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咆哮教育和母親的溫柔教育衝突怎麼化解?

浴火重生不死鳥972


您好!

在發表自己的觀點之前,對於您所說的父親的咆哮教育和母親的溫柔教育之間的衝突,我覺得有必要澄清三個疑問:

第一,在數量上,父親的咆哮和母親的溫柔之間的衝突是普遍性的,還是在遇到教育孩子的重大事情時才發生?

第二,在程度上,父親的咆哮是一個什麼樣的激烈程度?是歇斯底里,還是嚴厲的批評指責?母親的溫柔是沒有原則的縱容,還是在原則之下的平和?

第三,在合作上,父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是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的默契配合,還是教育觀念上的完全相反引發的衝突?

鑑於當下無法與您對話,我就從這三個方面表達對於如何化解父母不同教育方式所致的衝突的思考和方法,供您參考。

首先,對於父親而言,如果父親的咆哮是經常性的、普遍性的,大事小事都如此,那麼我感受到父親心理的不成熟,情緒自控能力欠佳。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強迫性”重複,說的是:人的一生都在重複童年時期的應對方式,童年的情緒表達和人際互動方式,會影響人的一生。

中國文化中也有一個俗語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對於父親的頻繁咆哮而致的衝突,要做幾個方面的工作:

1.要去探究父親的童年成長經歷,是什麼樣的成長環境導致了他現在的“咆哮”?

2.提升父親的反思能力,引導他去做自我成長,可以通過各種學習途徑,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士幫助。讓停滯在童年時期的幼稚心靈得到重新發育,與當下的年齡和身份相契合。

當父親的心理發育趨於成熟,情緒的自控能力就會得到相應提升,咆哮的狀態就會因自我控制能力提升,和內心憤怒的消化而慢慢減少,甚至消失。

3.作為孩子也可以做一些適宜的溝通,即當父親情緒平和時,找機會向他表達自己在他咆哮時的恐懼感受,請他理解自己的內心想法,並且提出自己的期待,去幫助他改善教育方法。

其次,對於母親而言,母親的溫柔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平和與冷靜,還是在問題面前沒有原則,無度放縱?

如果是前者,我能感受到母親心理的強大與成熟。在孩子的成長中,情緒穩定的父母能給他帶來安全感和放鬆感,他才能集中精力去探索周圍的世界。

如果是後者的無原則放縱,則對孩子的成長不一定是好事。放縱會帶來溺愛,會造成邊界和規則意識的喪失,將來孩子走進社會,一定會碰得頭破血流。

合適的教育是規則和自由的有機結合。而怎樣制定規則和自由的界限,這是父母成長的功課。

再次,對於父母教育方式的衝突而言,這是一種合作方式,還是格格不入的天壤之別?

如果是一種合作方式,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人唱白臉,一人唱紅臉,對構建孩子的規則意識和邊界意識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是後者,則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比如,父母之間的教育衝突不是配合原因,而是雙方價值觀念的不同所致,不斷產生的矛盾,必然會導致家庭關係的不和諧,父母之間的緊張關係必然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恐懼和不安。那麼孩子在這樣的緊張氛圍裡,一定會去貼近溫暖他的一方,而與之結盟去共同對抗不友好的一方。這樣的關係模式在心理學上被稱為“三角纏“。

化解衝突的方法,就是父母之間加強溝通和協商,用相互尊重的方式去了解對方的需求和願望,同時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渴望,力爭在平等對話的基礎之上,接近對方,協調一致。如果實在不能解決分歧,那也沒有關係,相互保留不同意見,而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

綜上所述,如果要從根本上化解父親的咆哮教育和母親的溫柔教育之間的衝突,就得先了解他們衝突發生的原因、過程、及影響,然後根據具體情況“對症下藥”,才會收到相應效果。

從根本上來講,父母間的關係是孩子成長的土壤,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相同還是不同,都要以“如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利”為目標來進行。在這個統一目標下,化解矛盾衝突就有了清晰的方向和具體的方法。



哈佛媽媽親子園


你好,我認為父母的教育都應該接受而不是化解。

母親的溫柔帶給孩子信心與勇氣,孩子是母親快樂的源泉,給了母親以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的動力,而溫柔慈愛的母親,何嘗又不是孩子努力成長,追逐夢想的堅定信心與無畏勇氣的最初來源。母親是跟孩子最初的成長待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人,有了母親的溫柔與關愛,孩子才會逐漸產生向上健康的心理認知,意識到自身的價值,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與善意,產生自我認同與實現自身價值的意願。

如果在成長過程中,感受不到母親的溫柔,那孩子就更難以感知這個世界的善意,也難以意識到自己的珍貴,這樣的孩子通常容易脆弱跟敏感,面對生活的磨礪時,難免心裡無法產生強大的自信與勇氣。

