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以“教科院”命名的學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選嗎?

文丨團長


不知道成都的家長們有沒有發現,這兩年名字裡“教科院”打頭的學校突然變得多了起來。團長粗略算了一下,算上已經開校的和即將開校的,整個“教科院”系的學校加起來已經有12所了。


很多家長也對此感到疑惑:它們都是什麼來頭?屬於啥子背景?分為哪些派系?值不值得一讀?……


今天,團長就來好好為大家捋一捋這些教科院家族的學校。

(注:以下學校均為公辦)

以“教科院”命名的學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選嗎?


首先來看看市一級的,2017年,成都教科院創辦了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東區),領辦了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西區)(注: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西區創辦於2014年,又名成都高新區臨江小學,於2017年9月加入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教育集團),在2019年又創辦了成都教科院附屬中學、成都教科院附屬龍泉學校及成都教科院附屬幼兒園。至此,兩年時間內,成都教科院從學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五所實體學校完成佈局。


再來回答一個家長們的高頻問題:教科院是做什麼的?


教科院屬於事業單位,以成都教科院為例,它是成都市教育局的直屬單位,主要職能是從事教學業務管理、教學指導、教學科研、教師培訓、改革實驗等等,全學段全方位地對全市各類教育進行研究、指導和監測,同時為成都教育的各項決策提供依據和諮詢。


在教科院工作的人也多為教育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說是各個學科、各個領域教育大牛的集中地。還是以成都教科院為例,據官方資料介紹,其現有在編人數8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5人,具有中學高級教師(或副高)職稱共56人,其中,四川省學術學科帶頭人1名,四川省中學特級教師5名,成都市特級教師5名,成都市中小學學科帶頭人17人。


那麼,這樣一個單位跑去創辦實體學校,是不是有點“不務正業”呢?

其實這是有必要的。


曾經團長也和教科院的老師們聊過這個話題,簡單來說,就是教育研究不能是“空中樓閣”,不能憑想象來進行,而是必須深入到教育教學的一線才有價值和意義,但由於以前教科院一般沒有自己的學校,所以它的一些教育研究,就很難直接在學校進行落地和轉化,即便相關研究人員能夠找到一些學校開展項目,但也需要學校長期的高度配合,保持高度的黏性和及時的反饋等等,這些在實施過程中都很難達到百分之百的默契。


而當教科院有了自己的學校以後,因為它對學校辦學有主導權,因此它的各項教育教學研究,都能夠直接在一線得到落地、實踐和延續,讓理論和實踐聯繫更加緊密。

以“教科院”命名的學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選嗎?


● 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東區、西區):


以“教科院”命名的學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選嗎?


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是成都教科院和高新區合作創辦的學校,成立於2017年,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實行“一校兩區”管理,分為東區(初中)和西區(小學)。


作為高新區的新建學校,其校園環境、硬件條件等自然沒得說,我們重點來看一下校長。


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首任校長由成都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原副所長楊霖擔任。楊霖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品格教育的研究和推廣,因此她在擔任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校長以後,也將自己的研究直接運用在了學校的辦學當中,這一點從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全人之品”的教育理念,以及“相同的愛給不同的你”的核心價值觀就多少能夠了解一二。


以“教科院”命名的學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選嗎?


據家長介紹,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家長可以隨時通過申請走進學校,與孩子們一起上課、做課間操、吃飯、放學等等,體驗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對此,楊霖曾在一檔電視節目中回應,這其實是學校家校共育的一個重要渠道,那就是天天對家長保持開放,讓家長能夠360度無死角地瞭解學校,這樣,學校也能夠及時聽取家長的一些合理建議。


2019年,楊霖離開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以後,學校繼任校長分別為:東區校長張錚、西區校長彭昌奎。張錚是成都七中(高新校區)初中部原教務主任,楊霖在任時,他是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分管初中部的副校長。彭昌奎曾在高新區新光小學、益州小學等校任職,是高新區小學數學兼職教研員,省骨幹教師,區學科帶頭人,從事小學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20餘年。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劃片,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小學部,即(西區)2019年劃片範圍是:東至南華路,南至雙流區,西至雙流區,北至天府二街;初中部,即(東區)目前對口小學是益州小學,當然,作為九義校,以後西區的孩子們小學畢業也將直升東區初中部。這在升學上也算是一大優勢。

● 成都教科院附中:


以“教科院”命名的學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選嗎?


