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水浒传》中,燕青对卢俊义算是“仁至义尽”了吗?为什么?

骑蜗牛走高速


卢俊义作为梁山第二把交椅,除了重义气,武功高之外,更多是逆来顺受,他极不情愿加入这股江湖力量,甚至大心底瞧不上这群土匪,无奈,天下之大,竟无玉麒麟容身之所,悲哉!哀哉!


年轮2001


燕青这个人物,可以算是完美形象,遍寻人生经历,几乎没有缺点。尤其在对主子卢俊义的帮助及劝诫,可以说是尽善尽美。

他对卢俊义非常仁义,却不够“仁至义尽”。

卢俊义经历过三次重大危机,有两次,燕青都是挺身而出。最后一次,他决定出走。


卢俊义两次危机,燕青出手

  • 第一次危机

卢俊义自从被宋江、吴用盯上,就开始了苦逼的人生。

卢俊义先是被吴用陷害,成为反叛的贼寇。

卢俊义在梁山软禁了两个多月,李固与贾氏联手,把燕青赶出家门。卢俊义成了反贼。

而此时的燕青,没有一走了之。在大名府城外,等候卢俊义,并告发李固的恶行。

卢俊义不信,出手揍了燕青。燕青依旧不离不弃。

这一点,燕青仁义之心,天地可鉴。

可惜卢俊义猪油蒙蔽双眼,认为燕青是恶人先告状,燕青倍受委屈,但对卢俊义还是忠心不改。

这是卢俊义的第一次危机,燕青承受委屈,承受埋怨,苦苦劝说。

从发点只为卢俊义不受牵连。完全就是义仆典型。

挨饿受冻的燕青,阻止不了卢俊义的刚愎自用。

他知道卢俊义回家,必受诬陷,入狱刺配,是少不了的。燕青无奈之下,只能想办法去狱中救人。

  • 第二次危机

卢俊义不听燕青规劝,执意回家。


管家李固与妻子贾氏联手,卢俊义锒铛入狱。

狱中卢俊义倍受摧残,虽有蔡福、蔡庆的一力维持,但还是免不了酷刑。

后来,不识时务的卢俊义被刺配沙门岛。董超薛霸二人,在李固收买下,打算杀了卢俊义。

这时候,是燕青挺身而出,杀了二人,救出卢俊义。

杀解差,救流犯。这可是十恶不赦的谋逆大罪。

当时,鲁智深救林冲,李俊救宋江,可都没有杀官差。

这罪,是诛九族的。

燕青做了,毫不犹豫。

可惜,考虑不周,卢俊义被发现,再次被捕。燕青无计可施,得遇杨雄、石秀,请来梁山好汉。

燕青第二次在卢俊义危难时,挺身而出。

这两次挺身而出,都是燕青不顾及自身安危,一心为卢俊义考虑,救卢俊义性命的大义之举。

燕青虽自小生长在卢俊义膝下,可是卢俊义对燕青并没有足够信任。

可见,燕青不得宠爱。在卢俊义眼里,燕青不过是一个小厮而已,充其量不过是相貌出众的小鲜肉小厮。不是亲信,更非心腹。

简单点说,卢俊义对燕青不过是主仆关系,感情疏远。

面对主子平淡的感情基础,燕青的回报却是热血沸腾。头可断,血可流,性命都交给了卢俊义。

这样的燕青,仁义!