當然,母愛的溫柔絕不意味著沒有原則的溺愛。無原則的愛,無疑是對父母深深地傷害,但從家庭教育的初因溯源,孩子何嘗不也被這無原則的愛深深傷害。

而父親的咆哮教育是教會孩子責任與力量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父愛深沉而堅定,與母親溫柔的關愛相比,父親的愛多是理性的。由於父親在堅毅果敢、理性思維等方面更有優勢,而且在一個家庭中,父親通常處於“權威”的角色,是家庭堅實的倚靠與支柱。所以,作為家庭的脊樑,父親們往往閱歷更多,心性更堅韌,也更能擔負責任。

由於父親是孩子們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所接觸到的第一個男性,因此在孩子們的眼中,每一個父親都是超人,都是勇士的象徵。父親面對逆境與困難時的表現,會成為孩子面對這個世界的模板。

一生的路,不可能一帆風順,風雨坎坷是誰都無法避免的。遇到困難並不可怕,關鍵在於面對困境時的作為。對於家庭也是一樣的,在遇到逆境時,是畏縮不前怨天尤人還是迎難而上努力克服,父親這時的表現與擔當,會深深印在孩子的腦海裡。父親的格局,父親的擔當,無可置疑會給孩子將來面對困難時以莫大的鼓舞與力量。

曾有心理學家指出,絕大多數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會把父親當成自己心中的偶像,往往會對父親有一種強烈的崇拜之情,並會下意識地去模仿父親的行為方式,在孩子心智成熟之後,他們會努力去抵達或者超越父親的高度。

父親是孩子心中的超人,是孩子的榜樣,父親的擔當與格局往往決定著孩子未來能抵達的高度。沐浴著父愛成長的孩子,會有很強的責任感,他們往往自信陽光,敢於嘗試,敢於突破,往往今後的人生髮展能夠抵達更高的上限。

當然,父愛也不宜過於強勢和大包大攬。畢竟,孩子的人生之路終究要靠自己一步步去闖蕩。適時聽取孩子的意見,適時給予合理指導與支持,並適時放手鼓勵孩子大膽放手去做。

總結一句話父愛母愛陪伴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親母親的愛,奠定了孩子最初的認知與品性。孩子終究會慢慢長大,會有屬於自己的空間,組建自己的小家,一步一步獨立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然而,父母對孩子從小的教育,母愛的溫柔,父愛的深沉與擔當,會將勇氣和自信融入孩子的靈魂,將責任與力量銘在孩子的心上。

母親的溫柔,父親的威嚴,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衛老師分享


這個題目導向性有些問題。開篇就把父母教育方式格式化了。以我的理解來看,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剛柔並濟,鬆弛有度;既要講原則樹規矩,也需有呵護促個性。

父親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是有差異的。“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親就要像一座山,支撐孩子的信念,讓孩子學會剛強。母親就要細膩、溫柔、善良,這樣才有利於孩子“柔”的性格形成。剛柔相濟才是完善的人格。

總之,父親的教育看似“咆哮”,實則為孩子提供堅韌、獨立、責任、自信的品格;母親的教育看似溫柔,其實是潤物無聲,提供真善美的養料。做父母的在對待孩子教育時,不應該一人承包,而要各司其職,相向而行。



吳語時光


孩子確實需要快樂成長,但這不是任意的自由,這個自由應該是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之內,不是過度的給予溫柔哥溺愛。但是我們對孩子的嚴格也要是合理的,望子成龍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苛刻的要求孩子這也是不對的,總的來說,只要不是這兩個極端,怎麼要求孩子都是不過分。


新東方肥西學校


孩子似小船,父嚴母慈恰似兩股不同方向的風,這樣才能讓小船不偏離航線。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父母同時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教孩子體會父母另一方的心情,切不可當著孩子面指責對方教育方式。否則孩子是很聰明的,他很快會察顏觀色選擇對自己有利一方結成“同盟”,這樣以後再教育就難了。

如果父母做不到這點,就錯時教育,一方教育孩子的時候另一方先忍著別說。以免將親子矛盾轉化為夫妻矛盾。

切記切記,教育未成年孩子,父母才是統一戰線。[靈光一閃]





中文寫作入門心法


個人認為這兩者之間並不衝突,本來父母在教育問題就應該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樣的教育才是和諧,都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親的教育應該穩重而嚴厲,但不等於咆哮。


風為瀾殤


首先聲明,父親並不是咆哮的代名詞,母親發起火來不比父親差。言歸正傳,個人認為,你所說的其實就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個黑臉一個紅臉,這本身並不矛盾,也許您認為父親的嚴厲可以使教育效果很明顯,一旦母親溫柔起來,孩子又回舊態,但是您要知道,孩子畢竟還小呢,他需要的更多的是愛和關照,我個人建議,父親咆哮時母親不要插嘴,等孩子哭過了怕過了,母親在側面叮囑一下,而且要當著父親的面,既要肯定父親,又要鼓勵孩子,這就應該可以啦


米斯特於520


咆哮教育不要沒完沒了,溫柔教育不要溺愛無度!把握一下尺寸,掌握好度!教育的時候千萬不要同時上,更不能產生矛盾觀點


孤山清風


母親才對的,耐心一點


找東東西南北中


把握好度和時間,其實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最好提前兩個人先溝通,達成統一意見畢竟你們的目的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