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期間孩子不上學,你認為孩子在家除了學習,最應該做什麼?

旮旯斐飛


除了學習,最應該和孩子進行心靈的交流。

疫情期間,由於孩子的學習比較輕鬆,孩子的精神壓力相對來說比較小。我認為這是與孩子進行心靈交流最寶貴的時間。因為親情在孩子的成長階段是最重要的。平時許多家長忙於上班和給孩子上興趣班,忽視了親情的交流,忽略了孩子心理發育。孩子會變的不聽話,愛發脾氣。長此以往,家長很容易與孩子的心理上產生隔閡,難以溝通。所以,家長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培養與孩子之間的心靈交流,使孩子能健康成長。

第一、應該一起和孩子做家務。通過做家務增進彼此交流。可能一開始孩子做不好,或者你感覺他在搗亂,這是需要慢慢磨合和交流的,等你們磨合好了,無形中就進行了心裡上的交流。此外這樣還能增強孩子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第二,陪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做遊戲。我們應該就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我們陪孩子看她喜歡的圖書,玩她喜歡的遊戲。盡情享受他們的樂趣和愛好。通過一起活動,你會發現她可能真的不是她平時表現出來的那樣,她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見,自己的思想,可能真的會嚇你一跳。我們需要的是引導她們的天性,平時她們其實是壓抑的,雖然那是家長認為的對他們很好。最後、在家裡帶著孩子多鍛鍊,身體好才能遠離病痛。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幸福的成長下去!



小屁孩的老公


除了學習,還可以把平時上的興趣班,如書法,舞蹈,畫畫每天練一下,幫助家長做點家務,刷一下抖音,吃好睡好,長身體!

常跟表姐打電話,交流分享一下!

我和7歲的米寶,天天特別忙,過得很充實!

多練字,多閱讀,多聽故事,多讀多背文言文和古詩,會特別好!



米寶日記


我是一位四歲寶寶的父親,說實話第一次當父親實在是經驗不足啊,在這裡我淺談一下最近疫情在家和兒子做的一些事情吧!

對於四歲的孩子,幼兒園老師佈置的作業基本上都是繪畫,手工,兒歌!上午時間我和寶媽也是在陪孩子一起完成作業,下午時間就陪孩子玩遊戲,我覺得孩子的成長每個階段都不一樣,孩子應該有享受童年的權利,不應該讓孩子在父母的軌跡中成長,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墨緣的書房


這個問題我是有發言權的,孩子年前放假後,跟著爸爸回了奶奶家,因為疫情自己也沒趕得上回老家。原本定的孩子開學時間,老師開始在群裡開始收寒假作業,我打電話過去給爸爸,說還沒做完,正在督促著做!因為離的遠,自己鞭長莫及,就再次交代了爸爸作業內容和交作業時間。因為白天聽課,晚上一早就睡了,第二天早上看到微信電話上,昨天晚上打了十幾個視頻,電話......我是有感覺的,一定是因為孩子的作業,果然接通電話,我問“怎麼回事?”爸爸:“還不是因為作業,都給我氣哭了!真是一點也不想要了!”我哭笑不得,孩子一直是我自己帶,很清楚孩子脾性......本身也想到了,在家爺爺奶奶慣著,一定會肆無忌憚的玩遊戲。

我給爸爸溝通:

1、每天的遊戲時間限制,晚上固定時間收平板;

2、每天安排相應的作業,做完作業之後,再給玩遊俠;

3、每天讓爺爺陪著下會象棋(孩子比較喜歡下象棋);

......

跟孩子做好約定,相處真的是,必須要付出足夠的耐心,足夠的陪伴,陪伴夠了,孤僻的孩子也會有極大的改變。


在在2020


學文化是一方面,品德教育也得抓,我家右鄰下舍那孩子慣的,都是六七歲年紀,天天在樓裡又跑又跳的,像地震似的,從早到晚。右鄰的孩子天天半夜十二點多都不睡覺,有時候嗷嗷喊罵他媽,✖️✖️媽,我住隔壁聽到的,都不知道家裡養的是孩子還是養的爹,這做家長的只管養不管教啊