卢俊义第三次危机,燕青只是劝说

征罢方腊,卢俊义的人生来到第三次危机。

燕青苦口婆心,讲了大段兔死狗烹的历史案例与道理。

卢俊义没一个字听进去,一意孤行,进京朝圣。后来,果如燕青所料,卢俊义被蔡京等奸臣下毒,毒发坠江,死于非命。

这一次危机,燕青对卢俊义只是劝诫,没有其他行动。

燕青见卢俊义官迷的样子,直到卢俊义执迷不悟,只能自己离开,过上了逍遥的江湖日子。

这次危机,燕青彻底看清了卢俊义的为人与性格。对卢俊义很失望。

卢俊义几次遇事,算是燕青洞悉本质,多次劝诫。卢俊义都没有听,结果蒙难。

有了之前的教训,卢俊义应该认识到自身思虑不足,断事不明,而燕青才是独具慧眼的贵人。

卢俊义没有。燕青在他眼里,依旧是那个小厮。只会相扑、跑腿的小奴才。

正因如此,卢俊义才会不采纳燕青意见。

燕青要走,他也不反对。

燕青多机灵一人,也看清了卢俊义对自己身份及见识的轻视,只能选择离开。

就这一次危机,燕青没有做到仁至义尽。他只是善意的提醒而已。

没有仁至义尽的燕青,依旧是英雄

燕青虽然最后一次没有仁至义尽,但燕青的各种行为表现,足以称为英雄。

卢俊义的三次人生危机,燕青都出现并给予帮助。两次出手,一次动口。

不论结果如何,燕青的本心都是仁义为先,为了卢俊义好。

卢俊义从诬陷、上山、争位、招安、征战等等许许多多的事迹中,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没有明朗的看清时局。

燕青已经知道卢俊义没救了。

即便用手段,将卢俊义拉走,跟着自己闯荡江湖。可是卢俊义不会安心的,他只会嫉恨燕青。

第三次卢俊义的危机,与前两次危机不同。前两次是已经发生的危机,而这次是对未发生危机的预判,它在那个时间点并没发生。

没有发生的危机,如果卢俊义不信,任谁都束手无措。即便是燕青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甚至心里也希望他不会发生。

燕青选择危机会发生,卢俊义选择危机不发生。

二人各自去印证了自己的选择。无可厚非。

燕青虽然不是仁至义尽,却没有任何贬低的色彩,反而值得表扬。

燕青是灵透的小伙子。不迂腐,不愚昧,功成之时,认清大局,选择走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精彩。


结语

燕青虽对卢俊义不够“仁至义尽”,但他的性格、德行是让人钦佩的。

石头放在怀中,始终都捂不热的。难道要燕青陪着卢俊义一起死,才算是有始有终吗?

非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燕青选择离开卢俊义,就是卢俊义这个石头既然捂不热,不如选择放开,把怀抱留给温柔的鸡蛋不是更好吗,说不定可以孵出小鸡呢。


黑白历史说


燕青住北京人士,自幼父母双亡,卢员外家中养的他大。为见他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卢俊义叫一个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一身遍体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着阮翠。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不则一身好花绣,那人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针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亦是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更且一身本事,无人比的。拿着一张川弩,只用三枝短箭,郊外落生,并不放空,箭到物落,晚间入城,少杀也有百十个虫蚁。若赛锦标社,那里利物管取都是他的。亦且此人百伶百俐,道头知尾。本身姓燕,排行第一,官名单讳个青字。北京城里人口顺,都叫他做浪子燕青。

小乙在城中安不得身,只得来城外求乞度日,权在庵内安身。主人可听小乙言语,再回梁山泊去,再作商议。若在城中,必中圈套。卢俊义喝道:“我的娘子不是这般人,你这厮休来放屁!”燕青又道:“主人脑后无眼,怎知就里。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娘子旧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门想就,做了夫妻。主人若去,必遭毒手!”卢俊义大怒,喝骂燕青道:“我家五代在北京住,谁不识得!量李固有几颗脑袋,敢做恁般勾当!莫不是你做出歹事来,今日到来反说!我到家中问出虚实,必不和你干休!”燕青痛苦,拜倒地下,拖住主人衣服。卢俊义一脚踢到燕青,大踏步便入城来。

这是原文,可以看出燕青对卢俊义的衷心不二,自小在卢俊义手下长大,视卢俊义为父。卢俊义在 没涉及到自己老婆时,燕青是兄弟是小乙,在听说娘子和李固有染时,一脚踹开燕青,怀疑的对象毫无疑问是燕青,即便是有证据也宁可怀疑燕青,也不想怀疑娘子,这就是所谓的兄弟义气吗?