成都教科院附中於2019年9月正式開學,在完全沒有一屆學生、更不用說畢業生的情況下,學校在首屆中考招生中,其統招分數線就達到了606分,與區內名校已開辦多年的石室天府中學持平。


以“教科院”命名的學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選嗎?


在創建初期,成都教科院附中公佈了一份參與學校創建的專家名單,他們均來自成都教科院。這份名單包含了成都市教科院院長羅清紅、成都市教科院黨委書記鍾南,以及一連串在成都教育圈如雷貫耳的名字:譚文麗、黃祥勇、王秉蓉、程一凡、羅曉輝、段小龍、羅炯彬、黃正翠、盧山、鄧玉華、樂天、鄭達釗、吳登良、賴蓉輝、楊遠雙、辜敏、曹璇、李萍、張曉虹。但凡對成都教育有所瞭解的人,一定都在各種教師培訓以及各級各類的教育教學研討會中見到過他們的身影。


而成都教科院附中的校長則是由國內知名的化學金牌教練、成都七中原化學教研組組長潘君擔任,他也被稱為“四川化學競賽第一人”。在圈內,除了“能打硬仗”,同行們對潘君的評價還有“特別能帶團隊”,每年他所帶班級的高考成績都特別突出:近四屆,每屆學生有20-50人考入清華、北大,近20人進入國家集訓隊。


以“教科院”命名的學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選嗎?

成都教科院附中校長潘君

● 成都教科院附屬龍泉學校:


以“教科院”命名的學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選嗎?


成都教科院附屬龍泉學校也是2019年9月開校的。


學校位於龍泉驛區西河鎮闕家安置點以南,地鐵4號線附近,毗鄰成都大學大運村,2019年招收了小學一年級七個班,初中一年級八個班,共計610名新生,小學劃片範圍是:戶籍在西河鎮闕家村未拆遷區域的適齡兒童,拆遷安置在闕家生態移民安置區的適齡兒童;初中劃片範圍是:戶籍在鹿角社區、黃連村、大龍村、闕家村、天平村的小學畢業生。和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東區、西區)一樣,作為九義校,未來學校的小學畢業生也將直升初中部。


接下來我們看看校長。成都教科院附屬龍泉學校校長唐海鷹,由成都教科院派任,其履歷顯示,唐海鷹為中學高級教師,全國課程改革優秀教師。成都教科院化學教研員、信息資源數據中心主任,成都市教育學會理事。曾工作於成都樹德實驗中學、成都石室聯合中學,先後獲得區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學科帶頭人”“實驗教學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 成都教科院附屬幼兒園:


成都教科院附屬幼兒園是一所公辦公益性幼兒園。其辦學理念為健康、智慧、創新、精粹。幼兒園的課程主要圍繞著“健、智、品”開展,“健”主要為以“大球”運動為媒介,帶動孩子的體魄;以“食”育為基礎,增強孩子的抵抗力;以“心育”為輔助,注重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智”主要為通過播種、生長、護理、收穫的種植過程,啟蒙孩子探索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區別於大多數幼兒園的種植課程,成都教科院附屬幼兒園更注重原生態播種,學校為此專門設立了廚餘堆肥箱,所有的肥料都來自於幹樹葉、廢瓜皮、茶葉渣等,並且種植課程後期將會培養水培植物。“品”主要為提取茶藝課程中的茶、禮、藝,讓孩子經歷種茶、護茶、摘茶、製茶、炒茶、品茶的全過程,從而幫助孩子在茶藝體驗中建立良好的禮儀習慣和品格。


成都教科院附屬幼兒園園長唐學軍同樣來自成都教科院,是成都教科院辦公室副主任、職教所教研員。

以“教科院”命名的學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選嗎?


成都教科院可以說全面拉開了由教育科研機構直接參與創辦學校的大幕(更早一些掀開一角的是成華區教科院),並獲得了一定的成功,接著,天府新區教科院緊隨其後,也開始直接參與到學校的辦學當中。


2019年,天府新區科學城組團的興隆片區有兩所學校完成了更名——已有半個多世紀辦學歷史的興隆中學和始建於1922年的興隆小學,分別更名為天府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中學和天府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未來,這兩所學校的發展將得到天府新區教科院的加持,同時,兩所學校還將在2021年完成整體遷建,實現從軟件到硬件的一次提檔升級,這也可以看做是天府新區興隆片區存量學校的一次“蝶變”。


以“教科院”命名的學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選嗎?

