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教育是老師重要還是父母重要?為何?

助考之家


對於教育,老師和父母都重要!

但要進行一個影響力排序的話,父母最重要,其次是老師。

先說當下老師對孩子的教育作用

  •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大部分老師只是扮演知識的傳授者,讀書時代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老師,到相處時間短則幾天幾個月,長則幾年,根本無法達到深入瞭解!
  • 老師是人生旅途的加油站,不能永遠駐足,如果能遇到好的老師可能會影響一輩子,但這樣的老師太少了,想想一個老師每年要給最少100個學生上課,算上一天整整24小時,能留給學生交流的時間太少了,老師精力有限,只能在知識層面功夫,讓每個孩子多掌握知識。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命運掌握在家長手上。


父母和老師的一個顯著區別是,父母主管家庭教育,而老師主管學校教育,教師上崗需要教師資格證,教師在漫長的教師生涯中還有無數次的繼續教育培訓,但父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教育!從孩子的呱呱落地到結婚生子,它比任何工作都難。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無論你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讓他“退學”

這裡簡單講個孟母三遷故事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

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像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老師,他經歷了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學,是誰不顧一切地支持他,讓他心無旁騖的唸書,屢敗屢戰!是他媽媽的堅持,是他父母的家庭教育堅定了那個不服輸的心❤!

還有現如今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也經歷三次高考,但是他父母開明教育方式給了他不畏恐懼的氣魄!

綜合來看,學校老師和家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缺一不可。

學校老師教育在對孩子的知識教育、邏輯教育、思維教育、科學教育、人文教育等等方面有巨大影響,但德育方面略顯不足,現階段的教育還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學校能夠把孩子培養成為優秀的工程師、科學家、藝術家。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人格教育,道德教育,規則教育等方面比較重要。家庭教育在知識性傳授方面略有欠缺。家庭的成長環境決定了一個孩子未來的眼界、氣度、禮貌、心態、三觀等。良好的家庭教育促成孩子形成完整的人格、獨立的判斷能力,合格的公民意識。


威少啟智思維


我的身份是老師,做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見過很多的問題的學生和問題老師以及問題家長,同時我也是在做青少年問題諮詢。孩子也正在985學校上學,所有可以就這個問題來談談我的看法。

985學生家長偶聚。有一次,幾個大學同學聚會,由於本身就是在教育行業,有正值高考結束,話題主要還是圍繞著高考,除了我,其他的同學的孩子都已經考入大學,大家問起我兒子的考試,我說成績有些不容易,但錄取985學校沒問題,忽然,一個同學驚訝地地說:除了我女兒之外,你們的孩子考的都是985學校。

大家彼此之間看了看,也笑起來了,10個同學,除了剛才那個同學之外啊,果然都是清一色的985學校學生家長。考最好的是一個女同學的孩子,她的女兒正在北大讀研究生。

我看了這幾個同學都是在我們本地教育界還可以的老師,除了在學校裡做行政之外,都是本地學科教學的能手。也就是他們也是教育行業中的精英部分。

大家聊起孩子來,可以聽得出來,大部分的同學在管理孩子並不像普通家庭管理孩子的學習那樣步步緊逼,把孩子管得死死的,也沒有說因為自己是老師,正好可以為自己孩子補課,沒有,他們的孩子在發展方面更為寬鬆,也許就是這種可以容忍適當的寬容,才是真正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我在平常的教學中,有時候需要和家長打交道,在打交道之前,許多時候我會通過學生來判斷家長。這樣的判斷精確度是相當高的。有一個別的年段的家長來學校和老師溝通他兒子的情況,說她的兒子性格懦弱,學習中思維非常固著放不開是因為他在家裡,經常受到兩個姐姐的擠壓,因為兩個姐姐學習成績要比這個孩子好得多,所以他比較自卑。但是我卻可以很明白地判斷,這個孩子形成做事情畏畏縮縮的樣子就是因為他父母之間缺乏平衡,母親權力過多,父親沒有權力的結果。這樣的家庭經常是女盛男衰。

我班上有一個男生很女性化,雖然我沒有見到他的母親,他的母親應該和我有一定的親戚關係,這個母親和她的丈夫一起來到學校,我見到她就不客氣地說:家裡邊的事情,你拿主意,但也要給男人一點活路,你這樣強勢,現在你也把你兒子弄成這樣子,有什麼好處?

