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許知遠求救背後,是文化地標的滅頂之災?


一向提供情懷的許知遠和單向空間,現在要靠讀者的情懷續命,背後折射的是整個實體書店行業的無解困境。

· · ·

這幾天,許多人都被許知遠的一封求救信刷屏了。

許知遠是誰?作家、出版人,以知識分子自居,“單向空間”的創辦人之一。前兩年,以《十三邀》的兩期爭議節目被口誅筆伐,頗為意外地出了圈。

許知遠求救背後,是文化地標的滅頂之災?

許知遠求救背後,是文化地標的滅頂之災?

來源:《十三邀》第九期 許知遠對話俞飛鴻

兩天前,單向空間發出了一封眾籌續命公開信。許知遠在信中呼籲單向空間的書友,以眾籌的方式幫助書店度過疫情這道難關。

許知遠求救背後,是文化地標的滅頂之災?

信中透露,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裡只有一家仍在營業,預計2月份收入將直線下滑80%。此外,電商銷售幾乎腰斬,因此,單向空間推出眾籌續命的會員計劃,發起最後的自救行動。


1.

/ 單向街資金告急 許知遠發求助信 /


單向空間原名單向街,由許知遠、吳曉波、覃裡雯、張帆等等13人創立於2006年。2014年,單向空間曾獲摯信資本數百萬美元投資。

目前許知遠為單讀科技、北京微在文化股東,單向街文化有限公司為單讀科技全資控股公司。

許知遠求救背後,是文化地標的滅頂之災?

許知遠採訪林志玲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實際上,許知遠很早就在媒體圈有一定知名度。許知遠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系,早年為《三聯生活週刊》、《21世紀經濟報道》等報刊撰稿,文風犀利。曾任《經濟觀察報》主筆,出版過《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那些憂傷的年輕人》、《新聞業的懷鄉病》等著作。許知遠對時代快節奏有深深憂思。如果讀者不喜歡看“形勢一片大好”等文體,許知遠就是讀者的“菜”。

單向街曾是北京的文化地標,書店的文化沙龍在北京赫赫有名。大部分的文化講座都是免費,請來的都是文化大咖。當時,合夥人於威自信公開表示 “幾乎沒有我們沙龍請不到的作家”。

靠著免費高質量講座,單向街在北京逐漸有了名氣。但是,單向街請到名人,有時也要給通告費,這就讓單向街成了北京有名氣卻不怎麼賺錢的書店。

許知遠求救背後,是文化地標的滅頂之災?

據媒體報道,單向街大悅城店日均銷售額不到1000元,這意味著,除去房租、水電等成本,利潤可能還不夠一天人工工資。若繼續這樣的局面,單向街會面臨現金流短缺,房租難以繳納狀況。

許多人看到了許知遠求救的背後,是文化地標可能面臨的滅頂之災,紛紛發帖呼籲支持單向空間、支持實體書店,明星姚晨也第一時間轉發了支持的微博。

許知遠求救背後,是文化地標的滅頂之災?

許知遠求救背後,是文化地標的滅頂之災?

許知遠求救背後,是文化地標的滅頂之災?

不光是單向街,更多的知名書店也面臨0客流的尷尬局面,許多書店開始著力線上,開始“雲自救”。

被譽為成都最知名的文藝“打卡地”之一的方所書店,也受到疫情影響。4000平方米左右的書店,疫情期間,十分冷清。方所書店開通了線上選書微商城,店員們製作了“年度選書”並在線上推出。

堪稱中國實體書店轉型標杆的鐘書閣,從2月4日到2月7日,分別在四家上海地區的門店進行了書店直播,店員成了“購書諮詢”主播,

許知遠求救背後,是文化地標的滅頂之災?

鍾書閣店員正在直播 圖片來源:網絡

許知遠求救背後,是文化地標的滅頂之災?

然而直播很熱鬧,銷量與往年比,大部分書店銷量都大幅下降。據東方財富網報道,50%的書店月同比降幅在10%~30%,還有18.61%的書店同比降幅超過30%,個別書店最大降幅達到90%。疫情對小型書店影響更甚。


2.

/ 西西弗“後臺很硬”

言幾又做起“二房東” /


文化地標單向空間撐不住了,一些早年成名後期經營不錯的網紅書店卻沒有“大喊大叫”。

有14年發展歷史的言幾又聯合外賣平臺,開通了網上購買渠道,有近27年曆史的西西弗書店也在積極開拓微信端城市微店,顯得“從容不迫”。蘇州的誠品書店一週前已經高調開業,似乎疫情沒有給其帶來太大的影響。

西西弗書店的歷史最久。1993年,西西弗第一家書店在貴州遵義誕生。目前,西西弗在全國已經開了292家門店,2019年,西西弗再次成為全國營收最高的書店,前10個月營收為12億元,圖書銷售額9.5億元,咖啡等餐飲收入1.8億元。

儘管目前西西弗還沒有全面復工,但在上一週(2月19日),西西弗書店已經開通了首批共24個城市微店上線,實質是開通了線上購買渠道。

且不論西西弗城市微店的銷量,從去年看,西西弗營收國內領跑,而許知遠卻只能眾籌續命。為什麼同為國內知名的書店,差距這麼大呢?

