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智能家居的“後連接時代”來臨,“交朋友”將成致勝關鍵

觀察+ | 智能家居的“後連接時代”來臨,“交朋友”將成致勝關鍵

5G時代到來,物聯網的發展進入強催化階段。

市場調查機構IDC預測,物聯網在2015到202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15.6%,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1.29兆美元。而全球物聯網設備的數量將呈高速增長趨勢,未來幾年這類設備將超越智能手機達到300億個。

與此同時,物聯網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迅速拓展,延伸到不同產業上,也帶動了應用層的市場興起。

首先是工業物聯網的巨大潛力。根據施耐德電氣去年2月發佈的《2019年全球數字化轉型收益報告》研究表明,利用物聯網,數字化轉型能大幅降低企業的運營支出 (OpEx),作為數字化轉型的成果,企業和機構可節約平均24%的能耗。從物聯網追蹤到自動化生產線,整個價值鏈的能效管理和自動化,能使生產率提升50%。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施耐德電氣是能源和自動化等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領軍者。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覆蓋樓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工業以及家居五大終端市場,並擁有全球品牌影響力。

如今,這家行業巨頭開始進一步加快並深化其智能家居業務的佈局。據調研機構Gartner的數據,2022年一般家庭中智能設備數量將超過500臺。另據IDC統計,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到2022年預計達到2770億美元。

除了龐大的設備數量和市場規模,家庭離用戶最近,智能家居能夠將日常生活和物聯網相結合。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這就不難理解,諸多科技巨頭為何要在智能家居市場重點發力。

基因不同,對於同一賽道的戰略方案也不盡相同。作為百年企業,施耐德電氣對於智能家居有一些新的思考和戰略實踐。在這一領域它看到了哪些新機會?又面臨哪些新挑戰?

智能家居的“朋友圈”時代

2017年左右,智能音箱的爆發迎來了智能家居的1.0時代,但也越發暴露單品智能的弊病。不同品牌缺乏一致的標準,消費端不兼容造成用戶體驗差。智能家居的挑戰不再是技術問題,更多的是生態的問題。從智能單品到全屋智能,無疑是智能家居發展的新風向。

基於行業現狀,以及施耐德電氣作為一家跨國公司在中國通過協同發展,贏得成功並推動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施耐德電氣提出“朋友圈”的理念,協同行業內的物聯網企業級平臺,積極構建開放的生態系統和智能家居生態圈。“從距離用戶很近的家居到基礎設施這樣的宏觀領域,能夠實現我們業務生態的全面覆蓋。”施耐德電氣全球智能家居系統副總裁馬思韜說。

观察+ | 智能家居的“后连接时代”来临,“交朋友”将成致胜关键

施耐德電氣全球智能家居系統副總裁馬思韜

在佈局智能家居領域的過程中,施耐德電氣與AIoT平臺塗鴉智能的合作就是基於“朋友圈”理念的一次深入探索。“我們希望構建成一個更開放靈活、易聯動的系統,場景的聯動才能產生價值。”馬思韜表示,與塗鴉智能在智能平臺上理念的一致性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2019年12月,雙方在亞洲就Wiser智能家居自動化平臺開展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塗鴉智能是施耐德電氣在亞洲業務第一個IoT平臺合作伙伴,雙方在智慧地產和智能產品等項目上展開了深入的合作。

成立於2014年的塗鴉智能,是一家全球化的AIoT平臺,從App、雲和智能模塊三方面賦能企業智能化。塗鴉智能技術賦能的產品統稱為PBT,目前這樣的產品在全球有超過9萬款,遍佈220個國家和地區。這些產品能跨品類和品牌實現互聯互通,用同個App就可以控制所有PBT產品。

在馬思韜看來,塗鴉智能提供高效率的物聯網平臺,這種合作能讓施耐德電氣更聚焦於產品、分析和服務的專業能力,並同時解決了施耐德電氣產品和其他同平臺廠商之間互聯互通效率,另外塗鴉智能在全球化業務上的成熟以及海量品類的產品,讓施耐德電氣看到了自己潛在的“朋友”。

”施耐德電氣提供了B端經年累月的深刻理解,塗鴉則作為一個平臺,實現了強大的實施能力,它有點像是Windows這樣的操作系統,無需人人都去開發一個平臺,直接使用它開發新的應用場景就可以了。“馬思韜說。

雙方在雲、平臺、App等領域展開了深入合作:施耐德電氣Wiser系列30多款產品都接入了塗鴉雲,包括電工、插座、開關、紅外線遙控器、傳感器等; 在和施耐德電氣的合作中,Wiser智能家居網關產品先接入塗鴉雲,然後通過該網關控制其他連上該網關的Wiser系列產品。塗鴉智能聯合創始人兼總裁陳燎罕表示:“這些產品能夠和PBT背後多達9萬款的生態系列產品聯通,拓寬了Wiser智能家居的可能性。