她的丈夫一聽,馬上就看著這個母親說:“你看,你看,老師也都這麼說。”我另外一個親戚的孩子也在我的班上,一個男生,經常做出女性的模樣,我知道,他的父親爺爺都出國十多年,他一直和奶奶媽媽以及幾個表姐妹一起玩,所以,他身上散發出基本上是女性的氣質,而他的妹妹卻表現出很強悍的男性氣質。

另外一個女生也是班上的,經常表現出歇斯底里的情緒化。我就不想和她的母親打交道,我可以肯定,她的母親也是一個歇斯底里的人,一個極端情緒化沒辦法溝通的人,後來隨著瞭解的深入,她的情緒化的互相傷害的家庭個背景就很明白地呈現出來,她的母親不僅不能幫忙,而且還是孩子不斷出現的問題的罪魁禍首,孩子動輒以極端自殺方式來和別人打交道,弄得班上學生心驚膽寒,生怕哪裡惹惱了她,可是,不跟她一起玩,有時候也會以自殺威脅。

我是一個諮詢師,遇到這樣的學生和家庭問題的學生背後都是有一個問題家庭問題父母。而一個人的人格在六歲之前基本上是已經建構得差不多。甚至包括學習的風格也差不多確定下來了,就像蓋房子一樣,你蓋的是平房還是別墅,圖紙都已經確定,基礎都已經做好,孩子到學校裡來,只不過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精緻化而已,所以學校能做的事情其實已經不多了。

我們都可以使用幼年的記憶來對孩子總體上進行推斷,而且出錯率不大,這樣以後,如果人生中沒有遇到特別重大的事件,一般是很難改變,也就是說,一個孩子生在在一個是否健康的家庭(主要指的是家庭關係)非常重要,重要性原因超過學校是哪一個班級是哪一個,老師是哪一個。

這是一個做了二十多年班主任,又為人父,且為心理諮詢師的我的忠告。你和誰在一起生活,你孩子的前途基本上已經確定了。老師要麼是錦上添花要麼是落井下石,他們所起的作用雖然有用,但也都是有限。


門前海藍藍


老師隨著時間在變,幼兒園、小學、初高中、大學遇到哪位老師不清楚,而父母始終唯一,所以教育層面父母更重要。

我之前帶過很多學生,有一個學生讓我印象最深刻,他的父母告訴我,這個孩子在五年級的時候送給他們一本書,書名是《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我當時也十分震驚,對於一個五年級的孩子,他對父母的言行體會竟然如此深刻。

(一)成長是一段很長的過程,父母能給予孩子的不止是物質基礎,還有精神建設。

學霸身上往往都具備的一個特點是:好的習慣,而好的習慣形成是從小開始就要注意打下基礎,父母喜歡看書、做事情條理性強、生活習慣好,往往孩子也會受到很好的薰陶;

(二)相親時一定要看對方父母的相處模式和素養。

這個當下主流的觀點也印證了父母教育,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原生家庭帶給你的“根”可能會因為你的努力削弱,卻不會消失殆盡;

(三)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原始性格由父母塑造,而性格決定命運。

可以說30歲之前包括我們的容貌都是父母決定的,30歲之後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慢慢我們才會有自身養成的氣質、氣場來增加我們自身的維度。

對於教育來說,老師不重要嗎?只是說沒有父母的角色更重要。老師帶給學生知識,如果您的孩子正好碰上品行兼優、認真負責且願意花時間在您孩子身上的老師,那麼您是非常幸運的,畢竟師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已。

寫在最後:社會生活也具有教育屬性,是你不曾在課本中獲取,不曾在父母身上獲取,而是通過自己大量積累的認知而進行的“進化”要求,這些“進化”的根基都來源於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若您正好已為人父母,做父母不易,責任重於泰山,希望這篇問答對您有用![送心]


墨魚觀


對於教育來說,父母是很關鍵的。不是說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嗎?