從線下業務、內容構成來看,西西弗比單向街更為豐富。

官網顯示,單向空間分類業務分為單讀、單談、單選、單廚和微在,單讀是單向空間每雙月出版的雜誌讀物,單談是邀請名家來店演講或討論,單選分為單選沙龍和單選禮品,單廚的產品主要是甜點類美食,微在主要內容為新聞熱點,有公眾號和APP。

即便是簡單的線上產品,單向空間似乎也沒有做好,並且文創產品主要是在線上銷售。

八妹發現,目前微在的公眾號已經遷移至名為ELLEMEN睿士公眾號,微在APP在蘋果手機上也已查不到,單選的產品在微信和淘寶均沒有,只有天貓店有出售。

相比之下,西西弗在實體店產品品類更多,而且更多銷售場景放在了線下。

目前西西弗旗下有西西弗書店、矢量咖啡、不二生活創意空間、七十二閱聽課、兒童閱讀體驗空間、推石文化等品牌。品牌都在西西弗書店中有所體現,並且如上述所說,矢量咖啡的銷售額在2019年近2億,這對於西西弗整體營收有了巨大貢獻。

此外,西西弗基本以每週開1-2家店,每個月平均開7家店的速度擴店。擴店可以縮小西西弗邊際成本。擴店速度如此快,究其原因,主要是西西弗有自己的自主研發的商品管理數控系統,被稱為“三大控”模型——採控、流控和調控。

採控是採購供應鏈體系用的體系。西西弗採用“買手製”,買手不用顧及渠道,只需要選購圖片,流控是這個書進入西西弗以後,應該在什麼位置,都是數據控制的,調控是通過店與店之間的內部調劑,解決書店最頭疼的庫存週轉問題,優化庫存效率。

再來看下言幾又,疫情下,言幾又率先佈局線上銷售,聯合外賣平臺提供“免接觸配送”服務,目前全國有30家門店轉型外賣,與鍾書閣等書店一樣,言幾又也進行網上直播,銷售圖書。

許知遠求救背後,是文化地標的滅頂之災?

言幾又前身——“今日閱讀”誕生在成都的高端社區,建於2006年,首家言幾又建於2014年,位於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言幾又定位從之前“書店”變為“文化生活體驗空間”。

與西西弗相似的是,言幾又建立了多元品牌矩陣,像生活方式體驗空間、閱讀主題式餐廳、兒童文化互動空間、文化主題沉浸式咖啡館和創意孵化空間。

不過,與其說言幾又是書店,不如說是“方案提供商”,在開店模式上,言幾又不完全是自己投資,還採用“輕資產”與“定製文化空間”方式。輕資產即合作方出資建設書店硬裝主體,軟裝等由言幾又提供。

也就是說,言幾又全國14座城市,目前59家書店,有一部分不完全是自己投資,建造成本上,就省了一大筆費用,其次,全年為不同的客戶舉辦藝術設計、生活美學、親子交互、大咖分享、作家籤售、LIVE現場等活動,活動的收入不可小覷。

最後,言幾又為地產、政府、銀行等商家定製“文化空間”,有自己toB的營業收入。即便是自營的店面,言幾又在成都的實體店,還嘗試做“二房東”的角色,招商引入其他的業態,並以店中店的形式予以呈現。

多元化的經營,讓言幾又能更從容抵抗疫情帶來風險。

簡而言之,相對活得好的書店,都不靠賣書掙錢。

有報道稱,香港誠品書店裡,珍珠奶茶營業額是暢銷書的70倍。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說,“不但要浪漫,還要精明。學會精明之後,可以更浪漫。”

只可惜學會精明之後,也有可能只為稻粱而謀。

吳老爺子去世之後,著名的臺北誠品敦南店由於“租約到期”,將於今年5月31日關閉。

3.

/ 書店何去何從? /


然而現在更多的書店,叫做網紅書店。這種書店只提供一種服務——為網友打卡拍照提供背景。

從本質來講,這些網紅書店只在裝修上下了功夫,從選品到供應、後臺會員管理,都沒有做到位或基本不做。

比如,有網友去年去了北京海淀某網紅書店,結果到了目的地,發現書店要排很長的隊,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地鐵,大老遠地跑來看書,結果只在店裡呆了幾分鐘。

還有網友吐槽某書店屋頂上的“書”其實是泡沫板……

許知遠求救背後,是文化地標的滅頂之災?

書死了,說好的城市靈魂、文化地標只剩下一個華麗的空殼,成為一個展示的風景。

當疫情到來,沒有了人流和資金的支撐,賣書的書店靠讀者眾籌、靠直播續命,那不賣書的書店們又怎麼存活?

是網紅書店毀掉了年輕人,還是年輕人的網紅打卡毀掉了書店?爭論一直在。什麼樣的書店才是好書店,或許一時也找不到什麼確定的答案。

但是,15年前,單向街“與西川一起讀詩”文化沙龍的那個下午,幾乎是城郊荒地來了100多個人,人們沐風而誦,共同受到精神文化洗禮,這樣的場景什麼時候能夠再現?

如今,很多實體書店面臨絕境,在疫情的風暴中搖搖欲墜,是時候拉它們一把了。那是我們在試圖挽救我們城市裡的精神世界。但問題是,我們能拉到什麼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