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爱打闹的孩子变乖了,这是怎么回事?

童童是一名三年级男生,他上课不认真听讲,爱做小动作,课间经常和同学打闹,多次发生冲突。父亲为此打骂过童童,可是过不了几天,他就会重蹈覆辙。

爱打闹的孩子变乖了,这是怎么回事?

童童平时由父亲督促写作业,一旦父亲在单位值班,童童的作业就难以保证,要么不写,要么应付。童童和亲戚的孩子一起玩耍时也常有打闹的现象,家人往往只是简单地劝解一下。

在咨询过程中,童童比较安静,基本上没有大的动作,偶尔玩手或玩衣襟,马上会被父亲喝令禁止。经了解,父亲在指导童童做作业时,常常加以喝斥。平时,童童喜欢看《三国演义》,喜欢画三国中的人物,还喜欢玩乐高玩具。

爱打闹的孩子变乖了,这是怎么回事?

综合分析童童的情况,我认为童童是一个活泼好动但缺乏约束和指导的孩子。他学习兴趣不足,也不懂得怎样和同学正常接触和交往,导致各种不良表现。父亲虽然负责管教,也有严厉的一面,却因为爱孩子而不能坚持原则,在辅导孩子学习时没有注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由此制定了"引导、奖励、惩戒"三管齐下的调整方案,其中包括对父亲教育方式的指导。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注重引导,在学习上激发童童的兴趣;提高童童在绘画、阅读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兴趣爱好;教育他如何与同学更好地相处。二是加大奖励力度,学习上的进步要奖励,兴趣爱好方面取得的成绩也要奖励,尤其是在与同学相处中的进步,更要大力嘉奖。三是与童童一起商定必要的惩戒措施,加强其行为约束的自觉性。具体做法如下:

爱打闹的孩子变乖了,这是怎么回事?

首先是对童童父母的指导。父母应陪孩子一起读书、画画、玩玩具,为孩子做记录、拍照片,鼓励童童把自己画的人物当礼物送给同学并分享玩具。这一做法有利于激发童童的阅读乐趣,学会正当娱乐,学会如何与同学相处。

设定多项奖励措施。童童有好的表现要及时奖励,奖品包括娱乐时间、看电视时间、零食、旅游、玩具、文具、图书等。童童在完成某项任务后,也能获得奖品。我们约定,童童如果能持续一周遵守规定,将获得一套乐高玩具,童童非常高兴。

爱打闹的孩子变乖了,这是怎么回事?

提高对孩子的学习指导技能。在语文阅读和英语学习方面,父母可以与童童一起阅读,采取朗读、复述、比赛、讲故事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作业,比赛谁做得好,或者相互听写,鼓励孩子考家长等,带动童童学习的热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