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以“教科院”命名的学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选吗?

文丨团长


不知道成都的家长们有没有发现,这两年名字里“教科院”打头的学校突然变得多了起来。团长粗略算了一下,算上已经开校的和即将开校的,整个“教科院”系的学校加起来已经有12所了。


很多家长也对此感到疑惑:它们都是什么来头?属于啥子背景?分为哪些派系?值不值得一读?……


今天,团长就来好好为大家捋一捋这些教科院家族的学校。

(注:以下学校均为公办)

以“教科院”命名的学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选吗?


首先来看看市一级的,2017年,成都教科院创办了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东区),领办了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注: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创办于2014年,又名成都高新区临江小学,于2017年9月加入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在2019年又创办了成都教科院附属中学、成都教科院附属龙泉学校及成都教科院附属幼儿园。至此,两年时间内,成都教科院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五所实体学校完成布局。


再来回答一个家长们的高频问题:教科院是做什么的?


教科院属于事业单位,以成都教科院为例,它是成都市教育局的直属单位,主要职能是从事教学业务管理、教学指导、教学科研、教师培训、改革实验等等,全学段全方位地对全市各类教育进行研究、指导和监测,同时为成都教育的各项决策提供依据和咨询。


在教科院工作的人也多为教育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说是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教育大牛的集中地。还是以成都教科院为例,据官方资料介绍,其现有在编人数8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5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或副高)职称共56人,其中,四川省学术学科带头人1名,四川省中学特级教师5名,成都市特级教师5名,成都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17人。


那么,这样一个单位跑去创办实体学校,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呢?

其实这是有必要的。


曾经团长也和教科院的老师们聊过这个话题,简单来说,就是教育研究不能是“空中楼阁”,不能凭想象来进行,而是必须深入到教育教学的一线才有价值和意义,但由于以前教科院一般没有自己的学校,所以它的一些教育研究,就很难直接在学校进行落地和转化,即便相关研究人员能够找到一些学校开展项目,但也需要学校长期的高度配合,保持高度的黏性和及时的反馈等等,这些在实施过程中都很难达到百分之百的默契。


而当教科院有了自己的学校以后,因为它对学校办学有主导权,因此它的各项教育教学研究,都能够直接在一线得到落地、实践和延续,让理论和实践联系更加紧密。

以“教科院”命名的学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选吗?


●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东区、西区):


以“教科院”命名的学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选吗?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是成都教科院和高新区合作创办的学校,成立于2017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实行“一校两区”管理,分为东区(初中)和西区(小学)。


作为高新区的新建学校,其校园环境、硬件条件等自然没得说,我们重点来看一下校长。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首任校长由成都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原副所长杨霖担任。杨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品格教育的研究和推广,因此她在担任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校长以后,也将自己的研究直接运用在了学校的办学当中,这一点从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全人之品”的教育理念,以及“相同的爱给不同的你”的核心价值观就多少能够了解一二。


以“教科院”命名的学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选吗?


据家长介绍,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家长可以随时通过申请走进学校,与孩子们一起上课、做课间操、吃饭、放学等等,体验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对此,杨霖曾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回应,这其实是学校家校共育的一个重要渠道,那就是天天对家长保持开放,让家长能够360度无死角地了解学校,这样,学校也能够及时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建议。


2019年,杨霖离开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以后,学校继任校长分别为:东区校长张铮、西区校长彭昌奎。张铮是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初中部原教务主任,杨霖在任时,他是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分管初中部的副校长。彭昌奎曾在高新区新光小学、益州小学等校任职,是高新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省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从事小学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20余年。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划片,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小学部,即(西区)2019年划片范围是:东至南华路,南至双流区,西至双流区,北至天府二街;初中部,即(东区)目前对口小学是益州小学,当然,作为九义校,以后西区的孩子们小学毕业也将直升东区初中部。这在升学上也算是一大优势。

● 成都教科院附中:


以“教科院”命名的学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选吗?


