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党项羌者,不知稼穑”,探讨西夏党项族饮食结构转变的原因

引言

西夏国又名邦泥定国,是汉语“白上国”的西夏语音译,由党项族后人李继迁之孙元昊于1038年10月11日建立,国号大夏,因居于北宋之西故被称为西夏。李继迁源于北魏鲜卑拓跋氏,其先祖拓跋思恭在唐僖宗时期因参与平定黄巢叛乱有功被赐姓李,从此开始党项拓跋家族便一直使用此姓直至西夏灭亡。

李元昊建立起西夏之时,周围大国环伺,北有辽,东有宋,南有吐蕃,各国间互相征战交流多年,西夏夹缝中求生存,疆域最大之时囊括了现在的宁夏、甘肃、陕西部分、青海和内蒙部分,势力范围跨越黄土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宁夏平原。

党项族源于羌族,始于四川松潘草原,主事畜牧为生,饮食习惯基本以肉食为主,辅以奶、酒、茶叶,直至建立王朝,动物始终是其主要食物来源,这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有着极大的关系,不事农业生产的民族习惯是其肉食为主的主要原因。

据《隋书》记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牧养牦牛、羊、猪以供食,不知稼穑。

之后随着从松潘的走出,一路向西北发展扩张,党项势力渐成规模,与周边国家、民族的交往也日趋增多,最终建国西夏,其饮食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

“党项羌者,不知稼穑”,探讨西夏党项族饮食结构转变的原因

西夏国的疆土处于二三级阶梯,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和阿拉善两大高原为主,面积超过两百万公顷,但其中百分之八十的国土以沙漠、高山、荒漠草原为主,河流和耕地极少,这些天然恶劣的环境决定了西夏党项族的饮食习惯。虽然自然环境不作美,但得益于境内多草原的特点,在贫瘠之时,党项族天生的游牧习性得到了极大地释放,同时高山众多也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动物作为居民百姓的食材。

据《圣立义海》记载:托载诸物,地相五种:第一山林,野兽依蔽,牲畜宜居,土山种谷;第二坡谷,野兽藏匿,利养牲畜,软处择种;第三沙窝,小兽虫藏,牲畜牧肥,不种谷熟;第四平原,蓄兽多有,雨迎种地;第五河泽,野兽多有,宜养牲畜,不种生菜。

“党项羌者,不知稼穑”,探讨西夏党项族饮食结构转变的原因

圣立义海

西夏境内的焉支山、贺兰山、圣化德山、西土宝山等一系列阴山山脉的高山为动物牲畜的生存创造了相对适宜的地理条件,黄羊、鹿、兔、野驴等牲畜甚多。在李元昊建国前的两年,也就是1036年,他率军攻占了甘州城并成功占领了河西走廊,西夏开始拥有大片的牧场和草场,为其境内百姓从事畜牧业扩大了土地范围,马牛羊驼驴猪等肉食资源开始变得更加丰富。这些都是西夏党项族以肉食为主的单一饮食结构形成的重要原因,但随着西夏建国的完成,与周边民族国家的交往也日渐增多,社会生活开始发生重要的变化,同时期饮食习惯也随之发生转变,不再以单一肉食为主。现从西夏百姓自身居住环境的影响、与汉藏契丹民族的不断交流、国家农业资源的逐渐丰富三方面入手,对西夏党项族饮食习惯的转变原因做一探讨。

“党项羌者,不知稼穑”,探讨西夏党项族饮食结构转变的原因

贺兰山

一、居住环境为饮食习惯转变埋下伏笔

党项原世居于松州,即今天四川省的松潘草原一带,不事生产,过着逐水草畜牧的生活。地处内陆腹地,濒临高山大泽,每日气候温差极大,虽有兽皮裹身,却依旧冰冷不堪。在西南之处,即是当时有名的吐蕃,吐蕃地处青藏高原,农作物稀少,亦是以牦牛、山羊等肉食为主,但却盛产青稞,对于寒冷的青藏高原吐蕃百姓而言,青稞唯一的好处不再是填饱肚子,而是酿酒。以酒御寒、伴酒起歌舞至今仍然是我国很多边陲少数民族的固有习俗。