卢俊义和娘子恩爱全无为什么还要赶走燕青,选择相信娘子?是夫妻情深吗?不是,是卢俊义的颜面比兄弟情深还要重要!燕青是愚忠吗?不是,他虽是奴仆,但是卢俊义叫他武义养他成人,其中情义他一生无法偿还,燕青知恩图报,视卢俊义为兄长为父亲!被打被骂一声不吭,一点怨言也没有,被赶走了,还在担心卢俊义会不会被李固陷害。

一直到卢俊义被李固陷害入狱,他才觉得对不起燕青,才发现这个时候只有燕青给他送饭,就是燕青自己没吃的也要给卢俊义送两个烧饼。

青对卢俊义有情有义,对刘诗诗温柔体贴!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女子,水性的人,见了燕青这表人物,能言快语,口舌利便,便看上了燕青,酒席之间,用些话语来嘲弄燕青。数杯酒后,一言半语,便来撩拨。燕青是个百伶百俐的人,什么看不懂?他却是好汉胸襟,怕误了宋江大事,那里敢和李师师承惹?李师师直言:“早就听说哥哥各种乐器样样精通,能见识到就是福气!”燕青却直言,不敢在娘子面前卖弄。李师师先吹一曲让燕青听,穿云裂石之声!

兄弟情,夫妻恩。水浒传更注重兄弟情,像燕青和卢俊义就是代表,掺杂着多种情谊!九香格里唱的“兄弟情是没有墙的家!”


一张白纸白纸一张918


我认为燕青对卢俊义算是仁至义尽了。

天巧星浪子燕青,小名叫小乙,梁山座次排名第三十六位。北京人氏,自幼父母双亡,北京富豪卢俊义把他抚养长大,是卢俊义的心腹家仆,后来随卢俊义上梁山。燕青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弹琴、绘画、唱歌、跳舞、吹箫、写字、相扑样样精通。

虽然卢俊义对燕青很不错,让他跟家里的都管李固平起平坐,但也就是把燕青当作家仆。而燕青对卢俊义忠心耿耿,且非常尊敬,把他当成父亲一样。

为什么说燕青对卢俊义可以说算是仁至义尽了呢?我认为有三件事可以说明。

一、劝卢俊义别去外地。

宋江想让卢俊义上梁山,吴用使了个馊主意。吴用和李逵去了北京,化妆成算命先生,到了卢俊义家给卢俊义算命,说卢俊义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灾,需到东南方一千多里外躲避。迷信的卢俊义真相信了吴用的“鬼话”,为“避祸”决定去外地一趟。燕青力劝卢俊义别去,《水浒传》原文是这样写的:燕青道:“主人在上,须听小乙愚言:这一条路,去山东泰安州,正打从梁山泊边过。近年泊内,是宋江一伙强人在那里打家劫舍,官兵捕盗,近他不得。主人要去烧香,等太平了去。休信夜来那个算命的胡讲。倒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装做阴阳人,来煽惑主人。小乙可惜夜来不在家里,若在家时,三言两语,盘倒那先生,到敢有场好笑。” 但卢俊义不听,偏要去。燕青自告奋勇要跟他去,可卢俊义却要他留下来守家。