成都教科院附中于2019年9月正式开学,在完全没有一届学生、更不用说毕业生的情况下,学校在首届中考招生中,其统招分数线就达到了606分,与区内名校已开办多年的石室天府中学持平。


以“教科院”命名的学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选吗?


在创建初期,成都教科院附中公布了一份参与学校创建的专家名单,他们均来自成都教科院。这份名单包含了成都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成都市教科院党委书记钟南,以及一连串在成都教育圈如雷贯耳的名字:谭文丽、黄祥勇、王秉蓉、程一凡、罗晓辉、段小龙、罗炯彬、黄正翠、卢山、邓玉华、乐天、郑达钊、吴登良、赖蓉辉、杨远双、辜敏、曹璇、李萍、张晓虹。但凡对成都教育有所了解的人,一定都在各种教师培训以及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研讨会中见到过他们的身影。


而成都教科院附中的校长则是由国内知名的化学金牌教练、成都七中原化学教研组组长潘君担任,他也被称为“四川化学竞赛第一人”。在圈内,除了“能打硬仗”,同行们对潘君的评价还有“特别能带团队”,每年他所带班级的高考成绩都特别突出:近四届,每届学生有20-50人考入清华、北大,近20人进入国家集训队。


以“教科院”命名的学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选吗?

成都教科院附中校长潘君

● 成都教科院附属龙泉学校:


以“教科院”命名的学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选吗?


成都教科院附属龙泉学校也是2019年9月开校的。


学校位于龙泉驿区西河镇阙家安置点以南,地铁4号线附近,毗邻成都大学大运村,2019年招收了小学一年级七个班,初中一年级八个班,共计610名新生,小学划片范围是:户籍在西河镇阙家村未拆迁区域的适龄儿童,拆迁安置在阙家生态移民安置区的适龄儿童;初中划片范围是:户籍在鹿角社区、黄连村、大龙村、阙家村、天平村的小学毕业生。和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东区、西区)一样,作为九义校,未来学校的小学毕业生也将直升初中部。


接下来我们看看校长。成都教科院附属龙泉学校校长唐海鹰,由成都教科院派任,其履历显示,唐海鹰为中学高级教师,全国课程改革优秀教师。成都教科院化学教研员、信息资源数据中心主任,成都市教育学会理事。曾工作于成都树德实验中学、成都石室联合中学,先后获得区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学科带头人”“实验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 成都教科院附属幼儿园:


成都教科院附属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公益性幼儿园。其办学理念为健康、智慧、创新、精粹。幼儿园的课程主要围绕着“健、智、品”开展,“健”主要为以“大球”运动为媒介,带动孩子的体魄;以“食”育为基础,增强孩子的抵抗力;以“心育”为辅助,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智”主要为通过播种、生长、护理、收获的种植过程,启蒙孩子探索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大多数幼儿园的种植课程,成都教科院附属幼儿园更注重原生态播种,学校为此专门设立了厨余堆肥箱,所有的肥料都来自于干树叶、废瓜皮、茶叶渣等,并且种植课程后期将会培养水培植物。“品”主要为提取茶艺课程中的茶、礼、艺,让孩子经历种茶、护茶、摘茶、制茶、炒茶、品茶的全过程,从而帮助孩子在茶艺体验中建立良好的礼仪习惯和品格。


成都教科院附属幼儿园园长唐学军同样来自成都教科院,是成都教科院办公室副主任、职教所教研员。

以“教科院”命名的学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选吗?


成都教科院可以说全面拉开了由教育科研机构直接参与创办学校的大幕(更早一些掀开一角的是成华区教科院),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接着,天府新区教科院紧随其后,也开始直接参与到学校的办学当中。


2019年,天府新区科学城组团的兴隆片区有两所学校完成了更名——已有半个多世纪办学历史的兴隆中学和始建于1922年的兴隆小学,分别更名为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和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未来,这两所学校的发展将得到天府新区教科院的加持,同时,两所学校还将在2021年完成整体迁建,实现从软件到硬件的一次提档升级,这也可以看做是天府新区兴隆片区存量学校的一次“蝶变”。


以“教科院”命名的学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选吗?

