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人的一生中有三樂,你認為是哪“三樂”呢?

九月的葉子


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

夫妻和美,兒女正能量,二樂也。

恪盡職守,努努力能把工作幹好,三樂也。


佳思佑玩爆語文


人生中的三樂,人生倒是有很多個階段,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不同,年輕的時候覺得我愛一個人就是樂,到了中年,突然覺得能愛一個人就是樂,那麼我想到了老年,我會想些什麼呢?我會覺得什麼是呢?人們都說,30歲前找人算命,30歲後幫人算命。所以我覺得人生是不是都是一樣的?有些人敏感一點,就覺得我跟別人不一樣,有些人不敏感的,總覺得我跟誰都是一樣的,那麼換一種說法,幸福的人,總覺得我跟所有人一樣,不幸的人,那麼只有我最不幸。樂也是一樣的,幸福的人,他的快樂總是一樣的,說不定就只有一種


夕陽文青


孟子在《萬章上》中有云:“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1、第一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指父母兄弟都健在沒有災禍,而兄弟之間和睦相處。這是君子的第一種快樂,也就是天倫之樂。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特別重視人倫親情之樂。家人安康,兄弟和睦,這是每一個家庭成員幸福的根源。中國人歷來把少年喪父母、中年喪妻、老年喪子定為人生的三大不幸,是為至理,從反面佐證了孟子之樂。天倫之樂,非常難得,要好好珍惜。

2.第二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指抬頭對天不覺得內疚,低頭對人不覺得慚愧,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這裡說的是個人修養,做人的本分。不做虧心事,坦坦蕩蕩,光明磊落,上對得起天;善待他人,以誠為本,樂於助人,下對得起地這叫“俯仰無愧”,是道德檢驗的心理標準。

3.第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指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而教育他們。能夠得到天下的英才並培育他們成為棟樑之才,為國為民效力,這不是快樂嗎?

家庭平安才能無憂,問心無愧方才安寧,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則國與民幸哉。若能獲此,豈有不樂之理?


音準不準


常說,人生在世,圖個快樂!人生以快樂為目標,這沒有大問題。可是深究起來,還必須弄清楚快樂之源是什麼?如果人的道德境界有高下之分,那就跟他的快樂之源有關。

  孔子有三樂,哪三樂呢?所學的知識經常去複習與運用,是學習之樂。有朋友從遠方來相聚,是交友之樂。別人不懂我,我卻不惱火,是君子之樂。

  人生有很多的快樂,孔子為什麼偏偏只是說了這三種,這正是孔子作為一個聖人而異於我們常人之處。

  有人總結過一個“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這是一些美好的人生際遇,能夠給人帶來歡喜,卻並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這些歡喜更多是假借於外部的力量。稍微過一點,就變成了“人生四大悲”:洞房花燭夜,不舉;金榜題名時,別人;久旱逢甘露,不停;他鄉遇故知,借錢。哈哈!

  人生四大喜與悲,主要源於外力。而孔子三樂,強調源於人自身,而不假於外力。

  先看學習之樂。學習最直接的目的是什麼?是提升能力。提升能力幹什麼?拿來解決問題。對很多人來講,學習是很痛苦的事情,為什麼孔子會覺得很快樂呢?我曾經提出過一個公式:

  痛苦=慾望—能力

  如果你的慾望很強而能力很弱,你自然就會很痛苦。如果你能力很強大,慾望卻很少,當然就充滿了快樂。孔子大約就是後一種人吧。

  再看交友之樂。交友這件事情,本身不一定能夠給你帶來快樂,除非你身上充滿魅力、活力,讓別人喜歡,才會給你帶來快樂。否則你參加社交越多,痛苦越多,甚至有社交恐懼症。孔子說,近者悅,遠者來。雖然講的是為政之道,但是放在個人身上,也是交友之道。只有你魅力四射,照亮了別人的內心和前程,才可能有朋自遠方來,才可能令你不亦樂乎。

  有人說,人生的快樂莫過於有人信你、有人陪你、有人等你。這與孔子的話同理,因為你有魅力。

  最後看君子之樂。孔子講,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逾矩。由此看來,孔子四十歲以後就很淡定了,大致能夠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君子之樂,其實還指,孔子的修為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別人說好聽話,他當然高興;說不好聽的話,卻不會表現出不開心。正所謂: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啊。

  總結起來,對照孔子三樂,分析我們人生所謂的痛苦根源,不外乎三點:能力不夠,魅力不夠,修為不夠。





真實的恩典


快樂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滿足,我們很多人追求它而不得,但有的人卻可以很輕易的就感到快樂。區別在於你對什麼感興趣,比如讀書可以使人快樂、比如音樂可以使人快樂、比如電影可以使人快樂。

每個人的快樂大抵都差不多,但每個人的苦難卻不盡相同。

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這句話很好理解,意思就是父母身體健康且都健在,兄弟姐妹也都很平安,沒有什麼變故。

三樂中為什麼這一句要放在首位?