《旧唐书》记载:自周氏灭宕昌、邓至之后,党项始强。其界东至松州,西接叶户,南杂舂桑、迷桑等羌,北连吐谷浑,处山谷间,亘三千余里。

显然,党项族为了御寒,对酒的需求量也是极大,吐蕃青稞酿酒的这一做法很快被紧邻着吐蕃的党项学会了,党项族的居住地本来也产青稞,但他们为了放牧,仅把青稞视作了马匹的饲料而不是用来酿酒。党项开始了与吐蕃的交易,用马匹牲畜来交换酒水。虽然他们的饮食以吃肉为主,身体脂肪丰厚,但抵挡不住高山大泽区域天气的寒冷,西夏时期,正是我国自唐代末期就开始进入的第三个小冰河时期,气候极为寒冷,粮食减产严重。要知道明朝崇祯时期正是我国的第四个小冰河时期,洪涝灾害和气候的异常直接导致了改朝换代。

《党项传》称:畜牦牛、马、驴、羊,以供其食,不知稼穑,土无五谷,气候多风寒,五月草始生,八月霜雪降,求大麦于他界,酿以为酒。

“党项羌者,不知稼穑”,探讨西夏党项族饮食结构转变的原因

党项人

从起初的御寒开始,党项人甚至从饮酒逐渐变成了嗜酒,任何活动都要佐酒以助兴。有当时的谚语:不靠山驿不利行,不让饮酒害于饮;饮酒量多人不少,空胃半腹人不死;饮剩余酒不多心,穿补衲衣不变丑;足见西夏饮酒之风盛。

据《西夏书事》记载:元昊谋攻延,悉令诸侯酋豪于贺兰山坡与之盟,各刺臂血和酒,置髑髅中共饮之。

地域的现实生存环境、自然气候的急剧变化都导致了西夏党项族特别的饮食习惯,他们就如当今其他的少数民族一样,开始形成了饮酒甚至嗜酒的习惯,这一习惯直到1227年蒙古铁骑踏破西夏都城兴庆府也未曾改变,这一重要的饮食特点为后来党项族饮食结构的转变埋下了巨大伏笔,成为西夏开启与周边民族加深交往的重要原因。

二、与周边民族的密切交往加速党项族饮食结构的转变

西夏建国之后,便开始了与周边诸国的大量互动,互动的方式只有两种:贸易和战争,当时周边的国家中,最强大的是契丹辽国,但对西夏影响最大的却是北宋和吐蕃。西夏在与周边国家的不断交往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大量的有益经验,不仅在国家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转变,党项族的饮食结构也开始逐渐变化。

“党项羌者,不知稼穑”,探讨西夏党项族饮食结构转变的原因

  • 1.汉族文明给予党项族饮食结构改变的技能

在与汉族政权北宋的多次来往中,西夏逐渐发现了农耕文明的好处,开始鼓励一些党项族民学习汉族农耕技术。这一举措对西夏来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大量的百姓开始从事农业活动,剩余劳动力得到了转移,极大地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随着汉民族传统的高产量作物豆、粟的传入,西夏的粮食增产又为百姓民众的安居乐业奠定了物质基础,粮食开始成为党项平民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西夏连年战争对军粮消耗极大,农业耕种技术的引入,极大缓解了军粮的不足,同时也逐步改变了军队的饮食结构。

汉族文明给党项族带来的另一项技能即是烹饪技术,北宋时期,面食种类繁多,炊饼、馒头、包子各式面点极为丰富,这些面点技能也随着两国的交往逐渐传入西夏党项族。充实了党项民族的饮食选择,《番汉合时掌中珠》和《文海》是西夏的两部词典,对此均记录,详实记载了汉族烹饪技能传入西夏后,党项族饮食品类的纷繁。

《番汉合时掌中珠》记载:有胡饼、油饼、油球……

《文海》对烙饼的解释:此者谷物火上烧烤烙作之谓。

“党项羌者,不知稼穑”,探讨西夏党项族饮食结构转变的原因

番汉合时掌中珠

  • 2.吐蕃补充了党项族的农业物种和饮食习惯

党项族与吐蕃近邻,两族不仅饮酒御寒类似,因为民族同源的原因,吐蕃的很多其他习俗习惯也在潜移默化着党项。首先表现在青藏高原农作物向党项的输出,除青稞外,随着两民族的交往不断加深,大麦、荞麦也开始从吐蕃传入党项,党项的农作物得到了丰腴补充。加上旱地传入的黍、稻、豆等谷物,党项的农业物种逐渐变得完善起来。