如果卢俊义听了燕青的话,吴用的计谋就不会得逞,卢俊义也会平安无事。

二、劝卢俊义不要回家。

卢俊义在梁山呆了两个多月后回到北京,在城外看到了燕青,燕青衣衫褴褛,成了乞丐。燕青哭诉着家中的变故:“自从主人去后,不过半月,李固回来,对娘子说道:‘主人归顺了梁山泊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当时便去官司首告了。若主人果自泊里来,可听小乙言语,再往梁山泊去,别做个商议。若入城中,必中圈套。”卢俊义不信,燕青又说道:“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娘子旧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门相就,做了夫妻;主人若去,必遭毒手!”卢俊义听了不但不信,还大骂燕青说慌。燕青拜倒在地,拖住卢俊义的衣服不让回去。卢俊义一脚踢倒燕青,一人踏步便入城来。回到家,没过一会儿官兵就来了,把卢俊义抓走。在严刑拷打下,卢俊义只好屈招了,被下了大狱。

如果卢俊义相信燕青,他也不至于吃那么多苦头。

三、劝卢俊义归隐。

宋江带领梁山兄弟征方腊胜利后,都要回京受封赏。卢俊义也不例外,梦想着当官,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但燕青却私自来劝卢俊义道:“小乙自幼随侍主人,蒙恩感德,一言难尽。今既大事已毕,欲同主人纳还原受官诰,私去隐迹埋名,寻个僻净去处,以终天年。未知主人意下若何?”卢俊义说:“我正要衣锦还乡,图个封妻荫子,你如何却寻这等没结果?”燕青笑道:“主人差矣!小乙此去,正有结果,只恐主人此去无结果耳。”随后燕青又举了许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结果卢俊义还是拒绝了燕青。燕青见说不动卢俊义,彻底死心,于是向卢俊义纳头拜了八拜,便离开了。后来卢俊义做官不久,就被朝廷御赐的饭食中下毒,以致于落水身亡。

如果卢俊义听燕青劝,不再想功名利录,也不会落得出此下场。

结语:

虽然卢俊义对燕青有恩,但燕青对卢俊义忠心耿耿,也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卢俊义的死只能怨自己不听劝,怨自己没有远见。可惜了有着盖世武功的卢俊义,见识还不如自己的仆人燕青,真是痛哉!悲哉!


博超讲堂


您好,很开心回答您这个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回答您的问题!燕青对卢俊义算是仁至义尽了。

水浒传中的卢俊义家世好武功又高,但说到他这一辈子做过最正确的事情,那就是收养燕青。燕青是卢俊义,带着仆人在街上闲逛时看见四五岁的燕青在街上流浪,心生恻隐,于是顺手带回家的。虽说燕青表面是家奴,但两人却情同父子。卢俊义亲自教他各种武艺,骑马射箭等等一样没落下。包括燕青的多才多艺,吹拉弹唱,也必然有卢俊义为他延请名师点拨。燕青也知恩图报,一直忠心护主。虽然卢俊义心地善良,但头脑简单,甚至可以说一根筋上,也许是自幼家境太好的缘故,和燕青比起来,卢俊义太容易,受骗上当了,即使燕青百般劝阻他,他还是义无反顾踏上通往梁山的不归路。

后来卢俊义想回家,燕青,将主母和管家的背叛如实相告,并劝阻他时,卢俊义还是不听不信,结果被诬告打入死牢。燕青,看出来朝廷不会放过卢俊义,所以他在刺配途中救下卢俊义后,只能投靠梁山。为了辅佐卢俊义,燕青用尽浑身解数,先是和李思思结拜,以此得到和皇帝见面谈话的机会,进而为梁山传递情报,使梁山能够顺利被招安。

燕青爱说爱笑,对兄弟们讲义气,因为燕青的缘故,卢俊义在梁山还算顺风顺水,不然的话,他只是后期宋江扶上来的一个金字招牌,没有几个梁山好汉,把他当朋友。卢俊义,能在招安后各个征讨战争之中,活下来其实也少不了燕青的功劳,可惜经过种种事件,卢俊义还是不愿意听从燕青的话,及早抽身而去。或者在他眼里,燕青永远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又或者她其实也明白前途的危机,但就是想赌一把!承诺继续容妇跪拜了,就是意思或者在燕青已在劝说下卢俊义人人人坚持在朝廷任官子,最后中毒后落水而亡,而此时燕青早已拜别而去。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览,以上是我的一些愚见,如有不成熟,还望指教!