以我之見,親人是什麼,是陪伴我們一生的人,我們從出生就自帶符號,家人不可選,父母不可選。“孝順”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也是各種美德中排在首位的,所以父母健在,絕對是人世第一樂事。這一點,很多人得在父母沒了的時候才能感同身受。

兄弟姐妹是除了父母之外與我們最親近的人,所謂一奶同胞,從小到大是他們的陪伴。當然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感受不到這一點,我就是。

但我依然認為,他們和父母是同等重要的,兄弟姐妹沒有困難,我們之間沒有嫌隙,這是很快樂的事情。

多少人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多麼令人難過的一句話。多少人為了錢財和兄弟姐妹大打出手,這是多麼悲哀的事情。

君子有三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這第二樂就是仰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指人活的正直,心中沒有虧心事。

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可見一個人如果做了虧心事,不道德的事是快樂不起來的,甚至都沒辦法挺胸抬頭做人。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做違心的事,可能因為工作,家庭等等,但我相信,一個坦坦蕩蕩的君子,是最快樂的!

君子有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是一代名師,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並且教育他們,這是君子的第三樂事,既師友之樂。

這裡所說的“天下英才”包括德行、品質、文化、政治、言語各方面,或某方面優秀的人。教育他們,才能使文化得以傳承,讓華夏民族生生不息。這是一個偉大的理念。


“孟子三樂”質樸又頗有道理,道出了人快樂的真諦,父母平安健康、兄弟無礙和諧、做人問心無愧、使文化得以傳承。這些話閃著智慧的光芒,值得我們每個人一生追求。


聞香書坊


孟子三樂是指《孟子》一書中提到的君子的三種快樂:包括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作品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註釋譯文

孟子說:“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病患、怨恨,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情;仰頭對天不覺得內疚,低頭對人不覺得慚愧,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作品鑑賞

活著就要快樂,這是不容置疑的。誰都希望擁有快樂的人生,即便是以苦為樂苦中作樂,也只是特殊境遇下不得已而為之,是生存智慧,而並非對快樂的疏遠與排斥。

人人都對快樂孜孜以求,問題在於,每個人心目中的快樂不盡相同。而這,正是許多人許多時候陷於悲觀的重要原因。由於對快樂的標準拿捏不準,甚至背離本真,一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雖浸泡在快樂的海洋裡,卻無法感知到正享有的幸福,每每自尋煩惱。給快樂一個定義,因而絕非小事,有時它甚至決定我們是否幸福一生。

那麼,怎樣才是快樂的呢?兩千三百多年前的孟子給出的答案是,“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這就是說,父母健在兄弟平安,無愧於天無愧於人,有優秀人才可茲培育,這是人生的三大樂事。

乍看來,“孟子三樂”實在是有些寒傖。這樣的快樂太容易得到了吧?算是有追求有抱負的人生麼?當走過人世的坎坎坷坷,當閱歷歲月的雨雪風霜,鉛華洗盡,刪繁就簡,我們發現,這些樸素的快樂看似尋常,卻難能可貴,這樣的快樂才是真快樂、大快樂、長久的快樂。放眼周邊,多少人“子欲養而親不待”,給予自己血脈的雙親不幸早早離開人間,從此只能木然地望著牆上的掛像,空留“事有疑難可問誰”的遺憾;多少人手足情深的一奶同胞深受煎熬,由此陰霾籠罩惴惴不安;多少人平日作了虧心事,風吹草動疑厲鬼,活得膽戰心驚誠惶誠恐;多少人學成滿腹經綸,卻終未遇上心有靈犀的衣缽傳人,一肚子學問跟隨自己化作一縷輕煙。置身此境,這樣的人生有快樂可言麼?

細想來,平凡而質樸的“孟子三樂”的確道出了快樂人生的真諦。家庭平安乃能無憂,問心無愧方才安寧,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則是享受,一個人如能獲此三者,快樂自會如同清泉汩汩流淌,常伴左右。奈何,有的人迷戀於觥籌交錯夜夜笙歌麻將聲聲,卻騰不出時間回家看看,與父母聊聊天,與兄弟談談心;有的人一味追名逐利損人利己,無視頭頂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律;有的人惟恐別人強於自己,受之於人的識見卻不願傳之於人……他們忘記了,孝順父母不能等待,健康與生命千金難買;他們忘記了,人就該活得像一個人,“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心無愧疚才能坦坦蕩蕩;他們忘記了,與他人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識和啟悟,既是感恩與回報社會,也是在薪火相傳中對生命長度的延伸、對人生意義的昇華。家庭的寧靜、自身的修為、對社會的回饋,孟子眼中的三大快樂居然是一個立體式的架構,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人生!