天府新区教科院附中和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授牌仪式现场


据了解,今后天府新区教科院附中和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将依托天府新区教科院的资源优势,与其广泛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兴趣特长培养、学校德育课程实践、校园文化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新建校区也计划在2021年秋季,完成整体的提升和搬迁任务,并投入使用。两所学校的新校址均比邻兴隆湖畔,紧邻天府新区教科院。新建校区将按照国际化和现代化理念规划设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标准新建校舍,目前,学校整体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已全面开展。


在人事方面,天府新区教科院附中和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将引进更多的教育人才,并且打破原有的学校管理制度,实行“双校长制”。即校长分别由天府新区教科院院长和副院长出任,同时设置执行校长一职,由天府新区面向全国选聘的优秀校长担任。


这样一来,天府新区教科院附中校长为天府新区教科院院长刘长清,执行校长为新区引进的教育人才杨永红;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属小学校长为天府新区教科院副院长陆枋,执行校长为新区引进的教育人才熊英。据介绍,这样的设置,将有利于促进学校和教科院之间的深度链接,便于教学教育成果的研究、实践和及时转化。


“双校长”制度下,那么校长和执行校长的分工有什么不同呢?


按照天府新区对教科院附属中学和小学校长的任命职责要求,校长一职的工作职责主要是:为学校发展争取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保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资源和搭建平台。同时需要经常性深入学校,了解学校工作情况;参与学校发展重大决策,如学校发展规划、文化建设、课程建设等;协调和管理教科院教研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工作。学校日常管理则主要由执行校长负责,执行校长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对此,陆枋认为,这样的布局并非是学校管理层的简单变动,它更是成都天府新区站在全局的角度,对区内教育人才进行优化布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外界引入优秀教育人才的机制,能够让天府教育在多元、多角度的方向实现高位发展。


对于教科院附属中学和小学未来的走向,她给出了“树口碑”“提质量”“创品牌”三个关键词,“把学校办成学生热爱、教师钟情、家长信赖、社会赞誉的孩子家门口的好学校,为毎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帮助并陪伴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以“教科院”命名的学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选吗?


上文已经提过,比市一级教科院更早出现的教科院学校,当属成华区。


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始建于1952年的原青龙小学正式更名为“成华区教科院附小”,学校也随之搬入新的校园,一举成为当时的“城北最现代化小学”。


据媒体报道,新投用的成华区教科院附小距离原青龙小学校园1公里,校园易址后,不但各种硬件设施升级,教学方面也获得了教科院独特的支持和优势。


不仅如此,“教科院与学校同址办公,学校升级为教科院的研究基地,学校将依托教科院的教育教学专家资源,获得更先进的教学管理指导;教科院可获得更鲜活的一线教育科研素材和经验。”同时,成华区教科院附小还被确立为成华区教育局和成华区教科院的“创客教育”实验校。


学校易址更名后,这几年确实有所进步和提升,对于片区内的学生和家长是一件好事,但是比起成华其它几所老牌名校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教科院”命名的学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选吗?


去年底,四川省教科院与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达成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将共同举办从幼儿园到高中,覆盖基础教育各个学段的四所公办学校,学校均位于高新区中和街道新川片区,包括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幼儿园(位于会龙大道北侧、梓州大道东侧的四组团一幼)、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西区)(位于中和嘉年华南侧远大都市风景东侧、红星路南延线西侧的祥明一路东侧小学)、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东区)(位于会龙大道北侧、梓州大道东侧的四组团一小)、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中学(位于会龙大道北侧、梓州大道东侧的新川一中)。


以“教科院”命名的学校成都已有12所,都是啥背景?值得选吗?

四川省教科院与成都高新区合作办学签约仪式现场


上述学校计划于2020年和2021年正式开学,学校管理团队将由高新区与四川省教科院共同组建。这种办学模式对四川省教科院来说,在全省尚属首次。


至此,教科院系列学校在成都也算集齐了省、市、区三个流派,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教科院加入到办学的浪潮中来。至于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信时间才是最好的检验,我们也将和广大家长继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