阙小安


《水浒传》中能人异士真的很多,有些就比较出名,而有些就没那么出名了。今天要说的就是小编认为的水浒中第一能人,浪子燕青。燕青在水浒中排行天罡第三十六位,很多读者也是因为他是卢员外的小跟班然后才得到这个殊荣的。但是小编并不这么觉得,燕青自己还是非常有实力的,水浒传第七十四回也说道:话说这燕青虽是三十六星之末,却心机灵巧,见多识广,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

原文中,首先,燕青跟卢员外不信任的地方就在于燕青在城里拦着卢员外的时候,告诉卢员外说他媳妇跟管家李固已经结婚了,如果你执意要去的话只怕要被他俩给害了。这时候卢员外的第一反应就是燕青在骗自己,自己老婆怎么可能是那种人。反而,燕青这家伙可能现在靠不住了,可能就是燕青做了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然后恶人先告状来自己这里卖一下惨。当时燕青是一副乞丐的模样,卢员外跟燕青的感情也不像电视剧中那样子真的是亲如兄弟,卢员外就简单的认为燕青是在污蔑李固跟贾氏两个人。

要说卢俊义为什么这么不信任燕青,原因还是有几个的。首先,燕青的绰号就是浪子,不是整天在那种风月场所能混出来这么一个名号?卢俊义跟李固出门的时候还专门叮嘱燕青说我出门这阵子你可别再出去浪了,家里要你好好看着呢。而且仔细看过原著的观众大爷们都知道,李固去了梁山半个月就回家直接就把燕青赶走了。而且卢员外回家也是好几个月以后的事情了,这么算的话燕青也是当了好几个月的乞丐。但是大家都知道燕青不仅仅有武艺在身啊,而且还精通各种技能,简称全能,怎么会把自己弄成一个乞丐呢?

燕青想要赚钱的话其实也没有多难啊,就这么活生生的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乞丐,作为把燕青养大的卢员外,肯定也觉得燕青在骗人。而且燕青还一直在跟卢俊义说自己想要去梁山找他,可是几个月都过去了,你燕青还在家附近当一个乞丐,你到底想不想去找卢员外?我们身为一个读者肯定知道宋江是想要留下卢俊义入伙的,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话,被一伙山贼流寇抓了,还能活吗?总不会说是山贼流寇想要请自家老板吃饭喝酒所以才把自己老板给留到山上好生供养起来了吧。

燕青当了几个月的乞丐,卢俊义也被梁山的一群人给留了好几个月,如果真的是要杀了卢俊义的话卢俊义也早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也有读者觉得燕青没有钱啊,但是小编觉得这个东西都是次要的,没钱就不能出门了?武松行走江湖靠的是自己有钱吗?而且后面卢俊义被抓要被处死的时候,燕青在路上直接两拳放倒俩人,抢了钱财就上梁山找人来救卢俊义了。这点不正是说明燕青如果当时想去梁山上搭救卢俊义的话,早这么干他肯定也能分分钟上梁山跟自家老板同生共死啊。

最后就是最关键的地方了,燕青说过管家李固跟贾氏俩人早就有情况了。但是这点却从来没有跟卢俊义说过,这一点更让人觉得燕青是在说谎了。如果燕青早就知道李固跟贾氏有染,但是没有告诉卢俊义,那么就说明了燕青对卢俊义并没有那么的忠心。揭发李固跟贾氏对于燕青跟卢俊义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但是燕青却就这么瞒着卢俊义不说。而且相对来说,卢员外其实对于燕青来说还是很信任的,但是这种事情你都瞒着我了,你还想让我相信你什么话?所以说卢俊义回家一趟看看情况肯定是最为正常的选择。