用戶266593620


我的弟弟上幼兒園,疫情期間,不能上學,都是通過線上學習。但是在家除了學習,我覺得可以培養小孩的動手操作能力,比如拼玩具,做手工,鍛鍊他們的動手能力,還有一點就是在家鍛鍊身體,教孩子跳繩,跳房子,增加他們的體力,提高免疫力。


用戶4418492244155


我家孩子三歲多,我覺得這個年紀的孩子在家除了學習,最應該自由玩耍。除了玩耍,給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中,培養孩子的情商。做父母的應該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不管幹什麼,一起做做手工,一起做飯,一起玩耍遊戲都可以,一起打掃衛生等。

已經上學的孩子或許整個學習生涯就這一次機會能放這樣的長假,大人也是如此,這個長假對任何人來說都很無奈但也是非常難得。2-6歲的孩子在遊戲中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除了學習正規課程,就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自由發揮吧。

在我家,雖然也是大人一人一部手機抱著,躺著。但是吃完飯我都會留一些時間比如1-2個小時給孩子陪他玩或者做別的事情。然後再去抱手機寫這些回答。孩子就在一邊自己玩,每天就給他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學習視頻課程。




玫藍橘


1.閱讀

閱讀我認為不算是一種學習行為,它更像是一種娛樂行為。讓孩子通過閱讀來代替玩手機、看電視等娛樂行為,是非常有收穫的一件事。通過閱讀可以瞭解到許多課本以外的常識、知識,豐富孩子的個人內涵,讓孩子更多的去了解這個世界。

2.運動

雖然疫情在家,但是我們依舊不能忽視了運動的重要性,孩子現在正在長身體,每天知識待在床上、沙發上是完全不可以的,對他的頸椎腰椎都會有很大的傷害。可以早晨將孩子叫起一起坐坐拉伸,對身體百利而無一害。

3.學習做飯

現在有一大段的時間空閒出來,我們可以讓孩子學學做飯。孩子都終將長大,自己去面對外面未知的世界。教會他們做飯,讓他們以後到了外面不至於餓肚子。

還是學習

除了在學校裡課堂上的知識,也應該學習其他額外的技能,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讓自己成為一個豐富有趣的人。例如可以學習寫作,吉他等等。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平日裡可能因為父母的工作忙,孩子的學習很忙,就會忽略了對孩子生活習慣的糾正。乘著現在這樣一大段空閒的時間,父母幫助孩子糾正壞掉作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一件何樂而不為的事。


王小木的日記


除了學習外,最應該增加親子互動時間,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巨大,如今因為疫情大家宅在家裡是最好的機會,可以讓孩子體會大人家務等等生活上的辛苦,大人陪孩子上網課完成作業也能體會孩子的壓力!互相理解


剪輯小哥大熊


疫情期間,孩子不上學,大人不上班,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終於有機會多陪陪孩子了。大把時光,宅在家裡,除了所謂的學習,之外可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親子鍛鍊:選擇一些符合他們年齡段的運動。比如幼兒園的孩子,企鵝運球,小小搬運工,你投我接等等。小學的孩子,跳繩,踢毽子。中學以上的孩子,跳操,舞蹈。家長們可以運用自己的智慧,自己設計遊戲也可。

講解疫情:可以把這次的疫情講給他們聽,我想他們會感興趣的。比如幼兒園的孩子,可以用問答,繪畫,漫畫等他們能理解的方式來了解這次的新冠狀病毒,並且教他們怎樣使用正確的科學防護來預防。

手工:手工的簡易程度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比如,幼兒園的孩子可以找些簡單形狀的圖案,讓他們用剪刀剪下來,他們可能會很有成就感哦。

講故事:父母可以講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增進彼此的瞭解。也可以講書上的故事,比如幼兒園孩子可以講他們感興趣的繪本故事。

做家務:和孩子一起做家務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而且可以讓他們父母有進一步的瞭解。家長有時需要分擔點家務給家庭成員哦,注意方式方法即可。

一天中的其他空餘時間可以寫作業,看書(課本),也不要過量。如果孩子排斥寫作業,不要馬上強迫他們,先緩和一下,找一個他們可以接受的家長也能接受的方式,慢慢疏導。寓教於樂,何樂而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