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真能從中國撤資嗎?

老田1966


日企,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企業,誰說了算,不是總統,也不是人民,而是資本。資本天生是逐利的,這也是中國改革開放能吸引大量外資的必然性。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可以使資本能比呆在中國更大化的國家,不用總統發話,企業自己就過去了。

實際上,外資的遷移早幾年就一直進行,遷移出去的都是低附加值的產業,高附加值的例如芯片,汽車,機電等,外資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在擴大。一方面是中國成熟的產業鏈,另一方面是中國日益成長的全球第一大消費人群。近兩年,隨著中國人工成本快速上升,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有不少日本企業已經猶豫是否要搬離中國。現在有了這樣的補貼力度,會有一些日本企業最終要從中國撤離的。

實際上,這幾年在華日企總數也在減少,數據顯示,2019年5月在華日企數比2016年少了249家。但同期在華日企總數為13685家,佔比2%都不到。這些撤資的企業是以利益為導向的,真正的原因還是在中國賺錢少了。

現在日本企業,特別是中大型企業在中國早就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鏈,這個時候如果將一部分生產基地撤離中國,肯定會得不償失的。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14億人口孕育著龐大的中產階級。是任何一個企業都無法忽視的。現有企業在中國都已投入巨大,土地廠房的獲得,成熟的產業工人,完整的供應銷售鏈條等等,如果要撤資都需要打破重組,不單單是一個撤資就能解決的,所以撤資不會成規模的出現。個別本來在中國遇到經營困難的或者其他的原因的企業會撤資,但總體上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撤資。況且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中國成為疫情控制最好的國家,正在逐步復工復產,反而會吸引大量的國際熱錢的湧入。



小Fan凡


或有局部撤資,但這本身是跟經營不善或發展需求有關,並不是因為疫情。

美帝亡我之心不死,自己抗疫搞的一塌糊塗,盟友得罪了一個有一個,卻想把全球負面焦點聚集中國,成天煽動各個國家找茬,以轉移美國內部危機感。其中號召外企從中國撤資就是一項大計劃。

川建國一再強調病毒源於中國,並且拒絕美國、意大利等國家進行開棺驗屍檢測流感死亡是否跟新冠有關。擺明了就是做賊心虛想要嫁禍他人,中國為其所累還得被迫背鍋,這就是美利堅霸權主義的行為。除了輿論壓力擠兌中國以外,這號召外企撤資也是為了對外呈現中國的危機感。讓外界認為中國現在無論疫情還是經濟都比歐美危險,而且連續多日帶領多國在南海搞事情,想通過局勢的緊張氛圍讓外界認為南海或臺海有開展風險,所以應該趕緊跑……

但人家外企不是傻子,知道老美憋著什麼壞,只不過敢怒不敢言。像日企也是因日本當局受美國脅迫而發出詔令,建議日資企業撤退。日企為了迎合上峰,多少要表示表示,剝離部分非優質產業模塊撤出去是極有可能的。但核心產業大概率不會動,因為日企在華大大小小有上千企業,員工數十萬,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基業,為什麼要撤?如果全部撤資閉廠的話,損失將數以萬億計。日本國內經濟多年以來未有大的起色,工資20多年沒漲過,如此大規模撤資回去怎麼彌補損失?難道指望川建國給他們補貼嗎?況且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抗疫成效最顯著也是最成功的國家。川建國對不明真相的民眾胡說八道,但在華日企自己能看的到真相。

因此撤資之事,其實只是擠兌中國的眾多手段之一,美利堅害怕中國的告訴崛起。華夏文明五千年,歷史地位和老祖宗的智慧是美帝所忌憚的,他們就算阻止不了中國進步,也會想方設法拖住中國速度。而這些誹謗、造謠、威脅都是齷齪的首段罷了,能順利得逞的可能微乎其微,所以也不必對此過於擔憂,疫情過後一切如常,這些歪門邪道的首段也就不攻自破。


城市發展報告


不那麼簡單的一件事,只能是日本政府的異想天開,投資中國近三十年的日本企業,有以下幾個難點:

1.撤資在全球沒有一個國家能達到中國工業全品類的基礎。

2.日本的人口出生率持續走低,人力成本持續居高不下,中國雖然在不斷升高的壓力,相對於日本,還是有較大競爭力,日本現在能有競爭力的就汽車製造,日系汽車,前有美歐汽車的直面競爭,後有中國合資品牌的進步,甚至像電子產品的局面有可能發生。

3.中國龐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全球最大中產消費市場,這是最大的競爭,全球汽車消費,失去中國市場,就失去未來的亞洲市場,甚至汽車領域的佔有率。

4.新能源汽車的逐漸成熟,特斯拉等品牌國產化,日本撤企,美,韓及中國崛起的國產品牌完全能取代。

所以日本政府只是異想天開的想法,150億人民幣的補貼,不夠這些企業的運費。

5.東南亞市場,還沒有完善的配套產業,再從中國進口,只會讓成本更高。亞洲任何危機,一衣帶水沒有獨善其身的,何況中國政局是任何東南亞國家或綜觀全球,沒有一個能相之競爭絕對優勢的,或低成本國家的優勢能做到的,務實的日本政治家們,不應該跟美國人在此刻瞎攪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