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張帆:播放量超7億的《十三邀》,單向空間做對了什麼?

文娛價值官解讀:

2018年8月9日,文娛價值官(ID:wenyujiazhiguan)在四季酒店舉辦了文娛產業創新論壇,在主題為《內容大爆發下的文娛產業升級》的論壇中,單向空間聯合創始人張帆發表了題為“慢產品為何能打造《十三邀》這樣的爆款?”的主題演講,他堅信:文學與思想本身的巨大價值,一定會在今後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独家丨张帆:播放量超7亿的《十三邀》,单向空间做对了什么?

以下為演講精編:

獨家丨張帆:播放量超7億的《十三邀》,單向空間做對了什麼?

一家書店為什麼要做《十三邀》?

為大家講《十三邀》之前,我稍微介紹一下單向空間:單向空間是一家書店,因為比較冷清,我們幾個做媒體的創始人就邀請了一些朋友來書店做講座。書店本身也是一個交流的場所,從現場參加人的反饋來說,這種嚴肅的,超越的,更形而上的探討氛圍非常棒。

2006年前後,互聯網的興起,社會主要討論的語境已經被顛覆,一直到現在。在我們主流討論語境裡面,文學藝術、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都已經不在關注的範圍內,大家更多的是關注娛樂和其他更偏消費性的話題。

我們想把這種對談性質的形式,不僅在線下呈現,也在線上通過視頻節目等符合互聯網時代傳播的形態,把這種深度的對談呈現出來。

《十三邀》是我們和騰訊新聞聯合策劃製作的一檔精品高端訪談節目,基本上做到了雙週播,每一季13期,精簡版有40分鐘,完整版是2-3個小時。現在的總播放量已經超過了7億,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很高。

2016年《十三邀》第一季前兩集剛出來的時候,就獲得了金熊貓國際紀錄片最佳談話類節目的獎項。

這個節目是去中心化的、非剪輯的形態。

  • 去中心化指的是《十三邀》採用了紀錄片的形式去呈現高端訪談,它不僅僅呈現兩個嘉賓人物,而是從訪談最開始準備採訪話題、瞭解嘉賓的信息的時候,觀眾就可以介入到這個訪談。這樣的節奏比較符合互聯網時代,能讓受眾深度參與其中。

  • 非剪輯是指最後呈現出來的片源,有一個大概兩三個小時的完整版,會把所有的素材都放進去,展現一個節目從策劃到最後實現整個的誕生過程。它還會用短視頻的剪輯方式把精簡的片斷在各個平臺上推廣,非常符合互聯網形態。

独家丨张帆:播放量超7亿的《十三邀》,单向空间做对了什么?

互聯網時代,還能好好對話嗎?

《十三邀》後來出了一本書, 去討論現代人還會不會好好的對話。因為《十三邀》在採訪每一個嘉賓的時候,都試圖通過這個節目,把我們對談話題的深度和廣度引向一個更多元的狀態。但是網上因此形成的討論熱點,往往還停留在非常表面的地步,停留在打嘴仗的狀態。

比如大家覺得主持人許知遠常常說不清楚話,被嘉賓懟的沒有辦法回答問題。其實日常生活中,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呢?為什麼你提出來的問題我一定就要利落的接住呢,我完全可以客氣的迴避,不去回答問題。互聯網的時代倡導個性自由,大家卻丟失了真正思考的能力。

嘉賓西川曾說 “我像逃避瘟疫一樣的逃避雷同”,這給做內容的人很深的啟發。

我們不能滿足於自我複製。陳嘉映認為理性的光芒是照耀的,一個人有了自由意志就可以去創造。在這個技術驅動人往前趕的時代,技術帶來平民百姓語言權力的釋放,也帶來了很多其它高速的增長。比如網絡上信息爆發,大家每天看到大量概念化的信息,再沒有能力深入討論,貼標籤的行為因而盛行。

對我們來說,想做一些事情去衝破桎梏,做出來有可能真的影響到人很多年的內容,促進大家去思考。

這就是《十三邀》試圖去拓展的邊界。

從傳播學角度而言,我特別喜歡的幾個嘉賓並不是大眾明星,比如西川、陳嘉映和許宏,做他們的訪談並不是一個特別討巧的事情。因為他們不是大眾關心的人,很難產生爆點,但是通過對他們的挖掘,拓展對話邊界,挖掘現在社會上很多沒被挖掘的、被大家遺忘了的東西。這應該是做內容的人應該一直思索的問題。

最後,我們的確堅信文學與思想本身的巨大價值,一定會在今後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独家丨张帆:播放量超7亿的《十三邀》,单向空间做对了什么?

2.轉載開白請在後臺回覆“轉載”查看轉載要求。

4.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出處見圖片水印。

郵箱:[email protected]

独家丨张帆:播放量超7亿的《十三邀》,单向空间做对了什么?独家丨张帆:播放量超7亿的《十三邀》,单向空间做对了什么?
独家丨张帆:播放量超7亿的《十三邀》,单向空间做对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