這讓我想起了我在家屬區住的時候,有一位高齡的老師的妻子,在我家的對門生了一個二胎小男孩,非常可愛。他媽媽呢,每天就是洗衣服給他放動畫片。所以呢,他媽媽每天在旁邊反覆的強調說不要總看電動畫片,不要總看動畫片,視力會不好。可是孩子呢並不能停止看電視,因為他沒事的時候也總在那裡看電視。而我和愛人我們兩個最大的樂趣就是看讀者看報紙。所以有一天孩子自己到我家來玩兒,當他媽媽來找他的時候卻找不到他了,你知道他在幹嘛嗎?他正躺在我家的床上,拿著我在床頭放的一本書,像模像樣的在那看,其實他走路還蹣跚的,怎麼可能把那個看懂呢?但是我感覺這也就說明了,孩子不是用口頭教育的,而是行動上表現出來的。

所以一旦在家裡的環境養成了一個習慣,那麼想讓孩子在學校裡邊伴隨著老師的教育,改掉一些壞的毛病是很難的。


秀若姐姐


第一父母,第二老師。主要學習環境,我是農村人,女兒上三年級,兒子上一年級,我們搬到縣城做買賣,兒子到新的學校倒數第二,到三年級考第一,小學畢業全校第一,縣城學校就比農村學校強的多,九幾年,現在不知道了?


用戶4987584635349


我所在的學校是寄宿學校,週一到週五,學生都住在學校裡,跟父母交流比較少,所以老師們都很負責人,因為知道老師對他們的重要性。但是,父母也很重要,週末兩天是學生在家,父母應該和他們多交流,多監督,多鼓勵,綜上,父母老師都很重要。


界牌小二老師


作為一線教師,我非常樂意談談這個問題。在孩子的教育中,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一樣重要,只不過不同時期作用不一樣而已。

孩子的教育是多維度、全方位的,不僅僅只是知識的教育,還包括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也不是一時三刻就能完成的,它貫穿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從三個時段上來說:

01

從出生到學前教育這段時間,我認為主要是家長起決定性作用,無論是說話,為人及處事方面都深受家長的影響,這是孩子一生的起點,一個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我覺得對孩子影響最大,從小就在父母的陪伴下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旦孩子的啟蒙教育做好了,肯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2

從學前教育一直到小學教育,這又是一個關鍵時期,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及的學習興趣,這個時段我覺得老師起主要作用,畢竟孩子絕大部分時間在學校,老師要通過嚴格的要求及規範的管理來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及優化。這期間家長主要是多配合老師,保證孩子在家時好的學習習慣的延續及強化,我覺得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主要就是看這段時期。

03

從初中到高中6年時間,這個時期我覺得主要是孩子自身的因素佔主要,家長和老師都只能起到輔助作用了,因為這個時間段孩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已基本定型,學習習慣及學習興趣也基本固化,再要有太大的變化已經不太可能,老師和家長只要負責好自己的職責就好了,老師負責教孩子知識,家長負責孩子的後勤保障就行了。

成績優秀固然重要,但畢竟只是少數,只要我們家長和老師一起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積極配合,我相信我們的孩子一樣優秀!