咱们作为一个局外人肯定是知道李固跟贾氏是有害卢员外的心思的,但是卢员外不这么觉得啊。正常人遇到这种事情肯定也是先回家问问情况再说这点绝对不错,如果说你直接就相信了别人,那么也就证明了你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其实看原著比看电视剧好的地方也就在于这点了,原著中的燕青其实并不是电视剧中那个哪都是极其优秀的人,反而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透明人”。






萝卜汤圆影视


燕青确实应该对卢俊义要报答的,因为他收养了燕青并且当时的初心肯定是无私的不掺杂任何条件的,给了他成长所需要的优越条件。并且还不遗余力、不惜成本地培养燕青,不但教他琴棋书画,让他学文识字,还亲自教他武功,使得燕青十八般武功样样精通。待他当自己孩子一样。

燕青也清楚,卢俊义对他的养育之恩无已未报,所以要在他身边为他做事,保护他。

在卢俊义被押进牢房之后,本身要靠乞讨度日的燕青,把要来的食物保存好,自己也舍不得吃,想留给卢俊义。在他被押上路之后,燕青就一直跟定了,杀死公差,救下了卢俊义。

当卢俊义等得破奚胜六花阵,王庆差伪都督杜领十二员将佐,兵马二万,前来救援的时候,燕青劝卢俊义不要出战,在劝说无果的时候,他要了五百人的队伍,去给卢俊义的战斗做救援。还好有燕青伐木搭桥,卢俊义的军士得以渡河,救了二万人的性命。

在后来燕青劝卢俊义不要去做官,找个世外桃源安度接下来的生活,但他没有采纳,即使燕青不说他心里也肯定明白他去了以后接下来的后果是什么,但还是坚持要去,大丈夫生来就是要为国家做事,让国家能富裕无战乱,老百姓能生活的好。死了也值得,但他打心里肯定是不希望燕青也去,希望他能去过一个幸福安定的生活,毕竟还年轻。

所以说,还是觉得他们之间亲情更大,不能说“仁至义尽”什么的吧[捂脸]





地下长城


燕青对卢俊义有情有义,对刘诗诗温柔体贴!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女子,水性的人,见了燕青这表人物,能言快语,口舌利便,便看上了燕青,酒席之间,用些话语来嘲弄燕青。数杯酒后,一言半语,便来撩拨。燕青是个百伶百俐的人,什么看不懂?他却是好汉胸襟,怕误了宋江大事,那里敢和李师师承惹?李师师直言:“早就听说哥哥各种乐器样样精通,能见识到就是福气!”燕青却直言,不敢在娘子面前卖弄。李师师先吹一曲让燕青听





芾乞毛小猫


《水浒传》中的世界混乱不堪,民间恶人横行,朝廷里也是奸臣掌权,书中的老百姓的日子那可真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丢了性命,于是书中有不少人都选择了同一条路,即是落草,成为所谓的绿林好汉,然而“好汉”与“好人”又是有区别的,好汉绝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好人,他们不过是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的一群强人,这种逻辑可想而知,只有先活下来,才有资格去惩奸除恶,这一点在鲁智深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固然好打抱不平,但是在饿着肚子的时候也会强抢瓦罐寺老和尚的稀粥,鲁智深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梁山上其他的好汉了,所以能够把这帮强人聚集在一起的无非就是“义气”二字了,书中有不少好汉在上梁山之前就是旧识,所以感情牢固,比如燕青和卢俊义就曾是主仆,燕青也对卢俊义十分忠心,但为何燕青会在关键时刻离开卢俊义?原因其实很简单。

在多数读者看来,梁山好汉之间的感情就应该是纯粹的,就必须是兄弟有难两肋插刀的,其实并不尽然,施耐庵若是将梁山好汉塑造成脸谱化的人物,那《水浒传》也就成不了名著了,书中的人物性格是复杂的,就如同现实中的芸芸众生一样,比如“矮脚虎”王英这个角色,他固然讲兄弟义气,然而他最在乎的始终是女人,他曾经为了一个刘高之妻差点要砍了自己的好兄弟燕顺,如此看来宋江毫不犹豫将扈三娘许配给他也是情理之中了,只有这样才能稳住他。