質樸的往往是真摯的,真摯的往往是珍貴的。時光雖久遠,“孟子三樂”卻因其質樸真摯而動人心魄,至今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也許你正擁有這些簡單的快樂,珍愛並享受它們吧,如果錯過了,一切就都晚了。





無為讀書


大家好,我是海海文化閒談,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這是孟子對於人生快樂的三種解釋。我非常認同這種說法。

第一重快樂: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也平平安安,家庭和睦幸福美滿。這是一個人能夠感到快樂的基礎和前提。

家庭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家庭是我們誕生的源頭,也是我們情感寄託的港灣。一個人即使有成功的事業,和鉅額的財富,如果沒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也很難稱得上是一個幸福快樂的人。

第二重快樂:無愧於心、內心自在。

俗話說“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一個人只有做到內心上無愧於天地,才能獲得心靈上真正的寧靜與自在。

真正的快樂是內心的平靜和心靈上的滿足。如果一個人心中有鬼,做了虧心事,整天寢食難安,心神不寧,很難說他是一個幸福快樂的人。

第三重快樂:教化育人、實現理想。

這裡所說的教化育人,並不是我們狹義上說的從事教育事業,做一名教師。而是自己的言行舉止已經達到了卓越的水平,能夠對別人給予啟迪,起到教育意義。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一個人的最高需求是精神需求。追求卓越,追求進步,能夠實現理想是一個人能夠達到的最高精神需求。如果說前兩重的快樂是最基礎的快樂,那麼一個人得志時的快樂,應該是一個人最頂級的快樂。

綜上所說,我非常認同孟子所說的人生三大樂趣。


海海文化閒談


出自《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第一樂叫「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父母兄弟都健在的天倫之樂;第二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仰起頭來看看覺得自己對天無愧,低下頭去想想覺得自己不愧於別人。做人要光明磊落,問心無愧。君子坦蕩蕩的有德行之樂;第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應只限於教書育人,身邊的人能夠因為君子的啟發、引導,而有所作為也算是一大樂趣。



王大大大大王


孟子所言君子三樂,即所謂家庭平安,心地坦然,教書育人,我思以為此大樂也;而平凡的人,平凡生活更應沉浸在小確幸中,這是流淌在生活中的每個稍縱即逝的美好瞬間,是自身內心的寬容與滿足,更是對人生的感恩和珍惜。

美好的一天,雖有風,但無霾,三個美好幸福的時刻送給朋友們吧。

已是初春,但春寒料峭;行走在下班的路上,依然能看見風擺垂柳,夕陽透過隱隱綠意的柳枝,灑在湖上,風吹過,波光粼粼的湖面。

家中的小寶,雖疫情已近一月未出家門,但小寶見爸爸回家,歡呼雀躍,開心的講著家中與爺爺、奶奶度過的這快樂的一天。

賢惠的妻,試著跟網上學做涼皮,雖味不足,但家中老少一人一盤,妻洋溢著笑的臉。

其實,人生的快樂就是有能分享的幸福,有能分享幸福的朋友,這就是快樂和幸福……

一葉一縷風,

一月映湖中,

世間本無事,

一笑心從容。











我思WORDS


據《孟子·盡心上》記載,孟子有言:“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這段話裡孟子提到了“君子三樂”:一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這是指家人平安、家庭幸福;二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是指應坦蕩做人、無愧於心;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是指教書育人、傳道授業。家人平安之樂乃“人所深願而不可必得者”,是否可得取決於天意;教書育人之樂乃“聖人之心所願欲者”,但是否可得仍取決於他人;唯有坦蕩為人是“可以自致”之樂,故而當勉力為之、自我督促。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誘惑,可能是權力、可能是財帛、可能是美色、也可能是口腹之慾,正確對待這些誘惑,嚴格剋制約束自己,明確信仰、堅定信念,在前行的途中不被慾望所左右,方能不負初心、坦坦蕩蕩,為官者才會真正愛民為民、執法者才會公正公平。人人為君子,心中坦蕩,則貪腐不存。正所謂:“人能克己,則仰不愧,俯不怍,心廣體胖,其樂可知,有息則餒矣。”

此外,教書育人之樂在當下也並非教師獨享的樂趣。“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經驗體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甚至是教訓、傳遞正能量,倘若身邊之人能因此有所啟發、受到影響,也未嘗不是君子之樂。

此外,教書育人之樂在當下也並非教師獨享的樂趣。“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經驗體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甚至是教訓、傳遞正能量,倘若身邊之人能因此有所啟發、受到影響,也未嘗不是君子之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