天府新區教科院附中和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小授牌儀式現場


據瞭解,今後天府新區教科院附中和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小,將依託天府新區教科院的資源優勢,與其廣泛開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興趣特長培養、學校德育課程實踐、校園文化打造、教師專業成長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新建校區也計劃在2021年秋季,完成整體的提升和搬遷任務,並投入使用。兩所學校的新校址均比鄰興隆湖畔,緊鄰天府新區教科院。新建校區將按照國際化和現代化理念規劃設計,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的標準新建校舍,目前,學校整體規劃設計方案的編制工作已全面開展。


在人事方面,天府新區教科院附中和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小將引進更多的教育人才,並且打破原有的學校管理制度,實行“雙校長制”。即校長分別由天府新區教科院院長和副院長出任,同時設置執行校長一職,由天府新區面向全國選聘的優秀校長擔任。


這樣一來,天府新區教科院附中校長為天府新區教科院院長劉長清,執行校長為新區引進的教育人才楊永紅;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屬小學校長為天府新區教科院副院長陸枋,執行校長為新區引進的教育人才熊英。據介紹,這樣的設置,將有利於促進學校和教科院之間的深度鏈接,便於教學教育成果的研究、實踐和及時轉化。


“雙校長”制度下,那麼校長和執行校長的分工有什麼不同呢?


按照天府新區對教科院附屬中學和小學校長的任命職責要求,校長一職的工作職責主要是:為學校發展爭取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的資源保障;為學校建設和發展提供指導;為學校教育教學提供資源和搭建平臺。同時需要經常性深入學校,瞭解學校工作情況;參與學校發展重大決策,如學校發展規劃、文化建設、課程建設等;協調和管理教科院教研與學校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工作。學校日常管理則主要由執行校長負責,執行校長擁有充分的辦學自主權。


對此,陸枋認為,這樣的佈局並非是學校管理層的簡單變動,它更是成都天府新區站在全局的角度,對區內教育人才進行優化佈局的一項重要舉措,從外界引入優秀教育人才的機制,能夠讓天府教育在多元、多角度的方向實現高位發展。


對於教科院附屬中學和小學未來的走向,她給出了“樹口碑”“提質量”“創品牌”三個關鍵詞,“把學校辦成學生熱愛、教師鍾情、家長信賴、社會讚譽的孩子家門口的好學校,為毎個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幫助並陪伴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以“教科院”命名的學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選嗎?


上文已經提過,比市一級教科院更早出現的教科院學校,當屬成華區。


2016年春季學期開始,始建於1952年的原青龍小學正式更名為“成華區教科院附小”,學校也隨之搬入新的校園,一舉成為當時的“城北最現代化小學”。


據媒體報道,新投用的成華區教科院附小距離原青龍小學校園1公里,校園易址後,不但各種硬件設施升級,教學方面也獲得了教科院獨特的支持和優勢。


不僅如此,“教科院與學校同址辦公,學校升級為教科院的研究基地,學校將依託教科院的教育教學專家資源,獲得更先進的教學管理指導;教科院可獲得更鮮活的一線教育科研素材和經驗。”同時,成華區教科院附小還被確立為成華區教育局和成華區教科院的“創客教育”實驗校。


學校易址更名後,這幾年確實有所進步和提升,對於片區內的學生和家長是一件好事,但是比起成華其它幾所老牌名校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教科院”命名的學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選嗎?


去年底,四川省教科院與成都高新區社區發展治理和社會事業局,達成合作辦學協議,雙方將共同舉辦從幼兒園到高中,覆蓋基礎教育各個學段的四所公辦學校,學校均位於高新區中和街道新川片區,包括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幼兒園(位於會龍大道北側、梓州大道東側的四組團一幼)、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小學(西區)(位於中和嘉年華南側遠大都市風景東側、紅星路南延線西側的祥明一路東側小學)、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小學(東區)(位於會龍大道北側、梓州大道東側的四組團一小)、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中學(位於會龍大道北側、梓州大道東側的新川一中)。


以“教科院”命名的學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選嗎?

四川省教科院與成都高新區合作辦學簽約儀式現場


上述學校計劃於2020年和2021年正式開學,學校管理團隊將由高新區與四川省教科院共同組建。這種辦學模式對四川省教科院來說,在全省尚屬首次。


至此,教科院系列學校在成都也算集齊了省、市、區三個流派,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教科院加入到辦學的浪潮中來。至於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相信時間才是最好的檢驗,我們也將和廣大家長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