所以“义气”这种事情本就靠不住,可不是上了梁山一块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就能维系得住的,在真正的利益面前,夫妻尚且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是一帮素不相识的结义兄弟呢?但有人说燕青在书中的表现至少还是忠于卢俊义的,应该从一而终才是,即便知道卢俊义是往火坑里跳,他也应该跟着保护卢俊义,这才符合他一贯忠心的人设,其实不然,如果读过原著的这段故事,燕青不害卢俊义已是大气了。

原著中卢俊义原本是大名府的富户,再加上一身天下无双的棍棒功夫,可以说他的前途是一片光明,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而改变他命运的就是那帮梁山好汉,梁山好汉为了将他赚上梁山害得他家破人亡,当然有人会说卢俊义府内原本就不太和谐,夫人贾氏与管家李固有染,李固早已图谋不轨,但有卢俊义坐镇,燕青暗中观察,其实维持住表面的和平还是没问题的,矛盾根本不会爆发,所以毁了卢俊义前程的不是贾氏和李固,还得算在梁山一众人头上。

其实燕青早就看穿了李固的心思,向卢俊义提起过这事,然而卢俊义的态度是什么?不但不相信燕青,还将他赶出了卢府,男儿膝下有黄金,燕青跪下求他,卢俊义反而是一脚踢倒燕青,事实上故事发展到这,燕青已经算是报了卢俊义的知遇之恩了,面对如此侮辱,若燕青是个小人,反过来害卢俊义都是有可能的,但他没有,仍旧在暗地里帮卢俊义。

当卢俊义被囚禁在大名府,那蔡福、蔡庆两兄弟收了李固的黄金原本是要谋害他的,后来因为戴宗和柴进给了更多的钱,蔡氏兄弟才转而保护卢俊义,说起来,这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而已,蔡氏兄弟算不上好汉,甚至就是小人而已,然而到了一切真相大白,卢俊义被梁山一众好汉救出之时,这家伙不谢当时提醒他的燕青,不谢冒着生命危险救他的石秀,反而去感谢蔡氏兄弟对他的照顾,典型的是非不分。

卢俊义这人的眼力见不行,自己的夫人、管家都看走眼,如今有心帮他的被他晾在一边,有心害他的,他却连声感谢,试问你是燕青,你心寒不?所以在征方腊后燕青再劝卢俊义离开已是仁至义尽,若他对卢俊义羞辱他之事有一点儿记恨,早都该反咬卢俊义一口了,即便他真这么做,那也是人之常情,所以燕青最终选择抛下卢俊义而脱离梁山完全是合理的,卢俊义这人不懂感恩,也许在他看来,燕青始终只是他家中的仆人而已,没资格对他的选择说三道四,两人根本不是一路人,分道扬镳是情理之中的结局。


柒彩虹吧


大家好,我是逍遥君,现在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燕青与卢俊义既有父子之情,又有主仆之义。大家还记得水浒中有这样一情节吗?吴用设计陷害卢俊义,后李固告发,称卢俊义勾结匪徒,一群官军来捉拿卢俊义,陷入重重包围,燕青奋不顾身想救卢俊义,怎奈对方人多势众,所谓双拳难敌四手,燕青被打成重伤,刀枪棍棒加身,却丝毫没有退意。卢俊义叫他走,另想法子来救,可燕青怎想的了那么多,只是一个劲的往前冲。由此可见,燕青对卢俊义情深义重,忠心耿耿。

后来征讨方腊,卢俊义功成名就,燕青无心待在官场,便去浪迹江湖。这时的燕青似乎预感到结局,但燕青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知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是不智之举,就算他能救卢俊义一时也救不了他一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