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萬億股權投資市場將迎來發展紅利期

梳理歷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發現,2015年到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股權融資”和“直接融資”等詞彙一直有一席之地:

2018

維護流動性合理穩定,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引導資金更多投向小微企業、“三農”和貧困地區,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2017

促進企業盤活存量資產,推進資產證券化,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強化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財務槓桿約束,逐步將企業負債降到合理水平。


2016

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2015

大幅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鼓勵社會資本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政府採取投資補助、資本金注入、設立基金等辦法,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重點項目。


為什麼要加大直接融資力度?

1、為小微企業創造更多彈藥

大量的資本流入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小微企業長期備受商業銀行冷落。小微企業從“明道”借不到錢,就會走“暗道”。在小微製造企業星羅棋佈的溫州,不少企業主“逼上梁山”。曾經在溫州民間火爆一時的“高利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興起的。


中國的小微企業佔到企業數量的90%以上,解決了80%以上的就業。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卻缺乏源頭活水,此情此景讓執政者擔憂不已。隨後幾年,國家一直在強調疏通小微企業融資通道,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股權融資”和“直接融資”等關鍵詞被年年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對於缺錢的小微企業來說,股權投資可以說是開啟了另一扇窗。

2020年萬億股權投資市場將迎來發展紅利期

2、減輕銀行體系的槓桿風險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為盤活經濟,維持增速,中國也加入了全球“印錢”的大潮,其中最有名的當數“四萬億”投資計劃。其後很多年,寬鬆的貨幣政策成為常態。但因此,銀行體系潛藏了巨大的風險。“去槓桿”成為當前的主流。

鼓勵民間直接融資和股權投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銀行體系壓力,從需求端減輕銀行的不良資產風險。


看點01

加強人工智能研發


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看點02

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


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中國製造2025”示範區。


看點03

打造“雙創”升級版


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要提供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推進“雙創”示範基地建設,鼓勵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開放創新資源,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打造“雙創”升級版。


看點04

擴大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政策試點範圍


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政策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


看點05

推進消費升級


積極擴大消費和促進有效投資。順應居民需求新變化擴大消費,著眼調結構增加投資,形成供給結構優化和總需求適度擴大的良性循環。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推進消費升級,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看點06

“一帶一路”


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落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推動國際大通道建設,深化沿線大通關合作。擴大國際產能合作,帶動中國製造和中國服務走出去。


看點07

出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


出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

看點08

加大教育資源供給


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

看點09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推進分級診療。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場所和設施。

看點10

走鄉村振興道路


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改善供水、供電、信息等基礎設施,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2020年萬億股權投資市場將迎來發展紅利期

物聯網是面向實體世界,是對傳統行業的核心、模式的深刻變革,是虛實交融的實體經濟,對傳統行業的影響遠超過互聯網,物聯網將推動 "互聯網+" 時代到 "物聯網×" 時代。物聯網已成為現實趨勢,物聯網的產值是互聯網的30到50倍,當前已迎來了又一次的社會重大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