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海安開發區:“公筷公勺”引領市民文明新風尚

【江蘇消息】“文明用餐,使用公筷公勺”“用公筷,分開食,開窗戶,保衛生”“講文明,樹新風,大家談,同遵守。”近日,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歷經疫情 文明相隨”——海安市民文明新風大家談活動如火如荼,當地率先在全市推行的“公筷公勺行動”,正成為引領市民文明一種新風尚。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群眾對“圍桌共餐”聚餐行為的反思。改變陋習、公筷公勺,再也不能讓“舌尖上的美味”變成“舌尖上的危險”,應成為每一個文明市民的高度自覺。

海安開發區:“公筷公勺”引領市民文明新風尚

  “市民朋友們,為愛夾菜,我用公筷;公筷公勺,舉手之勞。讓我們行動起來,倡導吃飯新風尚,養成健康好習慣……”2月份以來,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因勢利導,率先發聲,在全區倡導“公筷公勺行動”新風尚。各村居 “大喇叭”進行廣泛的廣播宣傳,同時通過村民微信群,讓“公筷公勺行動”倡議深入到百姓的心中,成為習慣。

  “公勺公筷,添加親情。公勺公筷,減少傳染。公勺公筷,幸福乘倍。公勺公筷,祛除病菌。”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民服務中心、社區小區、餐飲店門外一組“加減乘除說公筷”的海報引人駐足。

  “太做作了吧,我都習慣吃桌餐80多年了,不是也沒事麼?”“白鬍子”認為此舉大驚小怪太矯情。“您說的不對。公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吃‘洗筷水’,也能讓你健康快樂地活到100歲啊。”小年輕的調皮話讓“白鬍子”頷首稱是,也讓圍觀者嘖嘖稱讚。

海安開發區:“公筷公勺”引領市民文明新風尚

  “我覺得這個倡議挺好,我很支持在公共就餐場合中使用公筷,這並不是一種‘裝’,而是公共衛生防疫中的正常舉措。”七星湖社區居民表示,從自己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讓每一個人都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僅能有效應對疫情,還是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

  “使用公筷,健康常在。”而今這個“溫馨提示”已成為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食堂每張餐桌的“標配”。食堂負責人直言,他平時居家就餐時就推行“公筷公勺”,現在政府提倡了,更要積極帶頭執行。即使疫情過後,食堂還會將這良好的習慣保持下去,使之成為每個人的健康“護身符”,讓綠色節儉的生活方式更加彰顯城市的文明溫度。

海安開發區:“公筷公勺”引領市民文明新風尚

  “開發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通過小餐桌撬動大文明,將‘公筷公勺行動’打造成城市文明微品牌,必將加快海安高質量創成全國文明城市的步伐。”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黨群工作局局長金山存說。(供稿:徐曉艇 杜美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