观察+ | 智能家居的“后连接时代”来临,“交朋友”将成致胜关键

和塗鴉智能合作的施耐德電氣Wiser智能家居自動化平臺,通過“Works With Wiser”的機制靈活整合第三方合作伙伴的產品和功能,提供給用戶一致的用戶體驗。另外,Wiser把施耐德電氣在能源管理,安全防範,照明控制和溫度控制方面的優勢整合在一個平臺上,為用戶創造新的價值。Wiser智能家居也同時為合作伙伴例如開發商、系統集成商和電工建立全面的安裝配置體驗,實現從配置、選型、安裝等各個維度端到端的整體方案。

後連接時代,“百年老店”的攻城守壘

隨著各種連接技術逐漸成熟,萬物互聯不再是天方夜譚。當解決了連接這個問題,智能家居或許才走到了真正智能化的階段。

早前在智能音箱上前赴後繼的互聯網巨頭們,也開始意識到了這一點。去年12月,亞馬遜、蘋果、谷歌三巨頭,以及 Zigbee 聯盟下的施耐德電氣、宜家、恩智浦、三星 SmartThings 和 Signify(飛利浦照明)等智能家居設備企業宣佈共同成立“Connected Home Over IP”(簡稱“CHIP”)的聯盟,計劃開發和制定一套基於 IP 協議的智能家居連接標準。

該聯盟旨在改善智能家居設備的兼容性,從而使得用戶無論購買哪家的智能家居產品,都能配合已有的智能手機或語音助手,獲得無障礙的體驗。正如馬思韜所說:“‘後連接時代’才是智能家居的主戰場,大家把精力都放在連接的戰爭上沒有意義的,智能設備在連接後才會產生價值、體現自己的優勢。”

如今的智能家居市場,傳統廠商、互聯網廠商以及新創企業都在你追我趕,那麼施耐德電氣的技術和業務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破呢?

毋庸置疑,樓宇、配電等業務是其沉澱多年的優勢。馬思韜表示,像傳感器、開關、插座、安防感應、室溫調控、能源管理等,施耐德電氣在這些傳統領域的積累已經很深。此外,施耐德電氣在智能家居的邊緣控制上也將持續作為投入的重心。“我們把邊緣計算放在和雲、互聯設備同樣重要的地位發展,並擁有全球化的佈局。”

观察+ | 智能家居的“后连接时代”来临,“交朋友”将成致胜关键

塗鴉智能創始人兼COO楊懿參與施耐德電氣Pulse峰會

智慧地產,下一個風口?

施耐德電氣在智能家居賽道上的轉型,並不是一蹴而就。早在多年前,施耐德電氣就在中國市場推出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統,可以輕鬆控制音響、家庭影院、空調、燈光窗簾、安防等各種應用。

2012年,施耐德電氣推出了基於第一代的Zigbee(低速短距離傳輸的無線網上協議)無線智能家居產品。到如今,施耐德電氣構建生態圈並呼籲更多的玩家加入這個賽道,讓智能家居的發展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近年來,隨著住房市場越發飽和,地產商都在尋求新的增長點和附加值。智能家居的不斷普及,原有的精裝修理念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擁有“智能”的樓盤越來越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也正在驅動房地產新一輪的增長,這讓施耐德電氣也抓住了智慧地產發展的風口。

此外,對於房地產開發商而言,個性化多元化的智能家居應用有助於建立品牌和產品價值差異化。特別是最近兩年,萬科、綠城、綠地、碧桂園等行業內主流地產開發商,都在積極部署智能家居。作為萬科、綠地等高端地產商的合作伙伴,施耐德電氣從智能家居到智慧地產的佈局邏輯清晰可見。

“我們希望和地產商一起合作,給他們帶來一些超車的機會。”馬思韜表示,例如,越南是一個房地產高速發展的國家,施耐德電氣看到了很多的業務機會。目前,施耐德電氣和塗鴉智能合作的項目此前已經在越南落地,預計2020年有1到2萬套房間落地中國。

在這個合作項目中,施耐德電氣和塗鴉智能一起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全屋SaaS平臺。它首先解決了施耐德電氣智能產品批量交付的問題,施工方可以方便管理所有項目工程,一鍵管理所有建案,甚至可以做到最快10分鐘內局域網下完成單戶安裝部署。

其次它解決了無網絡環境、多房間多設備、調試人員素質不一等問題,塗鴉全屋SaaS提升了10倍的配置工作效率。“當用戶購買新房後,他會發現房間裡已經是智能家居標配,突破毛坯房或者精裝修,晉升到智能房級別。”陳燎罕表示。

观察+ | 智能家居的“后连接时代”来临,“交朋友”将成致胜关键

25年前,比爾蓋茨曾預言,未來沒有配套智能家居的房子就是毛坯房。人類的住房從毛坯房到智能家居,這一步的跨越是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和5G共同合力的結果。但要完成這個願景,“廣結善緣”的朋友圈開放策略是必不可少的,這也像施耐德電氣和塗鴉智能這樣的生態創建者一起協作努力的新模式。不難相信,未來跨界合作的“朋友圈”將釋放多樣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