疫情中的教育工作者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首先要明確什麼是教育。百度詞條中,“教育……狹義上指專門組織的學校教育;廣義上指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其實對於教育,有很多種說法。我認為,教育是外因對一個人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影響。

這樣看來,家庭教育在德育上的作用最基礎,最重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家庭教育就是孩子成長的樹根。學校教育是“普惠”教育,家庭教育是個別教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終生老師,與孩子有天然的親情,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因此家庭教育在品德方面、習慣方面、情感方面教育遠遠超過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側重於知識、技能教育,同樣不可偏廢。家長的知識範圍有限,家庭環境有限,不可能像學校教育那樣有各科專業教師,有實驗室、操場等設施。學生的成才即成為社會某方面的人才離不開學校教育,這是任何人都能看到的事實。

因此,直接比較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無法確定的,因為兩者的教育內容和作用不同。從重要性來說,兩者對個人成長都非常重要,忽視任何一方都對孩子有難以彌補的影響。對於家長來說,要極其重視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對於學校來說,為祖國和民族培養人才重任在肩,責無旁貸。





快樂者


有位名人說過:世界上只存在倆種關係,一是家庭關係,二是家庭以外的關係,同時所有的家庭以外的關係都是家庭關係的折射和延續,可以看出家庭的重要性,在家庭關係中,就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可以看出父母的教育比老師更重要。

1、太多家長把教育孩子當作老師的任務,孩子送去學校就萬事大吉。

如果這樣的話,那為什麼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材,有的孩子成績好,有的孩子成績差呢?因為教育孩子不能靠老師一己之力,要家校合作,共同成長。有些教育,老師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無能為力。老師不能保證您孩子有良好的品德、良好的習慣、閱讀的興趣,更給不了您孩子長久的富足感。這些話,很殘酷,但很中肯,願所有的父母都能看到,都能明白。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家長的參與。

2、考高分不能只靠老師,家庭父母才是造就學霸的港灣,孩子想越來越優秀,肯定要靠學校靠老師教。但對於孩子的學習,家庭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學校。教育部部長陳部長說:“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就算老師在學校教得再好,回家後父母不能給孩子正面的影響,也會前功盡棄。學霸不是天生的,學霸的父母也不一定就是高學歷、高收入,但是,他們能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成長環境。有教育專家說過一句很刻薄的話:“我們親自把孩子生下來,卻從來不把孩子當親生的來養。”學校教育畢竟有限,一個老師面對幾十個孩子,想要做到因材施教很難,退一萬步講,就算在學校裡費力培養出好習慣,回到家裡,遇到完全不懂教育法則的父母,好習慣馬上付諸東流。

3、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學校里老師教的主要是課本上的知識,而課本之外的,要由家長來教。俞敏洪老師曾說過:“家庭是複印機,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如果複印件出了問題,那麼我們一定要追本溯源到原件上去找原因”。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起來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好的壞的,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所以,有了老師的教,家長的育,教育這件事才完整。

4、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成長的路上,少不了父母的陪伴,一個好的老師,也許能影響孩子三年五載,但父母的影響卻是伴隨孩子一生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捨得投入時間精力金錢、要學會樂於承擔。父母更需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孩子,成為孩子的榜樣。要知道,家長的言傳身教,比孩子的自我約束更有用。

5、沒有完美的家長,也沒有完美的老師,我們共勉。教育,從來都不是一件孤軍奮戰的事。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老師和家長是合夥人,應攜手同心。老師和家長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左右手,缺一不可。沒有完美的家長,也沒有完美的老師,只有家校完美配合,才能教育出最優秀的孩子。


實戰專家鮑明忠


我是老師。多年教育經驗證明,二者都很重要,但對孩子產生影響的角度不同。孩子最初的品質性情教養,是父母給予的。之後學校教育可以輔助引導。知識技能學習經驗和共同交流能力是學校培養的,父母家庭要配合學校。如果一定說哪個更重要,我認為是家庭父母更重要。所以,我並不迷信名校名師,但前提是父母要稱職要懂得教育的本質,願意為孩子的成長付出時間精力和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