《旧唐书》记载:其地气候大寒,不生秔稻,有青稞麦、褭豆、小麦、荞麦,畜多牦牛猪犬羊马。

吐蕃的饮食除了与党项一样以肉食为主以外,还兼食谷物,比如著名的藏地特色食品糌粑,它是用酥油和着青稞面搅拌拿捏而成,热量极高,是吐蕃人肉食之外的重要饮食补充。这一习惯也随之传入西夏,党项族依次发明了炒面,用以充实自己的食物类别。

“党项羌者,不知稼穑”,探讨西夏党项族饮食结构转变的原因

糌粑

  • 3.契丹族食用果蔬对党项的影响

辽国位于西夏的北方,以契丹人为主,饮食多以肉、奶为主,他们对于肉类的食用,增加了肉酱的食用方法,这在当时是一种特殊的饮食风格。比如当时就有食用鹿醢的习惯,鹿醢即鹿肉做成的肉酱。契丹人另一个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在于瓜果蔬菜的摄取。不仅开始食用芹菜、韭菜、葱姜蒜这些蔬菜,还开始食用西瓜、桃子、梨等水果。

《陷北记》载:“自辽上京东行数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西夏距离辽国的西京大同府不足百里之遥,两国曾为了制衡北宋而一度联手,相互交往极为密切,西夏皇帝李谅祚、李秉常等人一直将依附辽国作为自己国家的基本国策。后来更是开始以大同为据点进行贸易,辽国食用果蔬的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项族的饮食结构。

据《契丹国志》记载,西夏朝贡辽后,契丹回赐,……羊二百口,酒果子不定数。

“党项羌者,不知稼穑”,探讨西夏党项族饮食结构转变的原因

契丹手卷

三、国家农资的不断积累提供了党项饮食结构改变的基础

西夏立国后,国土横跨现在的甘青宁,黄河的大部分水量也为其囊括国中,黄河及其支流冲击出极为肥沃的土地,成为西夏农耕文明开始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有塞上江南之称;其次是河西走廊,在李元昊打通西域之后,张掖、武威收入西夏囊中,祁连山的雪水浇灌出河西走廊的大片沃土;最后是西夏和北宋交界处的黄土高原区域,该地区因靠近汉文明北宋政权,农作技术发达,耕种技能高超,到后期甚至成为了西夏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这些重要农业基础的建立都为党项族饮食习惯的转变提供了条件

西夏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其国内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产品越来越丰富,西夏已经拥有了水稻、麦子、黍子、豆子等当时中华大地最主要的作物,党项族以肉食为主的单一饮食习惯开始逐步转变为以肉食、谷物为主的饮食结构。

“党项羌者,不知稼穑”,探讨西夏党项族饮食结构转变的原因

评价

党项族人从深山大泽的松潘草原出发,历经隋唐五代,最终立国,享国190年。

从当年的食肉吃酒一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接受农耕文明,移风易俗,改变社会风俗,与其久远前的先祖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力行汉化改革的魄力何其相似乃尔。当年的拓跋家族改姓为元,六百年后,自己的后人拓跋氏党项,又将姓氏改成了象征皇家恩典的李姓,可以说这个家族一直坚持着向汉文明靠拢,不断的学习改革,对于其饮食习惯的转变亦可谓水到渠成。

在辽宋吐蕃吐谷浑的夹缝中求生存的西夏党项,不仅不得不与强邻小心翼翼地周旋,通过战争、贸易、谈判等方式谋生路,同时还要为国内社会的稳定发展寻找出路。这期间,随着与各民族的不断交往,汉文明的饮食习惯、烹饪技能,契丹族的饮食习俗,吐蕃的饮食传统都传入了西夏,党项族的饮食结构在这些相互接触相互影响中也不断发生着改变。

随着西夏疆域的日渐辽阔,适用于农耕文明发展的沃土、灌溉等农业条件日趋成熟,西夏有了自己的农业物资生产基地,这为其最终改变了单一肉食的饮食结构奠定了最为重要的基础。从此以后,西夏人的餐桌上不再仅仅有牛羊驴马肉,也开始有了油饼、馒头、花卷、酒果子,党项族人的饮食结构开始彻底转变。

参考文献:《隋书》、《圣立义海》、《旧唐书》、《党项传》、《西夏书事》、《番汉合时掌中珠》、《文海》、《陷北记》、《契丹国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