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壽縣八公山鄉:七十二把豆腐刀 保證百姓餐桌供應忙

“老顧客打電話來了,企業復工食堂要用,農貿市場的老攤位也要送,老百姓的生活要繼續,我們豆腐也要磨下去啊。”楊兵邊添豆子邊說。

壽縣八公山鄉:七十二把豆腐刀 保證百姓餐桌供應忙

楊兵家住在八公山下大泉村,是中國豆腐第一村,世界第一塊豆腐誕生的地方。他年過不惑,已經有二十多年做豆腐的經驗了,靠著祖傳的好手藝,甘洌獨特的大泉水,他把鮮豆腐賣到了淮南、鳳台等周邊縣區。

壽縣八公山鄉:七十二把豆腐刀 保證百姓餐桌供應忙

受疫情影響,飯店賓館多停歇,加之出入農貿市場受到限制,大泉村的豆腐作坊停工歇業。目前,隨著全國新冠肺炎疫情走勢,部分企業陸續復工復產,楊兵前幾天接到了老顧客的電話,要求供給豆腐、千張等豆製品。

壽縣八公山鄉:七十二把豆腐刀 保證百姓餐桌供應忙

按照目前市場需求,農副產品銷售出現的新情況,農貿市場一律禁止活禽銷售,作為素食佳品的豆製品,成為彌補人體對禽肉蛋白質需求不可多得的替代品。當地政府針對現情,貫徹中央省市縣委“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鬆,一手抓經濟發展不動搖”的精神,一邊保障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八公山豆製品有序開工,保證對各大城市超市的豆製品供應,一邊組織豆腐加工戶分期分批陸續生產,保證對周邊市場和企業食堂的供應,讓老百姓的餐桌供應正常,不受疫情影響,可以常常吃到“小蔥拌豆腐”。

壽縣八公山鄉:七十二把豆腐刀 保證百姓餐桌供應忙

“我一天磨一百多斤豆子,如果不做千張和豆乾,能做五百多斤豆腐,能供應不少家庭需要來。”楊兵整理著豆腐單說。

七十二把豆腐刀,刀下都是精緻糧。據瞭解,八公山鄉豆腐村共有三十多家重新開始了豆腐加工製作,八公山豆腐不受疫情影響,隨著春風十里,再進千家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