應該不會去攻打東吳,而攻打曹操或許歷史會被改下,但是以劉備仁義而治天下,不可能不顧兄弟情義不然他之前的好名聲都會消失的




王者榮耀當歸


我說句實話,其實諸葛亮剛開始是不願出山的,前兩次沒見劉備就可以看出來,第三次因為劉備是冒著大雪,不顧自己身份去見他,這可能感動了諸葛亮,於是見他,劉備說出自己的志向以後,想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真的沒考慮嗎,他確實考慮了,他其實是知道劉備是無法統一天下的,因為此時曹操已經統一北方,孫權又很穩定,想統一天下,簡直是難於上青天,可以說是逆天而行,可是諸葛亮為什麼同意了呢?說實話,被劉備感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才能很高,如果他一直待在南陽,他的才能就無法施展,後人也就不會銘記諸葛亮了,所以他想施展才能。還有,雖然他知道無法統一,但是他還是決定放手一搏,提出隆中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還是存有一絲希望的,當然,確實從諸葛亮出山到夷陵之戰之前所有方針都是按隆中對走的,劉備節節勝利,穩固西川,所以看起來劉備統一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從中也看出來諸葛亮的才能,可是,荊州丟失,火燒連營七百里之後,蜀漢徹底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此時諸葛亮完全明白蜀漢統一天下完全就是不可能,可是他仍舊逆天而行,北伐曹魏,正是應了那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他顧不了那麼多了。最終病逝五丈原,每次看諸葛亮病逝總會流淚,他為了蜀漢真是盡了太多的力,可是天意難違,一切無法挽回





紅袖添香吖


關羽被殺之後,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東征,想要奪回荊州,最終卻失敗了,間接的搭上了自己和張飛的性命。如果劉備沒有討伐孫權,結局會是如何呢?

首先劉備打孫權並不一定是因為關羽被殺,畢竟劉備東征距離關羽被殺已經快兩年了,而諸葛亮阻止劉備東征也很可能是演義中杜撰的。

當時蜀漢的情況是這樣的,經過數年的經營,劉備認為自己可以有和孫權一戰的實力了,打算奪回荊州,因此才出兵東征。畢竟在軍閥混戰的時候,弱肉強食,有實力了就要去攻打別人,才能奪取更多的資源。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回到題目中的假設,如果劉備沒有討伐東吳,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劉備和張飛不用死這麼早,劉備在西蜀積攢的部隊也不會什麼有損失。

那麼劉備就只剩下北伐或者繼續臥薪嚐膽這兩條路了。這裡有個很關鍵的地方,就是如果劉備不討伐東吳,孫權會不會歸還荊州?荊州對劉備的重要性是很大的,有了荊州,劉備就可以兩路大軍北伐。

當時曹操已經死了,如果孫劉兩家可以像之前一樣共同討伐曹丕,完全有可能贏得最終的勝利,再趕上司馬懿被曹魏的內部打壓,曹丕手下拿不出什麼領兵的將軍,而劉備這邊還有張飛、黃忠、趙雲,再加上諸葛亮,基本上還是劉備巔峰時期的陣容。

再看孫權。當時孫權手下和曹丕一樣,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大將,黃蓋、程普、甘寧、淩統都先後病死。打下荊州的呂蒙也英年早逝,周瑜,魯肅等人也不在了,唯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陸遜還是孫權和呂蒙在打荊州之前發掘出來的。

所以說,當時的劉備看見這種局面有點膨脹也是正常的。不過當時的吳蜀聯盟已經破裂,不可能再次合作。事實上當時的劉備似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不打等過兩年趙雲、黃忠老了,蜀漢的戰鬥力就會直線下降。所以如果不打孫權,那麼一定會打曹丕,而且還是劉備獨自對抗曹丕。

結果顯而易見,就算前期有優勢,北方兵多地廣,完全能耗死劉備,劉備也沒有那麼大的胃口(當時最好的選擇就是持重兵一口吞下荊州)。而且就算之前打下來的地盤,劉備也守不住,最後只能退回漢中。

如果非要改變三國的重要轉折點來改變蜀漢的結局,我認為應該是孫權不打荊州才對。

如果孫權不打荊州,一方面吳蜀聯盟可以繼續保持,雙方不會產生巨大內耗。另一方面荊州在劉備手中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別的不說,如果諸葛亮北伐是從荊州出發,歷史的結局是不是會發生變化?

綜上所述,劉備和他手下的諸葛亮都是聰明人,當時最好的選擇就是攻打孫權,奪回荊州。其他選擇在當時的背景下都不是最明智的,所以如果不打孫權,結局依然不會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